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事帮忙有什么忌讳吗,女人参加白事的忌讳
办丧事有哪些忌讳?
农村讲究土葬,一些富裕的农民常常将骨灰放入棺椁中,而棺椁的选材有忌讳!就如“前不栽桑,后不插柳”一样,棺木不能选用柳木,因为柳木“花无实”,寓意“人丁不旺”。一般情况下皆以松柏为之。
在参加农村白事的时候,有哪些禁忌是千万不能犯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力不可违抗。一个日日相见,相处聊天的人,凭空就从世界上消失,相信这是他身边亲戚朋友都无法接受的。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它们永远都活在最亲近人的心里。祭奠先人的方式有很多,特别是在人刚去世时,往往都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不让其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世界。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大国,在红白喜事上有很多习俗。农村又是较为封建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讲究更多。参加白事时,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说不好就会有“晦气”。那么去农村参加白事时,什么事应该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抬棺材时不能说重
农村人去世后,下葬方式一般为土葬。从家中把棺材抬至土葬的地方。棺材是很重的,需要很多人来抬,而逝者的亲人在下葬的路上基本上是负责哭丧的,所以抬棺材的往往都是同村的其他人。
棺材很重,路途又远,所以难免有人会说“很重”“很累”“走的太慢”的话,发些牢骚。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说这些话会让棺材变得越来越重,大家也会走得越来越慢,反而加重了负担。所以,如果去抬棺材的话,一定不要有抱怨,这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二、入土回来的路上不能哭
虽然亲人去世,是非常令人难过的,难免会让人忍不住哭泣。哭丧是白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场丧事办下来,有很多时候都需要哭丧。但是该哭的时候哭,不该哭的时候一定不能哭。例如,在逝者入土之后,亲朋好友在回来的路上是不能哭的。
哭丧是让逝者知道亲友对他的挂念,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但是老话讲“入土为安”,既然已经下葬,那就应该让逝者安静地离开。另外,在回来的路上也不能回头,否则逝者的灵魂会难以安息,会跟着亲朋一起回家,得不到超生。所以,为了让逝者安息,切记在逝者入土后回家的路上,一定不能哭,也不可以回头看,让逝者安心的离开。
三、这些人最好不去参加白事
因为白事是在祭奠逝者,虽然都是亲朋好友,但农村很多人还是觉得白事有些“晦气”。像小孩,因为其生理结构发育不完全,而且体制本身较弱,村里老话讲,怕小孩子看到什么不好的东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除非有特殊原因,小孩子就不要去参加白事了。
孕妇最好也不要参加白事,怕煞气伤害到腹中的胎儿。正在升官的人同样也是,不要让白事冲撞了喜气。肯定会有人说,仅仅是去送逝者最后一程,哪有这么多讲究。虽然大家知道这是,但是入乡随俗,为了避免伤了邻里和气,大家还是尽量遵循农村的规矩。
以上风俗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并做到,参加白事时,一定要以逝者为大。不可嬉笑,也不可穿着过度艳丽,一言一行都要足够尊重逝者。
参加葬礼有哪些禁忌?
先说农村下葬的习俗,再说礼仪,我农村的,中部农村,家族很大,一个乡镇的中心村的两大姓之一。我从稍微懂事起就开始做“”先这孝子么说吧,就是披麻戴孝的那种,但是孝衣是租来的,鞋子(早年间是家制的布鞋)蒙白布然后点锥,头上把孝布扎头,这是身为孝子最基本的打扮,作为孝子,一般为逝者的儿女同辈人。近亲属还要上供(一般是馒头、肉方、丸子、方苏)他们是要折拱地,也就是首先大部分的肉方丸子馒头,然后谢帖、留一部分贡品。当事人要到死者灵位前行四叩首之礼(神三鬼四)有亲近的会痛哭流涕叫而不起。每个无论是谁来祭拜纸、鞭是少不了的,行礼和鞠躬选择其一,然后指示客会在灵堂指令谁来拜祭,该放鞭炮了,孝子该干什么,也会查复悲痛不起的亲朋。这之中会有逝者女儿献供,然后逝者这边派人去迎接。到具体的出殡出发时间了,会邀请近亲去拜祭,然后去见棺椁里至亲最后一面。一般右边进左边出。之后拜祭,忙工盖上棺盖钉牢。抬棺罩上社火去往坟地。到达坟地,甬道左右各分男女孝子跪齐。然后棺椁下灵车直奔穴位。墓坑早已挖好,然后在忙工的协力下下葬,然后照准方位,各种附件(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原谅我)抛下墓坑,或者烧掉,然后到时刻近亲开始刨土堆坟,此时只要封土大概方正就可,然后就是回去宴请来客,此时,忙工就是大吃大喝时节(辛苦了)。本家要拉桌子端菜。吃完基本就结束了,第二天,亲近的还要来为陵墓覆土,真正修好陵墓的轮廓。参加葬礼有什么忌讳?
