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周易哪本书好一点,学易经占卜哪本书好

周易和易经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不是一回事。易经有三本,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按照南怀瑾的说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 《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由这一点,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的色彩,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说这个“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这是。实际上“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看见人生下来,也一定会病、会老、会死,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无常”。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这是《易经》的三个原则,先要懂得。 ——————————————————详细资料见南怀瑾《周易杂说》,书店都有卖。

易经和周易是不是同一部书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不是。《易经》有三本,而《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周易》简称《易》亦称《易经》;由《易经》即经文部分的《易传》传文部分组成;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 《周易》有的认为是占筮之书,有的认为是哲学之书,有的认为是历史之书。一般认为是占筮之书,但其内容涉及甚广,历史、军事、科学文化、宇宙行态、社会等,且蕴涵着一定的哲理,而传文部分则是哲学著作。 所以《周易》具有占筮、哲学、历史、科学等多种属性,《周易志》记:文王作《易》之时,在今的河南安阳汤阴县里。当时殷纣王听信谗言,拒纳忠贤,囚周文王于 里七年。《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对《周易》二字有很 多种解释,对《周》有解为周全、周遍、周普、周旋、周环、周期、周朝之意。对“易”的解释也很多。一为“蜥蜴、易为蜴之本字,引申为变易。”一为“生生之谓易”,其意为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动不居,一为乾坤日月之象,一为简易、变易、不易、一为宇宙之本,一般主为“易”以变“易”之意象为主导。近代易学研究者认为当今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对人、事物的辨析,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剖析。称之为“辨证法”。而《周易》是根据刚健者为阳,柔软者为阴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而对事物的辩证分析推断出吉凶。易学者称之为“易理”。《周易》的运用充分地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循环的客观发展规律,从而揭示了宇宙周期循环运动的规律,故而称之为《周易》。

周易与易经的区别

不是一回事。易经有三本,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按照南怀瑾的说法: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 《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由这一点,我们同时亦了解到印度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徒把它慢慢地变成的色彩,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说这个“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这是。实际上“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譬如看见一幢房子盖起来,这房子将来一定会倒,看见人生下来,也一定会病、会老、会死,这是看现象而名之为“无常”。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这是《易经》的三个原则,先要懂得。 ——————————————————详细资料见南怀瑾《周易杂说》,书店都有卖。

《周易》和《易经》有什么不同?这两本著作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周易》和《易经》的不同,这两本著作之间的联系:《易经》蕴涵着质朴深刻自然规律和睦辩证思想,是中华五千年智慧结晶。其从宏观的视角去认识和掌握全球,把人与大自然看做是一个相互之间磁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作为“占筮”。“占筮”便是对于未来局势的高速发展开展预测分析,而《易经》就是汇总这种预测规律性理论的书。《易经》觉得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歇的高速发展当中,其论述的就是这个“顺理成章” 规律。这规律性揭露了整个宇宙的特点,涵盖了天地之间全部事物的属性。“易”,一是“变易”、二是“简单”、三是“不容易”。变易,指转变之法,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转变。简单,一阴一阳,涵盖了千万种事情之理;有一天就会有地,有上就会有下,有前就会有后,全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虽人世间的事情盘根错节,变幻无常,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永恒不变的,那便是规律性;新天地运作,四季交替,暑寒更替,三九严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过犹不及,这正是规律性。中国早期社会发展因为生产主力不高,科学合理比较落后,华夏民族们针对天气现象、社会问题,及其人自已的生理变化不可以做出科学的解释,因此形成了对神的钦佩,觉得在事情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神的存在,操纵着人世间一切。当我们屡屡灾难,就萌生出依靠神意预料猝不及防的飞来横祸和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冲动,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在长久的在实践中创造了诸多沟通交流人神的预测方法,在其中充分体现神意的《周易》便是在这类环境下所产生的。

周易和易经哪本好?

古代易有三部:《归藏易》,巜连山易》,《周易》。现在只流传下来一部巜易经》,就是指巜周易》,是周文王作的易。在儒家经典中,巜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

易经和周易哪本更好?

周易比较好,它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包括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几个部分,体现更多的是自然科学,深奥难懂。易传是对易经的延伸,体现的是伦理道德。也被称为“十翼”,给易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