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守恒定律真的存在吗,运气守恒定律是科学吗

运气守恒定律是什么?

没有什么运气守恒定律,运气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守恒定律(拼音 shǒu héng dìng lǜ )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种物理量的值恒定不变的规律。守恒定律是一种简单的讲法,意思是不管是什么东西,它的量,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变。

相关信息:

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孤立)系统中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其中总能量一般说来已不再只是动能与势能之和,而是静止能量(固有能量)、动能、势能三者的总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对生活充满绝望的时候该怎么安慰自己?

我前几天查完考研成绩,就很绝望,感觉自己过去三年乃至六年都在给现在的自己挖坑。但那又怎样,世界又不会为了你的生活让路。恰巧刚刚看了一篇英语演讲稿,感觉特别应景:Learn More on Bad Days,在恶劣的日子里会比你在美好的日子里学到的更全面,更了解自己,你会更了解人际关系,你会学会生活和原则,你会建立你的性格。至于怎么做嘛,人生呢,路还很长,调整心态,继续走下去咯!你认为已是绝望,或许未来仍可期呢?

运气守恒定律

比如一个人,很多好事,超出实力,后面有段时间运气不会特别好。

"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 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曾国藩家书里面的一句,意思是如果由新宅子到老宅子去,必须最好是经常靠脚走路,不得坐轿骑马。曾国藩反对大兴土木,在家乡修建巨宅。曾氏湘乡旧宅已有百余年历史,曾门兄弟发达后人丁日渐兴旺,亦经常有客人登门拜访,旧屋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1865年,曾国荃出资七千串铜钱将旧宅改造一新。曾国藩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九弟“奢靡若此”,新房入住则易,搬出却难,此种作法没有为子孙后代做出好的表率,贻害无穷。“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以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一怒之下,他发誓绝不踏进新宅半步。曾国藩每次回乡都住旧宅,平生从未进过新屋。曾国藩还反对家中购置私田。他在日记中写道:“余生平以起屋买田为仕官恶习,誓不为之。”咸丰五年,欧阳夫人在衡阳娘家私自买田置地,曾国藩知晓后立即将土地转让出去,并在家信中表达了反对置田的态度。《曾国藩家书》(上)读书笔记 气温回暖,似乎情绪也渐渐通过整个冬季的调整归于平静,似乎有开始想念平淡生活的魅力,身边该走的人也走了,留不住的人也留不住,赶不走的人也赶不走,或许这就是命定的含义吧。 把大半个书橱搬到了单位,偌大的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门外即便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门里的我依旧清心寡欲,宁静致远。猛然间会想到“栏外人”与“栏内人”的典故,笑一笑也就作罢。 读研期间购得的曾公家书跟着我从南京到苏州,又从苏州回到到了南京,书没翻过,可惜却被颠簸流离给磨损的奄奄一息,甚至跟着我回家的时候,妈妈都认为这书改放地下室了。书尚未翻阅就已经被人下了这个定义,我想该羞愧的人是我。 曾公身后总是两种极端评价,我不愿意也懒得去罗列或者是复制度娘上的种种声音,因为没看过,就没有评价的资格,总归到了读完了全书,该什么想法就什么想法,这才是自己的东西。于是这次清明扫墓回家后,从书橱中抽出带走,该到了读它的时候。。 每日静心读几则,每日读后想想心得,事后翻阅起来,可以看做是自己对这本书的交代,也可以看做是自己对2011上半年自己的交代。。第一封家书,曾公是典型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人,从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阙斋”就能看的出来,月盈则缺,花盛则谢。。 第二封家书,对其祖父的八字祖训颇为兴趣: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是治家八字诀,道尽了曾氏一生的精髓。。早起,打扫,敬奉祖先,善待亲邻,读书,种菜,养鱼,养猪,有农有仕有商有德。 第三封家书的重点就是“为学譬如熬肉” 曾公借用他人之说表达了对学习的看法“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也就是说读书需要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在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做细慢的咀嚼,才能读熟读透。这恐怕是现在我自己读书过程中最没有注意到的,一方面我自己没有用“猛火煮”,学习时间还是不够集中,另一方面自己往往是追求速度而忽视了细节,也就是“漫火也不够”,曾公的这封家书是给自己的弟弟们的,想想如果在求学的初期有这么的兄长能够高屋建瓴的给予思想上和方法上的指导,又怎能不成材呢? 曾公在这封家书的中段提到一个观点“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真正的钻其学业,只要真正的下功夫而没有任何懈怠,怎么可能不成功。这恐怕是当时年轻的曾公曲线给自己的勉励吧。我想放到我自己身上也是,我很遗憾迄今为止没有为了那件事情豁出去,不顾一切的奋斗,所以我体会不到那种走到最后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并没有真正的用上百分之百的力气去争取。 第四封家书:讲格物致知 这是在读研期间被逼迫选修文艺学的时候,一位老师讲的重点篇章,可惜那个时候自己太爱玩,总是逃课也对此没有丝毫影像。今天看到曾公对诸弟的教诲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讲“格物致知”,洗看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很重要的东西。 这封家书还有一个很值得让我思考的地方,他劝导四弟要好好读书,克服心浮气躁的毛病,他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水牧猪,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这一段看的我自己心惊,这压根就是在教训我自己,我们有个习惯,往往自己失败习惯归咎于外部的环境,归咎于不利的条件,归咎于强诸于自己的压力,就是不愿反省自己的内心,不愿意问自己有没有真正的想学,或者说真正的投入精力。其实一直以来爸爸总是认为我自己抱怨外界太多,而从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2008年下半年的那场人生重大挫折,2009年4月的雪上加霜,就其原因都是自己的问题,却死活不愿承认。。时隔两年,在回头看看,我真的想问问自己,当日的悲剧难道不是我自己因为骄傲自负才一手造成的吗? 