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最经典的注解版本,周易谁的译注最好

周易哪个注解版本最好 《易经》哪个版本最好

如果选的是入门书籍,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周易译注》。

来知德周易集注哪个版本好

黄寿祺、张善文师徒合作的《周易译注》。据公开资料显示,此版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方便读者理解。

哪个版本的《周易》比较好

周易就一个版本,只是注解的不同了。差不多的,看周易入门,看书不如看视频,推荐你看曾仕强的,易经的智慧,易经的奥秘等,很快入门了,好记忆,我的体验。入门后看图解周易,四家库藏毛佩琦教授作序的,很实惠易懂。每一个人对周易的理解不同了,我觉得入门曾仕强的就很入门了。

文言·《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文言 《周易》 乾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51〕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52〕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53〕,同气相求〔54〕;水流湿〔55〕,火就燥〔56〕;云从〔57〕龙,风从虎。圣人作〔58〕而万物覩〔59〕;本〔60〕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61〕”,何谓也?子曰:“贵〔62〕而无位〔63〕,高而无民〔64〕,贤人在下位而无辅〔65〕,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66〕也。“见龙在田”,时舍〔67〕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68〕也。“飞龙在天”,上治〔69〕也。“亢龙有悔”,穷之灾〔70〕也。乾元“用九〔71〕”,天下治〔72〕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73〕。“见龙在田”,天下文明〔7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75〕。“或跃在渊”,乾道乃革〔76〕。“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77〕。“亢龙有悔”,与时偕极〔78〕。乾元“用九”,乃见天则〔79〕。 《乾》“元”者,始而亨〔80〕者也。“利、贞”者,性情〔81〕也。乾〔82〕始能以美利利〔83〕天下,不言所利〔84〕,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85〕也;六爻发挥〔86〕,旁通〔87〕情〔88〕也;时〔89〕乘六龙〔90〕,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91〕。君子以成德〔92〕为行〔93〕,日可见之行〔94〕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95〕,行而未成〔96〕,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97〕之,问以辩〔98〕之,宽〔99〕以居〔100〕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101〕而不中〔102〕,上不在天〔103〕,下不在田〔104〕,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105〕,故“或〔106〕”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07〕,与日月合其明〔108〕,与四时合其序〔109〕,与鬼神合其吉凶〔110〕。先天〔111〕而天弗违〔112〕,后天而奉〔113〕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114〕圣人〔115〕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116〕者,其唯圣人乎! 坤 《文言》曰:《坤》至柔〔117〕而动〔118〕也刚〔119〕,至静而德方〔120〕。后得主〔121〕而有常〔122〕,含万物而化光〔123〕。坤道其顺〔124〕乎!承〔125〕天而时行〔126〕。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7〕。臣弑〔128〕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129〕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130〕”,盖言顺〔131〕也。 “直〔132〕”其正〔133〕也,“方”其义〔134〕也。君子敬〔135〕以直内〔136〕,义以方外〔137〕,敬义立而德不孤〔138〕。“直、方、大〔139〕,不习〔140〕,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141〕以“从王事〔142〕”,弗敢成〔143〕也。地道〔144〕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145〕“有终”〔146〕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147〕;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148〕,无咎无誉〔149〕”,盖言谨也。 