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还能走吗,金牛是唯一治得了天蝎

行走陕南大青路

国庆小假的北国,已金风送爽天气渐凉。而在秦巴之间的陕南谷地依然暑热未退。沿着嘉陵江宝成线南下略阳、阳平关、宁强,一件外搭的夹克完全成了累赘,一路系在腰间演草裙舞。 秦岭东西横亘,绵延陕甘川豫苏。它是中国的大地标,也是南北交通的大障碍。嘉陵江切开群山一路南下,开辟出一条南下四川的通道。于是有了蜀门,蜀道,有了吴玠抗金,蜀主北伐,也一路 下蛋一样孕育出无数个古镇,村落,古战场。巴山蜀水,如历史的化石,只要你愿意停留,每一道山水流转里都会给你讲述无尽的古往今来,沧海桑田。如今的宝成线与古蜀道一脉相随,可达成都。阳安线、汉丹线与汉江东西并行于秦巴腹地,直抵武汉。沿着这两条南北东西铁路,坐上绿皮火车,慢慢走,慢慢听,沿途有山村小调,有战场回音,有红尘滚滚。恍若在另一时光隧道旅行。 我从北纬34度的徽县小站踏上宝成线南下的火车,到达阳平关古老的镇街时,已是下午。火红的夕阳自山顶一点一点垂落下来,江面上泛起无数道金色的波纹。 五块钱坐了一辆电瓶车离开火车站,过桥到江对面,就是阳平关老街道。 老街的确老旧,在大青公路的南边一个岔道处陡然向下,延伸向江边。整条街道看起来就完全在公路下边。两边老旧的瓦房因显得更加低矮。门面都因岁月久远而乌抹漆黑的,看不见木头的颜色。沿街店铺用竹竿撑起黑色的遮阳网,对门两家的几乎就挨在了一起。花花绿绿的衣服和塑料商品就摆到当街路面上。此时五点多,但已经一个顾客或者闲人都没有。有几个女人在店铺边打纸牌,一个小孩玩滑板,一家剃头的老屋门开着,放着一把老式的剃头椅,没有人。傍晚的斜阳在迅速下沉,街道上悄无声息 ,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夕阳把长长的影子投在越走越低下去的街上。过了百十米的样子,黑色的遮阳网没有了,商铺也没有了,街道变窄,有三两个老人立在路边说话。看样子是居民区了 。街边木板房都有一个不高的二层,大多放杂物。有些门上还有匾额,历经烟尘已经认不出字迹了。我沿着一条侧边的巷子进去,许多门紧闭着,不知是外出了还是已经搬出。有一户门上写着诊所,门开着,没一个人。有家屋里门开了一半,一个女人在包饺子,屋里却也没有声响。巷道里干净整洁,门口的柴禾码得整齐有形,青色的碎石路面一尘不染。此时我真希望能碰到一两个人,或者听到屋里叮叮铛铛炒菜的声音,大人喊娃娃吃饭的声音,或者女人骂男人的声音,却一点也没有。快到巷子尽头,似乎听悉悉索索有人走动,寻声走过去,却是一些荒草,一座老屋门窗都已歪斜,几缕蜘蛛网在风里摇晃。老屋的侧面有一条小巷道伸进一个院子,半掩着一扇门,却没有一丝声息。我再打量一下四周,没有一个人影,安静得几乎死寂,只有几丛秋菊和雁来红在夕阳下灿烂地开着,嘉陵江静静地从身边流过。突然有一丝恐惧,凉凉地从后背一点一点渗上来。赶紧沿着一条小径下了坡,到河滩上去。站在嘉陵江边,淡淡的夕照下,初秋的江风从山谷间吹来,带着些微的凉意拂在脸上。夕照像一匹软缎,静静地铺在空旷的江面。在苍茫的暮色里,荒凉的旷野和寂静的村落看起来毫无生气。这是一段安静的慢时光,还是被人遗弃的旧时光?这些老屋是执意要留在时光里,还是因为无人打理而显得暮气低沉?干净的青石路,门口码得规整的柴禾,开得灿烂的鲜花,分明看到认真生活的尊严,却为什么没有人迹?直到第二天在代家坝,似乎才揭开了疑团。 回到宾馆跟女店主攀谈,听说我是来游玩的,笑着说阳平关这里没啥看头,没啥好玩的。退休的邮政局老过来搭话,说阳平关是三国古战场,赵子龙在这里驻过兵。对面就是子龙山。我走到院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就是一个不大的小山丘。看起来比周边的山低平一些。再无特色。当年赵子龙驻兵在那里,北伐曹魏,南控巴蜀,的确是战略要地。多少年来,北方与蜀都因为山岭阻隔。阳平关在沿江而下的秦巴山地接合处,自然是重要的关隘了。只是眼前的子龙山,并没有宣传中的那样气势宏伟,不过是江边一块相对较高的平旷台地。闲人玩弄文字,或者官方宣传,为了配合赵子龙的英雄神伟,便硬是要用一些字词来夸大渲染。 我问有没有听说阳平关古河床?西汉水曾经至此东流,本为汉江上游。六朝时期因地震隆起堰塞,改道南下,形成今天嘉陵江与汉江两隔的局面。老和屋内的人都使劲摇头,大笑着说,哪里有哟,我们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嘉陵江一直就这个样子。我说,你们没听过也不足奇怪,这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也是一些地理考察者翻出来的旧帐。