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天命,好听的名字2023

后人如何评价范蠡的一生?

范蠡从楚到越,由越到齐,无论是治国治军,还是经营农商,谋,战必胜,事必成,表现了非凡的毅力和才能,以“勇而善谋”、“能屈能伸”著称于世。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以上引语,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灭吴兴越之战,是一场扶危定倾、转败为胜的战争,因而也是一场依靠坚强毅力和正确谋略取胜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之一的范蠡,“勇而善谋”,“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对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文种和范蠡两种命运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了很多励志的对联,有一句让人记忆深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120秦关归楚。一句话:勤劳的人,天不负有心人,拿三千的工资也能把吴吞了。这里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作为越王,战败后不得不去吴国当人质,吴国的夫差给他制造了种种困难。吴的两年是勾践一生中最悲惨、最屈辱的时期。他几乎被当成了奴隶,给马供应茶水,晚上睡在破房子里。这种困境并没有让他绝望,反而坚定了他的意志。回到越南后,他每天舔着胆汁提醒自己要努力战斗,最终消灭吴。勾践之所以能反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勾践的人品和才华出众,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了第二十年,勾践将变成一片沼泽。另一方面,勾践幸运地遇到了范蠡和文淑,他们帮助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范蠡被称为“商业圣人”,被许多人视为财神。事实上,他不仅是古代的商业天才,也是不可多得的高级顾问。范蠡年轻时的志向不是经商,而是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这是他最初的追求和梦想。才华横溢的范蠡来自楚国。当时楚国有一条规定,只有出身高贵的人才能进入朝政。如果范蠡留在楚国,他早年的日子会很难过,可能会一辈子郁郁寡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让自己的才华埋没,想了一会儿,就去相对弱小的越国寻找机会。事实证明,范蠡的选择非常正确。中国人越是缺少人才,就越重视他这样优秀的人。我们再来看看文忠。他和范蠡关系很好。他们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聊生活。他们对彼此了如指掌。钟有个好工作,就是楚宛陵,地位和待遇都比好得多。都说会跨越国界发展,重情重义的文风并不意味着停留在楚。他甚至没有报告自己的辞职,而是直接带着范蠡离开了。

对于前来投奔的范蠡和文忠,勾践亲自接待,认为他们都是栋梁之才,不去会后悔,所以他认为他们是知音。不久,吴军打来电话,劝勾践不要与夫差对抗。毕竟双方差距不小,坚持不打才是上策。可惜勾践不听,损失巨大。战败后,勾践后悔当初没有听的计划,只答应了夫差提出的条件,含泪去了吴国当奴隶。走之前,勾践进退两难。他不知道是带范蠡还是带文忠。范蠡说,“四封之内,人的事不如种子。封外,敌之制,决策之事,不如李也。”

就这样,范蠡和勾践一起去了吴国,留下了文学体裁帮助他治理国家。两个人,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配合的很默契。甚至通过各种策略帮助使夫差国王放心,让他回去。由于文忠的努力,越国的实力逐渐增强,为勾践灭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客观地说,范蠡和文忠虽然各有所长,但能力相当。为什么结果完全相反?吴国灭亡后,放弃了所有的名声,改名换姓,离开了这个国家。他通过做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然后把家里的财富收拾干净。据说他和石在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临行前,范蠡对文忠说:“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建议他一起去。

然而,文忠这次没有听他的朋友范蠡的话。而是选择继续帮助勾践。最后被勾践杀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范蠡的不同结局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他的文化没有范蠡那么透明,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名誉和财富。放弃就有收获,有时候需要放下才能重生。范蠡的做法值得思考和研究。

范蠡是怎么死的?

