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纳甲速记,天干地支入墓

纳甲,六十四卦怎么纳上天干地支

封有六爻,分上下两卦,这样才有八卦成六十四卦,一卦六爻中的上三爻叫外卦,下三爻叫内卦.这样你就可以用口诀了:乾金甲子外壬午...........坤土己未外癸丑.乾卦在内卦时也就是初二三爻分别是甲子,甲寅,甲辰,乾卦在外卦时也就是四五六爻分别是壬午,壬申壬戍坤卦在内卦时分别是己未,己巳,己卯,在外卦时癸丑癸亥癸酉

八卦纳甲法?不是简单的筹策法

八卦纳甲是文王课装卦的方法。文王课装卦分作装卦名,装世应,装纳甲,装五行,装六亲,安卦身,记日月,装六神,装变爻。装纳甲之法,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上下相色,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己丙丁,象征六子生于父母乾坤之中。与天干相配合,八卦在每一爻上都规定了固定的地支。占卦装纳甲就是依据八纯卦在每一卦中所处的位置内外不同,给每一爻标出所代表的天干和地支。有个浑天甲子歌,便于背诵记忆:乾金甲子外壬午,坎水戊寅外戊申,艮土丙辰外丙戌,震木庚子外庚午,巽木辛丑外辛未,离火己卯外己酉,坤土乙未外癸丑,兑金丁巳外丁亥。八卦纳甲法貌似有点复杂,但是用的多了也就不复杂了。

纳甲原理是什么?

纳甲法是西汉时的易学家京房先生根据易学原理总结的。京房本姓李,字君明,其人好钟律,知音声,推律自定为京氏。师从焦延寿。焦氏字赣,著有《焦氏易林》,是当时的大易学家,汉元帝时,焦氏为朝中三老之一。焦氏随孟喜学易,授之于京房. 京房总结创造的纳甲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为后世用于卜筮的“火珠林”奠定了理论基础,还由东汉魏伯阳真人援以入《周易参同契》,阐述内丹修炼之理,成为丹道的理论基础之一。“火珠林法”经唐末麻衣道者整理,传至明清,由著《黄金策》系统总结,遂进一步传播,成为近代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占卦预测的方法。纳甲法将十干纳于八卦,并与五行、方位相配合。即乾纳甲,坤纳乙,甲乙为木,表示东方;艮纳丙,兑纳丁,丙丁为火,表示南方;坎纳戊,离纳己,戊己为土,表示中央;震纳庚,巽纳辛,庚辛为金,表示西方;乾纳壬,坤纳癸,壬癸为水,表示北方。甲为十干之首,举一以概其余,故名。“纳甲之说出于京房、焦贡之占法”(俞谈《读易举要》卷三);“京房之易言飞伏纳甲而已,费直之易言乘承比应而已,至魏伯阳作《参同契》借易以明丹诀,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四库提要(子部七)·易通变》)。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纳甲

甲子怎么才学得懂?天干地支怎么运用?

前面答过的就不重复了,告诉你排列规则。竖排写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然后换一竖排写,总共写6竖排。然后在其后写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连着写。于是第一竖排是甲子、乙丑……第二竖排就是甲戌、乙亥……。就这样。另外要注意,六十甲子是奇数配奇数,偶数配偶数的。否则所有干支搭配一共有120个了。 然后,天干地支都不是随便写个字来表示的,例如 甲,意为拆,指万物剖符而出。再如 子,意为孳,指万物滋生。详细见《群书考异》。 第三,天干配五行,地支配五行,是为纳甲,用于命理和风水。