老说,你这么说好像还有些来由,烈金坝有一个分水岭村,靠东是青泥沟,水不大,流入汉江,靠西是响水沟,淌到阳平关这里了。我一听大喜。这正是我要找的地方。老说,你要去可以坐班车,二十多公里路,也可以坐火车先到大安。大安是阳安线上的一个小站。这条线从阳平关到安康,主要是货运,也发客运,是铁路工人的生活车,一天跑一趟。慢得很。七十年代通车以前,从安康到这里的货物都要通过汽车和马帮先运到阳平关,再上宝成线。阳安线通车后,与宝成线并轨,就方便多了。所以阳平关这里也是个重要的码头。 雄关漫道,往事如烟。昔日的蜀道险阻已成旧事。纵横交错的公路、铁道已使天堑变通途,古阳平关遗址上那残存的古街,老屋和人们口口相传的战争故事,似乎仍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清幽的古镇在一个新的时代继续上演着新的生存故事。 第二天一早,看对面的子龙山,雾气缭绕,在崇山峻岭间极为普通。如果不是因为赵云传奇,它几乎不会被人们提起。在桥头等车,赶集的人们已经让昨天荒凉的街道热闹起来。大青路也熙熙攘攘,小车摩托三轮打着喇叭互相避让。大巴、面的、黑车争相招揽生意。8点多,一趟从宁强开往青木川的大巴就当街穿过。卖竹编背篓,篮子的,一溜排在一个大的交通指示牌下。一个女人在卖桂花树,两米高的苗子一株一块钱。核桃馍金黄酥脆,买一个,边吃边上了开往汉中的大巴。 这条路又叫烈阳公路。是大安到青木川的一段 。从阳平关向东到大安镇30公里的路上,散落着代家坝,响水村,分水岭村,青泥沟村,烈金坝等村落。金色的稻田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白色的晨雾在山谷绿竹之间缠绕,清溪依着大巴山脚下静静地流淌。高大的树木掩映着房屋瓦舍。汽车行走在这条路上,如同一支乡村小调,轻松优美。2010年,大青路被评为陕西最美乡村公路。 在响水村下车步行,顺公路边走边看。9点多,太阳正好,我根据太阳确定了方位。 北面是大巴山,东北西南向延伸,南面是秦岭。用海拨仪测了高程和位置:海拔730米,北纬33度1分40秒,东经106度12分57秒 。有一条不大的小河沟紧靠着大巴山的走势向西流去。我怀疑这就是现在学者认为的古河道,曾经向东与青泥沟相通,注入汉江的。想找个人问问,路上却行人寥寥 ,好半天才走过两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还有几个修路的民工。拐进一个小村庄,家家房屋紧闭,找不到一个人。此时有些尿憋,索性就想在路边解决。干坏事前先习惯性地四周环顾一番,却在一片菜地里看到一个妇人。打了个招呼,问山问水,只回答,不知道,你问问别人。我说哪里有别人,这村子怎么人这么少呢,人都去哪了?妇人说,年青人和男人谁会呆在家里,都外出打工去了。原来如此!怪不得昨天傍晚在阳平关老街上觉得诡异。 照了几张响水沟的照片,有个妇人从院子里走岀来。我打了招呼,问这座山叫什么名?这条河从哪里来?妇人疑惑地打量了我一番,并不回答,却反问我,你问宰些有啥子好处么得?我说么得,就是了解一下。妇人便没了兴趣。在一家院子照相,有个妇人唬我,小心狗咬。回到公路,走了一阵,终于碰到一个男子,六十多岁精瘦老头。说这条河就叫响水沟河,从北面龙洞山下来。有三个洞口,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有杯子口粗。夏季时水很大,冬季就小了,就像现在这样。我问是不是从接官亭下来的,他摇头,不是不是,就是从龙洞出来的。 我问分水岭村,老人一指,说,前面上个坡就是。 挡了一辆小面的,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分水岭村。在最高处正好汽车停下来上下人,我赶紧测了高程和位置,掏出笔记本抄下来。海拨787米,比响水沟高出57米。经度是106度14分7秒,比响水沟偏东了2分50秒。纬度33度2分7秒。比响水村偏北27秒。又走了五六分钟,司机说这就是青泥沟,你下不下?我说下,下,就在这儿。眼前的青泥沟已经看不出河流的样子。说是河沟倒的确名得其实。在路边走了一会,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在院边刷牙。赶紧上前询问。男子说,青泥沟平时水不大,夏季会涨水,往下淌进汉江河了。这难道正是现代学者所说的阳平关古河床吗?只是看样子要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还得好好费些周折。 在烈金坝下车,正好停在村委会小广场边。像所有的农村文化广场一样无甚新鲜。