第八封家书 其实就是曾公自己的学习计划表,里面有他要求自己必须每日完成的东西:每日写日记,记录一日中自己的不良行为,内心自审;每日读史10页;每日茶余偶谈一则。 说实话,写日志我们都会,但是多少人愿意再日志中的剖析自己呢,估计很多人都下不了手,加上多半是博客什么的,美化大过了剖析罢了。读史倒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在读研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就曾经说过,如果遇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回头读史,史书蕴含了社会出现的所有的问题,也提供了所有的解决之道。我总是在想,只要以后,或这下半年时间充裕,一定要好好读读中国通史,读读世界通史,读读剑桥中国史,读读最爱的蒙田随笔。。第十一封家书:曾公讲了两个为学的问题,一者是学问功夫在于日积月累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有豁然贯通的感觉。。我想这就跟钱钟书老先生曾笑言自小不爱读书,被父亲逼着看古书,结果看着看着,打着打着,有一天就开窍。。只是我想,我何日才能开窍呢?二者就是不要把学问仅限制在书本中,家庭日用之间也有大学问。这是箴言,从爸爸妈妈身上,身边朋友交际中,从同事做事观察中,从领导发言听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里面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听的人,看的人,观察的人是不是用心罢了。 第十五封家书: 这里曾公劝导弟弟要先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而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作为取科名出身的曾公因为经历过,感受过,所以说出来的也是肺腑之言。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很多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特别是在上学的孩子们,象牙塔的学生们,我想只有走入过社会,经历过知识的应用才会明白读书求学长知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十七封家书: 曾公继续讲他的“有恒”,他认为即便如四弟般资质一般的人,如若愿意用恒心来弥补,一定可成大气。 转念想想,谁又不是资质平平之人,谁能有诸葛亮之般雄才伟略、万般丘壑在胸中,奇才是少数,可成功之能却又很多,这不是运气的功劳,归根结底还是“恒”用了多少。第二十二封家书:这封家书是我迄今所读中最钟爱的一篇,不光光在于这封家书本身的声名远播,更多的还在于它实实在在,于古于今皆有着重要人生道德伦理价值的文章。而最让我敬佩的是,此时的曾公才刚刚三十而立,此时的曾公刚刚经历了仕途官场极大的飞跃(连跳四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正是官场得意时,而他却能有如此之高瞻远瞩,难的被后人称道。。 曾公在这封家书中表达了两个意思:其一为官要清廉,不存做官发财之念。他认为“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私肥于一家而刻薄与亲戚族党。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耻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从史书和跟方面的研究来眼,曾公虽然不是完全的两袖清风走一生,却基本是做到了清廉,这可能是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坚持。其二,也是最为让我欣赏的。曾公未留一份钱财给子孙。。只要读过曾公传记的人都知道,曾公一族可谓是人才辈出,绵绵不断,而这其中开山鼻祖是这位不为子孙留下任何金钱的曾国藩,而他的后人在做人立德,学识修养等各个方面皆有成就,古往今来能够将兴盛过5代,代代皆有大家的家族真是少之又少。追根溯源必定跟长辈的教导和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曾公说:“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想想如今多少跟“管二代”、“富二代”相关的事件屡屡出现,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再换而言之,曾公恰恰又给他的子子孙孙们留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教育,这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第二十八封家书:这封家讲了一位很了不起的曾公儿媳,郭筠老妇人。这位很早就丧夫却能够将其子女各个带成人才,后备中不乏外交官,实在很让人佩服。或许一方面有得益于她公公曾国藩的教导,另一方面也在于人本身的禀赋吧。按照她的孙女曾宝荪的回忆,这位老妇人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很有世界的头脑,这位老奶奶不赞成八股文,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考秀才,反而希望他们多读外国文学,每日要看报,读古籍典籍,不让女娃学女工烹饪,反而要他们学画画,作诗。。我觉得放到如今,以为奶奶辈的人跟自己的孙辈们说,你们要干这些事情,恐怕都很让人称奇吧。也难怪,出自这家的所有小孩日后都出息了,更重要的曾公一脉皆出自郭筠所抚养教育的这一群孩子。。。一个家族中能出现一个人才已经很难了,如果各个都是人才,男女都是人杰,那真的就只能称奇赞叹了。第二十九封家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家书,曾公对家庭的四种情况作了高低排序:“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在曾公看来所谓权和钱恐是最不能让家族绵延鼎盛的宝物,甚至是个恶器,而唯有知书达理、孝顺父母,尤爱兄弟的人才能将好运延续到好几代好几代。就如同现今非常多的管二代,富二代,很难想等他们到了不惑之年,他们可以荣耀的光环还留下多少,等到了天命之年,是否还可以过着年少时那般疯狂的岁月生活,我们都不知道,恐怕他们也未必知道。PS:今日太忙,读书总是再被不停歇的事情打断,一个下午也只读了这两封家书,加之明日又需要开会总结,周末参加婚礼,恐怕都不得闲功夫。。周日晚一定要定心继续开始。。竟然一周都没有摸到这本书,这周都献给了折腾人的日报社,电视台和博物馆,在这三地奔波,让我连拿起一本书扫两眼的机会都没有,幸好,今日,一切的一切都完结,可以定心看书了。。第三十八篇:看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直接就乐了,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我们看申论文章最最常见,如果拿来背诵准备申论八股文,会觉得这句子很烦人,但是如果真心做事情,却觉得这句话朴实无华却又大爱无疆。总理曾经这么说过,也的确这么做的,所以才赢得如此多人的爱,所以古语不假,只是我们知识太浅薄,阅历太少,经历不厚重,才理解不了。社会真的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老师,她有着太多太多的知识和经验,却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思考。第三十九封:提及左宗棠。。