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所对应的卦,十二月代表的卦
八卦对应月份
八卦分四象相对应的月份 木象对应一二月份火象对应四五月份金象对应七八月份水象对应十和十一月份土象对应三六九十二月份以上月份均按阴历推算每月以节气的节作为变换月份交界点 冬月是八卦里的什么月 冬月即农历十一月;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怎样推算时辰八卦图 生辰八字 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就叫生辰八字。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五行中的什么了。 五行:金、木、水、火、土 (注: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注: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时辰): 子(zǐ,二十三时至一时)、 丑(chǒu,一时至三时)、 寅(yín,三时至五时)、 卯(mǎo,五时至七时)、 辰(chén,七时至九时)、 巳(sì,九时至十一时)、 午(wǔ,十一时至十三时)、 未(wèi,十三时至十五时)、 申(shēn,十五时至十七时)、酉(yǒu,十七时至十九时)、 戌(xū,十九时至二十一时)、亥(hài,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 地支(月份):子(十一月)、丑(十二月)、寅(一月)、卯(二月) 辰(三月)、 巳(四月)、 午(五月)、未(六月) 申(七月)、 酉(八月)、 戌(九月)、亥(十月) 地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注: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戍、丑、未属土。) 根据以上信息,从万年历上查得自己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就可以推断自己的五行情况了。 举个例子:我是一九八四年十月廿二正午十二点左右生的,用天干地支表示为:甲子年乙亥月 壬子日 丙午时,对应五行分别为:木水木水 水水火火,缺土和金,故取名为:王键均(五行中缺什么,名字中补),从而五行俱全,命运兴旺。 年令月令日令时令与八卦 太极图 七月属于八卦的什么卦 阴历七月属于申月(果实成熟的季节) 正月,七月对应的是震卦《属性木》 正东方 雷动 雷雨 对应长男 对应人体肝脏 和足 动物代表的是龙 还要结合其它的来算 希望能帮到您 如果不懂 可以加我QQ 询问 444052577 阴阳八卦中,年月日是怎样划分的? 比如辛酉月是指几月份? 酉月是指八月,辛酉还得排天干,天干逢戊年和癸年的八月就是辛酉月 八卦纳十干支及数 八卦与阴历月份 乾卦 九月、十月 兑卦 八月 离卦 五月 震卦 二月 巽卦 三、四月 坎卦 十一月 艮卦 十二月、一月 坤卦 六月、七月 周易上八卦上看几月的鸡与几月的兔相合 鸡和兔是相冲不是相合是酉支八月与卯支二月卦是后天八卦的东方震卦和西方兑卦 八卦是哪八卦 天干地支 又分别是 代表了什么 八卦就是风言风语,流言绯闻,等等。。。。。。 乾兑离震巽砍艮坤(后天八卦序)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就是:12属相,一般起子至亥,建月起寅至丑。寅卯辰会木,巳午未会火,申酉戌会金,亥子丑会水。 寅申巳亥一般叫做四马地,也有说是四长生。 子午卯酉桃花地,将星也再这里。 辰戌丑未四墓库。多数辰戌为墓,又有天罗地网的说法。丑未为库。 至于分别代表了什么,推荐楼主看天干通变去,那个比较方便。 年12月份在五行八卦中是? 具体点才行
周易万年历中每天的本曰卦象是怎么来的?