但烈金坝有条河,自大安汉江源而来,西纳青泥沟河,一直南下五丁关,金牛驿,经蜀门剑门关,抵达成都。这就是著名的川陕道。关于五丁关有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想攻占蜀国,但有大巴山阻挡,无法南下。就派人你蜀国送了一头能屙金的石牛。蜀王大喜,即命五丁凿山开道。秦即入川灭了蜀国。此处便叫五丁关。据说道路从狭窄的山间经过,两岸壁立如刀砍斧削,抬头只见一线天。烈金坝,五丁关,葭萌关,剑门关,都是川陕道上重要驿站和关口。这条道路因此也叫金牛道。 从烈金坝到大安镇还有五六公里。又坐了一辆六座面的,很快就塞进11个人。司机说还要上2个人。我惊讶又害怕,说要下去乘下一趟车。司机这才关上车门,耍杂技一样把车开向大安。 像北方大多数镇子一样,这个号称宁强县第一大镇的大安,崭新的商铺挤压着零星低矮的土坯瓦房,摩托车,三轮车,架子车街道上随处可见。最显眼的是手机商铺广告。行人拥挤而忙碌,东瞅西望。抱孩子的妇女,背山货的老人,骑摩托的少年,把一条街弄得热闹非凡。一辆开往成都方向的大货车当街穿过,大声打着嗽叭,两边的摩托,行人,货摊便惊恐地向后避让。 一条较大的河由北而南,一直扎进深山。询问当地的人,说这条河就叫汉王河,从北面汉王山下来,是汉江源头。往下就注入勉县了。 这个说法大体上与我所了解的互相吻合。大安镇官方资料这样介绍: 西去10公里处就是古汉水发源地——汉王山石牛洞,有千年的七姊妹金桂花树和禹王碑载“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释为汉水发源。其山中的禹王宫相传是汉王为纪念大禹治水、造福与民而建。 只是方向上与当地人讲述不一。禹王碑及 “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文字,在《汉书禹贡》就有记载。嶓冢山莫非就是此处的汉王山?禹王碑字迹依旧可辨吗? 遗憾的是这些突然出现的问题未及提前计划,此行无车辆亦无助手,考虑到源头考察艰险未可预测,便末作进一步行动,待下次有机会再一探究竟。 匆匆拍了几张照片,挡了一辆面的车去火车站。下车时司机执意不要钱。说我看你是外面来的,不熟悉,就捎你一程。这是自用车,平常不拉人的。 按照司机指的方向,沿一个上坡道走了四五分钟,不见一个人。我怀疑是不是走错路了。直到看见一个铁路货场,再过去就是铁路。依然不见车站。路边一个小商店,门前有个妇人低头玩手机。我问火车站在哪儿?妇人抬头指了一下,又低头去了。顺铁路继续走了好几百米,一个紧闭的大铁栅门,挂黄色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难道那妇人指错了?看看四周,再没有别的岔路和入口。试着推了一下,小门开了,并没有上锁!又走了一二百米,终于看到了站台,三四个人坐在值班室前的椅子上,手里拎着行李,看来是候车的人。 站台很小,“宁强”两个烫金字就显得很大。候车的蓝色座椅只设置了一排五个座。我找空坐进去,跟边上人攀谈。这趟车从阳平关到安康,一天只发一趟。坐惯了其实很方便,省时又便宜。全程7块钱。北面就是秦岭,南面是大巴山。闲聊中谈到魏辅堂,都有惋惜之色。 11点40,标志着“幸福乡村号”的火车由西面缓缓进站。 票买到勉县,两块钱。 列车在秦巴山地之间穿山越岭,跨江过河。沿途上下乘客都是沿线居民。挑担子的,背背篓的,背书包的,提礼品走亲访友的,打牌的,磕瓜子的,整个车厢里弥漫着汗腥,烟草,方便面混合在一起的奇怪的气味。窗外风景不断变化,慢慢地变得开阔,河流也浩大起来。列车由陕南山地驶入了汉中平原。秦巴山地大开大合,在这里展开一个宽阔的舞台。 到勉县武候镇游览,基本上无趣可陈。进门的大牌子上写着一位文化部长的题词:武候镇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古镇。这的确是最好的旅游广告语。似乎中国的旅游景点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打造出来的,发展成熟的景点,看起来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对于刚从乡村走过来的我,对这种“打造”出来的文化便格外的没有感觉。草船借箭,诸葛草庐,诸葛神算,不过就是非常好的照相道具而已。所谓的文化,都是移植拼接在一起。 此次游走,只为避开国庆节热门景点和线路,并没有计划行程编写路书。而在行走间,有许多未知,有许多意外,为这次旅行增添了未曾料及的收获和乐趣。也许,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对末知的发现和探索吧。