说实话对于左宗棠,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TBBT里面耳朵那帮人去吃左宗棠鸡的笑料,但是对于这位历史人物我的了解不会多过曾公。照查过的资料显示,这也是以为大器晚成人,闭门读书很多年,在中年后期一举成名,或许那些闭门的日子就是他韬光养晦的日子吧。。照这么说,其实只要潜心修身养德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还是会成功的,失败的人应该都是中途放弃的人吧。第四十二封:人不可尽诿其咎于命运,牢骚满腹者,多半一事无成!曾公规劝其六弟不可“尽诿其咎于命运”,少点牢骚,多点反躬自省,他说“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读书如此,求功名如此,过日子如此,人的一生或许都是如此。多抱怨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的原因,无非是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却总总不愿意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努力的多少。成功没有捷径的,付出多少就一定会回收多少,至于很有多认为自己努力了却总是得不到东西,那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自己努力的不够,做的不够多,仅此而已。PS:只能苦笑,距离上一次拿上这本书过去多久了,一个月,我很难想象,竟然一个月了,在乱七八糟的公务鏖战中,我筋疲力尽,可是漫漫长路似乎开始看不到尽头,何时才能收手。。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帖子中,无数次学习任务被打断,我真切的感受到,工作会让人身不由己,无法选择。。。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无论多么忙。。。第四十三封:古人有嫡出庶出之分,曾公也不可免俗曾公娶儿媳妇,原本一切满意,谁知偏偏在这个嫡出庶出的问题上他犹豫了,他借他夫人之口说出需要考虑,暂缓亲事的想法,虽然事后证明,家中老太爷有威慑力,还是让这门亲事定了下来,这事放到如今人们饭后茶余的讨论课题上来说,就是一个封建陋习,应该人人鄙之,弃之。然而,我们在扪心自问,谁的心中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谁能做到对任何人一视同仁?先撇开所谓的自问拷问,就看看我这个名义上的开明,人性化单位,身份区分度很高,对待本地人外地人,态度有着分水岭的差别,对待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与临时用工,待遇之间有着天与地的鸿沟,这难道就不是嫡出与庶出的现代演变?能力真的可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吗,恐怕未必吧!第五十二封家书:如若买房,定然需要阁楼跟叶头(我的顶头上司)聊到书房的问题,他老人家就是三层,顶层是个阁楼,上面放着他上万本藏书,我曾去过一次,惊讶万分,处处是宝贝。于是我就说曾公也是如此,每次自己写家书回家,定然让人誊抄一份存档,这种保存知识产权的意识是何等的先进,倘若没有这种意识,恐怕毛爷爷和蒋中正的枕边就不会有那本旷世作品《曾公全集》了吧。第五十八封家书: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小的时候妈妈常说莫名其妙得大财的人必定会在什么地方遭到一劫。按照她老人家的思维就是运气是衡量的,如果之前用的太多,老来必定会折在什么地方。我是没有机会验证她老人家的理论,因为没啥半路被钱包砸的经历。这里曾公所说的“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恐怕也是“运气守恒定律”吧,所谓大名,所谓权势,都非无缘无故而来。。用古语来说就是:名满天下者,其实难副。又曰:暴得大名者不详。。。我看的心慌慌。第六十二封 让儿孙一无可恃恃什么意思,依赖的意思,我们都是依赖的小孩,依赖父母的关爱、照顾和金钱,所以我们是长不大的孩子。独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关爱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养活自己,可惜好难。曾公在这封家书中写道: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唐浩明点评说的非常好:人的本质有着好逸恶劳的一面,有足够的钱财让他们花销,他们还要吃苦做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富不过三代的原因。第六十九封 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这是一封可以和诸葛亮的诫子书相媲美的家书,曾公写给他的儿子,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的儿子,都是慈父半生的思索,望的就是子孙可以明白其中的真谛。我实在是喜欢这一封短短的家书,如果日后我有自己的孩子,这也会是我教育小孩最最主要的方向。。。。曾公言: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第七十四封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这封家书中有两个命题: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2、才大器大所谓“规模远大”,指的就是大抱负、大规划、大目标。这是一个人必须要有的目标,否则何来的动力前进。借用温宝宝的名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所以规模远大是仰望星空中的星星。这之后仍旧需要脚踏实地,这就是综理密微。所谓“才大器大”,器局很重要,才干之大小取决于器局之大小。器局者,度量也。我觉得人生在世,先要培养度量,之后在培养学识,就如同家长教育子女,最先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人,之后培养孩子成材。。。第七十七封 人生在世,恒为要曾公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看的时候我直觉得自己汗涔涔,“恒”字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往往冲动来了就会跟自己顶一个目标,但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与遇见无数的挑战,这个时候“恒”很坚持多久呢?我很崇拜能持之以恒的人,因为这种人有过人的毅力、自控力、耐心和定力,能完成一个“恒”的人就一定能完成下面个无数的“恒”。第七十九封 诚到底有多难!诚到底有多难?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生活圈中,要保持“诚”往往会得到很多人的嘲笑。一如我诚实的反应问题,或许会被领导批评,说“家丑不可外扬”;一如我诚实的表明态度,被同事嘲笑为“太傻”;一如我诚恳的说出想法,被朋友说太“天真”;很多时候“诚”是一种口头上的赞美,却无法用行动来实践。就如同国家天天说我们要构建一个“诚信”社会,可是依旧有奶粉事件、馒头事件、豆芽菜事件、西瓜事件,这“诚信”何来?曾公自谓“拙诚”,在官场、在战场,真的是可以如此做到吗?恐怕这也是曾公的自勉却无法实践的东西。第八十封 做好一件小事比幻想一件大事重要的多曾公跟弟弟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什么是克勤小物?