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讲生命情感,王德峰生命情感是啥意思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读王德峰

引自王德峰《王阳明心学及其意义(上)》节选         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呢?因为我们有 无限心 。我们活在每一个瞬间中,我们以筹划和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我们超越现实去筹划那个尚不存在的未来。筹划未来就是提出理想。我们要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心。         我们的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上,构成这现实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我们的无限心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安顿的 。 所以安顿的第一步是 超越现实世界,就是:出世 。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华的别墅、再高的权位,也是一个有限的事物。         人生最维对付的是自己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无限心的安顿。它只有出世。这叫超越现实。先指引一条让他的心出世的路。要先出世,然后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第一步是出世,出世而后入世,入世的前提是出世。 文化要来的前提是这个民族要先有 出世的精神,然后再来做入世的事, 人如何安排好这个最难安顿的生命。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心不安顿好就是烦恼来。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峰是王阳明心学。         当佛经说汉语了,一定是佛学思想的中国化。儒道佛三者合流,成就了陆王心学。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的路是什么样?一句话概括, 无所为而为 。         ”为就是做事情,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比方说你有两只脚就得走路,你有一个头脑就得思考和学习。无所为而为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我们做事都有目的。认为这个正在做的事情是达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手段和目的。而应该是我们之所以这做件事,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这样的做事是无所为而为。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并没有失败的人生。我们做种种的事情,都因为这种种的事情本应当做。不是因为做了这样的事,达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不是为了这一点。” 读王德峰节选—做事是为了什么? - 什么叫永不失败的人生?这就是。 我们之所以去努力的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它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去做了。我们甚至可能凭借我们的经验知道,这件事做了的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再来看看道家,他如何指点一条 出世的路呢,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的做事。人为二个汉字合起来就是伪。伪就是造作,道家就是反对造作。造作为什么不好?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叫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都主张,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 按照道家,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这是道家的出发点。于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道家的原则一定是教我们做减法的,减去人为的因素,减的越干净越好。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就是减少,减少人为的因素,要损的彻底。吃饭是天道规定的,但如何吃饭,道家的精神就来了,偏要吃的好,就是人为。         一旦把人为的东西清洗掉之后,你就看到天道了。 没办法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是不可言说的,你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不能说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就是人为的东西统统拿掉。《道德经》和《庄子》叫我们如何做减法的方法。学习老庄的学说是学习作减法的方法,这样的实践,就不知不觉行为在天道里面了。 做事情不要增加自己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你不要自己定目标,天道把你的人生规定好了,你顺着走,幸福就来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和各位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带着东西来 。         这个东西不是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多次,积累出来的东西。别以为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来过多次了,你信不信?王德峰现在开始讲,我现在真相信。我确实没办法给出科学的论证,这件事情超出科学思考的范围。全凭我们的悟性去领会。         我王德峰想学哲学,当时以为是我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是我带来的业力,规定我去做了那个空而又空的学问,这是我的业力。 我们选择这个愿望,还是那个愿望,没有这件事情 。 我们有这个愿望,没有那个愿望,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这个愿望来了以为。我们选择如何实现它的道路,这件事情我们有一点自由的,至于什么愿望来到我们的心里,不是我们的自由。它就这么来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业力来,我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我也干不了。各自的业力不一样。 什么叫做事?佛家说,你这辈子又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你非做事情不可,做事情就是消业,因为你带着业力来的。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事情,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业,因为做事情是为了消业的缘故,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没结果更好。如果它有了结果呢?很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了。但是做事哪里没有结果呢?佛家也看到,只要你做事情,就一定会有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跟你没关系。这就不是你的业了,不是你造的新业,所以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的意思不是教我们做事不认真,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但是对它的结果不关心。因为做事就是为了消业。除心不除事。事情不能拒绝的,你就担当起来做,消业。         犹太教说我们有知识,骄傲是罪。信仰的前提是谦卑。充分领会到自己面对的虚无,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西方人的出世的路是崇拜上帝,渴望天国。基督徒的婚姻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儒家的学问是仁学。心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中。荀子说人有生物的自保本能,为了避免同归于尽,发展了道德,我们遵守道德是为了让利益斗争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孟子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的心,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讲仁的根据在我们的心里,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我们的身体把自己跟别人分开来了,侧隐之心由然而生,是打破了身体的间隔了,这时候这个心与这个小孩联系在一起了,这叫仁心感通。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indivdialism,叫个人主义。