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属于什么性格的人,慈禧性格像现在什么女人

哪位朋友能说说慈禧和武则天她们两个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武则天与慈禧的区别 武则天武则天与慈禧的区别 武则天执政后,就没有性别了。或者说,她自己都把自己当男人看。所以她明目张胆地蓄养面首,像男人一样纵情声色。治理国家,也有着男人一样的大气、睿智和剽悍。就连死后,也做得很男人范,留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与武则天不同,慈禧自始至终都是个女人。慈禧对男人,没有武则天的那种失望和轻视。她对自己的老公咸丰帝,始终都保留着一抹温情,是享受过美好爱情的女人的那种仰仗和怀念的温情。慈禧一生,总是戴着两副耳环。其中一副常换常新,而另一副小宝珠耳环却从未摘下,只因那是她刚入宫时咸丰帝赏赐给她的。一个对爱情保留幻想的女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性别模糊的人的。 慈禧对权势,也没有武则天那种骨子里希望成就伟业的渴求。她没有野心,有的只是女人的虚荣心和好胜心。她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不过是当时一个没落的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这样的出身,在后宫深处,若想避免欺压和陷害,并出人头地,唯有主动奋斗和积极钻营。慈禧后来对隆裕提起初入宫的往事时也曾说,皇宫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厉害,在那种环境里生存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选择接受挑战,也只能选择挑战。同样也是因为这样无权无势的出身,慈禧因不甘心被人掌控,所以才更有掌控他人的心思,也更需要权势带来的安全感和驾驭他人命运的乐趣。 加之,作为女人的慈禧,是不幸的。她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这些亲人的离世,让她失去了在男权社会里可供依赖的资本。若想赢得一生锦衣玉食,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掌控权力本身。所以江山在她手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她折合着自己享受的筹码。 可以说,慈禧对权势,只是一种充满女人味的简单而感性的享受性需求。 也许正是基于此,慈禧对国家,从来都没像武则天那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过。大清朝,从一开始就不是她的,即使暂时归她掌管,她也没看成是她自己的。以前是她老公的,后来是她儿子的,再后来,儿子没有了,也没能给她留下血脉相承的孙子。因为无须传承,所以也就不需要长久和昌盛。她要的只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的锦衣玉食,国泰民安。至于其他,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列。 所以每次战败,她都会急吼吼地委曲求全,割地赔款,在所不惜。她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不是为了拯救黎民苍生,而是过不惯东躲西藏的日子。她想早点回北京,再次回到紫禁城,再次过上那种颐指气使的生活。她这一生,最怕耽误自己过好日子。 所以就连看奏折,她也只是为了能够消磨寡居的时间。据她身边的人回忆,一到孤独寂寞最难熬的时候,慈禧就用看奏折来打发。 曾在皇宫站岗放哨的士兵苏勋丞在《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中,说了关于慈禧的几件事:冬夜,站岗士兵饥寒交迫的时候,慈禧命宫女给他们送去馒头和肉;为了查看士兵穿的是否暖和,慈禧伸手向苏勋丞胸前的夹制服里面摸了摸,直到摸到了棉袄才算数;慈禧和颜悦色地与士兵拉家常,问他们的姓名、年龄及籍贯,还用怜惜的口吻说:“可怜你们这些孩子„„” 这样的慈禧,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女人的魅力,唯独不像个一手遮天一言九鼎的统治者。 最能体现慈禧女人面的是她对美的追求。慈禧一生爱美,古稀之龄也未稍减。在颐和园慈禧的卧室里,东南角有一个精致的梳妆台,里面存放着各种慈禧的化妆品,有些是各地进贡来的,有些则是她自己研制的。 除了护肤之外,慈禧对服饰也十分在意。她的衣服都是由如意馆的御用画师画出小样,反复修改直到她满意后,才送到江南织造制作。虽然路途遥远,却非此不可。慈禧身材娇小,穿着朝服和礼服的时候,脚下便是十厘米左右的花盆底鞋,她最爱的是粉色缎绣竹蝶鲤鱼纹花盆底鞋。因为她眼光独到,她喜欢的衣饰常成为宫内的时尚潮流。她十分喜欢流行于同治时期清宫内的杏黄氅衣,宫中便也多有女子模仿这件衣服的样式剪裁穿着。 自己爱美还不够,慈禧还经常指导别人。据《宫女回忆录》中一位慈禧贴身宫女忆述,慈禧曾有一次对她说:“荣儿,你过来,你那辫梢梳得多憨啊,若把辫绳留长一点,一走路,动摆开了,多好看。”她还常教她的宫女们如何选择新鲜的玫瑰花瓣,按照书上的方法做胭脂。慈禧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个什么劲!” 在慈禧存世的照片中,有一张是化装扮作观音菩萨的样子,左手捧净水瓶,右手执柳枝,李连英扮成善财童子站在她的右边。也只有女人,才会有这样雅致的玩性。 说到底,慈禧只是个女人。她的美与聪慧,不过是一个女人过日子的情调,于大清江山,则是于事无补的。执政后,就没有性别了。或者说,她自己都把自己当男人看。所以她明目张胆地蓄养面首,像男人一样纵情声色。治理国家,也有着男人一样的大气、睿智和剽悍。就连死后,也做得很男人范,留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与武则天不同,慈禧自始至终都是个女人。慈禧对男人,没有武则天的那种失望和轻视。她对自己的老公咸丰帝,始终都保留着一抹温情,是享受过美好爱情的女人的那种仰仗和怀念的温情。