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爻卦是什么,上六爻什么意思

爻卦是什么意思

卦爻(音yao,姚)是《易经》的基本因素,分阳爻(―)、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三阳爻)、坤(三阴爻)、震(下一阳爻上二阴爻)、巽(音xun,训,下一阴爻上二阳爻)、坎(上下皆阴爻中一阳爻)、离(中一阴爻上下皆阳爻)、兑(上一阴爻下二阳爻)、艮(音gen,亘,上一阳爻下二阴爻)。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否极泰来之“泰”乃上坤下乾,“否”乃上乾下坤;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晨读笔记:《周易》 (11-7)泰卦五爻

[注释] (1)帝乙归妹:帝乙,殷高宗,即纣王之父。归,女子出嫁。妹,少女。此说的是:商王帝乙将少女嫁给了周文王。归妹卦亦有此卦辞。 (2)祉(zhǐ):《说文》:“祉,福也。”一般是“福祉”连用。 [参考译文] 六五,帝乙嫁出了自己的妹妹,其妹因下嫁而获得到幸福,这件事很吉祥。 《象传》说:“求福而得吉祥”,六五以“中和”之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心愿。[解读] 六五以阴柔居君位,位极尊而性极柔,应该也能够与下卦之九二相应,屈己之尊而顺从九二之阳。爻辞取“帝乙归妹”之象说明这个道理。帝乙即商纣之父。归妹即嫁妹。帝乙之妹下嫁给臣下,也要降其尊贵,顺从其丈夫。在古人看来,这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事情。

为什么叫六爻卦,不叫七爻卦或者叫五爻卦呢???

六爻卦是由八卦转化而来,每个卦有三个爻,加起来就是六个爻,所以叫六爻...