广元市哪里有卖古装服装

位于昭化西市金牛道。昭化西市与昭化古城毗邻,以打造三国版清明上河图为目标,无疑是广元汉服爱好者的扎根地,在这里你可以选购到各种各样的古装服装。中国古代服装,是指中国古代的各种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马褂、旗袍是清代满族男女的典型服饰。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古代从汉中入蜀有几条道路呢?

代从陕西入川,主要有三条道路,前面说的金牛道是最主要的道路,因为它从汉中直接通向四川的经济中心——成都,所以最为重要。但其余两条道路,也是很常使用的,一条是米仓道,一条是荔枝道。四条蜀道所谓的“蜀道”主要指的是金牛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必须走剑门关。剑门关是扼守金牛道之咽喉,所谓“把断剑门烧栈道,蜀中别是一乾坤”绝非虚言。剑门蜀道首先你要明白古代军队行军打仗行动速度肯定不快。即使不带粮食,不穿铠甲,不考虑保留战斗体力,在大平原上,轻骑兵全速前进,不过一天三百里。步兵在平原一般是一天五十里,如果在山区能有三十里就很不错了。所以一战打个几个月是至少的。而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不可能自己带上几个月的粮食,所以后勤非常重要。此外粮食是非常重的东西,一般只能用大车在平坦大路上拉着走,就这样千里运粮也就能到十分之一左右。换人挑的话路短还行,长一点就一点都运不过去。所以后勤一定要求平坦大路。虽然入川的路有很多条。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小路,不能走粮车。所以从关中攻蜀一定会走剑门,只有这条路才够走粮车。剑门关你看历史上之所以对邓艾的军事才能评价那么高,就是因为他走小路冒险成功。但是请注意,即使是邓艾,也遇到了粮尽的问题。如果蜀国在路上有一点点抵抗,或者江油守将稍微抵抗几天,邓艾就没有一点点生还的可能性。所以这种冒险太危险了,后来基本上没有人去效仿。所以别说是古代了,就是80年前的中国,这个地区仍然是中国人无法克服的施工禁区。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修筑川陕公路,也不得不走金牛道,从剑门关经过。

蜀道是指什么地方

很多同学都学习过《蜀道难》,那么蜀道在哪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道简介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全长约450公里。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这是广义上的蜀道。 而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的概念,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在秦巴山区基本形成并沿袭着7条通道。其中秦岭中有4条: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本文目前收录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课。 以上就是一些蜀道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蜀道让李白都发出哀叹,究竟有多难?

