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易经的贡献,孔子对易经的评价

《易经》成于何时?作者是谁?

易经到底谁写的?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易经》包罗万象,奥妙无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碎,也是公认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还是中国道家思想“易、老、庄”谓之三玄哲学的根源。在一些问答平台和日常生活中,常到见有人在问:“《易经》到底是谁写的?”其实,这部经典的成书,经历了漫长的“三古”,并非某一人所作成。今天,“源易缘”就读者交流下《易经》的成书历程。据史记载:《易经》成书历经天皇、地皇、人皇、昊帝、炎帝、黄帝、夏王、商王、文王、孔子等先祖圣贤。时经远古、中古、和近古。从天皇到孔子,《易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撰《易传》。历代学者又根据逐年积累的经验资料、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知识、哲理格言等,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诠释、筛选、删补而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于是形成了这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如今,《易经》已经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系辞传》因此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孔子为何崇尚易经 孔子思想和道德经的关系

孔子易经

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认为,只要学了《易经》,就可以天上地上无所不知了。但实际上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个未知的问题。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易经》全部读懂。

孔子画像

《易经》这本书也是指《周易》,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这本书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自春秋时代以上,中国的学术总跟易学一体,由伏羲氏画卦到老子出关后之时,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就被儒家门徒奉为是儒门圣典,六经之首,而儒门之外。

晚年的孔子甚是喜欢研究书籍,而《易经》则是他最喜爱的研究之物。他在熟读《易经》后,写下了许多关于解释《易经》的名句,其中就有提到如何做人和修身养性的问题。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详细的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据说当时的书,是用漆写在竹简上,然后在用以皮带串订,称作“韦编”,而孔子反复阅读这本《易经》,连串订的皮带断了三次,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多么的喜欢这本书。

之后他记录下了用来解释《易经》的句子,还在《易经・系辞上传》引申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主要是要告诫君子在说话方面要谨言慎行,不要随便的乱发言。

孔子道德经

关于《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说法。对于他的作者--老子就在这部作品种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关于他的内容很难理解,每个关于他的译本也都是千差万别的。

跪背《道德经》

作者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等各个方面很可能是失败的,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也是说“修德”是为了给自身“修道”提供一个外部环境,而修身者更是要拥有宁静的心情,所以缺“德”不可。关于《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对于《道德经》的内容,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见解。

而《道德经》中的“道”与孔子的儒家思根本就不存在矛盾和对立的一面,而且,孔子的思想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在《道德经》中告诉人们,人们所运用的“道”只能是从古至今的“道”的作用中体会它的规律和特征。而孔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个原理来解读了,并且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在政坛上混。而且孔子甚至知道自己不适合在政坛上任职,但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去阻止其他人走上从政之路,正是因为他深知“道法自然”的道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言论都可以体现“道法自然”的内核。但在事实上,任何经典语录都会蕴含着“道法自然”的内核。

孔子的思想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论在道德方面、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美学方面、史学方面、旅游方面以及人生观念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孔子

在道德和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主张个人层面上“仁”和“礼”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主张以德、礼治国。他强调人道主义,同时也强调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这些思想适用于任何时代,从中可见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在经济方面,孔子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主张在利和义两者中应该更为重视义,在获取利益前要考虑所做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孔子还重视民生,强调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他还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只需对学生施以引导。

在美学方面,孔子主张“美”和“善”的统一。他提倡将文学艺术和道德两者结合,将文学艺术作为促进社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学方面,孔子主张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研究,强调研究历史时要重视事实依据,同时极为反对表里不一、名不副实。

孔子曾周游列国,拥有丰富的旅游经验,也因此,在旅游观念上他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他提倡文化旅游以及感悟山水等自然景物的的旅游,较为注重感受旅游所感受的各种“美”。同时孔子还主张旅游要适度,反对过度旅游。

孔子提倡的人生观念都比较积极向上,例如他主张与富贵相比,应该更重视道义;孔子还主张与人交往要真诚,要乐心助人等等。

孔子是个颇有成就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成就被世人所传颂,他的各种思想不断被世人借鉴。