参加丧礼必须心怀正念,不乱想、乱说、乱看,如对著死者照片说这女生好漂亮,真可惜......的话。2、死者为大,不要在典礼中说话、表现不庄重。3、在殡仪馆里,不乱看其他灵堂。4、注意穿著,不穿花花绿绿或鲜艳衣服参加!5、参加丧礼态度必须正经,不嘻皮笑脸!6、包奠仪(白包)一定单数,如1100、2100...。7、离开时切忌向家眷说再见,一起相约去葬礼的朋友也不要互相道别,民间传说这样不吉利,像是很快又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8、要说去洗手间或厕所,不可说去化妆间(室),因化妆室是帮往生者化妆的地方。9、参加丧礼可随身带红包,袋里装些米跟盐,米跟盐有除煞功用,也可带艾草避邪,后在回家途中丢到河边或路边。10、参加丧礼后先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再回家,避免把不好的东西带回!11、丧礼中所拿毛巾回家后要先用水洗过并晒过太阳再使用。12、回家进门前用艾草、芙蓉泡水擦拭全身。13、孕妇避免参加丧礼,如不得已须在腰部绑上红布,避免煞到婴儿。14、迟到是大忌。15、忌不封闭手机。要把手机调静音。16、参与完后忌直接回家。17、身体虚弱者不宜参与葬礼去别人家里参加葬礼有哪些禁忌?
禁忌:
1、参加丧礼必须心怀正念,不乱想、乱说、乱看,如对著死者照片说这女生好漂亮,真可惜......的话。
2、死者为大,不要在典礼中说话、表现不庄重。
3、在殡仪馆里,不乱看其他灵堂。
4、注意穿著,不穿花花绿绿或鲜艳衣服参加!
5、参加丧礼态度必须正经,不嘻皮笑脸!
6、包奠仪(白包)一定单数,如1100、2100...。
7、离开时切忌向家眷说再见,一起相约去葬礼的朋友也不要互相道别,民间传说这样不吉利,
像是很快又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
8、要说去洗手间或厕所,不可说去化妆间(室),因化妆室是帮往生者化妆的地方。
9、参加丧礼可随身带红包,袋里装些米跟盐,米跟盐有除煞功用,也可带艾草避邪,后在回家途中丢到河边或路边。
10、参加丧礼后先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再回家,避免把不好的东西带回!
11、丧礼中所拿毛巾回家后要先用水洗过并晒过太阳再使用。
12、回家进门前用艾草、芙蓉泡水擦拭全身。
13、孕妇避免参加丧礼,如不得已须在腰部绑上红布,避免煞到婴儿。
14、迟到是大忌。
15、忌不封闭手机。要把手机调静音。
16、参与完后忌直接回家。
17、身体虚弱者不宜参与葬礼。
扩展资料:
汉族葬礼说的是一种丧葬礼俗,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记述下来,目的是让后人知晓,我们的祖先原来是这样“打落”(打发)死人的。过去民间习俗认为,凡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
到了近现代,七八十岁才算寿终,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今天的人们认为80岁以上才算是寿终正寝。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称为“送终”。当地有“人死时,子女谁守在身边送了终,谁才是真儿女”的说法,显然是“百善孝为先”的孝悌文化的俗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丧礼)
好朋友家办丧事,能去吗,有忌讳吗?
好朋友家办丧事,没有亲自通知,还是能去的。自己主动去不会不吉利。
按传统习俗来说,办丧事,一般是不会请别人的。去的都是自己去的,自己去的都要买点纸钱去,是去悼念。办丧事不会请人去的,都是自己主动去。办丧事和喜事不一样,丧事是自己去主动去悼念死者安慰家属。这个不会不吉利的,如果你觉得不吉利,你就可以不去。
白事和红事不一样,办丧事一般是不会通知,只是找一些需要帮忙的人,其他的人都是听说了后自己想去就去随点,一般都是知道了都会去的
办丧事有个时间忌讳,就是开灵以后不能再随礼了,所以说一般就是赶在开灵前去观礼开灵。
人有旦夕祸福、生老病死,死亡是每个人终要面对的。接到亲朋好友的讣告讣闻,前去参加葬礼,吊唁逝者及家属,一定要提前知道这其中的诸多讲究。参加葬礼讲究较多,一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二是民间说法上, 避开碰霉头的事情。参加葬礼都有哪些讲究简述如下:
1. 穿戴:参加葬礼,不要穿颜色艳丽的衣服,不要穿运动服、休闲服,男女皆应选择黑、灰、蓝等简单、深色款式的衣服。女士避免妆容过重,尽量选择佩戴素色首饰。
2. 神情举止:参加葬礼,切忌大声喧哗,嬉笑打闹。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其他原因,不要注视逝者家属。不要大声哭泣,葬礼应是平静、肃穆的送逝者最后一程。
3. 白事饭:参加完葬礼后,逝者亲属一般会安排白事饭,答谢宾客。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参加,一是葬礼一般清晨举行,葬礼后早已饥肠辘辘。二是,吃白事饭,去除身上晦气,避免“白忙活”。
4. 出殡用车:用车帮亲朋好友出殡,一般对方都会给出车费,民间说法叫“买路钱”,如对方不懂,可以要根烟,避免“白忙活”,去除晦气,回来时一定要洗车。
5. 公墓下葬:从殡仪馆,送逝者骨灰到公墓下葬时,尽量不要站在背阴处,其次民间说法,不要让自己的影子映射到墓穴,以防和逝者一起埋葬,影响运气。
6. 葬礼回来:参加葬礼回来,把所穿衣服脱下清洗,并洗澡去除晦气。
葬礼是庄重、严肃的事情,参加葬礼,表达对逝者追思、怀念的同时,更应紧记诸多讲究,避免破坏葬礼氛围、打扰逝者、影响逝者家属心情、以及自身运气。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大的,敬畏生命、尊重逝者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葬礼(对死者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