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将进入蜀地形容比登天还难。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可以乘坐汽车、火车、高铁、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去四川。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极大程度的缩减了在两地之间跨越的时间。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古人面对这些山川河流,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开辟出众多出入蜀地的道路。这些道路形成了众多的蜀道,成为蜀地对外交往的纽带。

一、秦岭四道

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是古代的两大天府之国,古人往返于长安与成都之间,需要跨越两座大山:秦岭和大巴山。其中第一步便是跨越秦岭抵达汉中,跨越秦岭只能走四条山间小道: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故道,其大部分线路是顺嘉陵江河谷而行,秦时在此设立有故道县,因此得名故道。又因故道北边入山口在陈仓县境内,所以又名陈仓道。故道从陈仓(今宝鸡)出发先向西南出大散关抵达凤县,后在凤县沿河谷向西南至略阳,最后抵达汉中。故道路程最长,但也较为平坦,成为出入蜀地的主要道路之一。刘邦从汉中回到关中便是走的故道。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7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入蜀地汉中。后刘邦采取韩信的计策从陈仓道回到关中,并夺取关中与项羽争霸,这就是“暗度陈仓”的故事。后来唐玄宗入蜀也是走的故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入蜀避难。《旧唐书》记载:“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丙午,次河池郡。”从陈仓出发,到达大散关,到河池郡,而河池郡就是凤县。

(唐)李思训《明皇幸蜀图》

褒斜道,又名斜谷道,是一条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的两条河谷的通行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县境内的斜谷口,其南出口在汉中境内的褒谷,所以称为褒斜道。褒斜道多险谷陡崖,地势也较为险要,但路程较短。《华阳国志》记载:“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八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道之通久矣”,可见褒斜道的开辟时间很早。周幽王时期的褒姒出自褒国,褒国就在褒水河谷之中。

褒斜道栈道

褒斜道修有沿山的栈道,但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烧毁,多次重建。汉武帝时期从长安到蜀地,一般走故道,但故道路程太远,极不方便。于是张汤向汉武帝建议重修褒斜栈道,汉武帝采纳张汤的建议,“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傥骆道,因其南入口位于汉中洋县境内的傥水河口,其北入口位于周至县境内的骆峪而得名。傥骆道山路距离最少,但也最险峻。傥骆道靠近秦岭主峰,途中需要翻越多座分水岭。傥骆道在三国时期全面疏通,成为重要的军事通道。三国时期,曹爽伐蜀(224年)和姜维伐魏(257年)两次大型战役,都是走的这条道路。

傥骆道栈道

唐朝傥骆道成为官道,是官员升迁调转、述职的主要道路。杜甫带领全家逃难去成都,就是走的傥骆道。杜甫在《三绝句》中写道:“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记述的就是行路的艰辛。

子午道,从长安南门出发,由南部的子午谷入山,翻越秦岭,经宁陕、洋县抵达汉中。古人将正北称为子,正南称为午,子午道从长安出发的一段为南北走向,所以称为子午道。子午道可以直通长安,所以常常被作为前往长安的快速通道。刘邦入汉中就是走的子午道,并烧毁子午栈道,迷惑项羽。后来子午道重新疏通,是到了西汉时期。西汉元始五年(5年)王莽重新疏通子午道。《汉书》记载:“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子午道栈道

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子午道,以险峻难行著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想带奇兵一万走子午道直达长安,拿下关中地区,最后没被诸葛亮采用而作罢。同时期还有魏国曹真伐蜀,走子午道,后因大雨连绵,栈道断绝而撤军。可见子午道确实不好走。

二、金牛道

翻过秦岭,抵达汉中,下一步便是突破大巴山,到达成都。有一条路可直达成都,那便是金牛道。

金牛道,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是直达成都的快速通道。金牛道又名石牛道,因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故事是说秦惠文王时,命人刻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其尾巴下面,向蜀王说石牛能够产出金子,并想送给蜀王。蜀王于是派遣五位壮士开辟道路(故事出自《水经注》引来敏《本蜀论》)。据《华阳国志》记载,秦国张仪、司马错灭蜀的时候,走的便是这条金牛道。

