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分别代表身体的哪个部位,十天干对应人体部位

十天干方位

十天干的五行和方位 1.十天干的五行和方位是: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土。2.是,一般固定不变。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哗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十天干甲与乙的方位有无区别 易学里,天干不具有方位,天干搭配地支後才具有方位。 例如:甲子,北方木;甲午,南方木。 十二地支对应什么方向?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耽位居西北方。 天干地支与先天八卦方位配图 先天八卦(伏羲八卦)传说为伏羲所创没有图形后由宋朝邵雍根据《说卦》而配置成图天干是由京房的纳甲法来配置的地支也没有是按在天垂象在地成形来述说的即乾金为天坎水为水艮土为山离火为火坤土为地兑金为泽巽木为风震木为雷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就这样 天干地支分别都带表哪个方向 天干只有属性,不具有方位。地支才是主导方位的。天干只有在搭配地支后才具有方位。 日家,时家财神方位,是指十天干或十二地支日神方 黄历里有当天财神位的方向 是面向 十二地支禄位分别是哪些方位:十干均有禄位,那么地支禄位各是什么? 五行中庸之位,临官之位,对应方位,也可结合九宫分野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由来?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一. 天干及阴阳之分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二. 天干及五行属性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 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三. 天干与方位及季节配属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四. 天干与人体的关系 天干配属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天干配属脏腑: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五. 天干化合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 *** 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 甲在天干地支中代表什么方位 甲乙东方木

按照五行的属性划分,天干地支分别代表哪些身体部位呢?

五行金对应天干的庚、辛,地支的申、酉,分别代表大肠、胸。木对应天干的甲、乙,地支的寅、卯,分别代表胆、肝。水对应天干的壬、癸,地支的子、亥,分别代表膀胱、肾。火对应天干的丙、丁,地支的午、巳,分别代表小肠、心脏。土对应天干的戊、己,地支的辰戌、丑未,分别代表胃、脾。