史书上并未记载范蠡是怎么死的,只说了他返家之后凭借他自己的魅力和智商获得巨富

古代人如何相面算命

古代人如何相面算命 中国古代流行于相术,能观其人而了解其身体机能,及命运,古来有云 “凡欲相人,先视其首。”因为“头者,五脏之主,百体之宗。《太清神鉴》也说:“头部者,处一体之尊,为百骸之长,群阳会集之府,五行正宗之乡。”所以相人必先从“头”起。头居人体之上,象征著“天”。天是高而圆的。“高”指头顶耸立峻拔,有如山峰,而且要不侧不摇;“圆”指饱满,整个头部,看起来十分厚实,不缺不陷。这就是好相。而在中国古代给人看面相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面 观察颜面的纹理以测断福寿休咎。相学认为面部纹理出现的方式、形状、部位与人的命运吉凶关系极大,因此历代相士都十分重视相人面纹。《史记》中有两则类似的记载。《绛侯周勃世家》所载:周勃为河南太守,《佞幸列传》所载佞臣邓通,颇受汉文帝宠信,然二人皆因面 纹不佳,有“纵理人口”,被相士断言“当贫饿死”,后来悉应相士之言。古代文学作品中亦有此类描写。如《金瓶梅》第二十九回:“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终须劳碌。”面部纹理的优劣,主要根据纹理所在部位及形状而定,大抵以互不侵扰,有条不紊,色泽鲜亮者为佳,主吉运;交叉盘结、色泽惨澹、有黑气冲出者为厄,主凶兆。《神相全编》一二《面上纹痕》对纹理优劣与命运的关系有具体的论述。其曰:“额上有横纹如‘川'字者寿。两角纹屈曲斜者主刑。鼻上横纹主克子。印堂纹直者主破相。腮下横纹主恶死。项上有纹为项绦,主有寿。颔下无乱纹者吉。鼻准痕多者心毒,眼下有纹斜下者主刑。鼻侧两纹下延人唇者主饿死。掌中横纹多者心无智。乱理人中子息难。舌纹纵横身必贵,温红在掌福绵长。奸门乱理多 *** ,鱼尾修长老不停。” 相额 《太清神鉴》有句话:“额小面广,贵处人上。”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小额不好有点出入,其实相术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是绝对的,要和实际结合起来,比如:有人额小而面广,仍然不失为好相,关键要和其他相配,这就要求相师不要太死板了。一般认为额要莹洁、光泽,却是所有相术家一致认可的。 相眉 眉者,媚也.为两目之翠盖,一面之仪表,是谓木之英华,主贤愚之辩也.故欲疏而细,平而阔,秀而长者,性聪敏也.若夫精而浓、逆而乱、短而蹙者,性凶顽也.眉要细长、稀疏、平正,同时还要有光彩三国时期,马良白眉,人才出众,可信,眉有白毫,主寿;必眉上有直理,方主贵.不必白眉,只须眉有长毫,即谓之寿毫.不过,不宜早生.相书说过:二十生毫三十死,三十生毫四十亡,四十生毫命方长. 相眼 眼以又长又深为贵。社会上一般人所称赏的丹凤眼,首先是长,其次是尾部稍为杨起。但这还是属于“形”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眼睛必须有“神”。而且所谓“神”要藏而不露。《太清神鉴》说:“两眼葳神,宝贵高名。”接着下面还有两句:“鱼尾插额,位至相国。”后两名就是说鱼尾向上稍为扬起。其次,眼睛要黑白分明,黑白分明才能清澄明亮。一般人的眼睛,除了瞳是黑的,两边露出白色,所谓黑白色,所误用黑白分明,便是黑的要黑,白的要白。《世说新语》里说杜弘正“眼如点漆”无非形容他的眼珠子分外的黑。后世遂把这句话称赞眼睛。王羲之说:“眼如点漆乃神仙中人。”其实神仙眼也不仅仅是眼珠要分外地黑,更重要的是要眼神幽静淡泊。泰山随于前、猛虎吼于旁而目不瞬,人在说话时,眼睛不应随语言行动而轻易转动。 相耳 善相耳者,先相其颜色,而后相其形状。当然,也可以先从形状相起。所谓相其开头首先看整个耳朵的大小、厚薄、柔软程度及其在头部的位置如何?其次,是从上述五个部分逐次看它长得怎样?