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方位,十二地支方向方位

十二地支(古人用以记录时间的符号)详细资料大全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天干地支的起源,据现有的资料,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历法纪日,已经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里也用某一天干,比如报丁、武丁、祖甲等等 。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 *** 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即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此历法并不比我们祖先使用的阴阳合历先进。 老百姓说的阴历, 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阴阳合历。干支纪日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两项重大发明与独特创造。 我国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专家学者们,利用史书记录的天象和出土的金文干支历谱,准确推断出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令人在不可思议之余赞叹不已。央视10套节目的《探索-发现》栏目 ,曾经以《寻找失落的年表》为题播出过。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十二地支 别名 :十二支 地支包含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自古对应 :十天干 意义用处 :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用法举例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月 含义,解释,读音,代表的时间,十二地支相冲,关于十二地支,简义,配脏腑,对应月份,十二罡, 含义

十二地支的顺序排列及其代表的意义?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古代人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一年十二个月,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将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符号,这就是六十甲子。用甲子循环既可以纪年.又可以纪月,还可以纪日,甚至也可以纪时辰,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则为阳;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则为阴。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天干为树干,地支为树枝。

什么是“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叫“十二支”。与“天干”相配,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也用来记时。十二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代表的时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十二地支相冲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十二地支配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地支二合局: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十二地支三合局: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十二地支三会局:寅卯辰会木局,巳午未会火局,申酉戌会金局,亥子丑会水局十二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十二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十二地支相刑: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寅巳申为恃势之刑,丑未戌为无恩之刑,辰午酉亥为自刑十二地支暗藏:子宫癸,丑宫己癸辛,寅宫甲丙戊,卯宫乙,辰宫戊乙癸,巳宫丙戊庚,午宫丁己,未宫己丁乙,申宫庚壬戊,酉宫辛,戌宫戊辛丁,亥宫壬甲天干地支配五行方位:甲乙寅卯东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库土,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十二地支《尔雅·释天》中讲,“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月。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寅”就是“演”,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卯”就是“茂”,指万物茂盛的意思;“辰”就是“震”,指万物震动生长的意思;“巳”就是“已”,指万物已成的意思;“午”就是“仵”,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未”就是“味”,是万物已成有滋味;“申”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酉”就是“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十二地支的顺序

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对应月份: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月、腊月代表的时间: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9、【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关于十二地支远古的天皇时代,已有干支历法及岁时的雏形。“干支”古称“岁”。据《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尔雅·释天》中讲,“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月。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的空间分布具体是什么?

十二地支自身构成了一个系统,一个太极,具备太极的时间、空间、要素和联系这四个支柱,以及自身穷变通久的周期律。其中时间、空间和要素都是这十二地支自身。地支的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时间部分我们会留在后面的六十甲子部分再去介绍,本节来介绍地支中的空间,即十二地的空间分布。

地支在空间上的分布上有三个模式,一个是九宫分布,一个是周天分布。这两个是十二地支自身的空间分布。第三个是地支与天干和八卦共同组成的二十四山向图。

九宫分布

我们先来看十二地支在九宫图中的分布。

在九宫分布中,子午卯酉分别位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对应八卦中的坎、震、离、兑这四个正卦。在四隅中,每个宫格内有两个地支,东北方是丑和寅,对应艮卦;东南方是辰和巳,对应巽卦;西南方是未和申,对应坤卦;西北方是戌和亥,对应乾卦。由此建立起了十二地支与八卦和八方之间的对应关系。

地支的九宫分布

周天分布

在周天分布中,我们是将360度圆周分为十二等分,十二个地支按照顺序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每个地支占据30度角的空间。其中子在北方、丑在北偏东方向、寅在东偏北方向、卯在东方、辰在东偏南方向、巳在南偏东方向,午在南方,未在南偏西方向、申在西偏南方向、酉在西方、戌在西偏北方向、亥在北偏西方向。

地支的周天分布

可见周天分布图与九宫分布图基本相似,不过是用十二个宫格来代替洛书九宫中的外部八个宫格,每个地支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在这两个分布图中,子午卯酉都居于北南东西四个正向上。

我们前面讲过的十二地支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合、相冲、相刑、相害这些关系,实际上都是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上来完成的。

比如相冲关系,在周天分布图上,我们将十二地支两两一组,共分为六组,每组内的两个地支通过圆心两两相对,如子午相对、丑未相对、寅申相对、卯酉相对、辰戌相对、巳亥相对,这就是六冲关系。

我们再来看关系,将圆周上子和丑的中点以及午和未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子丑相连、寅亥相连、卯戌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子丑午未这条分割线。

我们再将圆周上卯和辰的中点以及酉和戌的中点连接起来,然后把这条分割线两侧对称的两个地支连接起来,卯辰相连、寅巳相连、丑午相连、子未相连,所得到的这六组地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六害关系,他们的连线垂直于卯辰酉戌这条分割线。

还有地支的三合关系、三会关系都能够在这个周天分布图中得以体现和表达。所以周天分布图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

另外,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除了是一个空间分布图,还是一个时间分布图,我们知道日晷就是一个十二地支盘,用十二地支的周天分布图来标记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日晷中的地支分布——地支的时间属性

所以周天分布图可以视作一个时空全息模型,表达了易经中时空一体的观念。

二十四山向图

地支在方位上的重要应用,就是二十四山向图。

易经是一门关于时和位(即时间和方位)的学问,方位是空间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日常生活中和易经理论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易经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吉利的时间和吉利的方位,从而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因此如何划分空间方位也是易经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东、南、西、北即四象来表示平面方位,但四象划分法中每个方位有90度角的范围,划分不够精细,导致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范围过大,不能精确定位。为此人们利用阴阳二分法将四象重新划分为八个方位,增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三爻卦,用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在45度角之内,即后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八卦方位图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面八方的概念,四面是指东南西北,用四象或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个神兽来表示,八方是八卦,其中四个正卦与四象重合,也就是说八方里面包含了四面。

