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如何揭示宇宙规律的,易经推演宇宙

易经讲了哪些道理规律?

宇宙间有一阴一阳,就是两种力量。我们的动作也好、说话也好,任何生命都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生灭的,消息的,所以《易经》讲消息,就是佛学生灭法。有成长就有衰弱,有衰弱就有成长,一边高另一边就低了。那你说一个高一个低不能均衡,这个宇宙岂不就没有均衡了吗?说这个宇宙有均衡的话,是假定的,那是形而上的,也要看你如何定义均衡。形而上是不是这样?不知道,暂时不管。 这个一阴一阳在宇宙的作用由两个符号代表,就是乾坤两卦。《周易》的乾坤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讲到这个天字,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头可以有好几层意思。所以读古书读到这个天字非常麻烦,有时候同一个句子,这个天字出现两次,第一次讲的是形而上,理论世界的天,是个代号。第二次是讲物理世界这个天体的天。有时候这个天就是西方哲学家本体论的概念。还有一个天,性理上的天,是把理性两个字倒过来,就是我们说天理良心这个天。这不是有太阳月亮的天,也不是上帝住的地方,这个天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所以这个天,在同一个句子里就有不同的用法。在《周易》里头的这个天,首先是代表自然界的天体,可是有时候又用到性理方面,有时候又用在形而上的本体方面。

易经如何解释宇宙是什么,和宇宙的起源?

你好,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世界万物都是息息相关联的。宇宙中的一切也是如此。一点肤浅看法仅供参考。

宇宙万物阴阳平衡的规律是怎样的?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世间万物的变化虽然多得不可胜数,然而它的要领却只一个,就是阴阳互补的宇宙规律。由于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渗透,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互相依赖,互为消长。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从而构成客观世界的动态平衡。

科学家痛批《易经》,你如何看待《易经》,是文化瑰宝还是糟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还有许多文化遗产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清楚。《易经》,作为中华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它发展至今,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批评。这是宝藏还是浪费?说到《易经》,我们最根本的反应就是玄学,占卜,记录宇宙万物奥秘,却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所以很多人说这不是“伪科学”?《易经》真的是“伪科学”吗?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对此的评价。在中国汉学文化中,人们认为: 《易经》是宇宙的真理。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因为《易经》太深奥了,它所包含的科学和哲学真理不可能是透明的。在传统文化大师眼中,《易经》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博大精深。《易经》不仅是五经之首,也是一组经的开端。但在现代科学家眼里,却是另一番模样。爱因斯坦曾在信中写道,西方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形式逻辑和实验方法,但中国在古代未能迈出这一步。杨振宁曾批评《易经》对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他认为《易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思维方式,这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现代科学一直无法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注重逻辑,用世界的“理”去追求自然的“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一些人反对杨振宁的演讲。反对者曾说太极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法,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也是一种演绎。不能说《易经》是阻碍中国文化发展的原因。我们现在流传的《易经》是《易经》,据说是周文王做的,考古中发现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周易》,但是都很不一样。还有人认为《易经》是一部高级科学著作,里面包含了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理论、遗传密码等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现代科学也从《易经》中得到很多启示,并在现代科学中发展。至于《易经》到底是文化瑰宝还是糟粕,在现代我们还无法解释清楚。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思维去看待这种文化,不能完全否定。我们要等认知科学的进步,再来解释是否正确。