君子“黄”〔150〕中通理〔151〕,正位〔152〕居体〔153〕,美在其中而畅〔154〕于四支〔155〕,发〔156〕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157〕必“战”,为其嫌于无阳〔158〕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159〕也,故称“血”〔160〕焉。夫“玄黄”〔161〕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文言》曰:《文言》解释的是《易》中诸卦爻辞的理论意义,与《易》中诸卦爻辞原来占卜含义不同。如《易·乾》:“元亨,利贞。”元,大;亨,即“享”字,是供物祭祀神灵;利,利于;贞,即占,占卜。《文言》解释元为“善之长”,亨为“嘉之会”;利为“义之和”;贞为“事之干”。长,成长;嘉,美、善;会,会合、聚合;和,相应;贞,正;干,古为“干”字,躯体,即主体。体仁:实行仁德。利物:对人、物有利。贞固:正而坚定,即坚持正道。初九:《周易》每卦六爻,爻分阴阳,阳爻为“—”,称“九”;阴爻为“--”,称“六”。从爻所处位置来说,最底下为初,依次为二、三、四、五、上。其中初、二象征“地”,三、四象征人,五、上象征“天”。从爻位来说,初、三、五是奇数,属于阳位,二、四、六(或上)是偶数,属于阴位。乾卦“初”是阳爻,故为“初九”。《彖传》、《象传》、《文言》、《系辞》等都是解释诸卦中爻位(即爻象)、爻辞中的含义。潜龙:潜伏之龙。按马融解释:“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即阴历十一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就是潜伏,故曰潜龙也。”子:孔子。德而隐者:有德而隐居不仕者。不易乎世:不为世俗而改易品行。易,改易、转移。不成乎名:不求成名。成,求。遁世:避世隐居。闷:苦闷。乐:高兴、喜欢。指自己喜欢之事。忧:忧患。指有忧患之事。违:避免。确:坚定不移。拔:改变、移动。潜龙:指隐居的君子。见:同“现”。大人:贵族、有地位者。正中:正,正直。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言:日常之言。庸行:日常之行。谨:谨慎。闲邪:闲,防止。邪,邪僻。善世:使世风变善。善,使……善。伐:夸耀自己的功劳。德博:德泽广博。博,广大、博大。化:感化。君德:人君之德。乾乾:勤勉努力。夕惕:夜里也保持警惕。厉:危险。咎:害。进德:提高品德。修业:研习学问,发展事业。忠信:指君子讲忠信。修辞:修饰言辞。居业:保有功业。知至:适可而止。至之:达到这种程度。几:征兆。终:结果。终之:达到这一结果。义:通“宜”,指合宜。骄:骄横、骄傲。忧:忧虑。上下:或上或下。进退:或进或退。群:族群。〔51〕及时:指及时作事业。〔52〕飞龙:此爻在九五之位,五为天位,故称飞龙。〔53〕应:应和。〔54〕求:求取。〔55〕湿:低湿处。〔56〕燥:干燥处。〔57〕从:随从。〔58〕作:兴起。〔59〕覩:同“睹”,看见。〔60〕本:扎根。〔61〕亢龙有悔:意思是居高位者须戒骄傲自满,否则便有败亡之危。亢,至高。〔62〕贵:尊贵。〔63〕无位:没有地位,上九阳爻居阴位是无位。〔64〕无民:丧失民心。〔65〕无辅:没有得到(贤人)的辅佐。贤人即君子,处九三之位。〔66〕下:指龙潜在下,比喻隐居潜伏,以待时而进用。此后数语从人事来解释。〔67〕时舍:适时而止。指做事恰到好处。时,适时。舍,止。一说是“暂时住在民间”,恐误。因为从上文解释来看,“见龙在田”是“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都是指一种合宜的行为,故仅说居于民间则不准确。〔68〕自试:自试才能。〔69〕上治:在上位治理国事。〔70〕穷之灾:指阳爻达到顶点,物极必反而有危险。穷,顶点、极点。〔71〕用九:即通九,指六爻皆来自数九,则九爻辞断事。〔72〕治:太平。〔73〕潜藏:潜藏于地下。初九为地、为阴历十一月至十二月,故天寒地冻,阳气乃藏于地下。此后数语从天道变化来解释。〔74〕文明:文,文采。明,鲜明。九二为阳气出土,故万物始生。〔75〕行:进。九三为阴历三、四月,草木始为繁盛,君子与时俱进。〔76〕革:变革、变易。九四为阴历五、六月,天气渐热,相对冬春而言,天气变易较大。〔77〕天德:九五为阴历七、八月,万物成熟,是为天所成就。〔78〕极:达到极点。上九为阴历九、十月,天气由热趋寒,万物由盛而衰,故为极。〔79〕天则:天的法则。〔80〕始而亨:开始通顺。〔81〕性情:即乾元使万物得性情之正。〔82〕乾:天。〔83〕利:使……利。〔84〕所利:所利之物。〔85〕精:精美。〔86〕六爻发挥:指乾卦的六爻发出作用。〔87〕旁通:即广通、广泛通达。〔88〕情:指天道、人道之情状。〔89〕时:适时。〔90〕六龙:卦象指六爻。〔91〕平:太平。〔92〕成德:成就德业。〔93〕行:名词,(自己的)行为。〔94〕行:动词,行动。〔95〕见:显现。〔96〕未成:没有成就。〔97〕聚:积聚、积累。〔98〕辩:通“辨”,辨别。〔99〕宽:宽容。〔100〕居:原指居住,此指君子存心。〔101〕重刚:九二阳爻,九三又为阳爻,是为重刚。〔102〕不中:没有处在中位。前三爻的中位为九二,后三爻的中位是九五,故九三处位不中。〔103〕上不在天:指九五之位。〔104〕下不在田:指九二之位。〔105〕中不在人:九三是人位,九四不在人位。〔106〕或:同“惑”,疑惑。〔107〕合其德:合天地之德。指大人之德与天地好生之德相合。〔108〕合其明:指大人明察与日月光辉相合。〔109〕合其序:指大人的恩威与四时顺序相合。〔110〕合其吉凶:大人的赏罚与鬼神的福祸相合。〔111〕先天:先于天时而行事。〔112〕天弗违:天不会违反他。〔113〕奉:尊奉。〔114〕唯:是。〔115〕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根据上下文,此二字应为“愚人”。〔116〕正:正确。指圣人对进退存亡处置正确。〔117〕至柔:极其柔顺。〔118〕动:变动,即阴阳交感而化生。〔119〕刚:指外柔内刚。〔120〕方:方正。坤为阴,属地,天圆地方,故地“德方”。〔121〕主:指天道。〔122〕常:常道。〔123〕化光:化,化生、化育。光,“广”字假借,即广大。〔124〕顺:即柔顺。〔125〕承:承奉。