151****7838 :你好。每日卦象的由来:一,八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二,地支纪年,从午(马)年,正月初一为乾;二月初一为兑;三月初一为离。。。。。。按八卦数排列。九月初一又是乾,十月初一是兑,十一月初一是离,十二月初一是震。下一年,是未(羊)年,正月初一是兑,二月初一是离,三月初一是震。。。。。。再下一年是申(猴)年,正月初一是离,二月初一是震,三月初一是巽。。。。。。以此类推。记住:①,八卦数。②,从午(马)年正月初一开始。每月(阴历)初一排。遇到闰月,如:闰三月,按三月计,闰四月,按四月计。。。。。。你可以自己列一个表,就清楚了。
临卦 临事而惧 第46天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序卦传》可大:事情是由小而大的 临事而惧的“惧”:恭敬临卦四个阴爻,两个阳爻。把临卦“地、人、天”上中下的每两个爻看成一个爻,就是震卦。可见整个卦在动,阳在动,阳气不断往上增长,阳气就是“大”的意思。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阴历)都与一卦相对应。十一月一阳生(一阳来复),十二月二阳长(临卦),正月三阳开泰。 卦辞: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当面对事情的时候,要做好顺利开展并且获得良好的结果的准备。有这样的意志又找准了方向,整个过程都很用心,可以元亨利贞。 临卦与观卦互为综卦,欢迎光临,然后观其后果。等到八月观卦出现的时候,成果让人不满意,带来凶险。这里是警告不是事实。 彖辞:临,刚侵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刚”指下面两个阳爻,侵:逐渐 说通悦 初九与九二逐渐的增长,阴便慢慢消退,万事万物永远是在动态平衡中运动的,顺其自然,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九二与六五相应,相互协助。人也有当仁不让的时候,阳往上走是节气到了,要往泰卦进展,才符合时序的运转。这是合乎天道的,一定会大亨通。阳爻一步步的长,阴爻一步一步的消退,这是循环往复的自然消长状态,消退的时间不会太久。这就是因果,因果是自然规律,不是。 大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无疆:无边无际 地是比泽高的,所以泽上有地。一个重视品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修己安人,要不断的启发老百姓面对事情该如何应对,君子教导老百姓的责任是无穷无尽的。教导并且化成日常习惯,这叫“教化”。由己及人是无边无际的,这样才能够长期的保护老百姓过上正常的生活。 临卦前一卦是蛊卦,当我们受到蛊惑的时候,要亲临世事,亲自去看一看,勇敢的去面对,然后一步一步把所有的蛊惑厘清,有一个好的开始。 地就是限制泽水盲目的流动,免得泛滥成灾,水保留下来,成为天然水库。面临一件事情首先想到元亨利贞,开始的时候要很小心,有始有终。保持纯正的守法的守分的,大公无私的原则,最后的结果验收观看才会比较满意,甚至可以展示出来供大家观瞻。由临卦自然想到观卦,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才能够趋吉避凶。 临危受命 临阵磨枪 临崖勒马 临深履薄 临渴掘井 临机应变 临阵脱逃 临渊羡鱼 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好习惯。作为负责人最好到现场亲自了解,现场监督。没有参与感跟实际难免会有脱节。下节学习亲临现场。易经小知识—“十二消息卦”的来龙去脉!
在具体分析易经六十四卦时,会遇到“辟卦”或“消息卦”的叫法,刚接触时不知所云,实际上总共有十二个消息卦,这十二个特殊的消息卦,堪称六十四卦的精髓,完美地体现了易经阴阳消长、辩证发展的规律! 这里也要简单说明下,十二消息卦和辟卦的含义是一样的,“辟卦”叫法里的“辟” 有君主、主宰的意思,也是在强调这十二个的特殊含义。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彻底搞清楚这十二消息卦的来龙去脉! 第一方面,十二消息卦的来源和含义 十二消息卦的起源比我们想得早很多,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这里面提到黄帝“起消息”,这里的起消息就是十二消息卦的最早起源! 我们知道现在读的《易经》,都是以《周易》为主体,最早也是从周文王开始,而十二消息卦,则在更早的黄帝时期就出现了,当然真正形成一套理论,还是后来历代圣贤整理做传流行开来的! 很多人不理解十二消息卦的含义,特别是对这个“消息卦”的名字搞不明白,实际上这是因为古汉语和现在语言的差别导致的。这里的“消息”,现代语言里是名词,有信息的意思,可在古汉语里,“消息”是两个独立的动词! “消”就是削弱的意思,古汉语中指阳气消弱阴气增长;“息”就是生长的意思,古汉语中把阴去阳来称为息。这样解释就很清楚了,具体到易经六十四卦中,阳爻去而阴爻来的卦称为“消卦”;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卦”! 第二方面,十二消息卦的内容和演变 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二卦为开端,所以从乾、坤两卦开始,各爻的“消”、“息”变化产生的十卦,加上纯阳的乾卦和纯阴的坤卦,总共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消息卦”!具体内容参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从复卦开始,阳气逐步加强,阴气慢慢减弱,就是“息”的过程。