主导近代西方的原则叫个人主义。个体主义。个体的人,他们原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基督教的团体中,基督教衰落,他们从团体出来,变成了一个个的个人,个体的人,然后他们按照理性的法则确定个体的关系,契约,原则,用理性来确定契约,所以个人主义原理是近代以来欧洲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们虽然承认形骸间隔,但是又有仁连在一起了,是一体之仁。不仅是同类,非我同类,鸟兽的痛苦也会令我们产生哀悯之心。花草瓦石无端被毁坏。我们也会哀悯。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无机物的存在就是为有机物的存在创造条件的。有机物趋向于植物,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最后趋向于人。 人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核心就是仁 。         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它的真理,叫生命情感。我们离开无机物,我们也无法生存,所以瓦石之类无故的被毁坏,我们会生顾惜之心,你离开这个自然界的无机物你能生存吗?植物来了,动物拿植物做食物,食物链就来了。所以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趋向于最高的有情物,人。最高的有情物叫人,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外没有理”。炒股就是心外之理。今天的文明到处用心外之理,非常可怕,你抛弃你的心去求一个理,这个理将要戕害我们的生活。   回到中国心学,心外无理,你要抓住的都应该是在你心里面站得住脚的理,在你的心里面没根的理,叫心外之理,不可信。它在根本上威胁你的生活 。我们一旦心亡失,跟心外之理走怎么样。争夺利益的方法全是在心外之理。         心学不是心理学,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识科学的理,是天理,天理在心里。王阳明说,“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肚里要有这句话,要关键时候突然明白。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他从孟子那里来。孟子说真理不要从外面去求,万物皆备于我。然后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做学问是把亡失的心找回来。放出去的心要召回来,召回来就是叫学问。把放出去的心召回来。        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 我们可能会遵守礼遵守的很好,但心中并不没有那个人心,于是会变成表面上恭敬有礼,温柔敦厚,其实是把道德规则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格叫乡愿 。因为荀子让我们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没什么根据。这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我们遵守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学说中养成了我们的一个国民性格,乡愿,我们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所以孟子的学说在他同时代理解的人极少。         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是禅宗,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禅宗的宗旨就十六个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识宗 。禅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法师说,他的弟子们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学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体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体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见性成佛,谁去见这个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众相,常观金体。相与相的差别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碍我的普通包还是包。我们看到了包的差别是用什么来看的,我们看到还是包是做什么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识来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来看的。此心一来,是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八个字是金刚经思想的核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住是住相,相是客观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里面,相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区分个高低贵贱,这是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来,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来,见了佛性。就好像那个人来到金器的仓库看到了金子本身。 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远看不到的。要用心来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发现不同的器。         第二个问题在问,金子本身可能单独存在吗?不可能。金子本体叫金体,它只能在不同的器里面存在,脱离种种的器,另有一个金子本身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别把佛性从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抽出来,专门在那里,等待我们看,就好像金子本身总是在不同的金器里面存在,一样的道理,所以 修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来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寻求那个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另求一个专门在那里等着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长出二个角来。         这有二层意思。 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常观金体。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来,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物体。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种种的器里面求吧。 这是第二层意思。         我们再转化一句话,禅宗教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了烦恼,所以叫灰尘的世界。别把灰尘拒绝了,因为烦恼来自心,如果没有心,它没烦恼,只有肉体痛苦,所以烦恼不是拒绝它,因为它跟我们的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心。就心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来,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来,都来自于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所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 不要害怕我们有烦恼,拒绝烦恼,心安静的如水一样,一点波纹都没有的水,风一吹水就有波纹,很正常,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风一来不是水面就不平静了嘛,那叫烦恼来了,但是你不要跟着烦恼走掉了,烦恼是水上的波浪,水还是水。水的波浪起来或者下去就不会增加水或者减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汹涌澎湃吧,大海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不增不减,所以这就是禅宗,要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这个心,因为烦恼也来自于心。         禅宗的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的思想吸收进来,变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了。这二个学派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如何去破,就像烦恼如何去破,用我们的心。