〔126〕时行:依时而行。即春生夏长秋获冬藏之时序。〔127〕殃:灾殃。〔128〕弑:按当时伦理观念,臣杀君、子杀父,均为弑。〔129〕由:原由、缘故、原因。〔130〕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坚硬的冰就要来临。〔131〕顺:顺着时令。指履霜而坚冰至。〔132〕直:地道顺天道而行,故为直。〔133〕正:正确。〔134〕义:合宜。〔135〕敬:主敬。〔136〕直内:使内心正直。直,使……正直。〔137〕义以方外:行事合宜使自己对外事方正不偏。〔138〕孤:孤独无援。〔139〕直、方、大:三者均为坤道。〔140〕不习:不熟悉(之事)。〔141〕含之:含,含蓄。之,指坤道之德。〔142〕从王事:从事王事。〔143〕成:有所成。〔144〕地道:坤为地,故为地之道。下面“妻道”、“臣道”均为坤卦之义。〔145〕代:代替(天道)。〔146〕有终:有结果,指化育万物。〔147〕蕃:繁盛。〔148〕括囊:扎住口袋。〔149〕无咎无誉:没有灾殃也没有赞誉。〔150〕黄中:黄,黄色衣裳。中,指在内。《象》“黄裳元吉,文在中也。”〔151〕通理:通达道理。〔152〕正位:端居其位。〔153〕居体:符合礼制。〔154〕畅:畅发。〔155〕支:同“肢”。〔156〕发:表现。〔157〕阴疑于阳:疑,同“拟”,即势均力敌。阴阳势均力敌。则阴不从阳,故两者必战。〔158〕嫌:当读为“疑”,同“拟”。“无”为衍文。“嫌于无阳”即拟于阳,指上六阴达到于极盛,其等于阳,龙:刚健之象,为阳物。〔159〕未离其类:并未离开它的本类(阴类)。坤为阴,虽占阳位,但仍是阴类。〔160〕血:释上六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161〕玄黄:天玄地黄,原指天地颜色,但阴阳相战,两龙相斗,两败俱伤,故流血,其色玄黄。 (施忠连) 〔鉴赏〕 《文言》为“十翼”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对《周易》乾坤二卦的微言大义,作了精湛阐发,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中心思想在论述儒家处世哲学。教人树立“进德修业”的人生理想,坚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主之以阳刚,辅之以阴柔,谱写“刚柔相济”的人生进行曲。 志士仁人立足社会,经邦济世,当顶天立地,至大至刚。以“进德修业”为人生追求,完善优良道德,建树宏伟功业,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努力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处世接物,忠信笃实,“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待人诚恳,做事谨慎,言必信,行必果。学习先贤教诲,以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多问多闻,广开言路,明察是非,是谓“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心地至诚,奠定立业之根基。“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宽厚居心,仁惠处事,气量恢宏,心胸坦荡,不图名,不贪利。治理人民宽惠博爱,团结群体合乎礼仪,掌管财物公正无私,处理政务坚守正道,这就是“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谨遵元亨利贞“四德”,牢树做人的基本准则。为社会立功建业,切忌居功骄傲,妄自矜夸,“善世而不伐”,民众自会“风从虎,云从龙”,油然望风倾慕。 《文言》思想,首重舒张阳刚之气,为人奋发向上,自立自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即是说待人接物,泛爱民众,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光明正直,若日月经天,无不照临;信赏必罚,如四时之刻期不爽;惩恶扬善,如鬼神之灵威应验。刚健自雄,一身正气,“云行雨施,天下平”,体乎仁,合乎义,披肝沥胆,心昭日月。 《文言》倡导阴柔之道,予人生以深层启迪。教人顺从时势,灵活应变。“在上不骄,在下不忧”。出处进退,豁达大度。“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时机来临,当进取则勇于进取;时不我利,该罢休则毅然罢休。切忌一意孤行,“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贪功冒进,无所节制,走向事物的反面,导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沦为孤家寡人。此之谓“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逆境。谋略远大而不受重用,满腹经纶而无从施展。当此之时,应及时退隐,“遁世无闷”。韬光养晦,以待时机,是谓“天地闭,贤人隐”,“阴柔有美,含之”。虽有才华而含蓄不露,大智若愚,深藏若虚,外虽至柔,实则至刚,故云:“阴至柔而动也刚。”当柔不柔,该隐不隐,执拗独行,难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无论进取或退遁,均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保持刚健中正的独立人格,不随风偏倒,不丧失原则,不出卖灵魂,兢兢业业,“闲邪,存其诚”。闲邪,即抑制利欲之心的冲动;存诚,即永葆赤诚之心。苍天在上,日月鉴临,光明磊落,无咎无悔。《文言》阐扬的处世哲理,切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泰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泰卦 《周易》

