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

剖析个别化教学组织的三个误区有哪些

剖析个别化教学组织的三个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和“能力分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等。

命理学都有哪几个门派

太多了:紫微斗数,铁板神算,批八字.... 易经就又分很多种:八字易,梅花易,易等等... 看相有,麻衣相学,摸骨,中医辨证法等等... 西方除了星座、塔罗牌、水晶球➕看相,就是先知和半仙了,比如:爱德加凯西,斯威登堡,赛斯预言... 原始人有巫术,比如印第安的图腾,玛雅人的星象,新几内亚人的泛神论... 还有现代迷幻剂之祖师爷:卡洛斯·卡斯塔尼达,Terrence McKenna , 科瑞多.穆特瓦.... 太多太多咯。新世纪文学就数不尽的书单了,加上中国的,那就是数不尽乘以2。

八字教学法的程序有哪些?

八字教学法的程序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1)读读是基础。上课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阅读时教师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2)议议是关键。通过各种形式的议培养思维能力激发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3)练练是手段。达到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培养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讲讲贯穿于始终。读、议、练中都有讲有的放矢地讲画龙点睛地讲精讲。

方洁玲的介绍

女,中员,校长,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曾任广西师大附中书记、校长,原为南宁三中校长。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已29年,教学中探索出“设疑、启导、辨析、训练”八字教学法,深受学生和专家好评。