王德峰:孔子的“仁”

中国先秦开始论道,其中一个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古代希腊开始论道集中一个问题:语言是什么,存在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论道开始于先秦,为什么会论道?我们知道东周末年天下大乱,周王室被架空,上百个诸侯小国彼此征战,血流成河。当时我们这个民族陷入大痛苦之中,礼崩乐坏,人人自危,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中,这个民族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呢? 两种可能,一种是整个民族解体了,还有一种可能迎来了最初的论道的责任。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在先秦天下大乱的时候,最初一批论道的先哲们来了,人类始终以痛苦为代价来寻求真理。在未遇到大痛苦之前,我们会寻求种种知识,但不可能论道。我们寻求知识来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麻烦,但是现在大痛苦来了,知识是无法应对的。就像古希腊哲学之前,古埃及文明已经有相当好的文明成果,许多希腊的哲人都到埃及去学习,但是他们学到的就是经验和知识,因为古埃及人没有论道,古希腊也是因为他们的大痛苦,也就是城邦之间的战争这个大痛苦,带来古希腊最初的论道的人物,这一点中西方是一样的。中国人论道就是先秦时天下大乱这样一种痛苦状态的到来,论道的第一步要追问、要诊断,夏商周三代人民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寻找痛苦的根源,要找到那病症所在。论道开始了,我们后来就称之为百家争鸣,每一家、一派的创始人,都是从寻求痛苦根源着手论道的。找到的根源不一样,就有不同的学派了。 首先要讲的就是:孔子如何论道。孔子的仁学,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仁”,这个观念来自孔子对中国人民生活出了大痛苦的根源的追问。 孔子非常主张恢复周礼,所谓“礼”就是道德规则,孔子认为周礼很完备,他主张恢复,但是既然是如此完备的一个道德规则系统,怎么会被违背了呢?为什么人们不再遵奉这样的理呢?根源在哪里? 孔子找到了这根源,这根源就是我们中国人心灵无家,心没有家。血缘关系的家庭向来存在,但是中国人的心没有家,因为心没有家的缘故,所以周礼再完备,时常会被违背,不再遵奉,即便是我们遵守的这些规则时候,也是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 所以孔子论道的第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仁是我们心灵的境界,内仁而外礼,这样,“礼”才能得到遵奉。这是孔子论道的第一步。 他发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是心灵没家,那么心灵的家在哪里呢?在我们生命情感的本真之中,生命情感的本真,它用一个字来表达叫“仁”。 这个“仁”字能否把它译成欧洲语言?比方说你在英语当中会找到一些词,比如说慈悲、博爱,但这都不是孔子所说的“仁”。论语当中有一句话,“仁者爱人”,这是对“仁”的一种说明,“仁者爱人”,你读到这一句,你想把“仁”译成英语太容易了,我们就把“仁”译成love,行不行?肯定不行。因为私人之间的爱不能叫“仁”。于是要补充了,我们把孔子所说的“仁”看成是universallove,在love前面加一个universal,普遍的爱、博爱,很可惜,博爱是基督教的观念,儒家所说的“仁”并不是博爱。中国人心里都明白“仁”的意思,只是你未必能给它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仁”?比方说假定现在有两个老人亟待拯救,其中一个老人是你的父亲,另一个老人是别人的父亲,请问你先救谁?如果你想到了universallove,要博爱,应当大公无私,应当先把别人的父亲救起来,请问这怎么可以?我们在自己的父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都亲身感受过。此情此景,我们的父亲正处在死亡的威胁中,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去先救他,倘若我们不去先救他的话,我们一定心不安。倘若我们把自己的父亲救起来之后,如果尚有可能尽量把别人的父亲也救起来,这就是“仁”。“仁”是推己及人,并不是博爱。 所以孟子那句话说对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所以这个“仁”字你就没办法把它译成欧洲语言了。 我们假定:有一个欧洲的汉学家要研究中国的儒,那么他就一定要读孔子,至少要读他的《论语》。他读了《论语》,反复读了好多遍,后来就发生一个困惑,他首先发现儒家的学说,孔子的学说的核心观念是“仁”,这一点他明白了,然后他就读《论语》,读了多遍以后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仁者爱人”一种说法;“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一种说法;“仁以孝为本”,我们对父母的孝是“仁”的根本,又一种说法……种种的说法,翻遍《论语》的全书,终于找不到孔子关于“什么是仁”所下的最后的定义,这位汉学家就非常困惑了,他想要找一个中国人问问看。假定他找到我,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孔子的学说算不算哲学?”我说:“你这问题从哪里来?”他说:“哲学应当有明确的概念的定义,范畴的推演,我怎么在《论语》中就找不到这一切?”现在轮到我来问他了:“你是否知道,在你这个问题当中也隐藏着一个前提——你把你们欧洲的哲学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学说,符合这标准的叫有哲学,不符合的叫没哲学。这是不是欧洲中心主义?”他听我这样一问,觉得我有点道理,于是他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们中国的哲学有它自己的形态,有自己的道路?”我说:“正是如此。”“你能不能帮助我、引导我踏上中国哲学道路,进入中国哲学的形态?”我说:“基本上没希望,因为你在欧洲文化世界长大,比方说,假定你是英国人的话,你就在安格鲁萨克逊民族的英语中长大的,这件事就很难。于是我劝你《论语》也不必多读,照你读法读100遍、1000遍效果还一样。”他说:“我怎么办?”我说:“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只读论语中其中这么一段,慢慢去体会,有心得了跟我交流,没心得了放弃研究。“哪一段呢?”我说:“是这么一段——孔子有一天跟他的一个弟子叫宰予,有一番对话。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你主张恢复周礼,周礼当中有这么一条,假如我们的父母亲去世的话,要服丧三年,三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面对这个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孔子反问宰予,假如你父母亲去世的话,你吃的好穿的好,‘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你觉得心安吗?宰予回答:‘安。’孔子就来了一句,‘女安则为之’——也就是说你如果觉得心安的话,你就自己去决定服丧多少时间吧。宰予得了这个答案之后就走了。宰予刚一走孔子就忍不住说了一句,‘欲治不仁也’——宰予这个人不仁啊。”我请这位汉学家就读这一段,我们来想想看这一段最关键的是什么?孔子拿什么做标准,判断出宰予这个人不“仁”?这个标准就是:心安与否。好,我现在继续虚构。那么过了这段一段时间,这位汉学家来找我了,我看他来找我,我想大概有点希望。他跟我讲:“你叫我只读这一段,真有道理。我现在明白了,原来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什么是“仁”,虽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实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什么主线?”他说:“就是心安与否。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总是以“心安与否”来指点我们,什么叫‘仁’。”这位汉学家接着继续说:“我现在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孔子所说的‘仁’根本不是概念。” “不是概念是什么?”他说:“是生命情感。”他一说出这句话来,我就竖起大拇指了,我说:“你行了,从现在开始你真可以研究中国哲学,因为你已经踏上了中国哲学的道路,中国学术界的道路不是理性判断的路,而是生命情感的路。”试想一下,假如孔子正面回答宰予的问题,会怎么样?他一定要跟宰予讨论为什么要三年,或者两年半也行,或者两年也可以。倘若这个讨论一旦展开,这个事情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叫理性的计算。所以孔子绝对不会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仁”不是头脑中的理性的概念,“仁”是生命情感的本真。倘若你不服丧的话,这个本真的生命情感是不可压抑的,他要出来,出来的表现是心不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

