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如何产生,属猴的和属鸡的好吗

如何升阳如何补充阳气

补阳气最有效的方法一个是什么呢?就是要每天泡脚,用热水泡脚促进体内的循环,然后可以达到增阳气的作用。再一点可以晒太阳,让人与自然相接触,然后晒太阳不仅能够补钙,而且还能够促进就是阳气的补偿,能够促进阳气上升。另一点还可以每天按摩百会穴,两耳连线的中点,百会穴它也可以提高人体的阳气。另一点还可以每天要保持好自己的睡眠,少熬夜,每天吃一些葱姜蒜,这可以达到提升人体的阳气,达到补阳的作用。就是有的人说喝粥可以达到补阳,但实际上来说对于喝粥可以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是不宜喝粥的,但是如果脾胃虚寒的人,可以适当的喝粥来达到补充脾阳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补人体的阳气,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因此现在建议大家多晒阳光,特别是年轻人要户外的晒阳光、跑步,那么可以促进人体的阳气上升,可以达到有一种阳刚之气。

五步还阳功法~文哲小课堂2023-04-05

要讲这套手法,首先得从源头上说起,要交代清楚它是做什么用的。 它的主要原理和理论基础就是阳气的运行。天之大宝,唯有一轮红日,人之大宝,仅此一点真阳,自然界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天空的太阳,人身体里呢,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那一点阳气。阳气旺盛,人就健康,阳气衰弱了,人就要生病,阳气还有,人就活着,阳气没了,人就没了。是吧?我一直在强调这个,这就是中医的最核心的东西。 这个阳气,极个别人就误会了,理解的很狭隘,以为是男人的气,不是的啊,男女都有阳气,也都靠阳气活着,所谓人活一口气嘛,当然它有很多叫法,正气也好,阳气也好,真气也好,真阳、元阳,等等,很多种叫法,都是这一个东西,就这一股气。 叫它阳气呢可以这么理解:阳气,就是维持你还能在阳间的一口气,是吧?阳间之气,没有了这口阳间之气人就死掉了,就到阴间去了。所以这口气很重要,是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东西,它越多越好,越旺越好。它既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能量,又是我们抵御外界风寒湿邪的唯一武器,如果阳气少了,人一定会生病,至于生什么病,那只看你受了什么邪气的影响,是吧,生病是必然的,同样啊,你要治病要养生,就必须壮大自己的阳气。 我曾经打过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清朝晚期的时候,国力衰弱,部队的战斗力不行,所以很多国家都来侵略咱们,那么,部队的战斗力,就相当于一个人体内的阳气,侵略者就相当于风湿寒邪,哎,你自己强,谁都不敢来侵略你,所以阳气强大很重要。 怎么样使我们的阳气强大呢? 一是内补,我们讲过很多营养方案,那么内补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功能完好的脾胃,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持续补充益生菌的原因,内补壮大阳气,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根本,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希望彻底治好你的病,不管是糖尿病,还是心脑血管,还是风湿骨病,一切疾病要把阳气培养起来,才有治好的希望。所以要治病,就一定要扶阳。。。但是光扶阳行不行呢?是不够的,因为有些人啊,他的阳气堵了,经络有瘀滞的地方,要想把这些堵塞的地方通开,光靠扶阳就有点慢,要想加快速度,还要通络,对吧?天之大宝,唯有一轮红日,人之大宝,仅此一点真阳,哎,这句话不光是说阳气很重要,也是说明了,阳气的运行跟太阳的运行轨迹是一样的,一个圈儿,早上升起,晚上落下,如果这个通路堵塞了,也要生病的,所以我曾经说过咱人得的病就“一个核心、两个问题”,一个核心就是以阳气为核心,两个问题,就是阳气缺乏和经络堵塞的问题。 所以这个还阳手法就是外通的一个手法,它对应咱们的五脏,一共有五个动作。 中脘穴的位置在哪儿呢?您先找到心口窝,心口窝和肚脐,竖拉一条直线,中脘就这条直线的中间位置上。 做这个动作呢,必须要躺着,有条件的朋友啊,可以让家人帮着做,俩人互相做,效果更好。因为这个位置,自己用不上力气,那么如果没有人帮忙,你必须自己做呢,你就得找个辅助的东西,找根木棍,稍微粗一点的,起码跟小孩胳膊那么粗,哎,咱家里那个擀面杖就可以,很好用,你平躺在床上,用这根木棍顶住中脘穴,慢慢地用力压下去,注意这个动作一定要慢,如果快了就不舒服了,是吧,跟挨了一拳似的,不好,所以要慢慢往下按,按到自己能够承受的程度就可以了。每次按下去,停止不动10秒,同时要深呼吸,呼吸尽量放慢,停顿十秒后缓缓松开,然后再往下按,反复九次,记住九次啊,这个动作就做完了 这是调理脾胃的,咱们知道脾主运化,它是负责消化食物,把食物当中的好东西变成气血,运到全身去的,所以很重要,脾胃是后天之本,五脏之母,它要滋养其他的脏器。所以咱第一个动作先健脾。