但在实践应用中,后天八卦方位图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人们又引入了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用十二个地支划分为12个方位,每个方位对应一个地支,并将每个方位的范围限定为30度角。

但人们觉得30度角还是不够精细,为此古人又继续用阴阳二分法对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进行改造,将360度圆周从十二等分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15度角。

这样我们就将空间方位从360度、90度、45度、30度,一步步地划分到15度,将空间划分得越来越精细。

我们将这样划分的二十四个方位称为二十四山向,并分别用八天干(戊己为中央土,故舍弃不用)、十二地支和乾、艮、巽、坤四卦个来分别表示。

二十四山向图

二十四山向是风水罗盘上的主要信息,用于堪舆定位。这也就是邵雍先生提出的实用八卦图的主要内容。

二十四山向图实际上涉及到了洛书九宫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之前我们介绍的洛书九宫都是画成一个正方形的样子,然后将这个正方形分为三行三列的九个宫格。其实洛书九宫还可以画成两个同心圆的样子,并从同心圆的圆心引出四条直线,将同心圆分为八等份,相邻两条之间之间的夹角45度,这样内圆就是洛书的中宫,内外圆之间的八个部分就是洛书的外部八宫。

二十四山向则是进一步将这八个宫再平分为三等份,就得到了二十四个宫格,即二十四个山向。

从本质上来看,二十四山向图既是十二地支九宫分布图的变体,也是十二地支周天分布图的变体,是九宫分布和周天分布的高度统一。这是因为二十四是八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才能够统一四象、八卦和十二地支。

在二十四山向图中,从北方开始,顺时针旋转,这二十四个山向分别是北方的壬、子、癸,东北方的丑、艮、寅,东方的甲、卯、乙,东南方的辰、巽、巳,南方的丙、午、丁,西南方的未、坤、申,西方的庚、酉、辛,以及西北方的戌、乾、亥。

二十四山向是用天干、地支和八卦三组符号共同构成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乱,记不住各个干支和卦象的各自顺序和位置。其实要想记住也很容易,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在这个同心圆的洛书九宫图中,四正四隅八个宫格内,四正宫里面都是两干一支,四隅宫里面都是两支一卦,其中的一支和一卦分别位于八个宫格的中间位置,另外两个干或两个支都分别排列在它的左右两侧。

比如南方的正宫里面是丙午丁,是两干一支,其中丙丁两干分别排在午支的两侧;西北的隅宫里面是戌乾亥,是两支一卦,其中戌亥两支分别在乾卦的两侧。其余六宫内的排列情况可依此类推。

这个正宫是两干一支,隅宫是两支一卦的规律还是很好记忆的。

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任意两个相邻地支之间都隔着一个天干或者一个经卦,四个经卦全部位于四个角落(四隅)的正中,子午卯酉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的正中,八个天干按五行方位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正向,按顺序排列在子午卯酉的两侧。这样就能把这二十四山向中干支和八卦的分布记住了。

除了这个二十四山向图外,易经中还有很多工具用来描述空间和方位分布,比如六十甲子可以组成一个周天分布图,将360度圆周分为60份,每份占6度。还有前面介绍的六十四卦天圆地方图,其中的天图将360度圆周划分为64份,每份占5.625度。而在一些风水罗盘上,将空间划分为384等份,对应六十四卦的384爻,每一等份只有0.9375度,更加地精细。

但不管怎么划分,洛书九宫、十二地支和二十四山向都是空间和方位分布的核心内容。

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十二地支五行属性方位

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

: 三金一十四哦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为阳木,象征参天大树,属雷

乙为阴木,象征柔韧藤蔓,属风

丙为阳火,象征太阳之火,属日

丁为阴火,象征萤烛之光,属星

戊为阳土,象征城墙堤坝,属霞

己为阴土,象征田园之土,属云

庚为阳金,象征金矿钢铁,属月

辛为阴金,象征珠宝玉器,属霜

壬为,象征汪洋大海,属露

癸为,象征雨露溪流,属霖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天干

子:癸

丑:己,癸,辛

寅:甲,丙,戊

卯:乙

辰:戊,乙,癸

巳:丙,庚,戊

午:丁,己

未:己,丁,乙

申:庚,壬,戊

酉:辛

戌:戊,辛,丁

亥:壬,甲

十二地支对应: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以奇偶分。(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阳,丑为阴,未为阳。)

十二地支对应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金,亥子北方水,戌丑未四季土。

五行:金木水火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记忆:金代表利斧,斧头可以伐木,所以金克木。树木种在土里能将土聚拢,所以水土流失就多植树,木克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古代囤土建大坝防洪水,土克水。水能灭火,水克火。真金不怕火炼,炼铁等金属就是用火烧化它,火克金。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记忆:金属被火冶炼能化成液体,金生水。用水浇灌树木花草,水生木。木材点燃可以生火,木生火。木材经过火烧会化为灰烬,火生土。土地矿物之中可以开采出金属物质,土生金。

古人用五行元素代表世间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阴一阳谓之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生世间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用五行代表世界上的事物,比如代表天地,男女,寒暑,日月等等一切,这就说明是对立的。

日月在不断更替,寒来暑往,四季也在,这就说明同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不光分别代表不同的东西,并且同一个东西也有之分,比如人和动物,你的背部代表阳,前面代表阴,这是因为动物背部冲着太阳,腹部冲着地。(万物负阴而抱阳)

以上就是与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属性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地支的分享。看完十二地支五行属性方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