如何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这主要从学校自身来作大文章,其主要途径就是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自主的学习意识、自主的反思习惯;学校要发挥教研组和教师群体间认真研讨的氛围与平台,实实在在地开展课改实验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自主研究,也就是要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到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课改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听评课等方面从其操作主体来讲就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和骨干教师,听评课。因此,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骨干教师引领,听评课四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同时也认识到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要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必须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骨干引领、听评课等方面作为工作的切人点,开展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可以是校内教师互听互评,也可以是校级之间交流互动。 把听课评课活动作为教师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以教研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但不能盲目听课,可以分三步走,即骨干教师上课改示范引领课.新参加工作教师上汇报课,最后带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 公开课教学。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由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通过听评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的作用。 全员参与听评课活动。形成“人人上课,个个评课”,“一人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的教研氛围。听评课时要求每一位教师上课前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是否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会的程度是否显著。来强化教师的课堂行为。听课教师一边听、一边思。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并做好听课记录,为评课做好准备。在评课环节,评课活动由校长、教导主任主持,教师参加评课,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听课教师从“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有效落实上进行评议,评出了优点和缺点。并讨论、研究了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会可能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 跟踪课堂教学成果,让广大教师以教研促课堂,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强化自主研修。通过学习名师录像视屏课堂,网络研修等途径加强教研课堂化的工作格局。 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自我和教学的自我进行对话的过程,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根据时间,区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反思:是一种通过备课等进行预设性的反思,这个阶段的反思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为有针对性、实施性。教师长时间的课前反思,养成了课前预测、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研究性的实践活动。课中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可以处理和思考即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高质、高效、顺利地进行。养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习惯,对教师的教学调控和教学应变能力也是一个提高。 课后反思: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及时并有效地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反思水平,长期坚持,可以使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重视教研组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教研组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基础。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教研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定期开校本教学研讨会,并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各抒己见,大胆批评,促进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从而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发挥学校骨干引领作业。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骨干教师是学校科研的先行者,在教研和课堂教学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作用。这是个很客观很现实的问题。做过教师的,只要没有沽名钩誉之嫌,是很反感引领、培训、教研等这些词汇的。这些词汇,其实都是空洞的,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效应是微乎其微的。这些口号,学校领导在写总结汇报时是可以用的,而且是必须的。我建议引领者、培训者、教研者等这些教育战线上的佼佼者,潜下身子到基层学校担任与普通教师的同等的教学工作量,经过期中、期终考核检验,你的教学成绩优胜于普通教师的,你就有资格说话。教师们不用你引领,也会趋之若鹜,跟着你学的。你若高高凌驾于教师之上,只是空谈,不仅不能引领,反而会增加老师负担,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 实际上教学和教学研究是统一体的。 没有单纯的教学,也没有单纯的教学研究。 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他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我当教师的时候,要经常看教学与研究等一些刊物,听专家有关教学理论的讲座,到外地学习好的教学经验,用来指导教学,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我在第一线时,多次在校内外搞公开教学。深有体会。 记得当时上海教育界老前辈,段立沛老先生提出的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事,现在教学理论更新很快。我举例而己。 反过来,教学研究也离不开教学实践。理论产生于实践,脱离实际的理论,没有价值。所以教研员也必须经常深入第一线,听课,听老师的意见。以上是个人体会,供参考!在学校教研这一块上,其实最令一线老师讨厌的是: 学校口口声声说:学校必须有科研课题,以科研促教学,甚至要求老师人人有课题。而实际上,学校在科研课题上又脱离校本性和针对性。 于是,组织科研组、任课老师,无休无止地去参加培训,去外地学习考察。然后,精疲力尽之后,就学人家,依样画瓢,在全校开展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更可笑的是,有关人员不论有课无课,必须一律参加,否则,缺勤处罚。 如此形式主义科研活动,除了可以产一大堆垃圾材料,应付检查外,究竟有何意义? 别说促进教学,能不耽误教学就很不错了。 “三味”认为,在学校研究这块上, 学校确实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一切校本实际出发,找出影响本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瓶劲和短板,然后组织一些相关的、有经验的、有素质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科研目标,而不是以弄出多少材料为结题标准 。 目前,学校很多老师做课题科研,首先在动机上就不纯,多奔评优评先晋职称之需而去。有些老师在做课题时,该围绕什么任务,开展什么活动,都不清楚,甚至,结题时,自己的课题在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都是糊涂不清。乱七八糟的方案、总结、图片、论文等倒是一大堆。 如此科研,岂不劳命伤财?教研为课堂教学服务,为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教研,应该成为教研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我们现在的很多教研活动,大多偏离了为教学服务的初衷。每一场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大都成了各方秀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风风光光,实际上大都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累的是老师,苦的是学生,耽误的是各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很多教研活动如观摩课等参加后掩卷思之,那当时似乎无限精彩的桥段,恍然间倏忽幻化成水面涟漪,一圈圈散开去,最终消失的渺渺茫茫。 其更大的忧虑是,教育上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会使脚踏实地的教育深耕变得苍白而肤浅。 教研活动的积极成果若想回归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指导性作用,我们首先必须走出“形式主义”的窠臼,抹去“教研秀场”的虚无与浮华,重回“研究教学”的朴素本真。 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定会不断的发现并面对一个个新问题,这些问题经累积筛选后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的主题。这样,使教研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教研成果可有效反哺于课堂教学,教学教研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教研应注重实效,摒除花拳绣腿。