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多少岁学周易,孔子为什么50岁才研究周易呢

一代“圣人”孔子为何说自己后悔学《易》晚了:若五十岁开始学就好...

孔子曾经说过,如果再给我数年时光,或者如果我五十岁开始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因为易经中讲到万物的规律,事情的解决方案,还说了君道和臣道,和人情世故。

一代“圣人”孔子为何说自己后悔学《易》晚了:若五十岁开始学就好了...

孔子曾经说过,如果再给我数年时光,或者如果我五十岁开始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因为易经中讲到万物的规律,事情的解决方案,还说了君道和臣道,和人情世故。

涨知识:为什么孔子晚年学周易八卦

因为他发现《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竟然把他一生的际遇给抽象化、模式化而概括殆尽了,他从中看到了自己一生的所有的努力和徒劳,所有的荣耀与耻辱,以及所有行为的结果——吉、凶、悔、吝,这种被人概括殆尽的感觉很差,哪里像一个圣人,分明是一个凡人!有种被天左右、安排的感觉,故而认为易理体现了天命(也就是现代人说的规律、自然规律、物理定律)。据《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明孔子50岁时,因为“学易”而“知天命”。那他为什么因学易而知天命呢?这就是《周易》的奥秘了。

孔子读易经的故事?

史书上(《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他读《易经》的故事,说他“读易,韦编三绝”。“韦”就是熟牛皮绳子,“编”就是编联的意思,“三”在这里是虚词,就是多次的意思,“绝”这里的意思是断。在孔子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字都是写在竹简上,然后又用熟牛皮绳子编联起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读《易经》非常勤奋认真刻苦,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断了多次。

孔子知识渊博

孔子是一个圣人,这可以从他的知识渊博看出,而他的知识渊博又表现在有名师指导,喜欢学习而学习,为了学习而努力,这些都是他知识渊博的原因。 孔子的知识渊博,是因为他有名师指导。他的老师是道教开创人老子,老子交给了他很多知识,比如说鲁国礼仪,以及一些历史,老子还叫给了空气一样东西,柔弱胜刚强,有这么一个好老师,他怎么可能知识不渊博呢?先来说说老子教他的这些有什么用吧,首先老子教他的礼,让他有了后来的儒家思想,如果他没有开创儒家的话,那么怎么可能会有后人记住他,他又怎么能成为圣人呢,而他的儒家思想,又是因为老子的传授,而借之来修改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没有老子就他就没有儒家,没有如家,他就没有胜任这个称号,这就可以体现了他的知识渊博了,因为他有名师教导,所以他才知识渊博,因为知识渊博,所以他才有儒家,因为有了儒家,所以他才有圣人这个称号,这些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再说以柔弱胜刚强吧,这为他之后的脾气做了很多的准备,这也是老子教他的。孔子有了名师指导,所以他才知识渊博。 孔子知识渊博,可以从他的好学看出。他多方拜师,包括向老子讨教礼方面的事,七十岁开始学习周易,他也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认为学习是一件令他开心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常学,只有他不断的学习,他才会变得只是渊博,如果他喜欢学习,那他会把学习当成像吃饭一样,平常的东西,对他来说,这样根本不难,所以他才能拥有很多的知识,使自己变得渊博起来,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他从小开始学习到七十岁,依然在学习,如果他是从十岁开始学的,那他也学了六十多年了,先不说他学习效率有多高,就是拿天数来说,他已经是非常渊博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不逾矩。这虽然不是他学习的层次,但这也可以看出他学习的层次,不断的再进一步。孔子他的知识渊博是因为他的好学。 孔子的知识渊博,也可以从他的努力看出。如果一个人喜欢学习,觉得学习不痛苦,但是他却坚持不下来,不能努力,那么这又有什么用呢,而孔子他不仅好学,而且还能坚持下来,从小跟随着老子学习,老子走后又自己开始学习,他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他在成为老师时,他一直在温故而知新,而他所知的知识也在不断的进步,又变大一点后,他不远千里去找老子,如此艰难的道路,他依旧走了过去,这是为了学习多么艰难啊,再过远一点,他又周游列国,他在这众游列国的过程中,肯定也要学习到了很多,那么多年,这是依靠他的好学才坚持了下来,但这之中必须得有他的努力啊。所以孔子的支持渊博是因为他的努力。 孔子是一个圣人,那是因为他知识渊博,但如果他没有明师指导不好学,不努力,他是不可能知识渊博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圣人。