《易经》是解开宇宙和人生密码的智慧宝典

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父子,有君臣,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太极之道,大而无其外,小而无其内。《易经》是华夏古圣先贤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众经之首,“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经典巨著,历来被尊称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易经》也叫《周易》。《易经》的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易经》始作于伏羲,伏羲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水、火、风、雷、山、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遂作八卦。周文王被囚羑里,演易伏羲八卦即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并将八卦推广而为六十四卦;最后孔子作《易传》,这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孔子在他的《易传》的《说卦传》中讲,乾坤就是父母,乾坤生三男三女,这就是八卦。父住西北,母住西南,长子住正东,长女住东南,次子住正北,次女住正南,少男住东北,少女住正西。 《易经》博大精深,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其思想体系无不出自《易经》——儒家学说以乾卦为起点,立论自强不息的刚健特性,以此推演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以至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而道家学说以坤卦为起点,论说厚德载物的品性,以此推演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然乾极而阴生,坤极而阳至,说明物不可极,极则必反的道理。儒道虽立论不同,却异曲而同工。中国教育权威高校——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出自《周易》乾坤两卦卦辞,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辩证地处理方法,其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易经》是一部探讨变化的书,是一部古老而又神奇的智慧宝典,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易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年开始招收“《易经》与预测学”硕士生,而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次出现关于《易经》方面的考题,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2023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计划。此消息反映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人文社科方面的权威机构,已经重新审视“周易预测”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并将其纳入学科建制,开始着力培养掌握周易预测的人才。《易经》作为预测学的研究方向,被列入“中国哲学”专业之下,首次出现在国家权威学府的招生计划中。周易预测不再是某些人眼中江湖流传的骗术。 中国现代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等等,都是在《易经》知识体系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易经》不仅仅被国人所看重,也被其它国家所推崇——韩国国旗的图案(太极旗)和蒙古国国旗中的太极图都出自《易经》。十七世纪以来,《易经》还被译成多种版本,走向了海外,引起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它不但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给西方文明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注入了新的活力。1626年,《周易》被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译成拉丁文;19世纪30年代,法国传教士雷孝思用拉丁文翻译的第一部系统介绍《易经》的著作《中国最古的书》在巴黎出版。从此《易经》便走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殿堂,掀起了世界各地的易学热潮,从此,中国思维便潜入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底蕴中。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并将《周易》称为“万有概念宝库”。英国学者克里斯多朵夫·巴特克曾经说:“易经令人惊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经的结构密吻”。六十四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六十四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密码因子。四对硷基(八个数)恰巧与四阴四阳的八卦吻合,而384个阴阳键,与《周易》中384个阴阳爻严丝合缝。丹麦量子物理学大师玻尔一生最得意的成就是发现了“并协原理”,这个原理与《易经》中的“阴阳互补”原理不谋而合,有着内在的深刻共通性。丹麦国王为了奖励他的特殊贡献,在授予他的荣誉勋章上设计了太极图图案。1705年有人撰文称:“中国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义,一位欧洲天才为他们重新发现了这一知识。”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莱布尼茨,在1703年发表的《二进制运算的解释》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0——7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的对应。莱布尼茨将二进制看作“宇宙语言”,但他的二进制系统却无法与后天八卦图建立联系,他只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莱布尼茨二进制的伟大意义,则被现代飞跃式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络所证实——它们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运用的正是二进制表示和算法。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受《易经》启发,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荣格指出,同时性原理除了可以从心理分析的案例中获得佐证外,主要是《易经》提供了最为完美的理论基础。他说:“像中国人这样天赋异禀而又聪慧的民族,居然没有发展出我们所谓的科学,这真是奇怪。”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从《易经》 的阴阳消长原理中得到启发,发现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查理·威尔海姆评价中国的《易经》:“知识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遍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易经》是解开宇宙和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它的表达方式是八卦,核心是阴阳五行。阴阳,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力量;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五种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易经》讲的就是宇宙间五种事物的阴阳规律。维护五行和阴阳平衡是《易经》的制胜法宝,是获得万物和谐和生命活力的根本。生命是由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就拿人类来说,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脏腑中肝、胆属木,心脏、小肠、三焦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脏和膀胱属水。如果人的脏腑阴阳能够平衡,那么人的气血就充足,精力就充沛,五脏平安,六腑康泰,健康状况就良好。古人说:知命方能无忧。那要如何“知命”呢?人生命运都会在八字命局大运流年展现,八字包含人生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从八字中准确预测出本人和亲人在不同的大运中吉凶祸福的信息情况,而且可以准确定性具体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八字看居住的风水环境,这种居住环境也会直接影响人生的命运。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学《易经》就是为了掌握这种规律,应用这种规律,顺应天道,顺应自然,顺天应人,趋吉避凶,把生活过得更美好!

易经解释自然的规律

“天生四时,地生万物”。日月轮回,周而复始,形成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地球上的万物无不遵循着这个自然周期规律生死存亡、兴衰与共。虽然万物之间的各自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长短各不相同,生命的形态与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熟、冬亡”这一自然四季规律的轨迹,都会经历这四个大的生命阶段,日日更新,月月交替,年年轮回,亘古不变。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从中悟出了集智慧之大成的《周易》理论。它从日月阴阳、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中,领悟到宇宙万物起源、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抽象成阴阳五行说、四季八卦论,以此来推演类比宇宙万物的整个生命历程。并指出阴阳运动、四季轮回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普通规律。即所谓“阴阳者,天下之大理也;四时者,天下之大径也”。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有阴阳两方面的特性,并在这两方面特性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下向前发展演变,其演变发展的过程都要经过“起始、壮大、高潮、死亡”这四大阶段,这四大阶段正如“春生、夏长、秋成、冬亡”自然四季规律一样。这就是日月交替、四季轮回昭示给人类及万物简单而深刻的宇宙自然规律。这就是从宇宙天体运动规律总结抽象出来的天法、天规、天理、天道。古语说:“春生、夏长、秋成、冬藏,此天道之大径也”。因此,周易来源于日月四季,说的也是日月四季规律,只是后来它把这些抽象化了,神秘化了。1、阴阳实际上就是冷热寒暑的抽象。《周易》中的阴阳是总领全部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用这个字来象征说明宇宙万物本质特性,并以此来分类。这是非常智慧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自然界的万物都因时因地或阴或阳,而且还在因时因地互转化、相辅相成,这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