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传承的重要性,财富传承的三大核心

保险中的财富传承怎么理解

我理解的财富传承就是把财产安全的传递下去给自己的后代。财富传承的工具:包括保险、遗嘱、信托、离岸信托、家族基金、委托。委托里边包括律师委托,公证员委托,亲戚朋友委托。再一个是身份安排,慈善基金会。财富传承的意义:一个是财产的持续管理,第二个是家人的持续受益。财富传承的工具组合运用:信托、保险、律师和遗嘱构成财富传承的四大基础工具。具体举例:比如将股权进行有计划地转让、附条件的财产转移约定、策划设立传承子公司、设计购买教育养老年金、购买人寿保险、离岸投资及信托、家族有限合伙等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财产信托方案。信托就是把私人财产委托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信托机构的名义,为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经营管理和处置财产。信托具有财富信息保密、不受司法追诉、阻断债务追索、指定受益利不被剥夺等等诸多功能。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财产一旦交付于信托机构,从法律上即与委托人相隔离,起到财产保护的作用。而信托机构向受益人处分财产,必须完全依据委托人的意愿,不受行政、司法、债权人的阻碍干涉,即使委托人过世,其管理和分配财富的指令仍然能够得以延续执行。特别是信托离岸还可起到债务人保护和规避遗产税的作用。信托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私人财富传承规划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具。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财富信托管理,相信随着遗产税开征的步伐临近,私人财富信托必将应运而生。就此而言,我们认为财富传承需要尽早谋划,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走向以专业知识及技术规划财富配置,进行科学设计和策划,这样才能提高财富传承的效率,避免和减少传承成本和损失。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刘辉律师团队从事家事法律服务,提供个人和家庭财富管理及规划的咨询服务,可以通过隆安所网站和办公电话联系。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财富传承两种方式》庄春荣

【适用场合】 适用于与可投资资产在千万以上的企业主面谈;【课程重点】 一、企业主客户群的共同特征:危机意识强、担忧流断裂、易接受新事物、低调朴实、子女普遍不愿意接班企业二、企业主群体的保险需求:巨额财富传承三、两种传承方式 1、身后传承。以生命为代价的传承方式,是一种家庭责任感的体现,是身价不同的体现,对接产品为终身寿险。 a) 生死无法掌控。但这一天往往来的不是时候,有梦想还没实现,有责任还没完成。 b) 时间价值可以提前购买。可以通过保险合同来延续未尽的责任 c) 保险合同体现家庭责任。不论在与不在,责任都能兑现 d) 保险合同体现身价。身家和身价是不同的概念,体现身价的保险合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申请的,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身体健康、财务健康 异议处理:财务上的不划算是健康上的划算;健康上的不划算让保单做财务上的弥补2、生前传承。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的传承面谈要点 a) 对儿子:谈无人企业。 现在的富二代大都不愿意接父亲的班,不希望被父辈的光芒所掩盖,希望证明自己,想做创二代。 无人企业可以解决二代接班问题:通过保险建立一个无人企业,收益可以用于聘请职业经理人代管原有企业,也可以作为创业金支持孩子开启新事业 b) 对女儿:谈安全和保护。 现代婚姻的不稳定,是对女孩的伤害,也是财富最大的敌人。其他的财富传承方式始终无法保证财富的专属性。 保险合同能够确保财富的专属可控:专属权、掌控权、分配权、享用权。【训后转化】 反复学习消化,深入理解身后传承和生前传承的面谈要点,以及生前传承中面对儿子和女儿的不同面谈方式。

为什么要财富传承呢?

因为可以进行财富的长期 保值呀,不过 这过程比较难,可 以找瑞承 家族办公室。谢谢您能采纳我的回答,有不明白的随时提问

家庭财富传承主要有什么方式?

1. 法定继承法定继承容易产生纠纷,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法定继承“合法不合理”的情况有可能导致最后亲人之间因为争产对簿公堂,感情破裂。2. 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指按照遗嘱分配遗产的方式。当财富作为遗嘱继承时,不能规避遗产税。3. 保险传承保险就是以法律合同的形式,确保让你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笔可知的金钱!你的钱永远都属于你,而且保值增值。

怎么看待家族财富的传承?