请问孔子为何在五十岁左右才专心研究《易经》

以孔子来说,孔子在五十岁左右,就专心研究《易经》。他是五十岁才读《易经》这本书的吗?像孔子这么用功的人,小时候不可能没读过《易经》,他年轻的时候几乎什么书都读。当时的书不多,最主要的是五本,《诗》、《书》、《礼》、《乐》、《易》,五本肯定都读了。但是有的书你当时可以读懂,而有的书,如果你没有累积相当的经验和人生的体会,读了也没用,只看字面而已。读《易经》,一般来说,五十左右的生活经验丰富,应该有的经历都有了,等于是一卦六爻到第五爻了,大概知道整体的情况了,再老了再读就来不及了,已经到第六爻,读了也没什么机会了,准备出局了。孔子五十左右研究《易经》,他需要的是减少过失。《易经》为什么可以让他减少过失?我们常提到《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让自己“惩忿窒欲”,让各种负面的特性、欲望、情绪慢慢化解,亦即增进自己的德行,替别人设想,建构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在这里孔子得到一些启发,在《孟子》里面没有直接说到《易经》,但孟子很强调一个字,即“时”,做任何事都要看时机。他还特别说,孔子是圣人里面最重视时机的,他要学就学孔子,因为做任何事都有时机。时机不对,事倍功半;时机对的话,顺水推舟,那简直是太愉快了。这是对于儒家来说。孔子诛杀少正卯:君子以果行育德另外一个是荀子,他说:“善为易者不占。”真正懂得《易经》的人,不愿意占卦。为什么不愿意占卦呢?因为《易经》的道理合乎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思维,如果掌握清楚,何必去占卦呢?因为占卦代表你实在面临很难解决的事情,确实有困惑,你才去占卦。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人生确实有困惑,很多时候你借助于《易经》,一定要记得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它的义理。你学的时候就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提到哪些卦是有困境,你应该怎样面对、增益智慧。哪些卦代表吉祥,它为什么吉祥?你要掌握住它的原理,设法去实践,自然就会达到那种效果。这是义理方面。另一方面是占卦。古代学《易经》至少有四方面,你如果重视言语,就会推崇它的言辞。《易经》里面很多成语,如果从《易经》得到很多启发,使用成语你会觉得非常文雅,话说出来言简意赅,说话很简单,意思又很完整、很完备。这是第一种,重视言语。第二种重视行动,有些人重视行动,就会推崇易经的变化,变化无常。但是再怎么变,都不能离开你的抉择,你本身的态度。第三种是重视制作器物。譬如说要盖房子,房子怎么盖。你要盖其他东西,要怎么盖,从《易经》的图象里面,都会得到一定的启发。这是第三种,要重视它的象。最后一种是注意到卜筮的人,就是占卜,这种人就要注意到“占验”之词,重视占卦。这四种人就从《易经》里面可以得到不同的材料,重视它不同的方面。古代读书人,按照《易经》的说法,原则很简单,平常在家里翻翻《易经》,看看它的卦象、卦辞和爻辞。平常没事做,如何让自己感觉到每天都有进步呢?《易经》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东西,它里面充满象征和符号,好像打哑谜一样,它写一句话,你就要问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像我们提过,“履卦”踩在老虎尾巴上,这代表什么意思?你就可以有不同的想象。这是说明在平常的生活中研究每一个卦象、卦辞、爻辞,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变化和它的占验之词。“占验”就是占卦的验证,是吉还是凶?中间还有什么?无咎,还有更好的“大吉”、“元吉”,“无咎”底下还有“悔”,还有“吝”,还有“厉”,代表危险,这些占验说得准不准。古人占卦,不是一次就到位的,不是学会之后,一占就准,不可能的。那么怎么解卦呢?我现在就讲一个从孔子就开始使用的方法,用五十根筹策,古时候用蓍草,筹策一般是竹片做的。占卦的方法我们可以参考《易经·系辞传》,原文如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ㄚ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白话:在进行大型演算时,准备五十根筹策,真正使用的是四十九根。将这四十九根分为两组,象征天地两仪;由任何一组中抽出一根挂在左手小指间,象征天地人三才;再以四为单位去计算筹策,象征一年的四季;把剩下的零数夹在左手中三指间,象征闰月;每五年有两次闰月,所以要把另一组筹策依四计算所剩下的零数,也夹在指缝挂起来。乾卦的策数是二百一十六,坤卦的策数是一百四十四,总数为三百六十,相当于一年的天数。《易经》上下篇六十四卦的策数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相当于万物的数目。所以,要经过四次经营才能形成《易经》的一爻,经过十八次变化才能完成一卦。)占卦出来之后,怎么解卦呢?解卦有很多的方法,宋朝的朱熹就整理了一套解卦的原则,可以参考(见本章后附录)。解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爻是动爻,有时候称作变爻,就会变成新的卦。现在的情况是本卦,新的卦叫做之卦,代表你下一步要往哪里去。这样一来,就变成是你占一个事情,后面有变化。否则,光是占一卦没有用,现在的情况知道了,怎么知道下一步呢?我们更关心的是下一步往哪里发展。因为很多选择,后面的发展有各种可能性。真正正确的占卦方法是有本卦、之卦,通过动爻来决定应验在什么地方,这需要长期经验的累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