王德峰——人文典籍与人生,演讲精华笔录

一,人类的思想从来都是旧的。都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被称之为轴心时代。1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百家。2古希腊哲学先驱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3古印度的释迦摩尼。4古代犹太教的一批先驱。人类从来没有第五种思想。二、人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传到下辈子的。只有两样东西:一,这辈子造的业。二,还有就是智慧。人生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现实人生当下的书。还有一本就是哲学或佛经。我们只有在这两本大书之间来回走,我们才能长智慧。 三、知识与智慧的联系。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在探讨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旦有一个确定结果的话,就会从中分化出一门科学来。毕德哥拉斯思想: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数与数之间和谐比例的关系,就是宇宙的构造本身。这种思想表明,数不仅是人类整理事物的方式,而且还就是宇宙的构造自身。但这种思想没有证据。思想不需要证据。不是知识。而正因为有毕德哥拉斯的“数”的宇宙观,才会产生现代自然科学。数学的理性,不但是人类自身的理性,而且是宇宙自然的构造。 四、为下一代奋斗就是为未来奋斗。“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她的勤劳与勇敢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为下一代而奋斗的这件事情上。 五、中国人不是一个遗传基因,中国人作为一个文化属性,根源于汉语。我们只要说汉语,我们就仍然是中国人。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人为语言之家为家。千万不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语言。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语言中的经验。我们在语言中形成了对世界基本理解的框架。我们也在语言中形成了最基本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六、汉语中“缘分”二字,既包含偶然性含义,又有必然性含义。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单词。说出缘分二字,哪怕你从未读过佛经,你已经在佛教思想里了。七、读了“儒道佛”的经典,我们就从不自觉转到自觉,进入到“儒道佛”的思想里。读了中国伟大的人文典籍,我们就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因此有了精彩,有了意义。八、中国哲学中“仁”,不是概念,而是生命情感。即“心安与否”。西方认为“情感是主观性、偶然性”的领域。人与人千差万别,这里面怎么会有普遍真理呢?这表明西方思想的局限性。中国哲学从论道开始就说出了“生命体验的真相说出来”。“心安否”即追问生命体验。所以中国哲学走了一条生命情感的路,西方哲学走了一条理性逻辑的路,各自阐发普遍真理。中西智慧与思想的差别: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国——“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精神无家可归,交给宗教。而中国人交给哲学交给生命体验与感受。九、读了中国的人文经典,我们获得了生命感受提升到生命境界的机会,真理来了。儒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道德的境界(教我们有德性)。道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天地的境界。(教我们得自在)佛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解脱的境界(教我们得解脱)。到宋明,儒道佛三者合流。形成最高成果——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十、解释“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动”学哲,学佛,阅读人文典籍,是对生命实践的指导。提高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王德峰:愿你们永葆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创建未来的勇气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非常高兴能参加这一次本年度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也感到荣幸能够作为教师的代表做一个发言。 首先要祝贺哲学学院的全体毕业的同学完成了学业,即将进入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这是各位毕业生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这件事本身就是值得祝贺的。我们都是哲学学习的学生和研究者,在想到“人生的新起点”这个观念的时候,自然要想到“时间”,讲到时间这个观念,自然就进入了一个哲学上的非常重大的讨论——时间的观念和对时间的哲学思辩向来是重要的哲学学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在借助这样一个话题,来谈一谈我们的教师,对我们今今年毕业的哲学学院的所有毕业生未来的期许和祝愿。 我想谈三点,第一点就是讲 人是时间性的存在物 。时间是什么?时间不是一维的,并不是无数均匀的瞬间点连缀而成的一维的一条线。时间是三维的, 时间在它的每一个瞬间都携带着过去、筹划着未来,这就是当下的存在方式 。各位今天举行这样一个毕业的典礼,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携带着过去、筹划着未来。那么未来是什么?我们会想起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显著的部分就是他的历史哲学思想。既然谈到历史,于是哲学如何思考时间?