花架子,姿态万千,但却无济于事,真功夫,质朴无华,却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个人认为教研的终极目的是发挥教师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把课上的风生水起,既教书又育人,既把知识讲全讲透又让学生喜闻乐见。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益一点不错,但切忌为了教研而教研,流于形式。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搞课题研究,教研组也要有基于学校大课题的子课题,教师必顶人人参与。教师往往是被动地参与其中,因为有的课题是在"跟风",并不是学校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许多老师在课堂遇到的问题并不相干,但还是参与其中,其动力可想而知。 我觉得学校的教研应该是基于学校大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据此定个大方向,从宏观上提总要求。而教师只要不偏离大方向和总要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知识结构、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学生学情等进行针对如何提质增效进行自主研究。为了便于管理和杜绝应付了事,学校可以要求教师以文本的形式告知校方自己的教研计划、内容、进度和成果呈现形式及评价方法。学校要以查促研,以效定绩。 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手段合常规、不触红线,能提升质量的,就加以肯定,并与绩效挂钩。有需要才教研,有问题才研讨。如果这个教师这样教效果不错,但并不是另一个教师也这样教效果就一定好。因教学是“教”和“学”,所以教研要研究所教的学生的“学”和自己如果更好地教,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要因材施教,因材定教。 总之,要把教研活动升华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和切实需求,才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如何引领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谈这个问题,首先不要把教研这个工作看成是专家教授才能干的难事,也不能把课堂教学这个工作看成是喝茶聊天一般的易事。作为一名老师,教而不研,或研而不教,充其量只能算是教书匠或空谈家,有教有研,教研结合,教研相长,才是优秀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以笔者所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最近就在研究美学中的 “期待视界”理念如何引进作文教学, 旨在通过研究,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写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费工耗时, 效果并不理想,老师们对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把作文视作语文学习中的障碍。 “期待视界”具体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知识、趣味、心理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界”同样可以应用于作文教学,与“阅读期待”一样,我们学生的作文“期待视界”也因学生素养、体验、生活、心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它是学生对作文的心理需要,也是对作文教学的心理预想。 可以想象,引入一个理念进入作文教学,对语文老师来说,无异于重新开辟出了一条新路,不管是否科学、合理,总是要试一试的,总比遇到困难止步不前要好,万一前方就是成功呢。 所以,我们不但要鼓励老师们教研,更重要的是引导老师们从一线教学中发现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分析成因,寻找并论证实施策略,从而服务教学、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并转而丰富老师的教研能力,从一个教书匠,发展成为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卓越教师。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哦!现状 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针对教学开展研究应是不言而喻的,但不少中小学的教研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随于习惯,疲于应付。说流于形式,即指各校对教研活动的形式都会有具体要求,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程序、定中心发言人”,其形式是完美的。但对“内容”的研究常常限于表面、限于平庸、限于肤浅、难己深入。教师们在“随意”中,固守过去的习惯仅当完成一次教研“任务”。只有当学校接受评估或检查时,教研活动留下的“痕迹”才会集体投入进行整理,忙于应付。教研活动在有的学校就是一次“聚会”,完全游离于教学之外,违逆初衷,成为教师的“包袱”和“吐槽”。 原因 为什么教研活动会变成这样?原因是什么? 原因应该有下面几个: 1、学校领导的角色仍然陷于“行政管僚体系”中,是埋头于行政事务的领导,而非教学领导。除了热衷于提几个似是而非的教育“口号”,以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尽可能打扮自己作为“教育哲学家”的形象外,如何与学校教育实践融合和对接,如何“落地”,则一切都是“虚空”。当然也谈不上在“课堂主阵地”上的实施与深思熟虑的谋划。教研对有的校长而言,更不是他履职的强项。 2、学校对本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深度思考,缺乏提练,因而对本校教学研究的重点未予定向,未予“聚焦”,各科组各自为政,由于教学管理上的缺位而导致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学校往往仅作一般任务布置和活动形式上的要求,缺乏具体指导和顶层设计,其研究活动只会浮于表浅。没有细致、精致,当然也不可能有极致! 3、教师培训的方式单一,理论讲得多,实际联系少。那些新理念、新概念如何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应用教学理论的困境。而擅长于“现场式培训”、“问题研究式”培训的专家又不好找,培训不仅没有增长教师教研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不好的“学风”。让教师产生了轻视“理论”、轻视“研究”、研究无用的错觉。 4、一个学校的落后,首先是骨干教师的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难巳把握,难已推进。教研活动只能是“碰碰头”、“聊聊天”、“互通信息”、“布置工作”,或者还“蜻蜓点水”式的“评一评课”,仅此而已。 5、学校缺乏对“教研”实效的评价,是造成教研与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或脱节的重要原因。有评价,才会有目标、有指标、有预期。教研才会有确定的“轨道”而不“跑偏”。 上述列举的“原因”正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如果各自“对号入座”做岀根本性改变,“教学研究”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改进 如何让“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学校要善于提取“共性”的“本质”的问题,形成教学研究的“主题”,即学校“出题”。对研究的过程与步骤、细节进行“顶层设计”、纳入教学管理的整体推进和评价。形成自己合适的“抓手”,没有“抓手”,任何工作都无从“下手”。 举一简单的例子说明。 某一学校针对教师传统教法盛行,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实际,提岀教学研究的主题:“问题驱动整合式教学”。课堂教学以“问题驱动”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教学的各环节要通过“设计问题”推进。学科教研全部聚焦到“问题驱动”上:如何创设问题、问题的主要呈现形式、不同环节的问题有何不同、如何掌握问题的梯度、该问题能否“驱动”,产生“驱动作用”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在“问题驱动”中应遵循哪些原则、“问题驱动”有哪些技巧、在“问题驱动”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通过“问题驱动”如何培养思维力、“问题驱动”如何形成高效课堂、“问题驱动”如何培养学科素养、“问题驱动”如何增强学生自我反思......。每一节课都要求按“问题驱动整体式教学”要求进行,教研活动不再无所事事,需要研究、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大量的,必须分工合作,发挥集体力量研究每一个教案,每一种“课型”的备课。全校的“公开课”、“比赛课”、“推门课”全部聚焦到“问题驱动整体式教学”课堂上来。课堂教学从原来的万马齐喑很快转变为“万马奔腾”的积极局面。通过一个学期,教学效果表现得十分明显,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实践说明,教研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主要是教研的问题。在教研中,寻找理论依据,开展实践验证,增强专业自信,提升专业能力,创造个人业绩,是教师的终身追求。而学校给予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引导和支持,为其建设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正是广大教师所期盼的!这个问题比较专业,回答起来大家不一定好理解,我试试看吧。 教研即教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是指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聚集教师集体的智慧,进行研究,攻坚克难,以利教学的行为。教研就是为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不能单纯为教研而教研,离开了课堂教学的教研,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引导教师把教研走向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研课题要来源于本单位课堂教学的实际。制定教研课题前,要充分听取本单位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以往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有宽度,也要有深度,找出共性,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课题。 其次,教研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群策群力,共同提高的过程。教研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进来,参与到每一个环节当中,使教研过程深入人心,教研成果确实最大化。 第三,及时反馈,研教结合,不断完善。把教研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总结实际教学工作的得与失,从而形成完善的教学方案。 不知是否能明白? 推门听课