古代的天干地支计年法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方法更好记?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朋友我带著我的祝福来了 五行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元素,他们是变化无穷,高深莫测的。五行的创立,准确地摹拟了自燃界的状态,世界的万物的生息变化都不能离开五行。排序;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这个排序取决于地支的阴阳变化水在北方子位,子属阳数第一。火在南方午位,午数阴数第二。木在东方,东数阳,三是奇数,也属阳,木依次排第三。金在西方,西属阴,四为偶数,也为阴。土再西南方,对应复末,五为奇,属阳,从具体的逻辑上看,五行排序也是有道理的。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时,最先有水,众水汇集发生变化,万物由此产生。水与火如同父母生子先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火因水才出现的,有了水火后,随阴阳交合,万物生长,第三位为木,第四位的金也就出现了。此四种全赖于土作依托,所以土为第五。无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朴素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关于世界物质学说的基本框架。 ⑵天干地支;干象树干,属阳;支象树枝。盘古开天,阐述阴阳变化,建立天 地人。然后皇氏制订干支,用来纪年。汉代蔡邕说,十干又叫母,就是现在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又叫十二子,就是子丑寅卯晨已午未申酉戌亥 ⑶纳音;六十甲子纳音,是仿照古乐六十律而建立起来的,即乾纳甲,坤纳癸,有乾开始,至坤结束和《易经》相同五行中,金有金属音响,所以纳音把金放在地一位。 天皇氏制定了干支,地皇氏则把干支与日月时配对起来。人皇氏制订了君臣和人伦风化,并确定人与干支的关系。到了伏羲观察天地人物,画出了八卦,滋生了文字;皇帝授予大尧河图,人们开始观察日月星辰,大尧进一步考察五行、星宿,然后干支与五行才得以配合,纳音也自然形成了啊 具体方法,就好象取妻之后,再隔八个支干,与另个支干相纳配。 例如;金纳甲子,与下一个乙丑相结合,隔丙寅、丁卯、戊晨、己巳、庚午、辛未、之后,再纳壬申;金纳壬申,与下面的癸酉相结合,隔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之后再纳上庚晨;金钠庚晨与下面的辛已结合,隔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之后,再纳戊子。火纳戊子,与乙丑结合,然后隔八个支子,在纳上丙申,与丁酉结合,然后再隔支干与甲晨;火纳甲晨,隔八与壬子。木、火、土以此类推直到癸亥结束 ⑷五行生克;木在东与春适应,木为阳气的推动而破土生长的。又由水的东流而糍润,谓因水而生,是一种自然形态。 火在南,与夏适应。火焚万物,使万物发生变化,是无形的,说形那木就是它形,俗话钻木取火,所以火为木而生,是一种自然气体。 金位西,与秋适应由阴气作用,万物收敛凝聚而成,又从沙土中发现,所以金因土而生,其生在土却与土不同是自然的造化 水位北,与冬融属阴阴气漂游濡润,滋万物,从西向东,西是金的位置,所以水因金而生是自然的性状 五行相克,如同子女取代母亲。象复仇一样。木克土,土之子金反过来克木;火能可金,金之子水反过来克火;水克火,但火之子土反过来克水;土克水,水之子反过来可土我 五行相生相成,五行有也可相克相灭 好了!不多说了 太奥妙了 真乃无穷啊。简短的是不清的。嘿嘿!就这样吧

纳甲怎样纳?

常规纳甲法由西汉易学家京房公开的占法原则。将十干纳于八卦,并与五行、方位相配合。即乾纳甲,坤纳乙,甲乙为木,表示东方;艮纳丙,兑纳丁,丙丁为火,表示南方;坎纳戊,离纳己,戊己为土,表示中央;震纳庚,巽纳辛,庚辛为金,表示西方;乾纳壬,坤纳癸,壬癸为水,表示北方。甲为十干之首,举一以概其余,故名。"纳甲之说出于京房、焦贡之占法"(俞谈《读易举要》卷三);"京房之易言飞伏纳甲而已,费直之易言乘承比应而已,至魏伯阳作《参同契》借易以明丹诀,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四库提要(子部七)·易通变》)。《周易参同契》以震、兑、乾、巽、艮、坤六卦表示一月中阴阳的消长,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表示一月中的日月地位。如震表示初三日的新月,受一阳之光,昏见于西方庚地;兑表示初八日的上弦月,受二阳之光,昏见于南方丁地;乾表示十五日的望月,受三阳之光,昏见于东方甲地。这叫做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巽表示十六日的月象由圆而缺,始生一阴,平旦没于西方辛地;艮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复生一阴,平旦没于南方丙地;坤表示三十日的晦月,全变三阴,伏于东北。这叫做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坎离二卦配戊己,居中央代表日月本位,在丹道上则代表药物,这是较为通行的"纳甲法",卜(占)家以卦又分配干支五行,道士讲坎离铅汞之要和进退行持之候,即本此。据《困学纪闻》引《汉上易》注云:"纳甲之法不尽相同,如扬雄、葛洪所言又异于京房。"另外,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爻辰说,也是一种纳甲,不过后世无用者。几派纳甲,流行的是京房法,不是任意纳甲都有理都有实用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