孔子的主张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根基是以道德来规范人的一言一行,贯穿了两千年的岁月,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仁就是与人为善,礼就是言行举止等规范的总称。在孔子以前,祭祖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孔子强调要尊重祖先,祭祀活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孔子画像

孔子还主张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晚辈对前辈,臣子对君主要绝对的尊敬和服从。这位圣人并不主张暴政。孔子的主张是国家为人民服务,不是人民为国家服务。人民的一切并不是因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孔子主张君主应该要靠仁政而不是暴政来治理国家。孔子的主张比较保守,他相信黄金时代会再度降临,极力劝说所有的人都能够遵循美好的道德。孔子还主张中庸思想,这不仅要作为一种认知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还应该要把中庸融入到自己的品行中去。

可是孔子的主张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接受,他只是一位非常具备创造力的改革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混乱的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孔子在死后,他的主张普遍流传开来。

在秦朝,孔子的学说遭遇了灭顶之灾。秦始皇焚书坑儒,了孔子学说。可是秦始皇的阴谋并没有得逞。秦朝灭亡后,孔子的主张又在百姓中流传。在汉代,孔子的学说被提高到百家学术之首的地位。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甚至成为了选拨官员的考试教材。

孔子与《周易》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孔子以《周易》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合关系为出发点,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比孔子稍前的老子,创立了以道为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从道出发,主张人要顺应自然,无争于世,返璞归真,培养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了许多理论生长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经过孟子、荀子和庄子的阐发,形成儒家和道家学说。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最有影响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还有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邬行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行、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统称阴阳家。他们经历了共同的命运。《易经》提出仁义,主张贵民;而孔子主张仁政,反对苛政,提出“苛政猛于虎”。孟子则提出王道,反对霸道,主张“重民轻君”,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易经》主张入世,强调实践,提出不脱离社会,并把人道与天道并重。《易经》善于从宇宙天地中悟“道”并把象数之规律应用于人类,这些原则皆被儒家所吸取。《易经》与孔子的思想关系,无论是《易》、《书》、《春秋》,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归-现实。孔子通过这些书籍要表述的对象都是以现实的兴衰、祸福、吉凶为中心探求天道、明了人之道。孔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济世。儒家思想的实质与核心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其基本内容在《易经》中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大量出现。如《比》卦就是“和合”思想的源头,“比”体现了追求和睦亲善和安定互助的社会环境的理想;《临》卦则阐述了治国安民的具体策略,也是儒家仁政爱民、正身律己、德治教化思想在 《易经》中的萌芽。

孔子晚年为什么读周易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到了晚年为什么开始研易、修易,“韦编三绝” 呢?到了知天命年纪的孔子,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更多的体验,思想更加成熟,所以他能深刻体会易经中所蕴涵的哲理,他把本来只限于卦爻之辞的易经上升到一个新的诠释境界,用儒家思想体会易经的内涵,以卦象比喻人生的社会行为,写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不朽的名句,千古传诵,易之伟大由此为世人瞩目。易经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在研究易经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所体现的治学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后人永远学习的模范!

《周易》对圣人孔子究竟产生过怎样巨大的影响

孔子看懂《周易》以后,有这么一个感悟:《周易》并不是一本关于算命的书,而是讲天命的。那时孔子五十岁,所以也有了“五十而知天命”的说法。孔子还为《周易》写了十篇注解,叫做《易传》,让人们对《周易》的认识从到理性、从到哲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孔子对《周易》做出的贡献。

易经是孔子著的,为什么又和道家联系在一起?

帅哥你不要迷湖了~易经不是孔子著的 易传才是孔子著的!就相当于春秋左传 春秋的经文是孔子著的 而左丘明是作传的~也就是翻译 使大家更能明白经文说的内容!经 也就相当于精~都是精华 难免太简洁!易经分好几个层次呢 伏羲画卦 文王重卦 周公系辞 孔子作传!后来把这一总体称为易经~天地间的根本本来就是一条道 用二分法阴阳来解释世态变迁 都是通用的~无论道家 阴阳家 还是儒家~还有我们的平时生活 完美的整体总是有阴有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