慈禧一生,总是戴着两副耳环。其中一副常换常新,而另一副小宝珠耳环却从未摘下,只因那是她刚入宫时咸丰帝赏赐给她的。一个对爱情保留幻想的女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性别模糊的人的。 慈禧对权势,也没有武则天那种骨子里希望成就伟业的渴求。她没有野心,有的只是女人的虚荣心和好胜心。她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不过是当时一个没落的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这样的出身,在后宫深处,若想避免欺压和陷害,并出人头地,唯有主动奋斗和积极钻营。慈禧后来对隆裕提起初入宫的往事时也曾说,皇宫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厉害,在那种环境里生存是没有退路的,只有选择接受挑战,也只能选择挑战。同样也是因为这样无权无势的出身,慈禧因不甘心被人掌控,所以才更有掌控他人的心思,也更需要权势带来的安全感和驾驭他人命运的乐趣。 加之,作为女人的慈禧,是不幸的。她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这些亲人的离世,让她失去了在男权社会里可供依赖的资本。若想赢得一生锦衣玉食,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掌控权力本身。所以江山在她手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她折合着自己享受的筹码。 可以说,慈禧对权势,只是一种充满女人味的简单而感性的享受性需求。 也许正是基于此,慈禧对国家,从来都没像武则天那样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过。大清朝,从一开始就不是她的,即使暂时归她掌管,她也没看成是她自己的。以前是她老公的,后来是她儿子的,再后来,儿子没有了,也没能给她留下血脉相承的孙子。因为无须传承,所以也就不需要长久和昌盛。她要的只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的锦衣玉食,国泰民安。至于其他,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列。 所以每次战败,她都会急吼吼地委曲求全,割地赔款,在所不惜。她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不是为了拯救黎民苍生,而是过不惯东躲西藏的日子。她想早点回北京,再次回到紫禁城,再次过上那种颐指气使的生活。她这一生,最怕耽误自己过好日子。 所以就连看奏折,她也只是为了能够消磨寡居的时间。据她身边的人回忆,一到孤独寂寞最难熬的时候,慈禧就用看奏折来打发。 曾在皇宫站岗放哨的士兵苏勋丞在《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中,说了关于慈禧的几件事:冬夜,站岗士兵饥寒交迫的时候,慈禧命宫女给他们送去馒头和肉;为了查看士兵穿的是否暖和,慈禧伸手向苏勋丞胸前的夹制服里面摸了摸,直到摸到了棉袄才算数;慈禧和颜悦色地与士兵拉家常,问他们的姓名、年龄及籍贯,还用怜惜的口吻说:“可怜你们这些孩子„„” 这样的慈禧,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女人的魅力,唯独不像个一手遮天一言九鼎的统治者。 最能体现慈禧女人面的是她对美的追求。慈禧一生爱美,古稀之龄也未稍减。在颐和园慈禧的卧室里,东南角有一个精致的梳妆台,里面存放着各种慈禧的化妆品,有些是各地进贡来的,有些则是她自己研制的。 除了护肤之外,慈禧对服饰也十分在意。她的衣服都是由如意馆的御用画师画出小样,反复修改直到她满意后,才送到江南织造制作。虽然路途遥远,却非此不可。慈禧身材娇小,穿着朝服和礼服的时候,脚下便是十厘米左右的花盆底鞋,她最爱的是粉色缎绣竹蝶鲤鱼纹花盆底鞋。因为她眼光独到,她喜欢的衣饰常成为宫内的时尚潮流。她十分喜欢流行于同治时期清宫内的杏黄氅衣,宫中便也多有女子模仿这件衣服的样式剪裁穿着。 自己爱美还不够,慈禧还经常指导别人。据《宫女回忆录》中一位慈禧贴身宫女忆述,慈禧曾有一次对她说:“荣儿,你过来,你那辫梢梳得多憨啊,若把辫绳留长一点,一走路,动摆开了,多好看。”她还常教她的宫女们如何选择新鲜的玫瑰花瓣,按照书上的方法做胭脂。慈禧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个什么劲!” 在慈禧存世的照片中,有一张是化装扮作观音菩萨的样子,左手捧净水瓶,右手执柳枝,李连英扮成善财童子站在她的右边。也只有女人,才会有这样雅致的玩性。 说到底,慈禧只是个女人。她的美与聪慧,不过是一个女人过日子的情调,于大清江山,则是于事无补的。

慈禧太后的性格是怎样的?

个性鲜明,柔中带刚。

慈禧太后是好是坏,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理由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理由 历史对她的负面评价远大于正面评价。慈禧太后素来以残忍狡诈和对权力的执着而闻名。先后起用湘军、淮军人物,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其统治目的,并非自愿破除满汉界限。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 *** 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8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处死原来控制政权的八位大臣中的三位。1881年,毒死同有训政权的太后慈安。(慈安的死是否是慈禧造成的历史上仍有争论) 1885年,在取得了对法的镇南关大捷后,仍然让清 *** 向法国屈膝求和,让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她正花费巨资,甚至不惜动用海军军费兴建北海公园用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并留有名言“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他不高兴一辈子”(有多种版本)。