“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百尺之栋,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所谓“克勤小物”就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小事。如果一件小事情能够做好,那么大事情也必然能够做好。这跟之前的“恒”一样,一个大“恒”需要许多小“恒”的积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无数件“小目标”的累积。就如同我会制定中长期的五年目标,但能否实现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希望这五年后的自己能走到那个位置。那么要让这个目标实现,我还需要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甚至每周、每日目标来累积。只有这些每日的坚持才能最终把自己送到那个目标上。就如同如来佛祖让唐僧去取经,就一定要设置81道磨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注定是有无数的磨难,能否走到最后,靠的就是“恒心”。第八十二封 面对麻烦怎么办?面对麻烦怎么办?如果是生活中的小事,就克服解决;如果是生活中的大事,就找人合伙解决;如果是官场上呢?陶渊明选择的归隐南山峡,曾公选择了“耐烦”,想必曾公的自控力更好吧。做违心的事情是一种折磨,我深有体会,说违心的话也是一种折磨,但是在官场中生存,这些事情日日发生,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控力,谁能保证不会疯。第八十七封 什么是适意?这段日子常和聊到什么才是“适意”,似乎大家在生活总有数不清的烦恼,为生活,为家人,为朋友,为爱人。我们生活在某一个阶段会对这个阶段的幸福度有个定义,当这个幸福度达到了,那么就会进入另一个阶段,重新在拔高一下幸福度。我和死党就曾经感慨过,大一的时候能吃一顿肯德基我们就很幸福,定周三的时候吃,那么周一周二是幻想吃到嘴的幸福,周三吃完,周四周五用来回味这种幸福。等到了大三大四,开始出入必胜客之地,虽然拿着刀啊叉啊谈人生谈理想,但是吃完出门已经没有太多值得回味的感觉。再等等我们都工作了,吃过太多的饭店,见过太多的世面,日子在酒席中匆匆而过,我们都快要忘了什么是幸福的滋味。或许真的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一顿肯德基无法代表幸福,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不断的升级升级,或许拿很多钱,升好几级官这才是现在应该有的幸福定义。只是为什么我们不开心呢?人是不是满足点比较低会开心,越是容易满足的人越是容易幸福?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但是没有结果,或许这个压根就没有结果,人与人不一样,需求的东西也不尽相同,那么幸福的定义自然也无绝对的定论吧,但是看到曾公在家书中感慨“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我还是很唏嘘。第九十封 读书之法与做人之道这个课题好大,任何一个都可以写成一本类似探讨心智的书。曾公将读书之法设定为四个部分:看、读、写、作。看为阅览;读为朗诵;写为写字;作为诗文。这个题目对我而言太大,我不想多说。倒是文中曾公的一个观点让我很感兴趣,他说:“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曾公的意思就是诗文创作必须在三十岁之前奠定好基础,如果这个时间段没有打好基础,日后想超过常人的成就就非常难。看到这我就想起叶头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想练习书法,一定要三十岁之前,否则即便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也无法真正成为书法家。尤其是练习楷书,这是最需要从小打基础的。我无法考证,因为我没有练习书法的慧根。但是我认同人需要在年轻时候打好基础的说法。只有在脑力、体力、毅力最佳的时间段用功,得到的知识才能根深蒂固,发愤才能变强。世界上真的没有天才,只有那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孤独奋战的人们。第九十一封 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这八个字是朱熹的读书之法,在学习“文学理论”的时候老师讲过,不过压根没听明白。年少躁动的时代谁愿意看夫子们的学习之法。当自己真正意识到无知的时候,再来翻看历史,才发现原来这些方法就在身边,只是自己选择视而不见。何谓“切己体察”,就是联系自身去体会书中的话。恩,估摸就跟我现在写读书笔记类似吧。何谓“虚心涵泳”,这还真难懂,我看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或许就如同唐老师所分析的:读书时候用轻松愉悦的享受心态读接受圣贤之说,而不要把读书当做苦差事,从而生出厌烦抵触情绪来。。想想自身,谁不是呢。在高中时段被家长逼迫读书往往读不好,等到了大学,知道兴趣所在了,读书的欲望拦都拦不住。当读书变成了一种快乐,恐怕日日不息都是一种享受。PS:说句废话,这封家书中,曾公的落款是:父涤生字。。还是让自己心动了一把,曾经最喜欢最喜欢的某人,他也常常喜欢用这个签名,可惜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是何意,只是觉得很好听,而今在看,心动依旧,人已远去。第九十三封 勤做读书札记曾公教自己的孩子如何读经——勤做读书札记。读书札记重在两个方面:遇有心领神会者,则记下自己此刻的阅读心得;遇有疑问者,则将自己的所疑提出来,以后随着学问的不段提高,对先前的所疑又有新的认识,也宜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古今不少大学问家便是将学问如此日积月累的。。。还能说些什么,认真做读书札记了。第一百封 历代圣贤三十二人曾涤生《圣贤画像记》三十二人: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看到曾公列出的这些圣贤,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哪一个不是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上赫赫在目的大家,但是我却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已。即便是对于苏轼,我写过毕业论文,我写过专题研究,但是我真正了解他多少,恐怕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学术界的浮躁已经渗透我作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每每一个题目出来先去翻找是否有前车之鉴借来看看,这就是我做学问的方式。前几天叶头跟我聊很多关于五四新诗旧诗的变化,我只能想到书本的官方答案是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真正了解些什么,我问叶头,如果你看到的跟书本说的不一样,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怎么解决,他让我读书,继续读,读人写的专著,人写的专著,日本人写的专著,西方人写的专著,只有尽可能多了解不同思维你才能接近真相。临走时他回头诡异的笑笑说:这世界上其实没有真相(哈哈,那个表情极其可爱!)一点牢骚而已!至此,耗时近三个月曾公家书第一本终于看完,一个非常细致的开头,在中途(50封左右)开始变得草率,因为心境变了。身边突然间涌现出很多事情,措手不及。我原本以为每日至少两封家书的计划都没能完成。心不定何来思考?对于家书后半段的记录也不再细致,翻看前面的心得体会要明显深刻很多,感悟很多。这前后的差异非常明显,我深感惭愧。我希望在《曾公家书》(下)的精读过程中,能够克制住浮躁的心态,能够真正做到曾公的“恒”。