十二地支对应脏腑

十二地支的配脏腑 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 十二生肖对应的脏腑是哪些?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 十二支配身体: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10天干12地支对应的经络?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不对应脏腑;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子――胆,足少阳胆经;丑――肝,足厥阴肝经 ;寅――肺,手太阴肺经;卯――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辰――胃,足阳明胃经;巳――脾,足太阴脾经;午――心,手少阴心经;未――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申――激胱,足太阳膀胱经;酉――肾,足少阴肾经;戌――心包,手厥阴心包经;亥――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天干地支所属脏腑经络与五行是如何对应的?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说明了天干与脏腑经络以及脏腑经络之气的生理活动和五季、日干、五行的关系。即:甲乙主春属木,与肝、胆(经)配合,胆属阳木旺于甲日,肝属阴木旺于乙日;丙丁主夏属火,与心、小肠(经)配合,小肠属阳火旺于丙日,心属阴火旺于丁日;戊己主长夏属土,与脾、胃(经)配合,胃属阳土旺于戊日,脾属阴土旺于己日;庚辛主秋属金,与肺、大肠(经)配合,大肠属阳金旺于庚日,肺属阴金旺于辛日;壬癸主冬属水,与肾、膀胱(经)配合,膀胱属阳水旺于壬日,肾属阴水旺于癸日。明代医家徐凤提出“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针灸大全・卷之五》)十二经纳天干歌。但明代医家张介宾对于三焦、心包络的天干配属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壬癸属水,三焦为“决渎之官”诚有可言,但心包络称为“心主”,心属火,怎能归入癸水呢?因而提出了“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类经图翼・三卷》)之说,后世许多医家对此说甚为推崇。笔者认为,心包络为“心主”,心属火,癸肾属水,须知古人认为水火同属先天始生之物,所以水火相同。从脏腑功能来说,《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指出了三焦和膀胱都与水液代谢有关,是人体水液运行的器官。从穴位功用来说,针刺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和膀胱经的原穴京骨穴,则能对机体起到调和宣导的作用;针刺心包经原穴大陵和肾经原穴太溪穴,则有交通心肾、水火相济的作用。据此,笔者赞同“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之说。现根据《内经》、《针灸大全》的论述,将天干与脏腑经络、五季的配合以表归纳说明(表2)。 内经十二时辰与脏腑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 ­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 -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 -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 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 “肾......>> 十二地支分别代表什么生肖? 十二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俯 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地 支 (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中说:“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这许多,再下来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写作“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阳系中,月亮和地球发生的作用,节气的关系作用,后面再详述。 先在这里介绍,中国古代的医学有两大派,在养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肠胃,一派注重肾。所有的病,大部分从肠胃来,不过我的经验,南方的医师注重胃,年纪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肠胃,北方的医师注重肾。年轻人也要注重肾的保养。青年肾虚,到中年以后,一切病象都来了。性知识教育愈开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肾亏,必须要保重。 关于地支这一套东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学术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则,则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中国几千年来,《易经》八卦用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学科学的教授,从国外写信来问一些问题,因为国外最近出了一本书,认为地球南极有一个洞,洞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并且有人类,飞碟也是从地球中心发出来的等等。这都是和《易经》有关的问题。我回信告诉他,这并不稀奇,中国人早说过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又是另一个说法。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是有书为证,不过我们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说人类都是从太空外来的,中国古代也有这一说法,也是道家说的,据说盘古老王也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佛家也是这样说,这些道家的说法,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绝对的关系,只可惜后来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这只怪我们过去的文化不向科学方面发展的缘故。 前面已经介绍了天干,现在再介绍地支。上面说过的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何谓地支?我们以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地球本身,在太阳系中运行,与各个星球之间互相产生干扰的关系,无形中有一个力量在支持着,这说是地支。 我们知道天干有十个,就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支六位数,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种学说的系统,这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至于天干每一个字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究竟那一种解释完全正确,很难下个定论:如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丑是枢纽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释,暂时不去讨论它。另外以中国文化发展史,站在军事哲学的观点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释为古代十种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杆上装一种......>>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地支,也是古人用来纪录时闸的符号,因为有十二个符号,所以叫做十二支。这十二个符号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用十二地攴纪月,月为阴.阴为地。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阳支:子、寅、辰、午、申、戌;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十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一年十二个月,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将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符号,这就是六十甲子。用甲子循环既可以纪年.又可以纪月,还可以纪日,甚至也可以纪时辰,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则为阳;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则为阴。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天干为树干,地支为树枝。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读音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代表的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地支相冲 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 十二地支配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二合局: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十二地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十二地支三会局:寅卯辰会木局,巳午未会火局,申酉戌会金局,亥子丑会水局 十二地支相冲:子午......>> 十二地支深度解释免费算命 地支阴阳 1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阴阳。 2 、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十二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巳为阳火,午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十二支藏干:子 ― 癸,丑 ― 已癸辛,寅 ― 甲丙戊,卯 ― 乙,辰 ― 戊乙癸,巳 ― 丙戊庚,午 ― 丁已,未 ― 已丁乙,申 ― 庚壬戊,酉 ― 辛,戌 ― 戊辛丁,亥 ― 壬甲。 十二支与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支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月建以十二节令为准,即立春后,寅木当权,惊蛰后卯木执令,清明后辰值班,余仿此。 十二支配十二时辰 23-1 点为子时, 1-3 点为丑时, 3-5 点为寅时, 5-7 点为卯时, 7-9 点为辰时, 9-11 点为巳时,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十二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支配人体 十二支配身体: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十二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心包,子为膀胱、三焦。 地支化合 ? 地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结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 四柱的地支中,见上面一组或两组者,即为相合。相合,分生合与克合,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则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则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庆,人际关系好,好事不找自来,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凶灾,人际关系不好,坏事不找自来,想推也推不掉。 ? 地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水长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长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长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金长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生旺半合局: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于三合局。 墓旺......>> 十二地支的五行怎么组啊! 十二地支的五行 寅为阳木 卯为阴木午为阳火 胆为阴火申为阳金 酉为阴金子为阳水 亥为阴水辰戌为阳土 丑未为阴土 十二天干,十二地支是什么? 应该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简介: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五行天干地支对照表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谁有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能告诉我吗? 30分 天干 五行 阴阳 甲 木 阳 乙 木 阴 丙 火 阳 丁 火 阴 戊 土 阳 己 土 阴 庚 金 阳 辛 金 阴 壬 水 阳 癸 水 阴 子 水 阳 丑 土 阴 寅 木 阳 卯 木 阴 辰 土 阳 巳 火 阴 午 火 阳 未 土 阴 申 金 阳 酉 金 阴 戌 土 阳 亥 水 阴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序干 支五行属相 1甲子金鼠 2乙丑金牛 3丙寅火虎 4丁卯火免 5戊辰木龙 6已巳木蛇 7庚午土马 8辛未土羊 9壬申金猴 10癸酉金鸡 11甲戌火狗 12乙亥火猪 13丙子水鼠 14丁丑水牛 15戊寅土虎 16已卯土免 17庚辰金龙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马 20癸未木羊 21甲申水猴 22乙酉水鸡 23丙戌土狗 24丁亥土猪 25戊子火鼠 26己丑火牛 27庚寅木虎 28辛卯木免 29壬辰水龙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马 32乙未金羊 33丙申火猴 34丁酉火鸡 35戊戌木狗 36已亥木猪 37庚子土鼠 38辛丑土牛 39壬寅金虎 40癸卯金免 41甲辰火龙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马 44丁未水羊 45戊申土猴 46已酉土鸡 47庚戌金狗 48辛亥金猪 49壬子木鼠 50癸丑木牛 51甲寅水虎 52乙卯水免 53丙辰土龙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马 56已未火羊 57庚申木猴 58辛酉木鸡 59壬戌水狗 60癸亥水猪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2023年7月8日4时八分 八字:丁丑丙午丁未庚子 五行:火土火火火土金水 纳音:洞下水天河水天河水壁上土 五行分析: 总述:八字偏强,八字喜「金」,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火旺;五行缺木;日主天干为火 (同类为:火木;异类为:金水土。五行统计: 0木, 4火, 2土, 1金, 1水)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有讲究的,而且大部分的讲究都是随着我们的发展慢慢的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内容,以下了解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1

