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干地支对照年月日,2033年的天干地支

2023年1月2日用干支纪年法怎么写?

2023年1月2日阴历:腊月十一日壬寅年 癸丑月 庚申日

2023年是什么年?

2023年是黑兔年。

黑兔年,指的就是2023年兔年,也是叫做水兔之年,癸卯之年。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这一年为癸卯年,而癸水为黑,卯为兔,合起来就称为“黑兔”,所以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

在农村还有“水兔年,春秋不见天”的说法,说的就是遇到水兔年的年份,冬天和夏天的时间很长(冬天很冷,夏天很热),给人的体表感觉就是只有冬天和夏天,而没有春天和秋天。

计算任意阳历年所对应的生肖的方法

2023年是壬寅年,“寅”对应十二生肖中的“虎”,因此2023年是虎年;2023年是癸卯年,“卯”对应十二生肖的“兔”,因此2023年是兔年。我们只要知道任意年份所对应的地支,我们就能知道是什么年份,把“阳历年转化成干支年”,计算方法如下:

10个天干分别由0~9的数字来代替,12个地支分别由0~11的数字来代替;

天干=(公历年份)/10,所得余数

地支=(公历年份)/12,所得余数

举个例子,2023年对应的天干=2023/10,所得的余数为3,3对应天干中的“癸”;

2023年所对应的地支=2023/12,所得的余数为7,7对应地支中的“卯”。因此2023年是癸卯年,是兔年。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求出任意年份所对应的生肖。

凡是带有地支是“卯”的年份都是兔年,兔年分别有5个,分别是丁卯年、己卯年、辛卯年、癸卯年、子卯年,每个生肖有5个天干地支组合,12个生肖就有60个组合,正好代表60个甲子,一个周期是60年(比如从“癸卯年”到下一个“癸卯年”间隔60年)。

2023年干支纪年是什么年

2023年在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农历癸卯兔年,六十甲子纳音金箔金,此年属兔之人,五行属金。天干癸水,地支卯木,水木清华,文采过人。其实壬寅、癸卯等说法,采用的是我国最古老的干支纪年法,这种纪年方式,自上古以来就一直在使用。干和支分别指的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就是根据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纪年,并且制定了一个干支表,为了方便记忆,他们还把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进行了关联。比如酉代表鸡,卯代表兔,按照一定的公式将年份的数字对照干支表,就能得出对应的干支年年号。2023双春年都说2023年比较特殊,特殊到什么程度,有民俗研究者推算,如果下一次还想遇到像2023年这样的特殊年份,要等上1260年。也就是要到公元3283年,到那个时候人类也许都已经在太空移民,地球也可能有了更大的变化。2023是癸卯兔年,那这一年究竟有哪些不一般的特殊之处。有四个不一般之处,首先第一个,就是上回咱们在节目中聊到的双春年。按照传统农历,2023年有一个闰二月,导致会出现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的现象,这两个立春分别在年初和年尾,所以叫双春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2023

2023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即让2023的最后一位数减去3,差为0即是天干排序笫十位的癸字,再让2023除以12所得余数为7,再让7减去3得差4,即是地支排序第4位的卯,因此2023年为癸卯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为一个月。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在古代,正月初一叫元旦;立春叫春节。1912年,清朝被推翻,历法数序纪时的皇帝年号纪年法被废除,孙中山宣布使用公历,把1月1日定为元旦。后来袁世凯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对上述历法改变的事实,干支纪年(含生肖)自古以来仍从立春起算,历史学者倪方六、民俗专家方炳桂、福州民俗研究者郑子端、北京民俗协会理事韩硕、著名民俗学家叶春生、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 等持相同看法。立春节和正月初一元旦在民国以前皆是重大节日。今天意思差不多的“岁”和“年”在古代有严格区别。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从周代到清末,都以立春为一岁的大典,民间有“立春大过年”的谚语。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如迎春、咬春、打春等。

2023农历什么年

2023 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癸卯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903、1963、2023(60年一周期)。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农历介绍:

农历,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癸卯年、百度百科-农历

天干地支与年月日对照表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