我们都知道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哲学的基本观念就是历史的理性,把人类社会的时间进程放入一个理性的逻辑框架中去理解,所以真理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是试图表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产生一个重大的疑问——历史的存在是时间性存在,历史事物都是时间性存在,时间性的存在如何又同时是逻辑的东西?这个大问题曾经折磨了我好久,在今天顺带提一下是为了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未来是什么? 未来尚不存在,但是我们却要去筹划它,能以筹划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就像我们今天的毕业生以筹划未来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毕业。 那么未来是什么?我们再度可以提到黑格尔,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当我们对一个社会形态的理解在理性的把握达到成熟的时候,其实这个被把握的社会形态已经变老了,所以他说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的时候起飞,所谓黄昏指的就是这个他所思考和想要把握的社会形态已经进入黄昏了、已经年老了,他这个社会形态的某种真理才算被把握到了,就是所谓著名的“密涅瓦的猫头鹰”的比喻。 黑格尔不愧是伟大的哲人,他也知道自己历史哲学思想的一个巨大的没有解决的空缺,于是关于未来,黑格尔说过这样的话: 未来不是知识推断的对象,未来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 黑格尔的这个说法本身表明了他对自己历史哲学的突破,但这个进一步的思考已经不是由他来做了,我们想到的是后来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就是《存在与时间》,时间的观念如何触摸人的内心?时间的观念既然触及人的内心,他就意味着人对存在的理解, 因为人的领会存在才会筹划那个暂不存在的未来 。这是海德格尔哲学给我的一个重大的启发,我这里并不是在空谈哲理,而是在谈我们的现实人生。现实人生就是个时间的历程,每一个人都是时间性的存在,所以当我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对未来究竟有没有信心?未来在何种意义上是可以被担保的呢? 必须承认黑格尔说的对:未来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于是我们人如何走进未来?人类向来是如何走进未来的?人类不是以预知未来的方式走进未来,向来不是如此。假如人类是以预知未来的方式走进未来的话,人类就是算命先生了。 人类是以筹划和下决断的方式走进未来。 这里我用的一个概念叫“筹划”,筹划不是预知,筹划本身表明了某种没有把握的东西。哲学的事业是真理的事业,通过黑格尔讲真理是一个过程,又通过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的吸取,让人类的历史、人的感性的存在也是一个历史过程,然后就又通过海德格尔对我们的启发,我们重新建立我们的生命观。 哲学是真理的事业,那么真理是个怎样的事业呢?我借用海德格尔的表述:真理并不是某种可以既与的,被担保的认识,不是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终于达到了它的真理,不是这样的东西, 真理就是属于对未来的筹划,而为对于未来的创建 ,请注意创建这个词,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认为自己是真理在握的。 在各位复旦哲学学院的毕业生们多年的哲学的学习和修养,恐怕在真理观上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对真理的这种认识,对于我们的未来的人生道路具有莫大的启发的意义。 我们当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个信心的根据在哪里?根据在于我们具有着追求真理的热情,并且有创建未来的勇气 。 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点,我希望我把这一个愿望,也许是全体哲学教师的对毕业生的愿望如此表达了一下, 我相信每一个在哲学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应当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热情,和创建真理的勇气 。 今天我要讲的第二点,就是我们作为学习和研究了多年哲学的学生,我们应当相信我们自己。我们相信我们自己什么? 相信我们自己可以免除当代文明的虚无主义病症 。我用虚无主义概念来揭示当代文明的根本病症,最初发现这个根本并且并且把它赤裸裸地说出来的是尼采,马克思是用了“异化”来诊断当代文明的根本病症,海德格尔用了“遗忘存在”来揭示当代文明的根本病症——我们只抓住存在着遗忘的存在本身,这都是关于虚无主义病症的不同的哲学表述。所以我相信我们复旦哲学学院毕业的学生,应当有一种自信,让我们作为哲学的研究者免于当代文明的虚无主义病症,这种虚无主义病症是资本逻辑和技术的进步强制赋予这个时代的,所以我们复旦大学毕业的学生要记得啊,我希望要记得, 我们要跟这个社会的资本逻辑保持必要的距离 。 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未来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何为成功,何为失败?这个标准不能由资本的逻辑赋予我们,否则我们就白白地学习了哲学,我们离开智慧就太遥远。 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人生的成功,什么是人生的失败?并没有一个所谓量化的标准,它是关乎文化精神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中国的年轻人在一种怎样的文化精神中来评价自己的人生?这是件大事。那么我们是中国人,今天来参加这个毕业典礼的复旦哲学学院的学生多少都读过中国哲学的著作,有的是直接研究中国哲学的,有些是研究西方哲学,但一定也了解中国哲学。在我们哲学学院的教师和研究者当中向来有一种很好的特征或者倾向,就把马中西打通——我们并不主张专业细分,我们复旦哲学学院那么多很好的教师,身上都有马中西的很多特点。所以我们这些学院的学生、毕业生也应当是, 我们应当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关注中国哲学 。 