只有初爻一个阳爻是复卦;阳气增加,初爻和二爻都为阳爻是临卦;阳气继续上升,初爻、二爻、三爻都为阳爻是泰卦,此时阳气和阴气均等。 阳气继续壮大,初爻至四爻均为阳爻就到了大壮卦;初爻至五爻全部变成阳爻就是夬卦;最后阳气达到鼎盛,成为纯阳的乾卦。这一阶段阳气逐渐增加,生生不息,形成六个息卦! 反过来看下图,从姤卦开始,阳气渐消,阴气萌发,这是“消”的过程。只有初爻一个阴爻是姤卦;阴气上升,初爻和二爻都为阴爻是遁卦;阴气继续增加,初爻、二爻、三爻都为阴爻是否卦,此时阳、阴达到平衡。 阴爻继续增加,初爻至四爻均为阴爻就到了观卦;初爻至五爻全部变成阴爻就是剥卦;最后坤卦六爻全阴,此时阴气至极,阳气被剥落殆。这个过程阴爻逐步增加,阳爻依次减少,形成六个消卦! 看到这个过程,就有了新的疑问:阳气增加开始的息卦在前,阴气萌发的消卦在后,不是应该叫“十二息消卦”,为什么叫“十二消息卦”呢? 这就要借用中华文化第一人老子的一句话了,老子《道德经》的讲到:“无,名天地之始也”,就是说天地的开始,起源于“无”,“无”对应的是“阴”,所以古人把“阴”放在前面,这六个息卦和六个消卦就被“十二消息卦”! 第三方面,十二消息卦的拓展和应用 后来的历代圣贤们,把十二消息卦做了拓展,根据经阴阳消长、辩证发展的规律,推导出十二消息卦对应的十二个月份,以后见到“十二月卦”、“十二历卦”,也就知道实际上就是十二消息卦的具体应用而已! 一年中阴阳调和,天气最好的时候是从春天开始的,消息卦里泰卦三阳三阴,对应阴历一月,大地之上充满了阳气,万物充满生机,“三阳开泰”的成语就来源于此! 阴历二月,大地惊雷闪动,蛰伏的动物也都苏醒,对应四阳两阴,阳爻多于阴爻的大壮卦;阴历三月,天气开始转暖,阳春三月好时光,对应卦上五阳,只有一丝阴爻的夬卦;阴历四月,草木繁茂,天地间没有一点阴气,对应纯阳的乾卦,夏季开始了! 阴历五月,阴气开始出现,空气的湿度和体内的潮气加大,对应一个阴爻的姤卦;阴历六月,天气越发潮热,进入现在常说的“桑拿天”,对应出现两个阴爻的遁卦;阴历七月,凉意袭来,冷热交替,对应出现三个阴爻,泰极否来的否卦,开始进入多事之秋! 阴历八月,冷风瑟瑟,阴气胜于阳气,对上四爻为阴的观卦,此时农作物成熟,人们团聚一起,欣赏美景,所以叫观卦;阴历九月,万物萧条,生命力减弱,对应五阴剥一阳的剥卦;阴历十月,寒冷至极,万物伏藏,对应六爻全阴的坤卦,一年终了的冬季来临! 阴历十一月,阴极而转衰,新的一年开始,对应出现一个阳爻的复卦;阴历十二月,此时的天气最冷,但春天已经不远了,对应卦上有两阳的临卦,面临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除了月份,“十二消息卦”还对应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我们知道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复卦对应的子时,就是夜里11点到1点;临卦对应的丑时,就是夜里1点和2点;泰卦对应的寅时,就是凌晨3点和4点;大壮卦对应的卯时,就是就是凌晨5点和6点;夬卦对应的辰时,就是就是早上7点和8点;乾卦对应的巳时,就是早上9点和10点,这是六个阳息卦! 姤卦对应的午时,就是中午11点到12点;遯卦对应的未时,就是中午1点和2点;否卦对应的申时,就是下午3点和4点;观卦对应的酉时,就是就是下午5点和6点;剥卦对应的戌时,就是就是傍晚7点和8点;坤卦对应的亥时,就是晚上9点和10点,这是六个阴消卦! 欢迎来到的新老朋友,通过这个 蓝色链接 成为会员,一起读书、分享、共同成长!《易经》每卦中都有爻辞,它能代表时间吗?怎么确定具体事情的时间!高 ...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十二消息卦是对应十二个月份的,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等十二卦配十二月。其组成由乾坤二卦相互推移而形成的十二卦,为众卦之基础,依阴阳消息的次序排列卦。 复卦初六 冬至 姤卦初九 夏至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乾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消息卦以“乾”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坤”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亦有人以十二辟卦代表一日十二时辰内阴气与阳气消长情形,一日之中亥时为最阴之时故以全阴爻之坤卦代表,过了子时后阳气渐生,故以一阳生之复卦代表,在寅时,正处与白天与夜晚交替之时,故阴阳互半。直到到了午时,阴气渐生,故以一阴生之姤卦为代表,此后阴气渐生,直到亥时,如此循环。 但一般比较普遍的使用是用天干地支代表年月日乃至时辰,这种方法很普遍,在网上查很容易。天干地支不算是从易经中出来的,但是又极强的对应性。
立春对应什么卦
立春对应泰卦。《易经》64卦中,有12个卦对应着十二个月,即十二消息卦。其原理都是以卦象六爻框架的阴阳两爻,代表天地之阴阳二气,用阴阳二气的升降次序来模拟大自然的24节气,每两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卦象。这12个卦分别为:复、临、泰、大壮、_、乾、_、遁、否、观、剥、坤。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从立春到雨水对应的十二消息卦为泰卦。“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这个时候气温慢慢回升,万物复苏,大地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