1、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孔子认为教育对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鼻祖.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关于教学的思想,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论语•阳货》)的人.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 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一、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教无类呢? (一)含义: “有教无类”这个“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意思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二)意义 1、历史意义 (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 2、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是孔子向旧争取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具有这种精神。爱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 (2)作为国家、社会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 比如,象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象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电脑大学、跨国课堂、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居室即课堂、教师上荧屏、指头敲知识”。如我国哈工大五名博士生利用“跨国课堂”,学习美国西拉求斯大学的先进课程,接受美方教师的网上指导,并在网上参加课程结业考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因材施教 (一)含义(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二)理论依据(个体差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所谓个体差异就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体差异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每个儿童内部不同能力之间的差异。在他的发展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阶段,差异比较明显。例如,某个儿童的成绩表明其阅读是一年级水平,而算术则是三年级水平。 个体间差异是指同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 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各不相同。如有的儿童在八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儿童到十四岁以后才得到显著的发展, 2、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发展各不相同。如形象思维能力强,语文成绩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理科兴趣高。有的具有艺术才能,有的具有体育才能,有的具有组织才能。 3、不同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有差异,如有的沉静,有的活泼,有的坚强,有的柔弱。 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使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不同的起点上,循序渐进。那么,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呢?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模式(问同答异) 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特点。 《论语》保存了许多孔子对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分析的记录。如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从学生才能专长方面分析,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等等。他常常能用精炼的语言,甚至只用一个字就能把学生独特的优点或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其次,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还是符合实际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研究表明:千分之三的人是高智商,千分之三的人是低智商,其他的人都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孔子主张根据这种不同,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四)因材施教的现代模式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演进,经久不衰,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无论古今中外,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改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使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于是分层教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这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实施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和主体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我们要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启发诱导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这是孔子教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启发式也好,注入式也好,都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 1、学生观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承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它把学生当作一颗有活力的、能自己主动吸纳知识的“小树”;注入式教学只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否定学生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注水入瓶一样,充满了就完事。 2、教与学的关系上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讲讲贯彻始终,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解惑,总结,指导学生的读、议、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入式教学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的对立 在教学与发展关系上,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注入式教学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智力、能力是知识获取中自然得到提高。《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能解决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受益终生。 现代中国,在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启发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法”;上海师大附中的“引导发现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等等,都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并指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均要体现启发式的指导思想。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既可以具有启发的作用,也可能会出现注入式的情况。例如发现法,这本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理应具有启发的作用。但如果在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同样可以由教师设框框、学生套框框,成为变相的“填鸭式”。又如讲授法,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如果以注入式为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满堂灌”的不良后果,但倘若教师在讲授时,能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么这样的教学也同样具有启发的作用。 四、为人师表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此话虽有夸张、吹捧之嫌,但是说他是后世教师的榜样,一点不为过。孔子身上有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美德。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对教师的要求)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唯恐学不会,学不精。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能达到入迷的程度。他说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学习总不满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在齐国跟人学音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学无常师。他从来不摆架子,谁有知识,就向谁学习。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著追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这是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必须学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精益求精地继续学习。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地巩固、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这是为师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的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本科文凭管一阵子,终身学习管一辈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成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2)诲人不倦(对学生的态度) 孔子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说自己教悔学生总不知疲倦,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且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直到73岁病故,前后40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中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 言传 言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等的载体,传是基本的、特定的交流、教育方式。“言传”有两个基本要义 第一、慎言 就是要求说话做到严谨慎重,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和高质量。对说话产生的后果负责。做到正言、精言,注重语言质量。不能“想出口时就出口”、不要口不择言,如有的老师骂学生“弱智”、“木爪”、“猪脑子”,每当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总是“心里特难受,想评理又不敢”。 第二、善言 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艺术。一是时间恰当,程度适中。二十深入浅出,三是因人传言(问同答异),不能千言一腔,万语一调。“你真不要脸”换个说法“我真为你害羞”,效果会更好,要知道良药未必苦口。 (2)身教 身教的优势是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特点在于感化,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教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二个层次: (1)己正正人 孔子特别重视教师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然而,现在却有少数重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大公无私,自己却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教育学生抵制拜金主义,自己却以辅导、补习为名向学生收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劳动中只动口不动手;教育学生说话文明,自己却把粗话脏话常挂嘴边。教师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给学生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2)上行下效 它包含着下级对上级言行命令进行判断检验的方法与标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 的效果,反映了人格魅力在身教中的特殊价值。“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一个8岁男孩儿这样“控诉”。 所以,现代教师要做到言行如一、品行如一、身言合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比起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就越发显得肤浅。我记得曾有一篇文章提到:1998年1月,聚集在巴黎的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大会宣言,这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研究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