在30余年前的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属于彻头彻尾的“无产者”。然而,改革开放后,民间财富在质疑的眼光中再次重现!众多未雨绸缪的企业家们正在思考和筹划的大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饱含辛苦的财富顺利传承下去。现实中,真正的家族财富传承故事涉及太多的牺牲和放弃,期间的过程更是饱含着智慧和挑战。 诸多家族问题中,最具挑战性的无外乎就是传承话题了。家庭是组成社会群体的最小细胞组织,更像是社会缩影。每个家庭中除了亲情,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结”。 在优脉财富汇服务于多家家族办公室的经验来看,影响传承的因素有很多,譬如:企业的成熟度(包括健康指数、规模和竞争力等)、子女们的成长状况和能力强弱、传承规划的有效设计和有序引导、家族治理水平等等。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且每个家庭情况各异,不可一概而论。毫无疑问,家庭是培育未来接班人当仁不让的主战场,更是传承故事开始的起点,父母则是这场战役的最终统帅。然而,相较于外部环境因素而言,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问题则微妙许多,更能知微见著。一旦某些矛盾问题处理不够周全,由此引发的后果可能具有摧毁性。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能否处理妥当, 成为保证未来家族财富顺利交接的关键因素之一。 看客关心的并不是家族企业能否顺利完成交接,那些家族成员之间内部争斗的故事才是他们神经亢奋的源泉:澳门赌王何鸿燊遗产争夺、台塑王永庆的家产纠纷等等,这些“素材”是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开胃菜。 从理性上分析,家庭内部的紧张关系带着双面性,一方面家族关系普遍表现得十分含蓄,甚至很隐蔽;另一方面长者们只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和足够的睿智,静下心来正视矛盾;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及时解决。毕竟是一家人,干戈总会化玉帛,一切悄无声息且张弛有度。