整个耳朵到底是大好,还是小好?答案是:形状不拘大小,必须轮廓分明。一般地说,大而长,耳轮又带半圆形,如偃月状,比较合乎理想。《龟鉴》说:这种人有智慧。 相鼻 《灵台密诀》说:“鼻以准头为主。整个鼻的组成部分,两眼之间是山根,山根之下为鼻梁,鼻梁下面耸起的部分为准头,准头两边为鼻翼,相书称鼻翼为“金甲”,又名“仙库”。左边的为左库,右边的为右库。准内面是鼻孔,左右各一,直通肺部。”所谓“鼻以准头为主”,是看准头长得如何?准头要高而圆肥而壮。鼻梁宜直,不宜弯曲,鼻梁扁低者,俗名“塌鼻子”。准头钩曲者俗名“钩鼻子”阴险,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相人中 相术以为人中如同山川的沟渠,视为人体的沟洫之象,是面部四渎的通流,作为人的寿命、子女之宫。沟渠舒畅则水流不滞,所以它以广端深直为上,是长寿多子的表现,而以短促浅曲者为下,是短命孤独的表现。 相口 人口生来端正厚实,平日不乱吃食物,也不乱说话,谓之有“口德”。如果贪馋无厌,或毁谤他人,或造谣生事,或信口开河,或口出阿谀奉承之言,讨好上司,都称为“口贼”口的形状,以方、广、有棱角贵。所谓“形如角弓”,是指上唇,人中之下成B形,其人主福寿。方、广、厚三字,是相口的要诀。方,自然指成方形,倘能象一个“四”字,尤为可贵。广,即宽阔,张开口能放进一只拳头,堪称“上相”不过,闭上口却要显得小。所谓开欲大而合欲小。而且上唇与下唇必须吻合,相书说:“二唇相副好文章。”倘若上唇不能盖住下唇,相法认为:“男必多诈,女为克夫。上下唇撮合或象吹火,或象喷水者,都属于劣相,口角下垂者多忧,无故流涎者贱。口象鸟嘴,名日鸟喙。这种人很难交,范蠡辅代佐越王勾践成功之后,决计和他分手,就因为他看出了勾践长颈鸟喙,不可与共安乐之故”。 相骨 相术认为“天人相副”,人的形体实为外界自然宇宙的缩影:头圆像天,足方像地,眼目像日月,声像雷霆,血脉像江河,骨节像金石,鼻额像山岳,毛发像草木。骨为人体的主干,“凡人之禀气、结胎、贤愚、贵贱、修短、吉凶皆定于是”,它为人的命禄的根本,所以相骨为相术之先,甚至有的干脆仅凭骨相推禄命。骨在肉下,骨和肉的关系至关重要。如同阳与阴、君与臣的关系,骨为阳,像天,像君,主刚。肉为阴,像地,像臣,主阴。阴阳协调,万物乃生。君臣得其位,功名富贵可求。因此肉要丰满,但不能累赘;骨要坚瘦,但不能不足。肉过于骨,如同阴胜阳;肉弱于骨,则如同阳胜于阴。这都是不利于命禄的“偏相”。虽然有部分人认为相面直说纯属扯淡,但是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将其留了下来必有其过人之处。 教你古代看面相识人术分析 面相的“三停”:这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上停:由额上发际到眉毛部位叫“上停”。主管少年运程,执掌15岁~30岁之间的运势。 中停:由眉毛到鼻准头部位叫“中停”。主管中年运程,执掌31岁~50岁之间的运势。 下停:由鼻下到下巴部位叫“下停”。主管晚年运程,执掌51岁以后的运势。 “上停”高、长而丰隆,方而广阔的话,主社会地位高。 “中停”隆而有肉的话,主富而寿。 “下停”圆满、端正而厚重的话,一生有福气。 另外,耳朵部位执掌15岁以前的少年运势,所以耳朵相好,对于少年运有助力。 面相的“五官”:要记住,用心体会。 耳:名为“采听官”——关系到一个人的长寿与否。 眉:名为“保寿官”——关系到健康、地位。 眼:名为“监察官”——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 鼻:名为“审辨官”——关系到一个人的财富与健康。 口:名为“出纳官”——关系一个人的幸福、食禄与贵人运。 面相的“六府”:了解即可,不必专门记忆。 面相的“五岳”:要记住,用心体会。 面相的十二宫:哪怕忘记其它的,但这个是必须要记住的,在文章讲述中大家理解记忆。 