"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 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曾国藩家书里面的一句,意思是如果由新宅子到老宅子去,必须最好是经常靠脚走路,不得坐轿骑马。曾国藩反对大兴土木,在家乡修建巨宅。曾氏湘乡旧宅已有百余年历史,曾门兄弟发达后人丁日渐兴旺,亦经常有客人登门拜访,旧屋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1865年,曾国荃出资七千串铜钱将旧宅改造一新。曾国藩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九弟“奢靡若此”,新房入住则易,搬出却难,此种作法没有为子孙后代做出好的表率,贻害无穷。“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以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一怒之下,他发誓绝不踏进新宅半步。曾国藩每次回乡都住旧宅,平生从未进过新屋。曾国藩还反对家中购置私田。他在日记中写道:“余生平以起屋买田为仕官恶习,誓不为之。”咸丰五年,欧阳夫人在衡阳娘家私自买田置地,曾国藩知晓后立即将土地转让出去,并在家信中表达了反对置田的态度。《曾国藩家书》(上)读书笔记 气温回暖,似乎情绪也渐渐通过整个冬季的调整归于平静,似乎有开始想念平淡生活的魅力,身边该走的人也走了,留不住的人也留不住,赶不走的人也赶不走,或许这就是命定的含义吧。 把大半个书橱搬到了单位,偌大的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门外即便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门里的我依旧清心寡欲,宁静致远。猛然间会想到“栏外人”与“栏内人”的典故,笑一笑也就作罢。 读研期间购得的曾公家书跟着我从南京到苏州,又从苏州回到到了南京,书没翻过,可惜却被颠簸流离给磨损的奄奄一息,甚至跟着我回家的时候,妈妈都认为这书改放地下室了。书尚未翻阅就已经被人下了这个定义,我想该羞愧的人是我。 曾公身后总是两种极端评价,我不愿意也懒得去罗列或者是复制度娘上的种种声音,因为没看过,就没有评价的资格,总归到了读完了全书,该什么想法就什么想法,这才是自己的东西。于是这次清明扫墓回家后,从书橱中抽出带走,该到了读它的时候。。 每日静心读几则,每日读后想想心得,事后翻阅起来,可以看做是自己对这本书的交代,也可以看做是自己对2011上半年自己的交代。。第一封家书,曾公是典型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人,从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阙斋”就能看的出来,月盈则缺,花盛则谢。。 第二封家书,对其祖父的八字祖训颇为兴趣: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是治家八字诀,道尽了曾氏一生的精髓。。早起,打扫,敬奉祖先,善待亲邻,读书,种菜,养鱼,养猪,有农有仕有商有德。 第三封家书的重点就是“为学譬如熬肉” 曾公借用他人之说表达了对学习的看法“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也就是说读书需要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在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做细慢的咀嚼,才能读熟读透。这恐怕是现在我自己读书过程中最没有注意到的,一方面我自己没有用“猛火煮”,学习时间还是不够集中,另一方面自己往往是追求速度而忽视了细节,也就是“漫火也不够”,曾公的这封家书是给自己的弟弟们的,想想如果在求学的初期有这么的兄长能够高屋建瓴的给予思想上和方法上的指导,又怎能不成材呢? 曾公在这封家书的中段提到一个观点“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真正的钻其学业,只要真正的下功夫而没有任何懈怠,怎么可能不成功。这恐怕是当时年轻的曾公曲线给自己的勉励吧。我想放到我自己身上也是,我很遗憾迄今为止没有为了那件事情豁出去,不顾一切的奋斗,所以我体会不到那种走到最后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并没有真正的用上百分之百的力气去争取。 第四封家书:讲格物致知 这是在读研期间被逼迫选修文艺学的时候,一位老师讲的重点篇章,可惜那个时候自己太爱玩,总是逃课也对此没有丝毫影像。今天看到曾公对诸弟的教诲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讲“格物致知”,洗看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很重要的东西。 这封家书还有一个很值得让我思考的地方,他劝导四弟要好好读书,克服心浮气躁的毛病,他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水牧猪,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这一段看的我自己心惊,这压根就是在教训我自己,我们有个习惯,往往自己失败习惯归咎于外部的环境,归咎于不利的条件,归咎于强诸于自己的压力,就是不愿反省自己的内心,不愿意问自己有没有真正的想学,或者说真正的投入精力。其实一直以来爸爸总是认为我自己抱怨外界太多,而从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缺点,2008年下半年的那场人生重大挫折,2009年4月的雪上加霜,就其原因都是自己的问题,却死活不愿承认。。时隔两年,在回头看看,我真的想问问自己,当日的悲剧难道不是我自己因为骄傲自负才一手造成的吗? 第八封家书 其实就是曾公自己的学习计划表,里面有他要求自己必须每日完成的东西:每日写日记,记录一日中自己的不良行为,内心自审;每日读史10页;每日茶余偶谈一则。 说实话,写日志我们都会,但是多少人愿意再日志中的剖析自己呢,估计很多人都下不了手,加上多半是博客什么的,美化大过了剖析罢了。读史倒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在读研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就曾经说过,如果遇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回头读史,史书蕴含了社会出现的所有的问题,也提供了所有的解决之道。我总是在想,只要以后,或这下半年时间充裕,一定要好好读读中国通史,读读世界通史,读读剑桥中国史,读读最爱的蒙田随笔。。第十一封家书:曾公讲了两个为学的问题,一者是学问功夫在于日积月累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有豁然贯通的感觉。。我想这就跟钱钟书老先生曾笑言自小不爱读书,被父亲逼着看古书,结果看着看着,打着打着,有一天就开窍。。只是我想,我何日才能开窍呢?二者就是不要把学问仅限制在书本中,家庭日用之间也有大学问。