财富传承理念篇

财富传承理念私人财富市场迎来稳健发展的态势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仍呈现较强韧性和复苏能力,财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高净值人群增长趋势如何?人群结构有什么特点?新富群体的大量涌现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带来哪些变化?下面为您一一进行解读。 2023年财富市场持续向好 2023年,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GDP首次突破百万亿人民币,逆势增长2.3%,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一抹亮色。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前提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也迎来稳健发展的态势。 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及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增速较往年均持续上涨。2023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262万人,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约65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由2023-2023年的12%升至2023-2023年的15%。 在私人财富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分布也开始变化,呈现出从一线城市往周边辐射、三大经济圈高净值人群集中度加强的特点。 截至2023年末,全国有24个省市的高净值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其中四川、湖北、福建首次高净值人数突破10万人,迈入北京和东南沿海五省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所在的第一梯队;另有8省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5万人,分别为辽宁、天津、河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云南。 新财富群体涌现 随着新经济、新行业的快速发展,股权、期权增值带来财富增长的人群显著提升,高级管理层与专业人士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公司价值共同成长,并作为新富群体涌现。报告调研数据表明,高净值人群中董监高、职业经理人(非董监高)、专业人士的群体规模持续上升,占全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由2023年的36%上升至2023年的43%,规模首次超越创富一代企业家群体。 调研数据显示,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的比例由2023年的29%升至2023年的42%,高净值人群年轻化趋势凸显(见图3)。这说明随着创富一代的年龄上升,二代继承人渐渐成熟,部分一代创业者开始传承规划并步入退休期,中国企业逐渐开始交接,继承二代群体进入传承期。传统经济创富一代在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中比例正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在新经济、新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年轻群体的创富速度加快,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中,以新经济董监高、新经济创富一代为代表的新富群体占比显著提升,已成为高净值群体的中坚力量。 财富管理需求的转变 那么,新财富群体的财富管理需求有哪些不同呢?报告认为,年轻群体创富需求显著提升,与成熟群体的保障、传承需求形成二元驱动。报告表示,2023年,“保证财富安全”与“创造更多财富”成为最重要的两个财富目标,“境内外一体化资产配置”成为高净值人群关注的新增财富目标,占比达12%,位居第三(见图4)。可见,2023年高净值人群对财富持续增长的需求依然强烈,同时考虑境内外资产、家庭不同成员、不同类型动产、不动产,股权等综合资产规划和安排。 高净值人群需求的综合化程度正在加深,从个人需求延伸到家庭、企业、社会需求。个人需求涵盖个人资产配置、高端生活方式、税务法律咨询在内的全方位金融及非金融需求;家庭需求包括子女教育、代际传承、家族税务法律咨询、家风建设;企业需求涵盖企业投融资、并购增值、税务法务;社会需求包括社会责任投资方案、慈善公益基金、慈善服务在内的慈善需求。 据悉,2023年高净值人群的需求中,家庭需求占比最高,达58%,其后分别为企业和社会需求,分别占34%和28%,不同身份特质的人群需求存在差异,创富一代、董监高更关注企业需求,全职太太更关注家庭需求,并希望私人银行能够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高净值人群对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便捷的智能化服务的需求占比分别为30%、26%,对私人银行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有较高要求,希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传统经济创富一代、新经济创富一代对此尤为重视 高净值人群的境内投资风格 由于2023-2023年资本市场波动及国际形势动荡,高净值人群金融成熟度加强,净值型、权益类产品接受度提升,更加注重专业资产配置 首先,高净值人群的投资风格更加稳健,优先考虑风险的人群占58%。年纪大于50岁的高净值人群大多进入职业发展后期,对资产保值求稳的偏好更加明显,优先考虑风险的比例占62%。部分高净值人群由于对自己的未来预期较高,承受风险能力较强,投资心态更为激进。其中,年纪小于40岁的人群,资产仍处于快速积累阶段,整体风险偏好较高,更愿意进行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的尝试。 其次,从资产配置组合上看,监管和市场双重影响下,资产配置更加多元。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中,固收类及房地产投资占比进一步缩减。 高净值人群的境外投资趋势 未来两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整体境内外资产配置比例预计保持稳定,资产类别从传统不动产逐步向多元资产类型和综合服务需求转变。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中转站及目的地也将进一步产生差异,根据国家政策导向、财富流向、稳定程度、工作、生活场景(子女教育、养老)等继续分化。中国、美国、新加坡是2023年提及率最高的三个境外资产中转站。但与往年相比,美国、新加坡等地的投资目的地热度出现了明显下降。 在私人银行服务主体选择方面,中资海外机构和外资私人银行,凭借配置资产类别的丰富度,成为客群选择的主要服务方,其中,中资海外机构占比41%,外资私人银行占比36%,在报告调研访谈中,外资服务方的提及度更高。高净值人群对境外服务的要求更全面更专业,期待海外资产全链条服务如法律、税务规划,并希望机构能拫据客户差异化诉求提供服务。 整体而言,对于未来境外私人银行服务机构,高净值人群总体有四大类需求: 境内外分支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境外分支的承接能力加强; 能提供一些境外目的地的优势产品、融资融券服务; 配置的资产类别更为丰富; 拓展在投资外的其他服务链条,如搭建更安全的投资法律架构、保护资产等。 其中,传统经济创富一代更看重配置的资产类别丰富度和境外优势产品;新经济创富一代和董监高人群存在境内外资产双向流动需求,强调境外承接能力;对比其他人群,家庭经营者如全职太太对语言及文化沟通的提及度更高。 家族传承意识加强,财富人群期待“泛金融”专业意见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财富传承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高净值人群家族传承的意识加强。2023年,53%的受访高净值人群已经在准备或已开始进行财富传承的相关安排,2023年这一比例升至65%。与此同时,财富传承理念受到新富人群青睐,提前规划与安排财富传承目标与框架逐渐成为新趋势。 高净值人群在财富传承上,初期安排以房产、保险为起点,逐步成熟后拓展至家族信托。调研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方式中,保险占比由2023年的37%降至2023年的30%,房产占比由2023年的24%降至2023年的22%,家族信托占比稳中有升,由2023年的20%升至2023年的21%。 随着财富传承中问题的复杂度提升,高净值人群对家族办公室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高净值人群对家族办公室服务中最期待进一步提升的内容从财富打理和安排演变为更关注税务法律、企业经营及能力培养等“泛金融”的专业意见,其中家风及家族内部管理制度、家族企业未来规划和安排建议、家庭其他增值服务(如专属医疗、教育资源接入)、税务筹划与法律和慈善咨询等需求明显。 私人银行面临新挑战 在宏观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私人银行业仍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已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中,多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及资产管理规模(AUM)实现双位数増长。报告认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私行客户对综合化服务的要求凸显,私行客户进行机构选择的要求也包括金融机构是否能提供综合的公司服务,如整合公司金融的一站式方案。但由于专业性参差不齐,以及各条线协作程度也有提升空间,整体质量仍可进一步改善。 从供给满足度来看,社会和公益的投资产品,如社会责任(ESG)投资产品满足度达到58%,慈善平台及项目推荐满足度达49%;但针对慈善架构规划及搭建、法律和税务的统筹设计需求,满足度较低。 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日趋成熟的数字化生态加速了银行业数字化进程,银行的线上服务能力、数据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净值人群对私人银行服务的数字化整体接受程度(1到10)由2023年的6.4上升至2023年的6.6,传统经济创富一代、新经济创富一代、董监高、全职太太四类人群的接受度均不低于6.4,超过了2023年的整体水平。 展望未来,高净值人群对数字化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但是认为机构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在投资决策建议和信息推送方面,客户更期待能够基于其需求和资产配置、动态跟踪和推送相关信息,对市场信息进行智能化洞察和解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