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月圆,易经中月亮卦象

《易经》每卦中都有爻辞,它能代表时间吗?怎么确定具体事情的时间!高 ...

一直以来易经卦爻辞的数量和时间成迷。以下说法属于本人独家研究结论,你可以参考一下。易经卦爻辞中,有大量的数量和时间断语,除了一部分数量是虚指表达,其它都是有确切的卦象依据的。数量非你所问,不多说。单说卦爻辞中的时间,大致分三种,一种是确切的天干日期表达,一种是间隔表达,一种是月相表达。天干是根据后天八卦的次序对号入座的,看看上下卦各在什么干位,震甲巽乙离丙戊坤丁己兑庚乾辛坎壬艮癸。时间间隔多少,主要也是按照后天八卦次序来定的,看看上下卦之间,或者比如上卦变卦前后,卦位间隔。月相则是按照先天八卦来定,如乾为农历十五月圆,俗称月望,兑为十三四叫月几望,巽为十六七叫月既望,卦爻辞里的月几望和月既望混杂不清,应该是版本流传抄录错误。

请问在易经里月时榴莲花柳中是什么意思?

研究这些没有用处,对命运又改变不了,不如有时间研究研究别的。

易经中有哪些描述事物“物极必反”的话?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日中:太阳运行到中天,即正午。昃(zè仄):日向西斜。月盈:月圆。食:通“蚀”,亏缺。这两句大意是:太阳运行到中天就会向西偏移,月亮圆满之后就会亏缺。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之后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可用以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和对为人处事的劝诫。《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

《易经》中的八卦“天、地、太阳、月亮、雷、风、山、河”它能在八卦...

八卦中乾为天,坤为地,离为日,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河,艮为山,兑为泽八卦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乾居南方 坤居北方 离居东方 震居东北 巽居西南 坎居西方 艮居西北 兑居东南。后天;坎北 离南 兑西 震东 乾西北 艮东北 巽东南 坤西南

血月在易经上的解释

血月在古代是不吉利的象徵。代表有冤案,也有预示这灾难的,有血月见、妖魔现的说法,历史杂记曾有记载,血月现,国之将衰,气尽,如堕狱,伴随的是祸乱,比如:荒,战,冤,邪等。不过这个真实性无从考证,只是书中有记载,在月圆之夜出现红色,属大凶之兆,从易经八卦中说,天象是直接关_到观察气运,脉象等的正确性的一个指示。属大凶之兆。

易经12个月份的叫做

叫做“十二辟卦”,也叫十二消息卦,是周易研究当中的重要学说。易学中“十二辟卦”之说渊源很远,据悉在干宝注所引文字中,即有十二辟卦之说。也就是说,它与周易应属“同龄人”。而真正形成一套理论,是通过华夏上古先人整理留传下来的,亦称为“十二消息卦”。 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十二消息卦”即被视为由“乾”、“坤”二卦各爻的“消”“息”变化而来的。“辟” 是君主的意思,这里取其主宰之义。用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每一卦为一月之主,是谓“十二辟卦”即十二月卦。这十二卦是:复、临、泰、大壮、夬、乾、姤、 遯、否、观、剥、坤。配以地支排序之月份,就是:复主十一(子)月,临主十二(丑)月,泰主正(寅)月,大壮主二(卯)月,夬主三(辰)月,乾主四(巳)月,姤主五(午)月,遯主六(未)月,否主七(申)月,观主八(酉)月,剥主九(戌)月,坤主十(亥)月。 此十二卦中,阳爻递生的六个卦,即从子月复卦到巳月乾卦,阳爻从初爻的位置逐次上升:复卦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二、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二、三、四爻皆阳爻,夬卦是初、二、三、四、五爻皆阳爻,而乾卦则全为阳爻,在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次增长,故称为“息卦” ,“息”即为生长之意。反之从午月姤卦到亥月坤卦,阴爻逐序上升,阳爻依序递减,从乾卦到到姤卦,初爻为阴爻所取代,从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以至坤卦,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步消失,以至全无,故称为“消卦”。在十二辟卦中,子月(中气冬至)为复卦,为一阳来复之像(初爻为阳爻),表示冬至过后阳气初生,而午月(中气夏至)为夏至过后,阳气盛极而转衰、阴气初生(初爻为阴爻),寅月阴阳调和(三阳爻、三阴爻)故初春为“三阳开泰”,其义即源于十二辟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