如果有人问我一个问题:王老师,在你看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么我一定跟这位同学讲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抽象,抽象到已至于我无法回答。你应该这么问:欧洲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阿拉伯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才能够讨论。一个欧洲基督徒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在他的基督教的信仰中;一个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如果他是穆斯林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在他的伊斯兰教的心;所以我们应该来问的是比方说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中国人从哪里获取他的人生?一定是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从本民族的哲学中。 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不是个宗教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实现始终是在哲学中进行的,所以应当这样回答—— 中国的哲学实际上就是人生哲学 。 中国哲学有多家多派,后来成为主流的是儒道佛三家,佛家当然是中国化了的,佛学于是沦落了中国哲学,特别是禅宗,于是我们就要想:我们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无论哪一个专业学科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我们不要忽略了中国哲学,因为中国人的人生意义,主要是由儒家来回答,儒道佛三家,儒家始终是根本。 如果有人有同学问你能否简要的说一下,按儒家看来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我回答就会是两个汉字—— “牵挂” ,中国人很怕死,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当中最怕死的民族之一。为什么怕死?因为世界上有人牵挂着,或他牵挂别人或别人牵挂他,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牵挂,他就不会怕死,所以我是这么来回答关于中国人的人生意义的提问的。他扎根于儒家,儒家让中国人站在大地上,这大地就是亲情和亲情传递给我们的责任。把这一点表达的最好的,在我看来是孟子的“亲亲而人民,人民而爱物。”我想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我们哲学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未来的生涯当中我们多少已经养成了思考哲学的习惯,也会去读一些哲学的经典, 别遗忘了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原点。 今天我想讲的第三点,其实就是 对未来、对我们毕业生的未来的一种期待 。我们要过有意义的人生,不等于现在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我向来反对把复旦大学看成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不, 复旦大学是培养民族脊梁的地方,能够担当推动民族进步之使命,哪怕只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 ,我们 不要去追求那种作为未来成为社会精英那种意义上的成功 。所以我就想起了《大学》位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之首,《大学》讲的“三纲领”我们复旦哲学学院的学生都知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纲领真是高明,有原则的高明, 关于我们应该度过怎样的人生有一种原则高度的启发 。 第一个纲领明明德,在明德前面加一个“明”什么意思?就我们本有明德,我们在这一件上相信自己。“明德”在王阳明那里就是“良知”,也就是我们本有“良知”,但是可以被遮蔽、完全可能被遮蔽、经常被遮蔽,遮蔽这个名字叫“私欲”,把这个私欲之弊去掉,就让明德重新呈现,那叫“明明德”,这是我的解释啊,但大多数人恐怕也这么解释。 明明德并不是个人在书房里边苦思冥想的,这样明明德明不了,明明德的途径是什么?是亲民,“亲民”在我看来应当这么来解释:就是 参与和体察人民生活 ,朱熹把他改成了他说“旧本有误”,说本应当是“新民”,后来王阳明又批评了朱熹说还是亲民是对的。我认为“亲民”是对的,因为 中国的基本思想并不是要改造老百姓、改造人民生活,而是参与和体察人民生活,因为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那么我们哲学学院毕业的学生们,将来你无论从事怎样的职业, 不要频频被你的职业的这个小小范围所限制,你从事你的职业,你也通过你的职业在亲民,在参与和体察人民生活,这是你明明德的途径 。 然后我们人生的终结的最高的目标是什么?“止于至善”。至善并不是我们人生本身过得非常圆满、毫无遗憾、不犯错误,刚才我们的院长已经讲过了自由和错误,错误和自由是关联在一起,我们不是上帝这个全知全能的至善,这个至善也不是这个上帝意义上的至善,而是 此心——我们的生命情感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什么叫至善:“此心存乎天理之极。”“此心”就是生命情感的居所, 我们的生命情感始终和天理一致,而且是那么的纯粹 。天理也不是概念,不是道德的教条和规则,这个天理是我们生命情感本有的条理, 我们进入我们生命情感本有的调理,不要掺杂任何杂质进去,那叫“纯”,我们的一生这样走过来,那叫人生,最好的人生 。 这是我理解的第三条纲领。也许在解释上会跟有些学者不一样啊。但是总而言之, 中国的哲学是生命实践的哲学,这个生命实践的哲学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实践达到智慧的境界,中国哲学是人生的智慧境界,是每一个中国年轻人所需要、所应当进入其中的 。 在这个并不轻松的时代,我真诚地祝愿我们哲学学院的本届毕业生,在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是 在你们遇到挫折困境的时候,你们的内心是光明的,对未来是永远不会绝望的,你们将亲手演绎你们年轻的生命和热情,推动民族的进步 。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德峰:孔子的“仁”