天干地支所代表的身体部位

一、天干地支所代表的身体部位: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

甲:头、胆,神经。

乙:肝、项,肩。

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神经系统、关节炎。

卯:肝、胸、目、手、爪(十指) 、筋,颜面神经、神经衰弱。

(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

丙:肩、小肠,额。

丁:心、舌,齿,血液

巳:面、牙齿、心.心胞络、三焦、咽喉,感冒。

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

(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

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

辰:背、项、肩、消化系统、脊髓、皮肤、胸腔。

己:脾、腹

丑:肚、腹、脾、肌、肉,四肢。

未:脾、胸、胃、腹、口、唇、齿,消化系统、健忘症、容易倦怠。

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下半身患疾、老年防风湿病痛;男命,疮;女命,子宫。

(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

庚:气管,支气管,喉,鼻,大肠、结肠,脐

辛:肺、胸,牙齿,股

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呼吸系统。

酉:肺、鼻、皮毛、声

(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

壬:膀胱、胫

癸:肾、足、精

子:会阴、膀胱,生殖器官,耳、腰、液、溺。

亥:肾、头、阴囊、髓、精,尿道炎、排泄机能。

(六)、古诀:

天干: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肋己属腹。

庚是脐轮辛属股,壬胫癸足一身由。

天干外支所属:

甲头乙项丙肩求,丁心戊胁己属腹,

庚系人脐辛为股,壬胫癸足自来求。

地支: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本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巳面齿咽下尻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隔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精血小肠藏。

戌土命门腿还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地支所属:

子疝气,丑肚腹,寅臂肢,卯目手,辰背胸,巳面齿,

午心腹,未脾胸,申咳疾,酉肝肺,戌背肺,亥头肝。

部位象:

午头巳未两肩均,左右二膊是辰申。

卯酉双肋寅戌腿,丑亥属脚子为阴。

乾首坤腹坎耳俦,震足巽股艮手留。

兑口离目分八卦,凡看疾病此中求。

五行疾病与脏腑>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是身体的精、气、血所对应的部分的不谐和引起的,在内是脏腑,在外是肢体。八字中干支五行生克中,干支太旺或不及,都是发生疾病的内在 原因。