命宫:位于两眉之间“印堂”的部位。影响一个人的基本运势。 财帛宫:位于“鼻头”的部位。关系到财富的吉凶。 兄弟宫:“眉毛”是兄弟宫。关系兄弟关系吉凶。 夫妻宫:位于“眼尾”部位。关系夫妻关系吉凶。 子女宫:位于“下眼皮”隆起的部位。象征子女是否有出息、有子嗣等。 疾厄宫:位于两眼之间“山根”的部位。关系到健康方面的吉凶。 迁移宫:位于“上额两端眉际”部位。看迁徙与出门在外的吉凶。 奴仆宫:位于“面颊下端”部位。关系交友与部属关系吉凶。 官禄宫:位于“额头正中”部位。关系事业、官位、学业方面吉凶。 田宅宫:位于“眉与眼中间的眼皮”部位。关系一个人的家运吉凶。 福德宫:位于“眉上方偏外部”部位。关系财运和福气的吉凶。 父母宫:位于“左额中间偏上”、母位于“右额中间偏上”。关系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吉凶等。 面相中的一百流年:可以看一个人当年的情况,最起码是吉凶判断。有专门的口诀,最好记住,另外在自己面神相面部流年运气部位歌。 天一道长按照自己记忆的经验,在断句和个别字词上作了改动。 以下要对照图片上的位置,看部位,识规律,读顺口,死记住。 欲识流年运气行,男左女右各分明。(除了面部的中轴线,其它位置都是对称的,男的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女的先右再左。左与右是指被观察者自己的左手与右手侧,不是以面相师自己为主。) 天轮一二初行运,三四周流至天城。 天廓垂珠五六七,八九天轮之上停。 人轮十岁及十一,轮飞廓反必相刑。 十二十三并十四,地轮朝口寿康宁。 十五火星居正额,十六天中骨法成。 十七十八日月角,运逢十九应天庭。 辅角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岁至司空。 二十三四边城地,二十五岁逢中正。 二十六上至丘陵,二十七年看冢墓,二十八遇印堂平。 二九三十山林部,三十一岁凌云程。 人命若逢三十二,额右黄光紫气生。 三十三行繁霞上,三十四有彩霞明。 三十五上太阳位,三十六上会太阴。 中阳正位三十七,中阴三十八主亨。 少阳当年三十九,少阴四十看须真。 山根路远四十一,四十二造精舍宫。 四十三岁登光殿,四十有四年上增。 寿上又逢四十五,四十六七两颧宫。 准头喜居四十八,四十九入兰台中。 廷尉相逢正五十,人中五十一正临。 五十二三居仙库,五十有四食仓盈。 五五得请禄仓米,五十六七法令明。 五十八九遇虎耳,耳顺之年(六十岁)遇水星。 承浆正居六十一,地库六十二三逢。 六十四居陂池内,六十五处鹅鸭鸣。 六十六七穿金缕,归来六十八九程。 逾矩之年(七十岁)逢颂堂,地阁频添七十一。 七十二三多奴仆,腮骨七十四五同。 以下不用多记,一个位置表示两岁,只记住“子位”的位置,推导其它就可以了。 (接上)七十六七寻子位,七十八九丑牛耕。 太公之年添一岁,更临寅虎相偏灵。 八十二三卯兔宫,八十四五辰龙行。 八十六七巳蛇中,八十八九午马轻。 九十九一未羊明,九十二三猴结果。 九十四五听鸡鸣,九十六七犬吠月。 九十八九亥猪吞,若问人生过百岁,顺数朝上保长生。 以下记不记都行,读一下也好。 (接上)周而复始轮于面,纹痣缺陷祸非轻。 限运并冲明暗便,更逢破败属幽冥。 又兼气色相刑克,骨肉破败自零仃。 倘若运逢部位好,顺时气色见光晶。 五岳四渎相朝拱,扶摇万里任飞腾。 谁识神仙真妙诀,相逢谈吐世人惊。 教你简单实用的古代看面相识人术 1.头大的人早逝。 2.绝壁头的人好渔色。 3.女人肤色白有良缘。 4.额头宽的人聪明。 5.头发多的人是劳碌命。 6.牙齿缝隙大的人爱撒谎。 7.眉毛长的人身弱多病。 8.女人额头有先天性斑痕者,家庭多有不幸。 9.三个头涡的人非大人物便是大恶人,不会是普通人. 10.牙齿黄的人齿质较坚固。 11.手指甲上有黑痣的人手巧。 12.嘴角有痣的人是好吃鬼,痣在嘴边四周是祥瑞之兆。 13.眼下有痣的女子缘份薄。 14.眼角多纹的入多情。