这是箴言,从爸爸妈妈身上,身边朋友交际中,从同事做事观察中,从领导发言听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里面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听的人,看的人,观察的人是不是用心罢了。 第十五封家书: 这里曾公劝导弟弟要先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而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作为取科名出身的曾公因为经历过,感受过,所以说出来的也是肺腑之言。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很多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特别是在上学的孩子们,象牙塔的学生们,我想只有走入过社会,经历过知识的应用才会明白读书求学长知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第十七封家书: 曾公继续讲他的“有恒”,他认为即便如四弟般资质一般的人,如若愿意用恒心来弥补,一定可成大气。 转念想想,谁又不是资质平平之人,谁能有诸葛亮之般雄才伟略、万般丘壑在胸中,奇才是少数,可成功之能却又很多,这不是运气的功劳,归根结底还是“恒”用了多少。第二十二封家书:这封家书是我迄今所读中最钟爱的一篇,不光光在于这封家书本身的声名远播,更多的还在于它实实在在,于古于今皆有着重要人生道德伦理价值的文章。而最让我敬佩的是,此时的曾公才刚刚三十而立,此时的曾公刚刚经历了仕途官场极大的飞跃(连跳四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正是官场得意时,而他却能有如此之高瞻远瞩,难的被后人称道。。 曾公在这封家书中表达了两个意思:其一为官要清廉,不存做官发财之念。他认为“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于妻子而薄于兄弟,私肥于一家而刻薄与亲戚族党。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耻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从史书和跟方面的研究来眼,曾公虽然不是完全的两袖清风走一生,却基本是做到了清廉,这可能是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坚持。其二,也是最为让我欣赏的。曾公未留一份钱财给子孙。。只要读过曾公传记的人都知道,曾公一族可谓是人才辈出,绵绵不断,而这其中开山鼻祖是这位不为子孙留下任何金钱的曾国藩,而他的后人在做人立德,学识修养等各个方面皆有成就,古往今来能够将兴盛过5代,代代皆有大家的家族真是少之又少。追根溯源必定跟长辈的教导和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曾公说:“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想想如今多少跟“管二代”、“富二代”相关的事件屡屡出现,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再换而言之,曾公恰恰又给他的子子孙孙们留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教育,这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第二十八封家书:这封家讲了一位很了不起的曾公儿媳,郭筠老妇人。这位很早就丧夫却能够将其子女各个带成人才,后备中不乏外交官,实在很让人佩服。或许一方面有得益于她公公曾国藩的教导,另一方面也在于人本身的禀赋吧。按照她的孙女曾宝荪的回忆,这位老妇人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很有世界的头脑,这位老奶奶不赞成八股文,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考秀才,反而希望他们多读外国文学,每日要看报,读古籍典籍,不让女娃学女工烹饪,反而要他们学画画,作诗。。我觉得放到如今,以为奶奶辈的人跟自己的孙辈们说,你们要干这些事情,恐怕都很让人称奇吧。也难怪,出自这家的所有小孩日后都出息了,更重要的曾公一脉皆出自郭筠所抚养教育的这一群孩子。。。一个家族中能出现一个人才已经很难了,如果各个都是人才,男女都是人杰,那真的就只能称奇赞叹了。第二十九封家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家书,曾公对家庭的四种情况作了高低排序:“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在曾公看来所谓权和钱恐是最不能让家族绵延鼎盛的宝物,甚至是个恶器,而唯有知书达理、孝顺父母,尤爱兄弟的人才能将好运延续到好几代好几代。就如同现今非常多的管二代,富二代,很难想等他们到了不惑之年,他们可以荣耀的光环还留下多少,等到了天命之年,是否还可以过着年少时那般疯狂的岁月生活,我们都不知道,恐怕他们也未必知道。PS:今日太忙,读书总是再被不停歇的事情打断,一个下午也只读了这两封家书,加之明日又需要开会总结,周末参加婚礼,恐怕都不得闲功夫。。周日晚一定要定心继续开始。。竟然一周都没有摸到这本书,这周都献给了折腾人的日报社,电视台和博物馆,在这三地奔波,让我连拿起一本书扫两眼的机会都没有,幸好,今日,一切的一切都完结,可以定心看书了。。第三十八篇:看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直接就乐了,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我们看申论文章最最常见,如果拿来背诵准备申论八股文,会觉得这句子很烦人,但是如果真心做事情,却觉得这句话朴实无华却又大爱无疆。总理曾经这么说过,也的确这么做的,所以才赢得如此多人的爱,所以古语不假,只是我们知识太浅薄,阅历太少,经历不厚重,才理解不了。社会真的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老师,她有着太多太多的知识和经验,却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思考。第三十九封:提及左宗棠。。说实话对于左宗棠,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TBBT里面耳朵那帮人去吃左宗棠鸡的笑料,但是对于这位历史人物我的了解不会多过曾公。照查过的资料显示,这也是以为大器晚成人,闭门读书很多年,在中年后期一举成名,或许那些闭门的日子就是他韬光养晦的日子吧。。照这么说,其实只要潜心修身养德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还是会成功的,失败的人应该都是中途放弃的人吧。第四十二封:人不可尽诿其咎于命运,牢骚满腹者,多半一事无成!曾公规劝其六弟不可“尽诿其咎于命运”,少点牢骚,多点反躬自省,他说“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读书如此,求功名如此,过日子如此,人的一生或许都是如此。多抱怨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的原因,无非是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却总总不愿意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努力的多少。