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方圆图排序图,六十四卦方圆图怎么使用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64卦是成对出现,前一个卦和后一个卦互为综卦,就是把一个卦上下颠倒就是下一个。如果上下颠倒是同一个卦,比如“乾”,那么他后面的卦就是他的错卦,就是阴阳爻全部相反。但是一对卦和另一对卦之间的联系,建议你看一下《序卦传》。里面是64卦顺序的解释。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有些牵强。到底真正是什么顺序,易学界就各执一词了。
易经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两图是很妙的东西,这个方圆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国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先说方图,右边第一行最下为乾卦,我们由下向上看,为什么先从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画的,所以这方图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边的第二卦是皇天泽履,第三卦是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天雷无妄,第五卦是天风女后,第六卦是天水讼,第七卦是天山遁,第八卦是天地否。这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为省时间,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讲下去了,现在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前面曾经说过先天卦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龚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们从方图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个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内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兑、离、震、巽、坎、民、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无妄、女后、讼、遁、否等八个重卦。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易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所谓研易,即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中。此图外面是圆图,里面是方图,取外圆内方之义。圆图为时间,方图为空间。用此图表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伏羲之十四卦方圆图,简称方圆图或先天图。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四者缺一不可。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圆图》也,以寓阴阳消长之说,与卦之《生变图》并非创意所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学习《易经》只要有这一个就可以了,因为它包括了易学约意、言、象、数和阴阳消长之说,又后于孔子的巜系辞》所述。 圆图 方圆图外面的圆图,其方位与先天八卦相同,重卦与三划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离、坎各列左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逆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行。自然地将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宫。左半圈从复卦到乾卦,共三十二卦,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个阴爻,阳由少渐多,为“阳升阴消”过程。右半圈从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个阳爻,阴由少浙多,是“阴升阳消”过程。其它卦皆生于复、姤两卦。“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姤”,所以此图又称“复姤父母”。《观物外篇》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乚。有象之后,阳含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女而为垢,是以阳起于复,而阴起于姤也”。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这个说法是获得易学研究领城广泛认同的。圆图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从乾卦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古人认为“天动地静",天体是顺时针而行的,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 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方图 我们再来看方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图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图。易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个图是对《说卦传》“天地定位”一节的解释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中间巽、震、恒、益为第一个层次。其外十二卦以坎、离、未济.既济为四隅是第二层。再外二十卦以艮、兑、咸、损为四隅是第三层。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为四隅为第四层。 从大方图来看,从西北角至东南角是条斜线,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着八纯卦一 ——乾、兑、离、震、巽、坎、艮、 坤,这样就将六十四卦分成了两半。四层对角的卦象相反,第一层震、巽相对,表示“雷风相薄”:第二层离、坎相对,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层兑、艮相对,表示“山泽通气”:最外一层乾坤相对,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这是一个古代大地的方位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代表天,方图代表地,所以“方者静而为地”、“天圆地方”、“天动地静”。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与地、阴与阳在图中的相交。方圆图的“内方外圆”之理,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内外清静、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真人、神人、至人境界是一个道理。此外,方圆图的圆通无碍(具足自觉觉他),更是佛家明心见性至普化群生,以达到佛心圆满的至美之道。 过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辞的“元亨利贞”四德,来含括易卦的内外圆明之道。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易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所谓研易,即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中。此图外面是圆图,里面是方图,取外圆内方之义。圆图为时间,方图为空间。用此图表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伏羲之十四卦方圆图,简称方圆图或先天图。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四者缺一不可。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圆图》也,以寓阴阳消长之说,与卦之《生变图》并非创意所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学习《易经》只要有这一个就可以了,因为它包括了易学约意、言、象、数和阴阳消长之说,又后于孔子的巜系辞》所述。 圆图 方圆图外面的圆图,其方位与先天八卦相同,重卦与三划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离、坎各列左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逆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行。自然地将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宫。左半圈从复卦到乾卦,共三十二卦,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个阴爻,阳由少渐多,为“阳升阴消”过程。右半圈从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个阳爻,阴由少浙多,是“阴升阳消”过程。其它卦皆生于复、姤两卦。“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姤”,所以此图又称“复姤父母”。《观物外篇》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乚。有象之后,阳含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女而为垢,是以阳起于复,而阴起于姤也”。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这个说法是获得易学研究领城广泛认同的。圆图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从乾卦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古人认为“天动地静",天体是顺时针而行的,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 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方图 我们再来看方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图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图。易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个图是对《说卦传》“天地定位”一节的解释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中间巽、震、恒、益为第一个层次。其外十二卦以坎、离、未济.既济为四隅是第二层。再外二十卦以艮、兑、咸、损为四隅是第三层。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为四隅为第四层。 从大方图来看,从西北角至东南角是条斜线,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着八纯卦一 ——乾、兑、离、震、巽、坎、艮、 坤,这样就将六十四卦分成了两半。四层对角的卦象相反,第一层震、巽相对,表示“雷风相薄”:第二层离、坎相对,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层兑、艮相对,表示“山泽通气”:最外一层乾坤相对,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这是一个古代大地的方位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代表天,方图代表地,所以“方者静而为地”、“天圆地方”、“天动地静”。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与地、阴与阳在图中的相交。方圆图的“内方外圆”之理,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内外清静、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真人、神人、至人境界是一个道理。此外,方圆图的圆通无碍(具足自觉觉他),更是佛家明心见性至普化群生,以达到佛心圆满的至美之道。 过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辞的“元亨利贞”四德,来含括易卦的内外圆明之道。《易经》基本知识:方圆图
上面这个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图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方图: 行:自右至左,内卦不变,变外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列:自下而上,外卦不变,变内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圆图: 左半图:把方图从最下行开始直至四行结束,自右至左,沿圆周最高点,逆时针依次排序。 右半图:把方图从最上行开始直至四行结束,自左至右,沿圆周最低点,逆时针依次排序。 这个图就是二进制,把阴爻看成0,阳爻看成1,左上角的坤就是000000,加1就是右边的剥000001,再加1,就是比000010,然后观000011,后面的依次类推。 *****************************这个可以先抛开卦直接看数字,就是12345678的两遍组合,设A是12345678,B12345678, 以1为开头,竖列拍ab一遍,然后横着拍ba,1用完了就不要再用了。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看来是非常复杂,但懂了《易经》以后,从《易经》的观点,任何乱七八糟的事物,都有它的法则。换句话说,懂了《易经》原理以后,去待人,去做事,遇到最复杂的问题,也不会看成复杂了,而是能找得到它的关键,在关键上轻轻一点,问题就解决了。不懂这个原理,越做就越糊涂,就像这方圆图一样,觉得很乱。这类似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公式,其实数学、物理也很美,是逻辑之美,它的美的一部分就体现在公式上面,短短的公式就能归纳很多问题。圆图是代表时间,和代表空间的方图配起来,某一空间在某一时间会起作用。 方图是xy直角坐标轴,圆图是此基础上的z轴,成为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经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两图是很妙的东西,这个方圆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国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先说方图,右边第一行最下为乾卦,我们由下向上看,为什么先从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画的,所以这方图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边的第二卦是皇天泽履,第三卦是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天雷无妄,第五卦是天风女后,第六卦是天水讼,第七卦是天山遁,第八卦是天地否。这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为省时间,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讲下去了,现在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前面曾经说过先天卦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龚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们从方图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个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内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兑、离、震、巽、坎、民、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无妄、女后、讼、遁、否等八个重卦。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