中国先秦开始论道,其中一个问题,人性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古代希腊开始论道集中一个问题:语言是什么,存在又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论道开始于先秦,为什么会论道?我们知道东周末年天下大乱,周王室被架空,上百个诸侯小国彼此征战,血流成河。当时我们这个民族陷入大痛苦之中,礼崩乐坏,人人自危,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中,这个民族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呢? 两种可能,一种是整个民族解体了,还有一种可能迎来了最初的论道的责任。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在先秦天下大乱的时候,最初一批论道的先哲们来了,人类始终以痛苦为代价来寻求真理。在未遇到大痛苦之前,我们会寻求种种知识,但不可能论道。我们寻求知识来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麻烦,但是现在大痛苦来了,知识是无法应对的。就像古希腊哲学之前,古埃及文明已经有相当好的文明成果,许多希腊的哲人都到埃及去学习,但是他们学到的就是经验和知识,因为古埃及人没有论道,古希腊也是因为他们的大痛苦,也就是城邦之间的战争这个大痛苦,带来古希腊最初的论道的人物,这一点中西方是一样的。中国人论道就是先秦时天下大乱这样一种痛苦状态的到来,论道的第一步要追问、要诊断,夏商周三代人民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寻找痛苦的根源,要找到那病症所在。论道开始了,我们后来就称之为百家争鸣,每一家、一派的创始人,都是从寻求痛苦根源着手论道的。找到的根源不一样,就有不同的学派了。 首先要讲的就是:孔子如何论道。孔子的仁学,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仁”,这个观念来自孔子对中国人民生活出了大痛苦的根源的追问。 孔子非常主张恢复周礼,所谓“礼”就是道德规则,孔子认为周礼很完备,他主张恢复,但是既然是如此完备的一个道德规则系统,怎么会被违背了呢?为什么人们不再遵奉这样的理呢?根源在哪里? 孔子找到了这根源,这根源就是我们中国人心灵无家,心没有家。血缘关系的家庭向来存在,但是中国人的心没有家,因为心没有家的缘故,所以周礼再完备,时常会被违背,不再遵奉,即便是我们遵守的这些规则时候,也是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 所以孔子论道的第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仁是我们心灵的境界,内仁而外礼,这样,“礼”才能得到遵奉。这是孔子论道的第一步。 他发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是心灵没家,那么心灵的家在哪里呢?在我们生命情感的本真之中,生命情感的本真,它用一个字来表达叫“仁”。 这个“仁”字能否把它译成欧洲语言?比方说你在英语当中会找到一些词,比如说慈悲、博爱,但这都不是孔子所说的“仁”。论语当中有一句话,“仁者爱人”,这是对“仁”的一种说明,“仁者爱人”,你读到这一句,你想把“仁”译成英语太容易了,我们就把“仁”译成love,行不行?肯定不行。因为私人之间的爱不能叫“仁”。于是要补充了,我们把孔子所说的“仁”看成是universallove,在love前面加一个universal,普遍的爱、博爱,很可惜,博爱是基督教的观念,儒家所说的“仁”并不是博爱。中国人心里都明白“仁”的意思,只是你未必能给它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仁”?比方说假定现在有两个老人亟待拯救,其中一个老人是你的父亲,另一个老人是别人的父亲,请问你先救谁?如果你想到了universallove,要博爱,应当大公无私,应当先把别人的父亲救起来,请问这怎么可以?我们在自己的父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都亲身感受过。此情此景,我们的父亲正处在死亡的威胁中,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去先救他,倘若我们不去先救他的话,我们一定心不安。倘若我们把自己的父亲救起来之后,如果尚有可能尽量把别人的父亲也救起来,这就是“仁”。“仁”是推己及人,并不是博爱。 所以孟子那句话说对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所以这个“仁”字你就没办法把它译成欧洲语言了。 我们假定:有一个欧洲的汉学家要研究中国的儒,那么他就一定要读孔子,至少要读他的《论语》。他读了《论语》,反复读了好多遍,后来就发生一个困惑,他首先发现儒家的学说,孔子的学说的核心观念是“仁”,这一点他明白了,然后他就读《论语》,读了多遍以后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关于什么是“仁”有不同的说法:“仁者爱人”一种说法;“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一种说法;“仁以孝为本”,我们对父母的孝是“仁”的根本,又一种说法……种种的说法,翻遍《论语》的全书,终于找不到孔子关于“什么是仁”所下的最后的定义,这位汉学家就非常困惑了,他想要找一个中国人问问看。假定他找到我,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孔子的学说算不算哲学?”我说:“你这问题从哪里来?”他说:“哲学应当有明确的概念的定义,范畴的推演,我怎么在《论语》中就找不到这一切?”现在轮到我来问他了:“你是否知道,在你这个问题当中也隐藏着一个前提——你把你们欧洲的哲学作为一种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学说,符合这标准的叫有哲学,不符合的叫没哲学。这是不是欧洲中心主义?”他听我这样一问,觉得我有点道理,于是他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们中国的哲学有它自己的形态,有自己的道路?”我说:“正是如此。”“你能不能帮助我、引导我踏上中国哲学道路,进入中国哲学的形态?”我说:“基本上没希望,因为你在欧洲文化世界长大,比方说,假定你是英国人的话,你就在安格鲁萨克逊民族的英语中长大的,这件事就很难。于是我劝你《论语》也不必多读,照你读法读100遍、1000遍效果还一样。”他说:“我怎么办?”我说:“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只读论语中其中这么一段,慢慢去体会,有心得了跟我交流,没心得了放弃研究。“哪一段呢?”我说:“是这么一段——孔子有一天跟他的一个弟子叫宰予,有一番对话。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你主张恢复周礼,周礼当中有这么一条,假如我们的父母亲去世的话,要服丧三年,三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面对这个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孔子反问宰予,假如你父母亲去世的话,你吃的好穿的好,‘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你觉得心安吗?宰予回答:‘安。’孔子就来了一句,‘女安则为之’——也就是说你如果觉得心安的话,你就自己去决定服丧多少时间吧。宰予得了这个答案之后就走了。宰予刚一走孔子就忍不住说了一句,‘欲治不仁也’——宰予这个人不仁啊。”我请这位汉学家就读这一段,我们来想想看这一段最关键的是什么?孔子拿什么做标准,判断出宰予这个人不“仁”?这个标准就是:心安与否。好,我现在继续虚构。那么过了这段一段时间,这位汉学家来找我了,我看他来找我,我想大概有点希望。他跟我讲:“你叫我只读这一段,真有道理。我现在明白了,原来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什么是“仁”,虽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实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什么主线?”他说:“就是心安与否。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总是以“心安与否”来指点我们,什么叫‘仁’。”这位汉学家接着继续说:“我现在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孔子所说的‘仁’根本不是概念。” “不是概念是什么?”他说:“是生命情感。”他一说出这句话来,我就竖起大拇指了,我说:“你行了,从现在开始你真可以研究中国哲学,因为你已经踏上了中国哲学的道路,中国学术界的道路不是理性判断的路,而是生命情感的路。”试想一下,假如孔子正面回答宰予的问题,会怎么样?他一定要跟宰予讨论为什么要三年,或者两年半也行,或者两年也可以。倘若这个讨论一旦展开,这个事情就变成另外一件事情,叫理性的计算。所以孔子绝对不会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仁”不是头脑中的理性的概念,“仁”是生命情感的本真。倘若你不服丧的话,这个本真的生命情感是不可压抑的,他要出来,出来的表现是心不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