范蠡的故事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把他形容得十分古怪,私下称他为“疯子”。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起了新上任的宛邑令文种的注意,几次乘车来到范蠡家诚心拜访。两人一见如故,共论天下时政,分析能够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后来范蠡便和文种一起投身越国,做了大夫。当时的越国君主勾践对朝政不怎么关心,喜欢上山打猎,下河戏水,回宫摆宴。并没有发现邻近的吴国已上任了新的君主——夫差,正虎视耽耽越国。夫差的父亲阖闾曾在越吴战役中受了重创,不治身亡。他死前紧握着儿子夫差的手,留下遗言:“你一定不要忘了灭掉越国!”        夫差继位后在自己的王宫里安排了十多个侍从,每日无论是上朝还是下朝,侍从都会大声提醒他:“夫差,你有没有忘记越王杀害你父亲的大仇?”夫差一面回答着:“不敢忘!”一面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加紧练兵。这个消息传到越王勾践耳朵里,决定先下手征伐吴国。当时遭到了范蠡的反对。范蠡劝说勾践:越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充分,实力不如吴国。而且攻打时机也不成熟,硬要起兵,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不得人心。固执自大的勾践不听劝阻,坚持出兵,结果在公元前494年的吴越“夫椒会战”时,被吴军打得惨败,只剩下了5000名残兵。勾践撤退到会稽山后,又遭吴军围截。他见自己身陷绝境,无计可施,才凄然向范蠡悔道:“我当初不听先生之言,到了这个地步,可怎么办哪?” 范蠡冷静献策:“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姿态,用厚礼和卑微的言辞去贿赂吴国君臣,让他们劝说夫差同意议和。甚至暂且忍受屈辱,去侍奉吴王,等待他日东山再起。”勾践无奈答应,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文种“膝行顿首”爬到吴王面前说:“亡国之臣勾践自知罪不可赦,情愿做君王的贱臣,妻子可以做您的贱妾。只求议和。否则就将自己的妻子杀掉,把所有的珍宝烧掉。并率剩余兵士和您死战到底,但这未必对大王有利。”吴王夫差听了有些犹豫,又受到越国权臣太宰嚭劝说怂恿,休战撤兵,要勾践带着妻子和三百官吏去吴国做奴隶。范蠡亲自跟随勾践来到吴国,整整三年,陪着勾践忍辱负重。 夫差对范蠡的才能很赏识,想招他为自己的臣子。有一次单独把范蠡叫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马上跪下道:“感谢大王的好意。但‘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夫差见范蠡态度坚决,就不再强求。随后,他也被极尽卑态侍奉自己的勾践君臣麻痹,不顾伍子胥的反对,放他们回到了越国。 勾践一回到越国,尊贤礼士,敬老恤贫、卧薪尝胆、发展生产。他经常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商议如何洗雪会稽之耻、讨伐吴国。文种建议越国首先要处理好与齐、晋、楚等国家的关系;对吴国表面继续采取柔顺的态度,暗中积蓄力量,充实国力;同时向夫差进贡大批的美女和珠宝,引诱他迷于声色,荒废朝政。勾践就命范蠡专门物色越国最美的女子献给夫差。而当时越国的第一美女便是范蠡的爱姬西施。范蠡为了帮助勾践复兴越国,一咬牙,就亲自把西施送去了吴国。 西施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她一入吴国后宫,就获得了夫差的宠爱,地位尊贵,如同皇后。她迷惑夫差把国事都交给了没有能力的太宰嚭处理,又不停离间伍子胥和夫差的关系。使夫差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不但疑杀了伍子胥,又盲目和齐国开战。越国趁机和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吴国逐渐在诸侯国中屡屡树敌。 经过二十年的准备,范蠡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的时刻,建议勾践乘隙集中兵力向吴国出兵,在笠泽将夫差围困得选择投降。求和不成,夫差无奈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挥剑自刎而死。 勾践灭了吴国后,大宴群臣进行庆贺。军民们都是欢腾跳跃,可他却面无喜色。心细如发的范蠡看出了端倪,就向勾践辞行。勾践含泪挽留说:“你走了叫我靠谁呢?你留下,我可以分国一半给你。”范蠡坚定不移地说:“主辱臣忧,主忧臣死。昔年勾践受会稽之辱,范蠡本该就死,当时不肯死,是为了留有用之躯雪耻,如今大仇已报,应请主公赐死。”勾贱无奈只好作罢。范蠡走之前只带了些细软盘缠,和西施一起乘舟远行,从此不回越国。并留下一封书信给好友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一时贪恋高官厚禄,未能像范蠡一样做到激流勇退。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勒令他自尽,文种未能善终。 范蠡后来辗转到了齐国,更名为砥夷子皮,开垦荒地,种粮养畜。农闲时就做生意。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成为当地巨富。齐国人都推举他为相国。范蠡感叹道:“居家则拥有千金之产,居官则达到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了。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就向齐王归还了宰相印,把家财尽散给朋友和乡邻,再次隐名匿姓,悄悄从齐国转到陶地,自号陶朱公。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经营贸易。过不多久,又家产富到“巨万”。后留下穷尽毕生心血撰就的《兵法两篇》和《致富奇书》两部奇书,被世人尊称为“经商鼻祖”。

