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寺求签取消了吗,灵隐寺有算命高人吗

韬光寺怎么不能求签了

因为抽签,不是正信,佛教!

浙江走马,20.灵隐寺

20.灵隐寺         这一上午的,马不停蹄,湖边的柳浪闻莺、虎跑公园、胡雪岩旧居。         从胡雪岩旧居出来都己经十一点半了。除了早上在虎跑公园灌了一肚子的泉水,一早上还没有吃过任何食物。渴、累到还在其次,关键是饿了。         好在胡雪岩旧居旁就是望江路,饭馆什么的特别多。随意转了转,都是些什么龙虾馆啊扇贝王啊,咱也不敢进去。转来转去,还是找了一家面馆,热乎乎连汤带面喝一大碗。舒服。吃不起龙虾,我并不觉得丢人。你吃龙虾我吃喝面,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这个也不好比吧。         吃饱歇好,路边找到去灵隐寺的公交车。上车,打开高德地图。公交车一路走走停停,到了灵隐路。         突然,在高德地图上看到公交车将要经过的路边,有一个双峰插云的景点标志。赶紧把头扭向窗外,一路搜寻,竟然真的看见了路边的那个康熙皇帝的御碑亭。只是没有随手把这个御碑亭的照片拍下来,算是遗憾吧。         车到灵隐寺,在售票口花四十五元买好门票,经过江泽民题写“灵隐寺”三个金底黑字匾的大门进去,看见一通乌龟驼着的巨大石碑,上有“灵隐”两个大字。这石碑,可能是被游人经年累月的用手不断擦摸,己经有了厚厚的包浆,特别是乌龟的鼻子,都被摸出了光亮。这块碑的四周刻着精美的云龙纹,字的上方还有一枚四方大印。仔细看了一下,没认出来印上的字迹。看这碑的气派不小,写这两个字的,不是康熙就是乾隆。         进了景区大门,明显感觉到了人流拥挤。不过,这里的人流与西湖边上的不同,这里大部分都是三五成群,身背香包的大妈。         据说,再早的时候,杭州的旅游市场,就是被来自苏州、上海的大妈们硬生生撑起来的。         这些大妈们靠着信仰的力量,三年一次,准时到杭州灵隐寺上香。还背着家人,把平时偷偷积攒下的买菜钱,供献给庙宇,以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         逆着冷泉流下的小河向上,顺着人流的方向,很快就到了飞来峰。         飞来峰应该是灵隐寺景区最主要的景观了。飞来峰的下半部分,有几个里外勾联的洞穴,什么玉乳洞、龙泓洞、青林洞。山底和山腰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刻满了各个朝代的佛像,石头缝里,还长满了老树和粗藤。站在山脚向山顶望去,除了树阴的遮挡,看不出飞来峰到底有多高。其实,飞来峰是一座很小的山峰。         在飞来峰下的几个山洞中钻来钻去,悬垂着各种各样钟乳石的洞壁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佛像,年代从五代到宋、元,每组佛像的旁边都有年代和名称的标示。只是佛像的头部大多不甚完整。有一组三尊佛像,旁边有字:“江阴州判官,玉林帖木尔重装”。贴木尔,肯定是蒙古人的名字,看来,这组雕像是元朝一个叫贴木尔的花钱雕刻的,这个贴木尔是玉林人,在江阴州当判官。         飞来峰的旁边有一座不算太高的七级石塔,理公之塔。         理公,就是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慧理和尚。东晋时,从印度来华的慧理和尚云游到杭州西湖的北高峰下,看这里山清水秀,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于是便依北高峰建寺,并取名为灵隐寺,至今,己经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可能是慧理和尚思乡心切吧,他看到寺前的一座小石山七窍灵珑的,跟家乡的灵鹫峰似乎很像。觉得,是家乡的灵鹫峰飞来了这里吗?于是,就把灵隐寺前的小石山取名为飞来峰。         也是因为灵隐寺的果报灵验吧,再加上飞来峰的神奇传说,从五代时候开始,就有人在飞来峰的石窟及崖壁上开凿佛像,一直到宋、元,以至明,飞来峰上的佛教造像积累了有470多尊。现在,保存基本完好的,还有330多尊。飞来峰造像,现在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看看飞来峰的登山石级上游人众多,我没有继续向山上攀登,而是转身过小河,来到了灵隐寺。         参观灵隐寺必须要买三十五元钱的香花券。所谓的香花券,其实就是门票的别称。刚才买的四十五元的灵隐寺景区的门票,竟然看不了灵隐寺的。我也就呵呵了。我进寺院,一般是不拜佛不烧香的。因为佛教的规矩多,咱啥也不懂,怕有了差错惹神佛不高兴,反而不美。         算了,我不进还不行吗?往前,路边,正好可以看见巍峨的天王殿。         从前期所做的功略,我知道灵隐寺自东晋慧理和尚开山以来,经过了十四次毁坏和重建。现在,所谓灵隐寺最古老的天王殿,也不过是后来重新修复的。         隔着木栅栏,高大宏伟的天王殿掩映在绿林丛中。二层檐下悬着的那块巨匾:“云林禅寺”,就是康熙当年留下的笑话。         康熙游灵隐寺的时候,庙里的老和尚求皇帝留下墨宝。据说,当时康熙喝的有点高,写字的时候,一开始,就把灵隐寺的繁体“灵”字的雨字头写大了。这下,无论康熙怎么斟酌,灵隐寺三个字都在纸上摆布不开。