1895年,她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耗资巨大,使重修的慈禧陵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一座皇家陵寝,也为自己的陵寝乃至整个清东陵的被盗埋下了祸根。1898年,她彻底扼杀了戊戌变法,囚禁光绪帝。因为听信庆亲王等人编造的洋人要迫其退位的谣言,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失去控制,继而宣布向所有西方国家宣战,引发八国联军入侵的惨祸,中国的 *** 地位丧失殆尽,日本俄国自此可以在中国北方地区驻军,后患无穷。她杀害支持维新变法的光绪帝宠妃珍妃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 大事记 1852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1854年,晋懿嫔。 1856年,生同治帝,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61年,同治帝即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8月22日 发动辛酉政变,遂掌握最高权力48年。 1862年,同治帝上徽号慈禧。 1874年,同治帝崩,慈禧令光绪帝继位。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逃离北京。 1908年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 慈禧出殡1928年,以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定东陵。 定东陵她的神牌上的生前死后得到的称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25字,为清历代太后之最。 (清制,后宫主位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 嫔,贵人,常在,答应) 慈禧太后是好的还是坏的 慈禧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之一,不能简简单单的说是好是坏。 慈禧好事也做得不少,最亲民的就是“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再慈禧的亲自过问下沉冤昭雪。并赦免经不起严刑拷打、作伪证的小白菜一死,严惩浙江巡抚以下与案有关的贪官污吏300多人。还有1906年, 下禁缠足令,开中国解放妇女之先河,开办女子学校,教授新学,逐渐风行于开埠较早之上海、广州等沿海之城镇。慈禧之举,代表了当年倡导开启中国女学兴办之门先行者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普遍为维新派开明官僚与士绅所接受,尽管它与“男女平等”、妇女彻底解放的距离仍相差甚远,依然与根深蒂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相左,受到拥有强大封建卫道士的强烈毁谤和 *** ,但女子兴学却如同星火燎原般漫延开来。 除此之外大事也很多。 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 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实行“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1年8月29日,出现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隆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 *** 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3年9月7日,清 *** 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首次提出君主立宪(甭管其目的何在?至少是在台面上开始操作了)。 1908年,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了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1909进行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资政院开院;1917年召开国会,实行 *** 。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循序渐进,十年内,中国将成为日本、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国君只是国家的象征,立法权在国会,行政权在内阁,司法权在各级法院,民主 *** 的曙光再次降临中国。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改革步子太大,国内外的逼迫和颠覆,时间表公布后的当年,她便溘然长逝,最高权威骤失,清廷群龙无首,各省督抚拥兵自重,行宪时间表停摆了,也许今天的中国,很有可能不是如今的体制。 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禁鸦片。 1901年9月4日,出现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清 *** 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1903年10月,清 *** 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 另外,慈禧还利用美国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华园修建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利用其余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除了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延续了近六百年的缠足陋习、满汉不能通婚的政令以及禁止吸鸦片。 