(下乾上坤)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无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注释〕 泰:通,表示天地之气、阴阳之气相通。小:指的是坤阴,即此卦之上卦或外卦(即泰卦上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大:指的是乾阳,即此卦之下卦或内卦(即泰卦下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小往大来:阴本来在下,由下而上,故曰“往”;阳本来在上,由上而下,故曰“来”。小往大来有阴阳相遇、相交、相通之象。内:指泰卦下面三根阳爻构成的内卦,是为乾卦。外:指泰卦上面三根阴爻构成的外卦,是为坤卦。后:君主。财:借为“裁”,剪裁。财成:以适当的举措来实现。辅相:辅助。天地之宜:天地山川适时出现或产生的事物。左右:支配。茅:茅草。茹:茅根。以:及。汇:同类。茅草及其同类是危害庄稼生长的杂草,这里比喻为危害国家生存的。志在外:志在征讨外邦。包:借为瓠,即今之葫芦。荒:又空又大。冯(píng)河:浮水渡河,这里是说将大葫芦缚于腰间渡河。遐(xiá):远。遗:遗弃。朋亡:汉帛书《周易》作“弗忘”,古代“亡”、“忘”通用,因此“弗忘”可以解为朋友未死,也可解为不忘记。得尚:得到奖赏。中行:途中。一说“中行”为人名。以光大:(得到奖赏)是因为帮助朋友渡河的行为表现了崇高的品质。陂(bēi):倾斜的坡。复:返回。咎(jiù):凶。恤:忧虑,担心。孚:诚信,一说即“俘”字,俘虏。天地际:天地之法则。翩翩:鸟疾飞的样子,形容人的游荡。戒:戒备。孚:这里意为被掠夺。实:财物。失实:失去财物。不戒以孚:《象传》把这句爻辞解读为“不以诚信给以告戒”。中心:内心。愿:借为“傆”,狡猾之义。帝乙:殷代君主,名乙,纣王之父。归:嫁。妹:少女。以:因而。祉:福。帝乙嫁女于周文王,周邦因而得福。中:正。愿:愿望。复:同“覆”,倾倒。隍:城下沟,即护城河。用师:用兵。告命:请命。吝:难。命:用兵的命令。