15易经文言乾卦第五爻: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原文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①。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注释 ①睹:仰望。 直译 九五爻辞说:“龙得到天时地利,飞上天空,有利于会见德才兼备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孔老先生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志同道合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枯的地方爻延。云围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本来是天上的东西,就自然会上升。本来是地下的东西,就自然会下坠。这是说一切事物各自依循它的类别而相聚。” 详解 九五爻几乎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九五至尊,之所以“尊”,是因为他在这个局中的最好位置。九五爻,阳爻得阳位,是得正,而且又居上卦的中位,所以是中正之位,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得正。 凡是得中位的,只有二爻与五爻,分别是内外卦的中位,关键还要得正,得正就是阴爻要得阴位,阳爻要得阳位,能得外卦的中正之位,也就是九五至尊之位,就是人生的顶峰,如果再高的话,就到了上爻,就是退休了。 当然,在官位上的指代九五至尊就是皇帝,上九爻就是太上皇。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九五位,从客观上讲,达到自己内心与形式上的统一,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就是九五。九五并不是一定要去做皇帝,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皇帝”之位,成就你自己,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就是九五。 乾卦以龙取象,九五爻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三栖动物,所以才可以“在田”、“在渊”、“在天”,但最能发挥其优势、展现龙姿的就是“飞龙在天”。 九五爻与九二爻都有“利见大人”,在《易经》中有很多处都出现了“利见大人”,但多数的“利见大人”都是言同义同,唯有乾卦的“利见大人”是言同义不同。 九二爻的“利见大人”是指利于见到同德之人,也指见到九五这样的大人;九五爻的“利见大人”是指利于 招揽下面的大德之人,与其共同图谋天下之事。 君子通过努力终于集君德与龙德于一身,能够真正与上下自然呼应,能够本着天地之德来利及万民,能够与天下万民相应,上下都能融人到最好的状态中,这是需要很高的境界的。很多人是言同而义不同,正所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天水讼卦也有“利见大人”,那是利于见到刚健中正的大人来评评理,为什么要找人评理?那就是因为义不同言也不同。能够做到义不同而言相同的人已经是非常有忍耐心了。其实言同义不同,或者义同言不同都是观物的结果。 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书》,邵康节将《易经》之理“盈、虚、消、长”与“穷、通、变、化”的思想揉入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构成了《皇极经世书》的“历史哲学”和“易学史观”。“皇极经世”的含义是:至大之谓“皇”,至中之谓“极”,至正之谓“经”,至变之谓“世”。 《皇极经世书》是以“元、会、运、世”为经,以先天八卦图64卦象为纬,以律吕声音为频率来破译天地万物的一种博大的体系,是一部预测万物盛衰生死奥秘的奇书,预测从开天辟地、人类生长到历代之兴衰。 但现在能看懂这本书的人,真的不多。《皇极经世书》最具代表的就是观物篇,也就是如何看待天地万物。“元、会、运、世”是邵康节用特殊的易学之象数和独特的数理逻辑创立的一套推算宇宙万物生灭兴衰的天体理论。 然而,什么是“元、会、运、世”呢?一般而言,这是中国古代所采用的很能符合官方与民众的使用需求的时间区隔单位。邵康节说:“天地亦物也,亦有数焉。” 他所追求的是一个足以解释天地之奥秘的理论,他从时、日、月、年、世的进展和积累中发现有重复着的十二、三十的倍数关系:十二时辰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三十年为一世。因此,可以遵照这一规则来推出更长的时间单位,例如,以十二世为一新的时间单位,称为“运”;再往上推则是三十运为一个单位,称为“会”,最后,则是十二会为一个单位,称之为“元”,有万物之始的意味。如此,这些时间单位间的关系则是:时积而成日,日积而成月,月积而成年,年积而成世,世积而成运,运积而成会,会积而成元。这样算下来,一个“元”的时间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刚好与释迦牟尼佛说的一个“劫数”是巧合的。 邵康节能够靠自己的心志,观天地之万物,上通天文,下达地理,能够用元、会、运、世来分世间,并且能够从甲子黄帝开始,到宋仁宗天圣元年癸亥,把每一年的大事预先准确地推断出来,真的是很伟大!在《皇极经世书》里面,邵康节能够把八卦的卦象重新定位,乾兑离震定为日月星辰,把巽坎艮坤定为火风水石。从邵康节的观物思想更知其伟大之处:“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们很难做到以天地观万物,凡事皆以我心来判断,我感觉好就是好,我认为不好就是不好,物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只是“我”的感觉不同罢了,以我观物,情也。情,偏而暗。 我们且不说以天地观万物或者以道观天地,我们先尝试跨越“我心”这个层级,已经很不错了。而邵康节能够以天地观万物,以道观天地,那真的是上下皆已贯通,要不然,邵康节怎么会曾一度与孔老先生齐名呢? 若能够跨越以“我执”、  “我心”来判断事物,这样就有可能使上下由“异”转为“同”,正因为九五爻的“利见大人”是言与义都相同,所以后来孔老先生在解释的时候才说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是点题。中孚卦的九二爻的《爻辞》讲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糜之。”其实表达的意思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老先生怕我们不明白,后面又接着解释什么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这些是常识,都不用细讲,世间万物无不如此,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水的流向,当然会朝湿润的地方;火也是,哪里干燥哪里就先着火,这就是万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表现。声音,声为阳,音为阴,声为天之阳,音为地之阴。上天给的声音就是风声、雷声,人属于地之物,所以我们形容自己是“五音不全”,而非“五声不全”。 “云从龙,风从虎。”云与风就代表气,云与风都是多变的。龙与虎其实是共性,我们很难描述龙,我们是龙的传人,对幻化的龙的概念已经是耳熟能详,几乎都能描述出龙的具体样子,神龙见首不见尾,非常神秘,变幻莫测的云如同随着龙翩飞。“风从虎”,虎虎风声,风像虎一样有能量与动力,是在进一步说明“利见大人”的言同与义同,用有形与无形的事物把内心真正追求的义表达出来了,先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已经把义和言描述清楚了,后面又进一步用常识具体来描述,让我们茅塞顿开。说孔老先生是万世师表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他能够将这些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解释清楚,让我们对“义”与“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作”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起也。圣人有所作为,天下万物都在看着,说白了,就是圣人为天下万物代言。万物以天为本,向上发展;以地为本,向下扎根。也就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而万物又必须落地生根才能生长,这就是万物各依其类别,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三皇五帝“圣人作而万物睹”的时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盛世。“则各从其类也”,这个“类”是自然的取象,圣人借用自然的取象来描述圣人出而万物各分其类开心生活的一种情状,同时也描述了圣人治理天下的功德。其实,即使圣人不出现,万物也一样生长,但是世界是全息同构的,我们很难去论证如果是无德之人当政,天下就会风不调雨不顺民不聊生,要不然,为什么所谓的盛世也会出现朝代更替呢?反过来讲,即使是圣人盛世的时候,也有天灾与人祸,但如果是仁君,能够像九五爻这样为天下百姓天下万物着想,万民与万物就会与君同心,共同尽全力抵抗灾难。这里给了我们启示,我们有没有达到我们内心的九五至尊呢?能不能达到我们人生的“飞龙在天”呢?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自己口出的言与内心的义相同呢?这里以物与物的相互感应引申到“圣人作,而万物睹”,得到“各从其类”的结论,以解释“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值得我们深思。 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一共有六龙,实际上是同一条龙在六种不同的时位制约下的六种表现形式。九五的爻象是“飞龙在天”,象征着这条龙经历了初之“潜”、二之“见”、三之“惕”、四之“跃”四个阶段,飞上了蓝天,圆满实现了自由翱翔的理想。这是比喻一个具有为君之德的领导人才在经历四个阶段的磨炼之后,逐步跃升到九五之尊的君位,最终克服了有德与无位的矛盾,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从龙的角度来看,蓝天只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外在条件,自由翱翔才是理想的内在本质。对于一个真正具备龙德的君子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形。九五之尊的君位并非理想本身,而是作为一个外在条件,便于发挥领导的功能,创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丰功伟绩。 1�3؈��

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是什么意思 一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是啥意 ...

1、意思是:总称六爻,是用硬币摇六次,一个1是少阳,2个1是少阴,3个1是老阳,3个花是老阴,从下往上写,得出的两个卦组成的一个复卦。最下面那根就是一爻,然后依次往上数,到六爻。 2、六爻,既可以指从下向上排列的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也泛指借用这种组合进行的方法。 3、爻的本义是“交”、“效”,纵横之交、阴阳之交,“效”则是通过“交”所产生的“效用”,可以通过全局计算来衡量,依不同方法、体系、定位立极,有相应不同解释。 4、在最下面的符号称为“初爻”,最上面的符号称为“上爻”,其间从下向上依次为二三四五爻。阳爻‘―’(一长横)又称‘九’,阴爻‘--’(两短横,中间有空格)又称‘六’,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上爻”是阴爻,那么“上爻”也可以说成“上六”。 5、初爻加二三爻成一个“卦”,称为“内卦”,也称为“下卦”;四五爻加六爻成另一个“卦”,称为“外卦”,也称为“上卦”。

“大壮5爻”什么意思啊,如能详细解释更好,若不能,指点一下也可,先...

易经六十四卦第34卦 雷天大壮六五 丧羊于易,无悔。 【白话】六五,在田边地头丢失了羊,却并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不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况发生。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在田边地头丢失了羊”,是由于其位置不恰当。 大壮六五丧羊于易解大壮,上震下乾。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简解:丧羊于易,一向被“易为历史故事书”论者视为最“有力”论据之一。羊阳同音,又羊色白,性狠刚健善行走登山,故羊为阳之代。大壮以羊说事,遯以猪说事,二者前后相对应。丧羊者,六五时至而旺,下与九二应,二被三四阻隔不应,遂与之一体成互乾。互乾再与六五成逆比为兑羊,此时六五兑羊象出。然而因逆比,阴欺阳,阳嫌阴,九四离五反与三二再一体为互乾,如此互兑坏,兑羊象无,故谓“丧羊”。易者,有解为地名者,有解为场、田畔处所者,有解为容易之易者,自古以来难以定论。其中以易为场较近于易义,因为卦中有其象。易场古同,为田园野地。六五位上震之中,震为田原、林野,易场即是震象,先兑羊在震场中,今则兑无,故谓“丧羊于易”。震象为场,《周易尚氏学》曰:“诸家作难易解,不辞甚矣。惟场象无有详者,按震为阪,说文阪坡也。”象言“位不当”,也是说五在乾上,其位不当,故丧其羊。无悔者,因五兑羊象、九四离五丧羊象均对卦体的完整性有影响,故为有悔,然而其悔又无者,因为六五居中故。中则无不宜,虽暂时无应而终则可与二应,应故无动变,悔自然也就无了。“丧羊于易”本为易象而非即是史实,假如真有其事,在情理上就说不通,丢了羊怎么还“无悔”、心安理得呢?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者与象言也不合,“位不当”显然指六五所在位置,而非是羊所在的地方不当。即使羊在的地方确实不当,或草寇出没,或虎狼成群,羊丢得一只不剩,那也不该“无悔”满不在意呀!以其为历史事件解之,无法自圆其说,是根本不符合易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