成功没有捷径的,付出多少就一定会回收多少,至于很有多认为自己努力了却总是得不到东西,那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自己努力的不够,做的不够多,仅此而已。PS:只能苦笑,距离上一次拿上这本书过去多久了,一个月,我很难想象,竟然一个月了,在乱七八糟的公务鏖战中,我筋疲力尽,可是漫漫长路似乎开始看不到尽头,何时才能收手。。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帖子中,无数次学习任务被打断,我真切的感受到,工作会让人身不由己,无法选择。。。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无论多么忙。。。第四十三封:古人有嫡出庶出之分,曾公也不可免俗曾公娶儿媳妇,原本一切满意,谁知偏偏在这个嫡出庶出的问题上他犹豫了,他借他夫人之口说出需要考虑,暂缓亲事的想法,虽然事后证明,家中老太爷有威慑力,还是让这门亲事定了下来,这事放到如今人们饭后茶余的讨论课题上来说,就是一个封建陋习,应该人人鄙之,弃之。然而,我们在扪心自问,谁的心中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谁能做到对任何人一视同仁?先撇开所谓的自问拷问,就看看我这个名义上的开明,人性化单位,身份区分度很高,对待本地人外地人,态度有着分水岭的差别,对待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与临时用工,待遇之间有着天与地的鸿沟,这难道就不是嫡出与庶出的现代演变?能力真的可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吗,恐怕未必吧!第五十二封家书:如若买房,定然需要阁楼跟叶头(我的顶头上司)聊到书房的问题,他老人家就是三层,顶层是个阁楼,上面放着他上万本藏书,我曾去过一次,惊讶万分,处处是宝贝。于是我就说曾公也是如此,每次自己写家书回家,定然让人誊抄一份存档,这种保存知识产权的意识是何等的先进,倘若没有这种意识,恐怕毛爷爷和蒋中正的枕边就不会有那本旷世作品《曾公全集》了吧。第五十八封家书: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小的时候妈妈常说莫名其妙得大财的人必定会在什么地方遭到一劫。按照她老人家的思维就是运气是衡量的,如果之前用的太多,老来必定会折在什么地方。我是没有机会验证她老人家的理论,因为没啥半路被钱包砸的经历。这里曾公所说的“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恐怕也是“运气守恒定律”吧,所谓大名,所谓权势,都非无缘无故而来。。用古语来说就是:名满天下者,其实难副。又曰:暴得大名者不详。。。我看的心慌慌。第六十二封 让儿孙一无可恃恃什么意思,依赖的意思,我们都是依赖的小孩,依赖父母的关爱、照顾和金钱,所以我们是长不大的孩子。独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关爱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养活自己,可惜好难。曾公在这封家书中写道: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唐浩明点评说的非常好:人的本质有着好逸恶劳的一面,有足够的钱财让他们花销,他们还要吃苦做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富不过三代的原因。第六十九封 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这是一封可以和诸葛亮的诫子书相媲美的家书,曾公写给他的儿子,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的儿子,都是慈父半生的思索,望的就是子孙可以明白其中的真谛。我实在是喜欢这一封短短的家书,如果日后我有自己的孩子,这也会是我教育小孩最最主要的方向。。。。曾公言: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第七十四封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这封家书中有两个命题: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2、才大器大所谓“规模远大”,指的就是大抱负、大规划、大目标。这是一个人必须要有的目标,否则何来的动力前进。借用温宝宝的名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所以规模远大是仰望星空中的星星。这之后仍旧需要脚踏实地,这就是综理密微。所谓“才大器大”,器局很重要,才干之大小取决于器局之大小。器局者,度量也。我觉得人生在世,先要培养度量,之后在培养学识,就如同家长教育子女,最先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人,之后培养孩子成材。。。第七十七封 人生在世,恒为要曾公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看的时候我直觉得自己汗涔涔,“恒”字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往往冲动来了就会跟自己顶一个目标,但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与遇见无数的挑战,这个时候“恒”很坚持多久呢?我很崇拜能持之以恒的人,因为这种人有过人的毅力、自控力、耐心和定力,能完成一个“恒”的人就一定能完成下面个无数的“恒”。第七十九封 诚到底有多难!诚到底有多难?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生活圈中,要保持“诚”往往会得到很多人的嘲笑。一如我诚实的反应问题,或许会被领导批评,说“家丑不可外扬”;一如我诚实的表明态度,被同事嘲笑为“太傻”;一如我诚恳的说出想法,被朋友说太“天真”;很多时候“诚”是一种口头上的赞美,却无法用行动来实践。就如同国家天天说我们要构建一个“诚信”社会,可是依旧有奶粉事件、馒头事件、豆芽菜事件、西瓜事件,这“诚信”何来?曾公自谓“拙诚”,在官场、在战场,真的是可以如此做到吗?恐怕这也是曾公的自勉却无法实践的东西。第八十封 做好一件小事比幻想一件大事重要的多曾公跟弟弟说: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什么是克勤小物?“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百尺之栋,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所谓“克勤小物”就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小事。如果一件小事情能够做好,那么大事情也必然能够做好。这跟之前的“恒”一样,一个大“恒”需要许多小“恒”的积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无数件“小目标”的累积。就如同我会制定中长期的五年目标,但能否实现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希望这五年后的自己能走到那个位置。那么要让这个目标实现,我还需要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甚至每周、每日目标来累积。只有这些每日的坚持才能最终把自己送到那个目标上。就如同如来佛祖让唐僧去取经,就一定要设置81道磨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注定是有无数的磨难,能否走到最后,靠的就是“恒心”。第八十二封 面对麻烦怎么办?