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时间,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什么 怎么算 纪年起点 以哪一天为起点

我们经常可以在古装仙侠影视剧中听到甲子的说法,甲子其实指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干支之一,那么天干地支纪年法中藏着怎样的呢?如果按照古人的纪年方法,我们如今的年份该怎么计算呢?年份的更替又取决于哪一天呢?一起来看看吧。 天干地支纪年法定义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六十甲子介绍 1~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例如:2009年的立春是2月4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天干地支纪年计算方法 (1)将十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2011年为“辛卯”年。 天干地支纪年起点 整个干支历的最初起点应该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干支历每一年的起点则应是建寅那一天,即立春日,而不是现在农历的元日(即正月初一),农历的历法是月亮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阴历,是根据月亮的盈缺而来的,和干支历并不完全吻合,我国农历是阴阳历,有月亮历也有太阳历,其中狭义的农历即阴历,根据月相而来,而广义农历中的节气则是太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而来,干支纪年的年与年之间的分界点在立春日,立春建寅,立春日开始算新的一年。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导读:我们查询日历的时候,会看到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数字版的公历年份表示,一个是文字版的农历年份表示,公历年每年加一,农历年却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被称为干支纪年法。那么,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是怎样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第一种: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变(麒祥政变)、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癸卯学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当时还没有使用“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时才开始使用。

(1)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农历辛酉年,慈禧太后夺权。

(2)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农历甲午年,中日黄海大战。

(3)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农历戊戌年,变法仅维持103天。

(4)庚子赔款——发生于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5)辛丑条约——发生于1901年,农历辛丑年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癸卯学制——发生于1905年,农历癸卯年,晚清最后一次学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

(7)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起义推翻了满清统治。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方法二:口诀法:

1、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191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190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数先加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而查干支次序时均自后向前倒查即可。以公元前40年为例, 年份加3得43为基数,除以10得余数3,倒查天干为“辛”,再将基数除以12得余数7,倒查地支为"巳",故公元前40年应为"辛巳"年。

其中关于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是个难点,比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1)首先要先记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2)再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分别是哪一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然后就可以以此为借助点来计算了。如:知道1911年是辛亥年,问你2004年是干支年的什么年?计算步骤如下:(1)先2004-1911=93(2)再93÷10=9余3,用这个余数3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没有余数那2004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样的即是“辛”;假如余数是1,那2004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后面一个字,即是“壬”。以此类推之。)也就是2004年的天干是“辛”后第三个字即“甲”。(2)用93÷12=7余9,用这个余数9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4年的地支是“亥”后第九个字即“申”(3)把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4年的干支纪年是甲申年。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举例:2011年

计算天干:(2011-3)/10的余数是8,对应天干是字:辛,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11-3)/12的余数是4,对应地支是字:卯,即为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辛卯年。

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01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2023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23,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得“辛”,再将基数2023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得“丑”,故2023年为辛丑年。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或者说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天干: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为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为乙、丁、己、辛、癸为阴。 地支: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为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23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23,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2023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3年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_8)或8-N+10(N_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_10)或10-N+12(N_10),N=年号/12的余数。公元后的算法:年干=N-3(N_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N-3(N_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扩展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农历仍用干支纪年。各级重要的报纸、各种历书和众多的年历画,也都将干支纪年作为纪年辅助手段。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国内所有日报,其农历日期的干支纪年均在正月初一才得已变更。而国内唯一研究和编修历法的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其官网上的公农历查询,以及出版的所有天文历书和年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岁首均始于正月初一。现代所有出版的纸质版日历,干支纪年也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变更。当代的春节的官方活动更直观的显示生肖年依据农历正月初一起算的规则。如历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均在正月初一零时举行倒数仪式,表达对新的生肖年的祝福。而年春节期间,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球华人拜年,官方也会强调是农历马年。终上所述,中国传统历法中采用“正月朔”,即农历正月初一作为生肖年的起点,这大量可见于历代正史和官方历书,以及现代的报纸和纸质版日历中。解放以后,历法的编修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其出版的所有历书,干支纪年的起讫点也表示为正月初一在公历的日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怎么算,最好举例说明

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叫“干支纪年”.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导读:我们查询日历的时候,会看到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数字版的公历年份表示,一个是文字版的农历年份表示,公历年每年加一,农历年却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被称为干支纪年法。那么,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是怎样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第一种: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变(麒祥政变)、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癸卯学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当时还没有使用“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时才开始使用。

(1)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农历辛酉年,慈禧太后夺权。

(2)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农历甲午年,中日黄海大战。

(3)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农历戊戌年,变法仅维持103天。

(4)庚子赔款——发生于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5)辛丑条约——发生于1901年,农历辛丑年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癸卯学制——发生于1905年,农历癸卯年,晚清最后一次学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

(7)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起义推翻了满清统治。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方法二:口诀法:

1、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191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190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数先加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而查干支次序时均自后向前倒查即可。以公元前40年为例, 年份加3得43为基数,除以10得余数3,倒查天干为“辛”,再将基数除以12得余数7,倒查地支为"巳",故公元前40年应为"辛巳"年。

其中关于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是个难点,比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1)首先要先记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2)再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分别是哪一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然后就可以以此为借助点来计算了。如:知道1911年是辛亥年,问你2004年是干支年的什么年?计算步骤如下:(1)先2004-1911=93(2)再93÷10=9余3,用这个余数3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没有余数那2004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样的即是“辛”;假如余数是1,那2004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后面一个字,即是“壬”。以此类推之。)也就是2004年的天干是“辛”后第三个字即“甲”。(2)用93÷12=7余9,用这个余数9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4年的地支是“亥”后第九个字即“申”(3)把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4年的干支纪年是甲申年。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举例:2011年

计算天干:(2011-3)/10的余数是8,对应天干是字:辛,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11-3)/12的余数是4,对应地支是字:卯,即为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辛卯年。

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