这个动作一天里什么时候做都可以,做多少次都可以,不嫌多,只要不是刚吃了饭,饭后一小时内不能做,其他时间都行。 用空心掌,拍打腰的侧面,最后一根肋骨末端的位置,这里是章门穴的位置,空心掌的握法,就是把手掌弓起来,拇指贴着食指的侧面,整个手掌半握着,这样子拍在身上,掌心是悬空的,光是手掌的边儿接触到身体,中间有一包气,所以你一拍,啪、啪的,声音特别响。这第二个动作是梳理肝气的,肝主疏泄,疏通血管靠的就是它,所以有高血脂的、动脉有斑块的,血栓的,可以多做做这个动作,强调一下,这个动作每天只能在上午10点以前做,以拍打36下为一组,你至少做满一组,多做更好。你做了20来下,累了,停下来了,不行,这个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必须要达到36下,这才算是做了一组。 学狗熊发怒的那样,轮流捶打膻中穴。这个动作是华佗《五禽戏》里面的“熊怒”,这个动作太好了,它能打通心脉,让这个气呢,顺利的转过去,实现阴阳转换,同时解决肝阳上亢和肺热上逆的问题,对记忆力减退,脑萎缩啊、老年痴呆啊、帕金森啊,还有心绞痛的,效果非常好。这个动作什么时候做呢?中午11点到1点,阳气由升转降,阴极阳生的时候,做这个动作,捶打膻中穴,36下。 就是咱们身体的正面,肩膀和身体链接的那个凹下去的位置,用拳头,重重的捶打三十六下,这个位置有什么奥秘呢?这里有肺经上的两个大穴,云门和中府,呼吸系统有问题的,哮喘啊,咳嗽啊,肺炎啊,免疫力比较低下的,经常感冒发烧的,哎,你锤锤这个地方,很有好处。它稳固你的卫气,增强免疫力,下午四五点钟,你就做这个,也是捶打36下。 关元穴在哪里呢?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穴位太著名了,保健大穴,是吧?关元穴与足三里齐名,号称人身上的两大长寿穴。孙思邈曾经有句话说:“人要活到九十三,关元三里总不干。”他用艾灸来刺激这两个穴位,并且他用的是“疤痕灸”,就是直接把燃烧的艾条放在皮肤上,烧出伤来。哎,要形成烫伤,这个烫伤它不是要出一些脓水吗?这次烧的还没好,脓水还没完全下去还没干呢,又灸一次,所以说“总不干”。他自己用这个方法连续几十年,不止活到了九十三而已,他活了103岁。 他这个灸关元、足三里的道理是什么呢?温肾。咱们的肾呀,先天之本,很重要的,它有个脾气,就是喜欢温暖,越热它越喜欢,这个肾气就越活跃,相应的我们身体就越好,所以肾要温着点,热着点。这个灸法,孙思邈用的这个灸法啊,就是我们中医里面温经通络最常用的理疗方法。但是我们用不着下那么狠的手去做这个“疤痕灸”,太痛苦,很疼,我们怎么办呢?先搓两个手,快速的搓,把手心搓热,然后呢,把这个热乎乎的手啊,放在这个关元穴上,关元穴在哪里呢?肚脐下面四指的位置,用自己的手指量,四根手指的宽度。哎,这就是关元穴,手心搓热了,手放在关元穴上面,注意啊,不要使劲往下按,不是揉肚子,而是搓这个关元穴。其实你要是能灸一下就更好,哎,点一柱艾条儿,在这个关元穴上面垫一块姜,灸一下,不用灸的像孙思邈那么狠,不用烫伤,温灸就可以。但是咱们家里有老年人的要注意啊,老人有时候手脚不利落,弄明火的东西呀,不是很安全,万一烧了被子,不安全,所以呢,咱用手搓,搓的速度快一点,实际上咱要的就是这点温度,热乎乎的,再就是呢,手心的劳宫穴对着关元穴,它这个气息是想通的,给肾气加温,这就是目的。这个动作呢,对于那些有寒症的人挺好,其实人人都有寒症,只不过有的人轻,表现不出来,有的人重,前列腺炎啊、女人的阴道炎啊等等这些毛病,轻一点的都不用吃药,就靠这个搓肚子,坚持个一年半载的,有的就能好了。这个动作什么时候做呢?晚上,九点以后,一般咱们上床以后,就可以搓,哎,搓着搓着就睡着了,这个动作呀,它还能促进睡眠。 这五个动作,合起来,就是五步还阳手法,第一步健脾,第二步疏肝,第三步调心,第四步润肺,第五步温肾,照应着五个脏器,特别要注意这个做的时间,咱们再强调一次, 这个动作随时做,体现出什么呢?体现“脾不主时”,健脾是不分时间的,随时都可以。 这个时候肝气抒发,阳气往上走,你拍打章门穴,这个阳气就能顺利上去了,记住,拍打章门穴可以帮助阳气上升。所以你要是在下午的时间做的话,这个阳气本来应该下降的时间做的话,那就坏了,阻碍了阳气下降,你该上火了。 这个时候是阳气升到顶了,要往下转的时候,这在阴阳里头叫什么呢?叫阳极生阴,这个时候你用力捶打膻中穴,震动心包,帮助它顺利实现这个转折。 这个时候你应该干什么呢?这是最适合户外锻炼的时间,到小公园里,或者是树多的地方,散散步,哎,一边儿散步啊,一边儿就可以做这个动作,捶打两侧的肩窝,你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啊,曾经有一个人,心肌无力,医生让他下起搏器了,就靠这个简单的动作,免了,捶了两个月,不用装了,好了。 脱了衣服躺在床上了,手搓热了,揉一下关元穴,还能促进睡眠。大家记住了这个次序,这个时间,一定不要搞错。这套功法你做对了,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对你的身体起到非常大的保健养生和调理疾病的作用,很多轻度心脑血管的、糖尿病的,风湿骨病的患者呀,就靠着这五个动作,就做好了,但是你要是做错了时间,一次两次不要紧,长期下去就会有害。所以记住了啊,如果你今天有个动作忘了做,第一个除外啊,第一个什么时间都好,其他四个,你忘了,忘了就忘了,千万不要说我补上吧,不能,时间错了还不如不做,这点我强调过好多次了。 五个动作,做好,作对,坚持做,它作为内补外通疗法的“外通”部分,再配合“内补”,一定会满足大家养生祛病的心愿,那么具体到每一个生理现象,在以后的节目当中,我还会逐步的讲给大家。今天就先讲到这儿吧。

