五运是哪五运,人生五大运

何为五运六气

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六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如果你想对五运六气有初步认识,建议你去看李阳波的《开启中医之门》,这是一部很好的运气入门书籍。如果要具体了解运气学说的内容,就去研究一下《内经》,看不懂的话可以看后世医家(比如张景岳)写的书。五运六气是中医的精髓啊,真正的天人合一理论,建议好好学。

什么是五运六气说?

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既是用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同时也是古代用以解释宇宙与人体生命运动的一个哲学概念。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和六气的运动节律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天体运动对气候变化以及对生物及人类的影响。五运以纪年的十天干作为推演工具。六气以纪年的十二地支作为推演工具。

中医里的“五运六气”是什么?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运化在天故叫五运。六气。疯。寒,暑。湿。燥。火。五运是六气止间的关系,是自然的一种规律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什么是“主气、客气、司天、在泉”?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什么是“主气、客气、司天、在泉”? 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石,《黄帝内经》不仅包含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基础理论部分,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运气学说”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81篇里,关于“运气学说”的就占了6篇之多。但因为其内容实在过于深奥,尤其是对古文水平逐渐降低的现代人来说,更是晦涩难懂。 所以,当代中医、尤其是院校毕业的年轻一代中医,即使读经,也基本将“运气学说六篇”选择性忽视。精读《黄帝内经》,理解四时 养生 ,阴阳五行,脏腑虚实,卫气营血虽然,客观点说,我自己对运气学说也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希望本文能做出什么有深度的论述。但希望能借此机会,让“运气学说”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首先,运气学说里的“运气”二字,就很容易被现代人误解为“走运”。其实,所谓的“运气学说”,比较客观地描述,应该以“五运六气”更为合适。其内容大致为: 五运:也就是根据“天干”来区分: 甲己之年土运;乙庚之年金运;丙辛之年水运;丁壬之年木运;戊癸之年火运;这个五运,也就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了。而且,五运是亘古不变的,永远按照这个规律来区分。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定律公式”。 六气:根据地支来分区分的: 所谓六气,名字和经络学说里的术语一致,也就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如果想便于记忆,也可以简化成“厥、少、少、太、阳、太”的次序。 这个顺序也是千古不易的。和一年四季的交替一样,每“一气”各主管大概60多天。为了便于和五行生克对应,初学者可以将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视同为“火”。于是,六气也和五行一样,具有了生克的逻辑关系。 如果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五运六气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有何奥妙可言? 难懂的还在后面呢。 在运气学说里,一年的“六气”,又有“主气”和“客气”之分。 关于天干和地支的配合,有一点点传统文化功底的人都知道,甲子乙丑这样的配合,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可以有60个不重复的组合。于是,便决定了60年才重复一次纪年。这60年不重复的过程里,又分为“十年”一叠与“十二年”一叠两种关系。 主气: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顺序,分主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叫做主气,每个“主气”各影响四个节气。这个顺序千古不易,永远从厥阴风木开始,到太阳寒水结束。 客气:按“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顺序,分主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叫做“客气”。客气的开始是不固定的,根据年支的变化而变化,如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司天:“客气”里的司天之气,能影响全年,比如辰戌之年全年都会受到太阳寒水的影响; 在泉:“客气”里的在泉之气,只影响下半年。比如辰戌之年下半年,才会出现太阴湿土的影响变化。 说到这里,先简单总结一下:根据天干决定“五运”,根据年支决定“六气”;每一年都有固定的“主气”,按照相同的顺序轮番“登台”。与此同时,每年根据年支不同,还存在不固定出现、但有固定顺序出现的“客气”。无论是“主气”还是“客气”,都有“司天”和“在泉”之分。 其实,在司天在泉之外,还有一个“间(四声)气”的名词。所谓“间气”,也就是司天和在泉两者之外的四个“气”。它们只影响自己“管辖”的60天。 为什么“运气学说”会和人体有密切关系呢? 中医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受天地之气的沐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特质。就如同潮汐受自然之气的影响一样。这种潮汐般的规律,会有60个不同的“脉冲”。 当一个人的寿命超过60岁之后,才会迎来曾经熟悉的、却又完全崭新的“脉冲波”。这样新出现的五运六气对机体的影响,被称为“客运客气”。 人的寿命过了六十岁,才可以重复发现这种叠加波的影响,才会作出有记忆的生命反应。古人将这种每年都新出现的干支,也就是新出现的五运六气的影响,称之为客运客气。 大众 养生 中草药百科当“客气”加在“主气”之上,也就是主气与客气同时发生影响、产生作用时,这种状态叫客主加临。 无论司天之气、在泉之气还是间气,都是遇到厥阴风木而化风,遇到少阴君火而化火,遇到太阴湿土而化湿,遇到少阳相火而化火,遇到阳明燥金而化燥,遇到太阳寒水而化寒。从而形成自然界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或轻或重地影响到人的生命。 一般来说,客气里的“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都是按部就班地出现的。每六年轮回一次,但也有如下两种例外的情况: 1、应至不至:比如,轮到“厥阴风木”司天了,可实际气候状态并没有出现风木化风之像。 2、应去不去:也就是该走的不走,继续滞留。如厥阴司天之后,少阴君火该“当值”了。而厥阴风木并不主动退去,依然还存在着“化风”的气候。 无论是“应至不至”还是“应去不去”,都会引起气候的异常。体现在人身上,可能就意味着疾病的多发。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不守规矩”,会引起后面“客气”的报复,从而发生一系列复杂而捉摸不定的气候变化。 总之,“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素问》里非常难懂的内容。需要结合其它多方面知识,才能慢慢读懂。希望本文能让您对“五运六气”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看《素问》的第66到71章。