改变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 清朝晚期,由于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 慈禧 太后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实则那推翻的只是的封建王朝的最后躯壳。因为清朝末期在经济和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慈禧太后已经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在经济和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洋务,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实,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多少都有慈禧太后新政的影子。 重用汉臣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重用 *** ,是有口皆碑的,她手下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等当时的一大批能人,纵观历史,浏览朝朝代代名臣贤达,他们都可无上下之分。她手下的袁世凯,尽管有过复帝的逆施,确实还是有本事的人才。让这样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挥,足见她的用人能力。早年协助咸丰皇帝处理国是,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咸丰年间政策方针的实际制定者。开创了同光中兴的基础。以当时内忧外患情形之下,实为中国数千年来之异彩。 还有定国旗、国歌、国徽、国花。 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 *** 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 *** 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 *** 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 *** 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慈禧虽然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 *** 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 慈禧太后是好的还是坏的? 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分两面,没有一个绝对好或坏的人 正面评价: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失聪明与能干,并在危急时刻曾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虽不成功但在当时可称合理的反应。她曾经在1884年马尾海战爆发后向法国宣战。1894年她亦向日本宣战。1895年6月21日向八国联军宣战。她破除满汉界限,大力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开办洋务运动,造成所谓“同治中兴”气象;执政后期,发布新政诏书,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 *** 改革等举措,是为人才方面的重要改革。此外,她推动京剧艺术发展,建立北京动物园,都是不应被人遗忘的。 负面评价:她的负面评价依然很多,远大于她的正面评价。她的残忍是出名的。她起用湘军、淮军人物,也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其统治目的,并非自愿破除满汉界限。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 *** 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8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处死原来控制政权的八位大臣中的三位。相比以前类似的处理,并不残忍。1881年,毒死同有训政权的太后慈安。(慈安的死是否是慈禧造成的历史上仍有争论) 1885年,在镇南关大捷后,她竟让清 *** 仍向法国求和,让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她依然大兴土木,花巨资兴建颐和园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并留有名言“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他不高兴一辈子”(有多种版本)。1895年,下令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 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耗资巨大。使重修的慈禧陵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一座皇家陵寝。