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吝厉悔咎凶是什么意思,易经中的吉凶悔吝关系

易经卦辞的吉凶用语

易经卦辞对吉凶下的断语可分为九个等次,按顺序依次为吉、亨、利、无咎、悔、吝、厉、咎、凶。吉凶是《易经》卜算中好与不好最基本的断语。 易经卦辞“吉”是吉祥。 易经卦辞“亨”是畅通、顺利。 易经卦辞“利”是有益,适宜。 介乎吉凶之间的是“无咎”,咎是过错,无咎是没有过错,平平常常,没有咎害。 易经卦辞“悔”与“吝”是“小疵”,都是小偏失、小凶害。但两者发展方向不同。“悔”是有过失而悔恨,能接受教训,可走向“无咎”,在吉凶程度上相当于忧悔。“吝”是羞辱,虽然不是凶,但不知羞辱会走向咎害,在吉凶程度上相当于吝难。 易经卦辞“厉”是危险,但吉凶未定,按卦爻辞的指示去做会化险为夷,反之则会由厉而致凶,在吉凶程度上相当于危厉。 易经卦辞“咎”是出了过失,要承担责任,比凶的后果要好一些,但灾害免不了,在吉凶程度上相当于咎灾。 易经卦辞“凶”是凶恶,凶险,是最坏的结果。 但易经卦辞中的吉、凶等推算未来结果的判断,大多是有条件的。只有注意到所限定的条件,才能得出正确的断语。

求【吉凶吝悔,可不败矣】的注释和出处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中国正统学术文化的源头;同时周易也是卜筮之书,是中国正宗神秘的文化或谓之预测文化的集大成者。由于周易兼具学术与神秘的双重属性,可谓功用非凡,因而自古以来学易、研易、解易、用易者甚众。不过易经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蔚然可观,加之言辞古奥,命意神秘,因而想要理解易经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话又说回来,周易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难学。简单地讲,周易的思想可以用吉凶悔吝四个字来概括。什么是吉?吉就是利人利己,相得益彰。顺天命——顺应自然规律,应人心——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顺利,可以成功业、致吉祥。什么是凶?吉就是损人损己,相互剥夺。逆天命——违反自然规律,拂人心——不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碰壁,可以毁基业、致凶险。什么是悔?悔就是后悔的意思。俗话常说“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站在周易的角度,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周易是主张后悔的。后悔就意味着自我反省与调整,因而也就可以回归中道正途,于是就可以获得吉祥了。乾卦之“上九:亢龙有悔。”至于“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便是由悔而获吉的例子呢。什么是吝?吝就是吝啬、小气的意思。周易中所谓的吝,不单单是指一种财务上的过度紧缩,更是指一种心胸气度上的狭隘、骄傲与封闭,尤其是听不进他人正确的意见。因而一个吝字,常常让人渐渐偏离正轨,以至于步入险途了。《论语�6�1泰伯》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按照周易之内在的逻辑结构,悔吝和吉凶是一对因果关系,由悔而能生吉,由吝而能致凶。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浓缩了来讲,周易的主旨就是一个悔字。 语出《易经系辞上传》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可能有忧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 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吝字如秋,凶字如冬”中“悔、吉、吝、凶”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家书中的这几个字是比喻的说法。悔字如春,是说对过错要清醒认识,及时改悔,才能如春天般获得新生。吉字如夏,吉的原意是不用武,和平相处,人生才能如夏天般火热旺盛。吝字如秋,吝是指爱惜财物,不铺张浪费,日子才能如秋天般丰足殷实。凶字如冬,不要有非分之想,凶念必定断送前程,会如冬天般阴冷残酷。

吉凶悔吝语出何处?

语出《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可能有忧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吉凶悔吝语出何处?

语出《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可能有忧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易:凶、悔、吝、忧、咎

凶,悔,吝,咎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凶”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悔:恨也。自恨之意。 吝:恨惜也。贪而不施,顾惜,舍不得。 忧:心动也。本字古作上“页”(音斜)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夊”( suī 表示行走),形成“忧”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 咎:灾也。天火曰灾。引伸之凡失意自天而至曰灾。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悔、恨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悔从心每声,恨从心艮声。个人认为有会意的意思。每者草盛上出也,加心字表示心上长草,可以理解为心中各种念头滋生,心思乱。艮=(目)+(人),表示目视。造字本义:回望怒视。金文突出"目在背后"的形象,强调回头看。艮加心表示心往回看,即回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