王德峰儒释道人生哲学纲要及我的理解

复旦王德峰教授的在一次讲座中指出,人心的无限与人的存在现实的有限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种冲突的需要超越性的方法,超越性就是要有出世的精神。

中国儒释道三教各自给出了超越性的方法,王德峰教授高度概括后总结为三句话,分别体现儒释道三家最核心、最本质的观点。

儒家强调“ 无所为而为 ”,行动本身就是目的,行为本身就是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体现。儒家是入世的,但是尤其自身的出世的精神追求,如同宗教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这种责任感和道德感使得儒家“必须”或“情愿”去做某些事情,做了就实现了“仁”,例如“舍身成仁”,强调的就是去做了就“得仁”,而非做了之后的结果与“仁”有关联。再如“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也是儒家价值观的体现,英雄在于其某种勇敢行为体现了“仁”,而不在于这种行为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这样的求仁的过程中,儒家表现的是真诚不虚伪,内心情感与外在行动一致,浑然忘我。所以现实世界的困难对儒者而言是达成结果困难但不是最求“仁”的困难,因而儒者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安顿自己的内心。

到家强调“ 无为而为 ”,行动中减少人为的干预。减少人为的干预就是顺其自然。到家的具体操作就做加法,例如饿了就吃,但不追求山珍海味,不一味求饱。饿与不饿是自然的,美味与饱是人为的。得道者不在现实中增加自己的干预,而是顺应现实的规律行动,所以与现实顺应而不融合,从而实现了自己的超越,并安顿了内心。

佛家强调“ 无心而为 ”,心念造作产生新的业力,佛家只求积极做事,但不在事情的目的和感受上停留,做事为了消业,无心便是不再产生新业,业消了,人也就解脱了。因此现实的困境不会对学佛者产生干扰,从而学佛者超脱了显示,安顿了内心。

就我们具体的生活而言,应该如何落地践行呢?王德峰教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他自比,我王德峰发现某个区域缺医少药,我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我开办了一家医院,这是我的“仁”心使然,但由于我不善经营,关张退出,但是吸引了有能力者开办了新的医院。整个过程不管医院成功与否,至少是我的仁的心之外在行为表现,至于结果如何倒在其次。

这就是使命感驱动的儒家伟大精神,也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具体体现。

但是我的疑问依然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应该如何选择,并依照奉行呢?王教授没有给出答案。讲课很好,但是对学生如何践行的指导还没有见到王教授的能耐。这大概也是王教授自嘲自己是“吃开口饭”的人吧。

当然,不能苛刻地要求王教授,毕竟有坚信的理论,并在生活中融汇贯通,实施无碍,这不就是像王阳明这样的圣人吗?我们这个时代会有圣人出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