1898年,她彻底扼杀了戊戌变法,囚禁光绪,使中国依旧沉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她又杀害支持维新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为人所不齿. 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要从两方面评价,要看到她的对历史和当时社会的积极推进作用和功劳,也要看到她做出的对历史发展、人民和社会的消极作用,总而言之:慈禧太后是一个过大于功的女人,她领导了腐败无能的清 *** ,向列强卑躬屈膝做奴才,这已经使她无法被中国的人民们原谅 清朝慈禧太后很坏吗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什么大家都说慈禧太后坏?她做了什么事! 叶赫那拉·杏贞,满族这个女人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从咸丰末年一直到宣统年,参与和掌握三朝皇帝的统治权;她的专权导致了“光宣哀世”。她既推行洋务运动,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她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害怕列强动摇皇室。对外妥协退让,对内进行残酷的镇压。一生嗜权如命,由于她的专制,使光绪在压抑中度过了一生,最终含恨而去。她曾两度逃离宫廷,第一次是跟随丈夫,丈夫死后,她清肃八大臣,夺取统治权;使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隔四十年后的逃亡更为狼狈,她要面临的是清 *** 的存亡危机。她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她给中国封建统治写了最后一页,上演了一幕封建社会末期皇太后执政的闹剧。 慈禧太后是不是真的坏到了万恶不赦的程度呢? 提到慈禧,很多人的评价都是说她这不好那不好的,慈禧在一些方面确实是做得太绝,而且在外人看来是十恶不赦的大错,但是一个人肯定是有功也有过,虽然慈禧让人痛恨,但在一些方面她的所作所为还是值得表扬的,也不是全按照后人所说,她已经坏到十恶不赦、不可原谅的地步。 在慈禧的为人处世中还是有值得我们赞扬的地方,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有一双慧眼,懂得知人善任,能够任用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一点对国家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初左宗棠劝谏慈禧要去收复,慈禧也是犹豫再三,说白了就是担心自己出钱,这点也是遭人唾弃的,但是她在左宗棠提出自己付费用之后也是答应了收复的要求,这算得上是她人生当中的一件功德了吧。 慈禧身上值得抨击的点还有好多,但是还有一件事在现在看来是十分伟大的,就是她能够摒弃封建的世俗,下令让妇女们禁止缠足。可以想象得到把脚裹得那么小是件多么痛苦的是,咱们古代妇女承受了那么多的辛酸,废止缠足可以说是慈禧的伟大的善举了,她的所作所为能够拯救多少女性。 所以这样看来,纵使慈禧一生做了很多不值得原谅的大事,像什么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杀害威胁自己地位的人等等,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同样是对待慈禧。 慈禧太后做多少件坏事,都给我说出来? 她的残忍是出名的。她起用湘军、淮军人物,也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其统治目的,并非自愿破除满汉界限。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 *** 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8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处死原来控制政权的八位大臣中的三位。相比以前类似的处理,并不残忍。1881年,毒死同有训政权的太后慈安。(慈安的死是否是慈禧造成的历史上仍有争论) 1885年,在镇南关大捷后,她竟让清 *** 仍向法国求和,让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她依然大兴土木,花巨资兴建颐和园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并留有名言“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他不高兴一辈子”(有多种版本)。1895年,下令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 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耗资巨大。使重修的慈禧陵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一座皇家陵寝。1898年,她彻底扼杀了戊戌变法,囚禁光绪,使中国依旧沉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她又杀害支持维新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为人所不齿 记得采纳啊 是个(33)坏人(2)

慈禧的性格