金主刀刃、刑伤;水主溺舟水而死;木主悬梁自缢; 或遭毒蛇猛兽侵噬;火主夜眠颠倒、蛇伤、汤火伤;土主山石崩压、泥陷墙崩。

木】命见庚辛申酉多的人,多见肝胆之疾,易惊、虚、怯、痨、呕、血、头眩目昏、咳喘、头风、脚气、瘫痪、口眼歪斜、风症、筋骨疼痛等疾。外主眼疾、皮肤干

燥、发少、损伤之患。女亦主坠胎、血气不调等。小儿夜 惊啼、急慢惊风、咳嗽等。《经》云:筋骨疼痛,盖因木被金伤。

【火】命见水及亥子旺地主小肠心经之患,内则颠疯、惊风、斯哑、心痛、口舌生疮、潮热发狂;外则眼浊或失明、小肠走气、毒疮坏血;小儿痘疹;女人经血不止等疾。火命性燥。

【土】命见木甲寅卯于旺乡,主胆胃经受伤,内则反胃、气噎、鼓胀、泄腹、黄肿、不能吃东西、呕吐伤脾;外则皮肤干燥和小儿疳积、脾疾、口舌生疮、左手有毛病;土性主温,多则淹滞,面色黄、精神不振。《经》云: “土虚乘木旺之乡,脾受伤论。”

【金】命见火及巳午于旺乡,主大肠肺经之病,主咳欧、 哮喘、呕吐、肠风痔痿、胆怯、失魂落魄、易疲乏、外则皮燥、烂鼻、鳞背、脓血等病。《经》云:“金弱遇火炎

之地,血疾无疑。”

【水】命见土及四季旺月,主膀胱肾经得病,内症有遗、白浊、盗汗、虚损、耳聋、伤寒、感冒;外有牙痛、疝气、偏坠、腰疼、肾气淋漓、吐泻疼痛等疾;女人有胎崩、白带等。水性属寒,面红或黑。《经》云:“下元冷疾,只缘水值土伤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2

一、木

1、在五体上代表:四肢、手指;

2、在五官上代表: 目,也就是眼睛。

二、火

1、在五体上代表: 脉;

2、在五官上代表:舌。

三、土

1、在五体上代表:肉;

2、在五官上代表:唇。

四、金

1、在五体上代表: 皮肤;

2、在五官上代表:鼻子。

五、水

1、在五体上代表:骨髓;

2、在五官上代表:耳朵。

扩展资料:

五行相克: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用木来说,木是克土的`,金是克木的;用土来说,土是克水的,木是克土的,在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和“被克”两个方面。

五行不是狭义上的金属,树木,泥土等,而是根据宇宙间有形之质及无形之气在特性和运化规律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属性和特点,归结为一类,如把具有曲直,生发,调达这性所有的气与质,归为一类,这一类气与质与自然界中“木”的特性相符合。因此都用“木”来代表。

身体器官对应的五行3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融化金属。

扩展资料:

五行相生相克与养生

袅袅兮秋风,洞庭彼兮木叶下”。秋为肃杀之季,阴气渐盛,阳气渐收,天高气急。景物萧条,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人的身心保养也应随之奉收。秋属西方,五行归金,在人主肺。

故秋季养生以养肺为主。《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邱处机《摄生消息论》说:“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泄之。

立秋以后,稍宜和平将摄、但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安养,量其自性将养、“孙思邈《摄养论》也说:“上月,肝心少气,。宜安宁情性,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无冒极热,无发大汗,勿食朱臾。令人气壅。勿食猪肉,损人神气。

10天干12地支对应的经络?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不对应脏腑;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子——胆,足少阳胆经;丑——肝,足厥阴肝经 ;寅——肺,手太阴肺经;卯——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辰——胃,足阳明胃经;巳——脾,足太阴脾经;午——心,手少阴心经;未——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申——膀胱,足太阳膀胱经;酉——肾,足少阴肾经;戌——心包,手厥阴心包经;亥——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