明月峡栈道

金牛道上有一处险地,名为明月峡。古人想要连通金牛道,就必须想办法通过明月峡。据说明月峡因古人月夜过峡,可以看到江月辉映的景象而得名。又因唐玄宗曾来此避难,当地官员在此朝见,故又称朝天峡。明月峡是嘉陵江在秦巴山地之间切出的一条峡谷,十分险峻。但后来古蜀先民循水而行,随行就势,开山凿洞,插木成栈,沿嘉陵江筑成千里蜀道,使四川盆地能有对外交往的道路。明月峡被称为蜀道的咽喉,是连接南北,出川入川的唯一通道。

剑门关

在金牛道上,最险要的地方便是剑门关,剑门关也是由汉中入蜀的必经之路。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阁道,以通蜀汉,于此立于剑门关。”剑门关两侧大小剑山绵延数百里,陡峭的巨大山石,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一道狭窄的裂缝中,剑门关就矗立在其中。李白诗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在历史上从未被来犯者正面攻破。

三、其他蜀道

除了前面这五条道路之外,联通蜀地的道路还有几条小路。比如阴平道,这条路起于阴平郡,经甘肃陇南,翻越青川摩天岭,经阴平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三国末年邓艾灭蜀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小道。

阴平道

米仓道,起于汉中南郑,翻越大、小巴山,经过米仓山进入蜀地南江县境,最后到达巴中。因其过米仓山而得名。

荔枝道,又称洋巴道、间道。其因唐玄宗专为杨贵妃送荔枝开辟而得名。荔枝道自四川涪州可直通长安,途中经过西乡子午镇到子午道。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蹚古道,为茶马古道中的陕康藏茶马古道,又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是古代贩茶陕西茶商到西南边疆进行茶马互市的重要道路。在蜀地的一段又叫川藏茶马古道,其从茶产地雅安出发,经康定,向西到西藏拉萨,最后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等国,成为一条国际性的商路。

张骞像

张骞通西域,回国后向汉武帝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汉武帝问原因,张骞用大夏国人的话回答:“大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同时张骞认为,大夏在大汉的西南处一万二千里,身毒国又在大夏的东南边几千里,身毒国有蜀地的物品,是因为其离蜀地不远。身毒国就是古代的印度地区。与西南地区接壤,其中可见西南丝绸之路在国际商贸中的作用。

文史君说: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起来蜀道的确是很难,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横亘着秦岭、大巴山两座大山。陡峭的山崖,狭窄的山道,蜿蜒崎岖的山路,还有那时不时毁坏的栈道,都使进出蜀地的道路变的艰难,甚至是危险。但事实上蜀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蜀地先民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蜀道。或许因为地理因素,交通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在先民们智慧与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地理因素限制不了经济的往来,更限制不了文化的交流。蜀道难,但从来没难住人心。

剑阁是哪?为什么钟会的十万精兵都攻不下来?

景元四年,司马魏攻打蜀汉,但是钟会和姜维两支军队在剑阁展开长时间对峙。钟会可是被当世人认为可以跟张良相比较的、屡次想出奇策的人才,但即使是如此,钟会也没能攻破剑阁。往前就是无法攻打的剑阁,后面则是敌方军队,即使是被誉为“小张良”的钟会也没能够想出什么解决方法,只好召集他手下的将领一起商议对策,看看能不能撤退。为什么连钟会都无法攻克剑阁,剑阁到底是多么厉害。

陕西通往四川的总共有四条。阴平古道是邓艾开辟的。原本是无人区,没路的。但是邓艾走出来了,在邓艾之前包括钟会没有人走这条路。荔枝古道是唐朝的时候开辟的,在这之前没人走。于是钟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金牛道、米仓道。走米仓道,那速度会慢;走金牛道,攻破了剑阁,那四川就轻而易举了。

所以钟会要想取得四川,就必须走金牛道。钟会既没有像邓艾一样往那些无人区走路来走出一条道路,他也没有什么飞行工具可以从天上过去。司马魏等人都是走金牛道,都是想要先打破剑阁再去直取成都。可以说金牛道经过了很多军队的考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剑阁修建在剑阁道上,而剑阁道又修建在山脉之间。因为剑阁的限制了阵法发挥,因为剑阁道非常窄,即使有再多的人也无法硬挤进去,钟会只能把大部队分成一个个小部队冲进去。想攻破城池,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兵力可以把城池围起来。但是剑阁不行,因为它的道路限制了。钟会要想攻打剑阁,就只能把一个个小部队进去,但是这算攻城吗,这叫送死吧。所以想要打破剑阁,要么绕路从后面打,要么把敌国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