黄纱帷幔下,一个绝色柔媚的女人正口哼南方四季小曲,婉转动人,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尊贵,娇柔百状……谁曾想,这么一个讲究生活品位、喜欢过富于情调的精致生活的女人,却是如此嗜权如命的阴谋家,野心勃勃阴险毒辣,独操朝纲近半个世纪!谁曾想,如此娇柔美丽的女子,却是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影响中国封建历史的女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有清296年间最掌朝廷实权、最精于权术的女人,有着如何的双色人格。   众所周知,能在皇宫的明争暗斗中求存实属不易,那么,慈禧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要说到慈禧性格中的一点,那就是睿智又洞悉人心。睿智又洞悉人心是慈禧在皇宫中的不败法宝。秀女出身的慈禧,短短的5年时间里,从贵人到贵妃,连升四级,这其中慈禧的倾国倾城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想要抓住好色的咸丰帝的心并非易事,毕竟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即使有绝色美貌也有厌烦的一天,所以美貌只是给了慈禧通向权位的一把钥匙,而真正帮助慈禧披荆斩棘的,是她的智慧与心计。慈禧是一位工于心计,善于洞察人心的人,这帮助她在宫中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牢牢地锁住了咸丰帝,并诞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从此母凭子贵。这在封建社会中十分重要,慈禧也正是深深知道这份重要,也可以说,诞下皇子,也是慈禧工于心计的一个表现。而慈禧的工于心计,在与肃顺等八位大臣的夺权斗争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在热河有着强大的强大对手,慈禧几次以退为进,用其冷静睿智一步步设局,最终发动了辛酉政变,一举夺回了掌控国家的权利。这轰动全国的夺权事件无疑证明了慈禧的英勇与智慧,如此的雄才大略,如此的野心勃勃,其设计之慎密,呼应之巧妙,舆论之完善,行动之周密,时间之精准,处理之精当,不得不让人感慨慈禧的确有作为专制帝王的个性与霸气。作为一个女性主政者,慈禧善于审时度势,当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倾覆半壁江山,大清王朝形同累卵之时,慈禧接受恭亲王奕诉的主张,重用汉人,并授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独断专行的大权。太平天国平定后,清廷中“曾国藩兄弟必反”的议论甚嚣尘上,慈禧力排众议,仍坚持任用湘淮将领治军,使清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同光中兴”。这是慈禧作为“王者”的智慧与气度。   说其睿智,我想更多的是偏向于其争权夺利方面,而在科学方面,慈禧无疑是愚蠢的。正是她的愚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得原本就破败不堪的中国社会更加的积贫积弱!其中最著名的,我想应该就属那个让中国人蒙羞汗颜的马拖火车事件了吧。先进的科学技术没能得到这位皇太后的支持,这却仅仅只是因为,科学技术对她的权势没有好处。争权夺利的过程以牺牲皇朝的发展为代价,这在慈禧的心目中确实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了!而对于维新变法运动的残酷镇压,更可见慈禧缺乏作为新时代领袖的思想和必备知识,不具备开眼看世界的高瞻远瞩,这是造就了我国近代的悲哀。   可见,只要是与她看得比性命更重要的权力相冲突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无论是谁,都是挡我者死!这也显现出她狡诈恶毒的一面,无论是帮助她夺得权力的恭亲王,有助于国家发展的维新者,还是她的亲生儿子,只要是阻碍她走向舞台的人,都必须让道,即使置苍生于不顾,也在所不惜,因为她可以为了权力而不惜牺牲一切啊!   而对于与权力无关的其他,跋扈的慈禧相对来说就是要宽厚得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德龄公主的眼中皇太后是一个威严但宽厚的人。日常生活的慈禧是享受生活且较为随和的,她同德龄游玩,与她亲切的交谈,听取了她不少的意见,甚至知道侍女打扮,这作为一个皇太后实属难得。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一丁点也不威胁她的政权的基础上的!慈禧的襟怀,也在于她的一大局为重,轻办肃顺一党,可见她的胸襟。   慈禧性格中的另一个矛盾,便是刚柔并蓄,柔中带刚。作为女人,作为妃嫔,慈禧绝对是娇巧玲珑,温柔似水的,作为母亲,虽然其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但从她为儿子安排的老师就可看出她对于儿子的盈盈期盼,她也是盼子成龙的母亲啊!这是慈禧的柔,而作为一位帝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的刚强着实有着大将风范,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消息,咸丰帝吓得惊慌失措,但慈禧却显得淡定从容,临危不乱,这才是王者应有的气度,从这个层面上说,慈禧,比她的丈夫,更适合为王!在她的夺目光芒下,清末四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黯然失色! 这个权力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女人啊,慈禧去不尽骨子里作为女人的女子三分柔,却又改不了嗜权如命的习性,这注定了慈禧的性格中的双重性。她用双色性格,抒写了中国历史,她用48载华年,写下了说不清的故事,她拼尽全身气力,把大清帝国推倒了奈何桥上,又在桥头发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后一声叹息。   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淀,铅华洗尽,一切尘埃落定,对于慈禧,我们怨过,我们恨过,但一切的一切,最终最多的,是无尽的感慨……

慈禧的性格