面对麻烦怎么办?如果是生活中的小事,就克服解决;如果是生活中的大事,就找人合伙解决;如果是官场上呢?陶渊明选择的归隐南山峡,曾公选择了“耐烦”,想必曾公的自控力更好吧。做违心的事情是一种折磨,我深有体会,说违心的话也是一种折磨,但是在官场中生存,这些事情日日发生,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控力,谁能保证不会疯。第八十七封 什么是适意?这段日子常和聊到什么才是“适意”,似乎大家在生活总有数不清的烦恼,为生活,为家人,为朋友,为爱人。我们生活在某一个阶段会对这个阶段的幸福度有个定义,当这个幸福度达到了,那么就会进入另一个阶段,重新在拔高一下幸福度。我和死党就曾经感慨过,大一的时候能吃一顿肯德基我们就很幸福,定周三的时候吃,那么周一周二是幻想吃到嘴的幸福,周三吃完,周四周五用来回味这种幸福。等到了大三大四,开始出入必胜客之地,虽然拿着刀啊叉啊谈人生谈理想,但是吃完出门已经没有太多值得回味的感觉。再等等我们都工作了,吃过太多的饭店,见过太多的世面,日子在酒席中匆匆而过,我们都快要忘了什么是幸福的滋味。或许真的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一顿肯德基无法代表幸福,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不断的升级升级,或许拿很多钱,升好几级官这才是现在应该有的幸福定义。只是为什么我们不开心呢?人是不是满足点比较低会开心,越是容易满足的人越是容易幸福?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但是没有结果,或许这个压根就没有结果,人与人不一样,需求的东西也不尽相同,那么幸福的定义自然也无绝对的定论吧,但是看到曾公在家书中感慨“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我还是很唏嘘。第九十封 读书之法与做人之道这个课题好大,任何一个都可以写成一本类似探讨心智的书。曾公将读书之法设定为四个部分:看、读、写、作。看为阅览;读为朗诵;写为写字;作为诗文。这个题目对我而言太大,我不想多说。倒是文中曾公的一个观点让我很感兴趣,他说:“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曾公的意思就是诗文创作必须在三十岁之前奠定好基础,如果这个时间段没有打好基础,日后想超过常人的成就就非常难。看到这我就想起叶头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想练习书法,一定要三十岁之前,否则即便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也无法真正成为书法家。尤其是练习楷书,这是最需要从小打基础的。我无法考证,因为我没有练习书法的慧根。但是我认同人需要在年轻时候打好基础的说法。只有在脑力、体力、毅力最佳的时间段用功,得到的知识才能根深蒂固,发愤才能变强。世界上真的没有天才,只有那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孤独奋战的人们。第九十一封 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这八个字是朱熹的读书之法,在学习“文学理论”的时候老师讲过,不过压根没听明白。年少躁动的时代谁愿意看夫子们的学习之法。当自己真正意识到无知的时候,再来翻看历史,才发现原来这些方法就在身边,只是自己选择视而不见。何谓“切己体察”,就是联系自身去体会书中的话。恩,估摸就跟我现在写读书笔记类似吧。何谓“虚心涵泳”,这还真难懂,我看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或许就如同唐老师所分析的:读书时候用轻松愉悦的享受心态读接受圣贤之说,而不要把读书当做苦差事,从而生出厌烦抵触情绪来。。想想自身,谁不是呢。在高中时段被家长逼迫读书往往读不好,等到了大学,知道兴趣所在了,读书的欲望拦都拦不住。当读书变成了一种快乐,恐怕日日不息都是一种享受。PS:说句废话,这封家书中,曾公的落款是:父涤生字。。还是让自己心动了一把,曾经最喜欢最喜欢的某人,他也常常喜欢用这个签名,可惜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是何意,只是觉得很好听,而今在看,心动依旧,人已远去。第九十三封 勤做读书札记曾公教自己的孩子如何读经——勤做读书札记。读书札记重在两个方面:遇有心领神会者,则记下自己此刻的阅读心得;遇有疑问者,则将自己的所疑提出来,以后随着学问的不段提高,对先前的所疑又有新的认识,也宜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古今不少大学问家便是将学问如此日积月累的。。。还能说些什么,认真做读书札记了。第一百封 历代圣贤三十二人曾涤生《圣贤画像记》三十二人: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看到曾公列出的这些圣贤,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哪一个不是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上赫赫在目的大家,但是我却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已。即便是对于苏轼,我写过毕业论文,我写过专题研究,但是我真正了解他多少,恐怕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学术界的浮躁已经渗透我作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每每一个题目出来先去翻找是否有前车之鉴借来看看,这就是我做学问的方式。前几天叶头跟我聊很多关于五四新诗旧诗的变化,我只能想到书本的官方答案是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真正了解些什么,我问叶头,如果你看到的跟书本说的不一样,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怎么解决,他让我读书,继续读,读人写的专著,人写的专著,日本人写的专著,西方人写的专著,只有尽可能多了解不同思维你才能接近真相。临走时他回头诡异的笑笑说:这世界上其实没有真相(哈哈,那个表情极其可爱!)一点牢骚而已!至此,耗时近三个月曾公家书第一本终于看完,一个非常细致的开头,在中途(50封左右)开始变得草率,因为心境变了。身边突然间涌现出很多事情,措手不及。我原本以为每日至少两封家书的计划都没能完成。心不定何来思考?对于家书后半段的记录也不再细致,翻看前面的心得体会要明显深刻很多,感悟很多。这前后的差异非常明显,我深感惭愧。我希望在《曾公家书》(下)的精读过程中,能够克制住浮躁的心态,能够真正做到曾公的“恒”。

运气守恒定律是什么?

运气守恒定律是指运气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又称欧气守恒定理或欧,守恒定律,neta自三次元的能量守恒定律,本义指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总体上保持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历史诸多大事业,往往在开初需高调大刀阔斧改革,中段需颔首夹胸垂尾低调做人,后段需持续克欲节制谦逊分享奉献公益,方可基业长青。牟其中初期之势,如日中天,首富之日为人生最高之点。但盛则必衰,一贯的高调作风,终于失去平衡,则是对其非常规发展企业作风的代偿,是对失去平衡的一种规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