四招增加阳气

一动出来的阳气。 中医学认为“动则生阳”。现代研究表明,适当运动可以锻炼肌肉,使其更好地行使产生热量的功能。另外,运动还能改善体内激素的分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保持“年轻态”。 要如何运动,才能帮助自身体内阳气生发呢? 加强 体育 锻炼,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切忌心急贪快。 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可是养不起阳气的哦! 利用好上午。依据<易经>阴阳消长的理论,合理顺应大自然阴阳的消长,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天之中,上午是太阳渐渐升高,阳气日益增多的时候,这个时候以动养为主,多运动,特别是阳气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养阳的效果可以说是成倍增长的。 二开朗的性格胜过吃药 保养阳气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 阳虚的人的不适往往是气虚症状的加重,通常表现为情绪沮丧,消极悲观。反过来,情绪的低落与沮丧又会进步消耗这类人体内的阳气,加重阳虚。 因为人的七情也分阴阳,喜是属阳的,悲是属阴的。 那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存体内的阳气呢? 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心理,注意精神调养。 避免悲伤、惊恐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每天保持快乐、高兴的心情,阳气自然就充足了。 三冬夏两季的养阳法 阳虚的人大多体温偏低,肢体揽上去凉的,她们喜暖怕凉,通常春夏好过。秋冬就比一般人难以适应了。 中医 养生 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因此,阳虚质女性可以这样来保养体内阳气。 可在夏季可以进行20 ~ 30次日光浴,每次沐浴15 - 20分钟即可,一个夏天的坚持能为身体储备年的“阳性”能量。 冬天阳气最为缺乏,可在特定的节气,比如冬至,进行艾灸。艾条使用起来最简单方便,而且廉价,一般中药店有售。穴位一般选择关元、肾俞和太溪等穴。 四养阳就要保暖 身体感觉温暖了,自然也就有阳气了。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保暖的小窍门,平时生活中多多注意了,体内阳气就会越来越充足哦! 不要在阴冷潮湿的地方露宿,那只会损耗你体内少得可怜的阳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要避免直接对着电扇或者空调吹。 注意及时增添衣物,抵御寒冷,尤其要注意头部、腹背与足部的保暖。 小肚子和腰骶部是保暖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女性,更要注意保护这两个区域,即使你并不是阳虚体质。小肚子的地方就是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丹田的位置,虽然我们不用练绝世武功,但那儿是子宫的所在,如果胞宫受寒,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痛经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找上你,严重的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腰骶部这个地方如果暴露在寒风中,很容易损伤身体的元阳,一身阳气之本受伤了, 后果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保暖并不意味着穿得紧绷绷的,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反而不利于身体 健康 。

