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属于道教吗,破太岁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

犯太岁的起源说法,是来自道教吗

犯太岁起源 中国民间有“六十星宿”信仰,“六十星宿”缘起于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干支纪年法。此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中国的道家提出“本命”的说法,将出生年的六十甲子干支之年,称为“本命元辰”,即本命年。如某人出生于甲子年,那么甲子即是其“本命元辰”,甲子年即是其本命年。道家还认为六十甲子即六十星宿,代表了六十尊元辰星宿神。

“本命元辰”是中国古人提出的独具智慧的概念,而说道“本命元辰”又不得不说起太岁。太岁(又称太阴、岁阴)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术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木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随着岁月的流逝,后被演化成一种神只信仰。民间所言的太岁亦称岁神,又名岁星、顺星。六十甲子的每年都对应一个太岁,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岁,逢乙丑年,乙丑即是太岁。

《月令广义·岁令二》云:“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又如生产,最引自太岁方坐,又忌于太岁方倾秽水及埋衣胞之类。”《协纪辨方书》卷三引《神枢经》云:“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若国家巡狩省方,出师略地,营造宫阙,开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造宅舍、筑垒墙垣,并须目避。”

太岁,最早出现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岁的信仰则是从避岁星的占星术中分化出来的,两种信仰在战国时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汉代以后才逐渐厘清。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北魏道武帝时,已立“神岁十二”(即十二个太岁神)专祀。《春明梦余录》载:“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令仲春秋上旬择日祭太岁。”太岁神因时而化,原本是凶神,后逐渐成为民间守护神。据《夷坚志》载,宋时常州东岳庙后所供太岁,已俨然冠冕,具有人格特征。自元明以后,最高统治者设专坛祭祀太岁神,并常与月将日值之神并祭。因岁神为值年之神,掌人间一年祸福,又称“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后来道家又把太岁称为大将军。《神枢经》云:“大将军者,岁之大将军也。”《正统道藏》中称六十年太岁神均有真名实姓,且皆有神历。

那么,这些太岁神是一些什么人呢?如“丙子神仙郭嘉大将军”,郭嘉为人慷慨,生有大志。从国子生升登为进士,被授林州判官的官职,后任翰林编修、监察御使。

请太岁符必须去道观吗?寺庙里行不行啊?谢谢

可以,但要去正规寺院或是道观,现在骗人的很多,本来就犯太岁,日子不好过了,在被人骗就更不划算了,不过就算请了太岁符,做任何事还是要小心。

什么是太岁?

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星纪,又称“摄提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所谓太岁,本为道教神明的尊称,是对应天上地下的神煞领导。在命理学上,借指六十花甲轮值,掌管每一年的运气。每60年一循环,在当值年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甲子太岁,即在1984年甲子年当值,甲子即为太岁,其它五行干支不可侵犯,否则有灾。古书云:“岁摄兵权,主人生死。”又云:“逢太岁之年,无喜必有祸。”等等之论点。在民间,“太岁”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其实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其实“太岁”实际上是古代人假设的一种天体,《本草纲目》上有记载,太岁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看上去像一团肉,生长在潮湿的土壤里,可食用、入药。扩展资料拜太岁由来:自古以来通常认为:犯太岁的人都会流年不利、凡事不顺、事业困顿、身体多病。故而“犯太岁”的人一般都要在每一年的年初之时,到庙里来“拜太岁”,参加道教的法事(道场)。通过高功(法师)进行诵经、步斗、上表、请愿等专用科仪的仪式,可以得到与神灵的沟通,神灵便会赐福于参加法事(道场)的信众,得到神灵(“本命太岁”和“值年太岁”)的感应与保佑,以冀得到一年的全家平安、身体健康、百事顺利、所愿遂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岁

威海哪里可以请太岁符的

去太岁庙。根据中国太岁网消息,太岁符在太岁庙可以请到,威海请太岁的寺庙比较多可以去仙姑神殿,地址在环翠区仙姑顶。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围绕太阳运转一周,对应地球是十二个年头,在地球上就用十二个生肖来对应木星所在太阳系的位置。

太岁宫是哪派

太岁宫是道教重要场所之一,始建于汉朝,隶属峨眉派。太岁宫供奉太岁,是人们向祭拜太岁讨平安及吉祥的活动中心,也是道教对太岁崇拜的重要场所。

拜太岁是佛家?还是道家?

太岁神是道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