(施忠连)

〔鉴赏〕 泰卦是《周易》的第十一卦,在六十四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从卦象来看,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两个三爻卦构成的,即由下乾和上坤构成。我们知道,乾卦代表天,代表支配的方面,如君、父、夫;而坤代表地,代表被支配的方面,如臣、子、妻。在传统观念中,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如果按照上下的次序排列,则应当是君上臣下,父上子下,夫上妻下。但是有趣的是,在泰卦中这种位置完全颠倒过来了。阳上阴下变成了阳下阴上,人们可以把这种卦象理解为表示臣上君下,子上父下,妻上夫下。

当然,卦象排列有它自己的法则和规律,六根爻有六十四种排列方法,因而出现六十四卦。如果完全按照符号的排列法则,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卦象:即下面三根爻全为阳,上面三根爻全为阴,这是不足为奇的。不过根据传统观念,似乎应当给这样的卦象下一条否定性的或不吉利的断语。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易经》竟然给这一卦象肯定性的、吉祥的卦名“泰”,因为“泰”字常常同“太平”、“至高无上”、“至尊”等义相联系。卦辞也说是“吉,亨”。其爻辞大都言吉利。可见泰卦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尽管《周易》并没有提出要彻底地颠覆现存的尊卑等级秩序,但是它不把这种秩序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视为动态的。

从卦、爻辞所表达的意义来看,泰卦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了对立统一和物极必反的法则。虽然在《周易》和中国其他古籍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古代第一次以最明确、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这一世界最普遍的法则是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二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相反相成。平与斜坡(陂)本来是相反的地形,往与返(复)也是相反方向的行走,但是《易经》把这些互相排斥的方面统一起来了。“无平不陂”可以理解为无论多么平坦的一块地区总是会有或高或低的地段存在,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平坦、没有任何高低起伏的地形。而“无往不复”可以解释为一次旅行,不可能只有“往”而没有“返”,也不可能只有“返”而没有“往”。因此没有“往”就没有“复”,没有“复”也就没有“往”。其二是事物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即物极必反。一块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土地延续一段地区以后,总是会出现斜坡,变得不平坦,反之亦然。出行抵达目的地以后就要朝相反的方向走,返回。

这里“无……不……”的句型既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同时也是着重指明没有例外,说明事物的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这种趋势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不是随意选择的卜辞,这句爻辞所举的事例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例,却是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形式。它也不是一般地表达生活哲理的格言,联系到泰卦的卦象,可以看到《易经》明显地赋予这句话的内容以世界普遍法则的意义。它与卦辞的意义完全一致。“小往大来”所描述的泰卦中,“小”与“大”这两个对立面、“往”与“来”这一对矛盾都统一于一个完整的卦象中。可见泰卦揭示了对立统一法则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个统一的事物或过程存在两个相反的方面;第二,对立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第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乾卦的爻辞只描绘一个事物,即龙,与此不同,泰卦的爻辞讲到了几件事,它们虽不相关,但是细加分析,也都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相通。它们都表明事物的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会向着与其原来状况相反的方向变化,或是向好,或是变坏,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初九:拔茅茹,以其汇”,是说现在敌人气焰嚣张,构成了威胁,但是就像把茅草连根拔去庄稼就会茁壮成长一样,只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把敌人彻底消灭掉,天下也就太平了。“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这是说渡过大河很危险,本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关心别人的安危,帮助朋友渡河,最终不仅化险为夷,而且还得到奖赏。“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则是讲相反的情况,一户人家本来富裕,但后来骄奢淫逸,无所事事,自然也无所用心,最后被邻居掠夺,走向没落。“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里所喻示的是,当原来是人们安全的依靠(城墙)现在垮掉了,表明内部出了问题,事态将要严重恶化,因此必须十分谨慎,绝对不可冒险向外扩张,要兢兢业业,整顿内部,逐步转变局势。所有这些爻辞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把握,其意义就显得十分肤浅,甚至会完全当作卜辞看待。但是如果把它们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中的道理联系起来思索,我们就能通过它们逐步领会《周易》的出神入化的智慧。

来知德周易集注哪个版本好

黄寿祺、张善文师徒合作的《周易译注》。据公开资料显示,此版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方便读者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