阳气是怎么回事啊

人都是阴阳构成的,阴盛了则阳虚,人看起来没精神,那样你可以吃点有营业的东西,多运动下,加强体格锻炼自己阳气就有了。

激发身体的七个生阳点,这样补阳气不花一分钱

激发身体的七个生阳点,这样补阳气不花一分钱琪女子  文小叔说  5天前 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 是说春夏季节是阳气升发、长养的季节, 在此季节培育、长养人体阳气, 不仅可强身健体, 还可抵御防范秋冬季节常见病的侵扰。说到补阳气, 很多人都知道要常晒太阳,吃些补阳食物, 但少有人知人体本身就有7个“生阳点”, 激活这7个“生阳点”, 就如给人体加油,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阳气!1.百会生“头阳”人的头阳亏虚时, 表现有头沉头重、头痛、眩晕、 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 按揉拍打百会能产生阳气、醒头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 刺激此穴,能打通阳经,充盈脑中阳气。方法: 用右手的指腹顺时针方向揉百会穴。 每次10分钟,一日2次。 空闲时也可用一只手轻拍百会穴100下, 对生阳也有好处。2.中府生“肺阳”肺阳不足常表现为呼吸不畅、 胸闷气短、咯痰清稀、易感冒等症状。 治疗应振奋肺中阳气,可点按中府穴。中府穴,两手叉腰, 找到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 然后垂直向下一肋骨即为中府穴。 其为肺经首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补充肺中阳气。方法: 用一侧食指点按另一侧中府穴, 以有微热感和酸痛感为佳。 每次点按5分钟, 之后换另一只手点按另一侧的中府穴, 每天上下午各点按一次。3.神门生“心阳”心阳不足常表现为心悸怔仲, 咳喘心闷,形寒肢冷,失眠多梦, 伴有纳呆少食,下肢水肿等症状。 治疗应振奋心阳,可刺激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刺激此穴能振奋心脏的阳气, 安心神、改善失眠!方法: 用一侧的大拇指掐另一侧的神门穴, 每次3~5分钟, 之后用相同方法掐另一侧神门穴, 每日1~2次。4.中脘生“胃阳”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 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伴有泛吐清水, 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症状。 治疗应温胃补阳,可按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刺激此穴能补充胃中阳气, 促进胃动力,改善消化功能。方法: 四指并拢, 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 每次5~6分钟,每日2次, 要在饭后1个小时后点揉。5.足三里生“脾阳”脾阳不足常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唇淡、食少、不消化、腹泻、四肢不温、倦怠等症状。治疗应温补脾阳,可按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揉按足三里穴可温补脾阳,增强体力,延年益寿。方法:用两手的拇指指端,同时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缓缓用力,再迅速松开,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这样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5分钟。以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6.涌泉生“肾阳”肾阳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伴有五更泻、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治疗应补肾温阳,可点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心,第二、三脚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脚底连线的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刺激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方法: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另一只脚操作。每晚洗脚时做一次。7.至阳生“背阳”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方法:至阳穴,是指督脉的气血在这里吸热后,可以化为天部的阳气。所以有疏肝理气,温阳通络的作用。每日适当晒背,可振奋全身阳气,实属补阳佳选。人体的7个“生阳点”你都掌握了吗? 激活它们,为身体注满阳气吧~

激发阳气的几种方法

人活着属于阳间,死了就归阴了,到了阴间。所以对活人来说,阳很重要。如果能适度的激发自己的阳气,就会身体健康,形与神俱,甚至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激发阳气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每周保持适量的运动,阳就是乾、太阳,太阳运转不息,称为阳。在行动上我们要效法太阳,就是要适量的运动。在精神上效法太阳,称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然,这不是我说的重点。不要做愤青,也不要嫉恶如仇,正义和良知是永存的,这才是积极心态。三是心怀菩提善念。人只要活着,就相当于一个小星体,能发射能量,能散布磁场。你乐于助人、甘心奉献自己,得到的是别人感激的磁场。反过来,增加了自己的阳气。四、早睡早起、起居有节。早睡则于月亮同步,可以养阴;早起则于太阳同步,可以养阳。起居有节,则是法于阴阳,与日月同步,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熬夜会损坏自己的阴气,然后晚起又抑制自己的阳气,造成恶性循环。有人说,熬夜能激发灵感?但那是将自己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后,产生一些想法,是竭泽而渔。迎着朝霞思考问题,岂不更好?参考资料:1.《黄帝内经使用手册》 武国忠著2.《易经的奥秘》 曾仕强著3. 《黄帝内经现学现用》徐文兵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