运气学说的五运

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来概括一年五个季节气象变化的总称,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凡逢甲己年则为土运所统,乙庚年为金运所统,丙辛年为水运所统,丁壬年为木运所统,戊癸年为火运所统。五运又有大运、主运和客运的不同。大运是主管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岁运,又叫中运、岁运。大运有太过与不及。太过即主岁的岁运旺盛而有余;不及即主岁的岁运衰少而不足。主运是分别主治一年中5个季节时令的正常气候的岁气。全年分做5步运行 ,每运主一时,从木运开始,依火运、土运、金运、水运顺序运行,每运主73日零5刻?一昼夜共100刻?。每年木运的起运都开始于大寒日,岁岁如此。各运的特点与五行的特征一致,在各运主事时,其气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的变化也就表现出与它相关的五行属性。客运是每个运季中的特殊变化,每年的客运也分为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它以每年的大运为初运;当年的值年大运确定后,循着五行相生的次序,分五步运行。客运是与主运相对而言的,因为主运的初运为木、二运为火、三运为土、四运为金、五运为水,年年不变。而客运则以每年的值年大运为初运,客运随着大运而年年变化。五运之气有盛衰及平气变化。盛,即五运之气太过而有余。衰,即五运之气不及而衰少。若五运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为平气之年。平气是由运太过而被抑制,或运不及而得资助所形成的。平气之年,气候平和,疾病很少流行。

五运六气是什么意思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又称运气学说,为古人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一门学问。

方法为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干支系统进行演绎,总结人在宇宙中的生理、病理变化。运气学说为一综合学科,其范围涵盖古代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属于医学气象学和时间医学的范畴。

内容包括五运与六气,运与气又有主、客之分,推算时需互相参照,并综合当年物候才能准确推估疾病的发病规律。

五运:

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阴阳中的运行变化。五运代表不同节令的气候特征,因此五运是探索一年五个季节变化的运行规律。

五运与五季的配对关系为春温属木,夏热属火,长夏湿属土,秋凉属金,冬寒属水。

五运又可细分为岁运、主运、客运。

六气:

六气为风、热、火、湿、燥、寒,概括六种不同气候,为古人总结长期生活经验而得。可视为从中国的气候区划、气候特征来研究气旋活动的规律。

六气分主气、客气,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将主客气合看,以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及影响。

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本源,三阴三阳是气候变化的标象。六气与三阴三阳的关系为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

六气时至气至,便为宇宙间的六种正气;如果化非其时,便为邪气,即气象学上的灾害性天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