康熙正在尴尬,旁边的一位大学士在手心上写了云林禅寺几个字,偷偷伸手给康熙看。康熙也很聪明,一看就明白,顺势在纸上写下了“云林禅寺”。老和尚一看,皇帝给把寺名改了,也不敢吱声,就这么把云林禅寺的大匾给挂上了。         皇上虽然把灵隐寺改成了云林禅寺,但老百姓不认,一直还是称呼这座寺庙为灵隐寺。所以,康熙改名的事,就成了一个笑话。         这块大匾的下面,还有一块匾,写着“灵鹫飞来”,两边的柱子上有对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这副联,是民国时曾任浙江省长的张载阳写的,个人认为,此联以飞来峰、冷泉、弥勒佛入联,写的非常有水准。于禅意中,让人觉得,我们于世间万物都须抱有希望,只要坚持,希望必将成为现实。         过灵隐寺,沿级坡向上,走了很大一阵,到一处叉路口,一边,写着通向永福寺,一边写着通向韬光寺。         永福寺的下面写着,东晋慧理尊者开山,南宋皇家祈福功德道场,钱塘第一福地,湖山一览——历代文人雅士登临神往之佳境。韬光寺的下面写着,唐代韬光禅师开山,吕纯阳真人修仙护法之地,杭州最早的茶文化史迹,韬光观海——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哈哈,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        先去永福寺。从一个写着梵天佛地的小门进去。一色的石级山路,过一个叫福田花雨的小门,又是一色的石级山路,才到了写着永福禅寺的山门。         进门是一个小广场,有一个写着“百福庄严”四字的照壁。拐弯,过一个写着“钱塘第一福地”的小门,向上、向上、再向上,累到臭汗满身,坐在石级旁歇了无数次,终于看到了半山腰的几间殿宇。         说是佛殿,可既没有僧人,也看不见香客。周围转了转,透过树丛,好象可以看到远外西湖的水面。         这就是所谓永福寺的全部。其中最大的感悟,是看到途中立着的一块木牌:“淡泊平怀,便是人生真味。”算是收获的禅机吗?淡泊平怀、淡泊平怀,我觉得我己经够淡泊了,只是,在平怀方面,我可能还要再加强功课。         从永福寺下来,我竟然又迈上了韬光寺的小路。         还是一路向上的登山石级,走走停停,到了一处叫“韬光径”的石凉亭。         累到死的心都有。怎么歇都不管用。想喝水,没有。还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饭馆喝了一些水。刚才爬永福寺,出了那么多臭汗,身体早就缺水了。早上把茶杯忘在青旅,也没说再买一个。哎!         想下山不爬了,可又不甘心,都爬半截了。鼓足勇气,冲吧!        又爬了半天,才看到一堵白色的短墙,上有一个小门,小门上写着韬光寺三个字。         这个小门的旁边有一个叉路,路边有围栏,有人看守。看标牌,这个叉路通向北高峰峰顶的索道站,要从这个围栏门过的话,需要买七十元的门票,也就是索道票。         看见有人从这个围栏门过来,问了一下,从这里上北高峰的索道站,还有一百来米远,全是爬山路。         哦,我还是在韬光寺转转吧,好容易上来了。         寺里有一处方形的水池,水池的壁上写着金莲池三个字。这,应该是古迹。其余,什么大雄宝殿、观海楼、韬光祖师殿,全是新修的。这里和永福寺一样,也是既看到一个僧人,也看不到一个香客。透过绿树浓阴,这里也可以看到远处的西湖。这就是所谓的清代西湖十八景,韬光观海吧。         想起唐朝诗人宋之问写的那首灵隐寺,其中有这么几句:“楼观苍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个人认为,这是历代写灵隐寺最好的几句。不过,宋大诗人也太能夸张了。爬到山上看西湖还朦朦胧胧,站在灵隐寺的楼上就能看到苍海的落日,看到浙江的海潮了?太扯了吧!         下山,往回走。路过冷泉亭,路过飞来峰。想起王安石的那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眼望,自缘身在最高层。心中一动,奋身又登上了飞来峰的石级。         相比永福寺和韬光寺的山路,飞来峰要容易爬的多。穿过遮住道路的树与藤,终于到了长满乱石的山顶。山顶除了乱石,就是乱树,千寻塔?没有。四围全有乱树遮挡,想看四周的景色也看不到。只在一块石头上,看到红漆写的四个字,飞来峰顶。呵呵。无语了。         一边下山一边想,飞来峰上千寻塔,难道就是飞来峰下的理公塔吗?飞来峰上,飞来峰下,千寻塔,这也太搞了吧?         看看时间尚早,又围着飞来峰,看岩壁上的佛像。有一处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据说是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尊。这尊弥勒佛的周围,还分布有十八罗汉。这是宋代佛像艺术的代表作品。         出景区,第一件事就是买水。农夫山泉,五块。         喝饱肚子,正好公交车也过来了。上车,去杭州东站,能赶上哪趟车坐哪趟车。         目标:嘉善,西塘。

韬光寺的介绍

求签韬光寺可以求签吗

可以,在吕洞宾的那个殿,而且这个寺庙是佛道两教都有。据说很灵,不过我没求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