红顶商人之范蠡:被尊称“商圣”“文财神”的陶朱公有多厉害?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自号"陶朱公",春秋末期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文财神"。

陶朱公范蠡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为官,还是经商,都做的非常成功,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案例。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梳理一下范蠡的一生。

辅佐越王终成霸业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隐居经商终成巨富

范蠡认为如果他此时比离开,那将是一场致命的灾难,于是他辞职离开了。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泛舟太湖终成眷侣

民间传说,正在越王勾践大摆庆功宴的时候,范蠡带着西施泛舟太湖之上,欣赏湖光山色美景。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见这里风景优美,山明水秀,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从此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此后文种被杀,没有逃过兔死狗烹的结局。再看范蠡,美人在侧,恍如神仙一般。

品读君曰:

正是凭借着范蠡的辅佐,内政外交一肩挑,勾践得以卧薪尝胆十年,保存住了越国的实力,最终让越国重新崛起。 在取得成功之后,他冷静地意识到:勾践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他毅然选择了辞官,改名换姓开始经商,并取得了同样的辉煌。他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被后世尊为"商圣"、"文财神"。

作为"红顶商人"的第一人,陶朱公范蠡当之无愧。

PS:范蠡大事记

公元前536年,出生宛地三户邑。

公元前516年,宛令文种初见。时年20岁。

公元前511,范蠡邀文种入越。时年范蠡25岁。

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时年42岁。

公元前493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时年43岁。

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时年46岁。

公元前486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时年50岁。

公元前484年,吴再次代齐,占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夫差杀伍子胥。时年52岁。

公元前482年,吴、晋黄池之会,越师乘机袭击吴国,大败之,杀吴太子等,年底吴越讲和。时年54岁。

公元前479年,越兴师伐吴,兵至于五湖。时年57岁。

公元前478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时年58岁。

公元前475年,十一月越围吴、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时年61岁。

公元前473年,年底,越灭吴,夫差。时年63岁。

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时年68岁。

公元前448年,卒,时年88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