黄纱帷幔下,一个绝色柔媚的女人正口哼南方四季小曲,婉转动人,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尊贵,娇柔百状……谁曾想,这么一个讲究生活品位、喜欢过富于情调的精致生活的女人,却是如此嗜权如命的阴谋家,野心勃勃阴险毒辣,独操朝纲近半个世纪!谁曾想,如此娇柔美丽的女子,却是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影响中国封建历史的女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有清296年间最掌朝廷实权、最精于权术的女人,有着如何的双色人格。   众所周知,能在皇宫的明争暗斗中求存实属不易,那么,慈禧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要说到慈禧性格中的一点,那就是睿智又洞悉人心。睿智又洞悉人心是慈禧在皇宫中的不败法宝。秀女出身的慈禧,短短的5年时间里,从贵人到贵妃,连升四级,这其中慈禧的倾国倾城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想要抓住好色的咸丰帝的心并非易事,毕竟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即使有绝色美貌也有厌烦的一天,所以美貌只是给了慈禧通向权位的一把钥匙,而真正帮助慈禧披荆斩棘的,是她的智慧与心计。慈禧是一位工于心计,善于洞察人心的人,这帮助她在宫中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牢牢地锁住了咸丰帝,并诞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从此母凭子贵。这在封建社会中十分重要,慈禧也正是深深知道这份重要,也可以说,诞下皇子,也是慈禧工于心计的一个表现。而慈禧的工于心计,在与肃顺等八位大臣的夺权斗争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在热河有着强大的强大对手,慈禧几次以退为进,用其冷静睿智一步步设局,最终发动了辛酉政变,一举夺回了掌控国家的权利。这轰动全国的夺权事件无疑证明了慈禧的英勇与智慧,如此的雄才大略,如此的野心勃勃,其设计之慎密,呼应之巧妙,舆论之完善,行动之周密,时间之精准,处理之精当,不得不让人感慨慈禧的确有作为专制帝王的个性与霸气。作为一个女性主政者,慈禧善于审时度势,当洪(秀全)杨(秀清)太平天国倾覆半壁江山,大清王朝形同累卵之时,慈禧接受恭亲王奕诉的主张,重用汉人,并授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独断专行的大权。太平天国平定后,清廷中“曾国藩兄弟必反”的议论甚嚣尘上,慈禧力排众议,仍坚持任用湘淮将领治军,使清朝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同光中兴”。这是慈禧作为“王者”的智慧与气度。   说其睿智,我想更多的是偏向于其争权夺利方面,而在科学方面,慈禧无疑是愚蠢的。正是她的愚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得原本就破败不堪的中国社会更加的积贫积弱!其中最著名的,我想应该就属那个让中国人蒙羞汗颜的马拖火车事件了吧。先进的科学技术没能得到这位皇太后的支持,这却仅仅只是因为,科学技术对她的权势没有好处。争权夺利的过程以牺牲皇朝的发展为代价,这在慈禧的心目中确实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了!而对于维新变法运动的残酷镇压,更可见慈禧缺乏作为新时代领袖的思想和必备知识,不具备开眼看世界的高瞻远瞩,这是造就了我国近代的悲哀。   可见,只要是与她看得比性命更重要的权力相冲突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无论是谁,都是挡我者死!这也显现出她狡诈恶毒的一面,无论是帮助她夺得权力的恭亲王,有助于国家发展的维新者,还是她的亲生儿子,只要是阻碍她走向舞台的人,都必须让道,即使置苍生于不顾,也在所不惜,因为她可以为了权力而不惜牺牲一切啊!   而对于与权力无关的其他,跋扈的慈禧相对来说就是要宽厚得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德龄公主的眼中皇太后是一个威严但宽厚的人。日常生活的慈禧是享受生活且较为随和的,她同德龄游玩,与她亲切的交谈,听取了她不少的意见,甚至知道侍女打扮,这作为一个皇太后实属难得。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一丁点也不威胁她的政权的基础上的!慈禧的襟怀,也在于她的一大局为重,轻办肃顺一党,可见她的胸襟。   慈禧性格中的另一个矛盾,便是刚柔并蓄,柔中带刚。作为女人,作为妃嫔,慈禧绝对是娇巧玲珑,温柔似水的,作为母亲,虽然其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但从她为儿子安排的老师就可看出她对于儿子的盈盈期盼,她也是盼子成龙的母亲啊!这是慈禧的柔,而作为一位帝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的刚强着实有着大将风范,面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消息,咸丰帝吓得惊慌失措,但慈禧却显得淡定从容,临危不乱,这才是王者应有的气度,从这个层面上说,慈禧,比她的丈夫,更适合为王!在她的夺目光芒下,清末四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黯然失色! 这个权力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女人啊,慈禧去不尽骨子里作为女人的女子三分柔,却又改不了嗜权如命的习性,这注定了慈禧的性格中的双重性。她用双色性格,抒写了中国历史,她用48载华年,写下了说不清的故事,她拼尽全身气力,把大清帝国推倒了奈何桥上,又在桥头发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后一声叹息。   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淀,铅华洗尽,一切尘埃落定,对于慈禧,我们怨过,我们恨过,但一切的一切,最终最多的,是无尽的感慨……

慈禧是什么样一个人?

此时真的史上是一个罪人,在他掌群的时候干尽了丧权辱国的事情。岩使中国丧失了大批的领土,赔偿了大量的金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