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卦中最重要的两爻,六爻的每一爻都代表什么

003易经第一卦乾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见龙①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注释 ①见龙:“龙见”的倒装。“见”通“现”。 直译 九二:龙出现在地面上,有利于会见德才兼备的人。 《象传》说:龙出现在地面上,比喻君子已走出压抑的低谷,开始谋取在社会上立足与行善的机会。 详解 九二爻得中位,虽不得正,但龙德已经显现,利见大德之君,此时不分刚柔,而以同德相应为本,以行其道,这里的大人是指九五爻这一大德之君。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爻开始露头了,龙在田间出现了,九二爻在下卦的中位,也是阳爻得阴位,得中位而非得位,但力量增强了,他的君子之德已经有所体现,他具备见大人的条件与机会了,能够与具有中庸之德的刚贤之才相见,但是还不能完全独立。 但阳居阴位,尚有不遂意之处,只能说乾之中,刚健得中,有“大人”之象。但阳居阴位,尚有不遂意之处,只能说是“利见”。这一爻说明: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学识,就应向有才德、有地位的人推销自己,获得对方的认可与资助,以求取成功的机会。 老子就是尹喜的“大人”,当年尹喜见到了老子,有幸得到了老子传授的《道德经》,尹喜如获至宝,远离了当时的权力中心长安,在武当山设立道场。 天助有德之人,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字,左边一个“示”,右边一个“申”,警示天下人,要做中正之君子、大人、贤人、圣人。不偏不倚为中,无过无不及为正。“及”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逮(dai)也。 孔老先生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小象辞》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施”,本义是旗帜,这里作给予讲,引申为施舍、施予。 “普”的本义是:日无光;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日无色也。 也只有日无光时,远近皆同,就像多云天气一样,天下万物都没有影子,更能体现日光的普照。 九二爻就是说龙德已在田间出现,其君德如日光普照大地,德化万物。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见到龙当然是吉祥的事了;大人代表者君子、贤人、圣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龙离开伏藏的深渊,来到田野上。田野虽然不是久居之地,但毕竟向既定的目标前进了一步,阳刚渐丰,头角初露,出现了有利于施展才华的机遇。以阳刚居下乾之中,刚健得中,有“大人”之象。 四岳举舜于尧帝,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人生启示 古有四大诸侯,分别主管东南西北四方,史书称为四岳。东岳名叫羲仲;南岳名叫羲叔;西岳名叫和仲;北岳名叫和叔。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尧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决策,尧都要与四岳一起商量。 尧的年事已高,由谁来继承皇位,多年来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尧本来有儿子,名叫丹朱,可是不成才。为了天下苍生,尧决计不将皇位传给他。于是,尧征求四岳的意见,请他们举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四岳在一起,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舜。舜的名声,尧也早已听说了。而今四岳一致推荐,尧马上答应了。但转念又想,这是关系天下苍生的大事,一点也不能含糊。于是,尧决定考验考验,看舜是不是真像传说的那样。 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名女英。都长得如花似玉,明媚动人,正在妙龄之年,许多王公大臣的公子前来求亲,都被尧拒绝了。为了考验舜,尧把两个女儿全下嫁给了舜。尧心里是想通过他的两个女儿来看舜能不能治好家。治不好家,哪能谈治国呢? 舜与娥皇、女英成亲后,一下子由农夫变成了驸马爷。许多人这时一定会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舜却像往常一样,耕田不辍,孝敬父母,亲爱弟弟。 尧的两个女儿,在夫君的影响下,姐妹从不争风吃醋,也同舜一样恪尽孝道。尧从女儿那里了解到舜治家有方,后来又经过多方面的考验,舜都顺利地通过了,尧才终于决定将皇位传给舜。 龙现于田,巳不是“勿用”的“潜龙”了;犹如有才能的人,才华初露,开始小试牛刀,这时若能得有贤贵的“大人”所推举,就可前途无限,如舜受四岳推举,被尧选定为接班人一样。关键是要有贤贵的“大人”,若“大人”不贤贵,才华、美名反招来灾祸,这就是历史上许多饱学之士一生困厄的原因。而“千里马”是否能得伯乐赏识,实在是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能否“利见大人”,是不必强求的;否则徒生烦恼,大可不必。 8�X�/�����

<易经>中爻与爻的4种关系

我记得是相生,相克,相消,比和这四种关系。相生相克不用说了,相消是使其消乏的意思,比和就是加强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吧,说的不一定对。

<易经>中爻与爻的4种关系

我记得是相生,相克,相消,比和这四种关系。相生相克不用说了,相消是使其消乏的意思,比和就是加强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吧,说的不一定对。

八卦为什么分为内卦和外卦,六爻和八卦的关系是什么1

八卦本来是没有内卦和外卦的,而八卦衍生出来的,六十四卦才有内卦和外卦。六爻就是含内卦和外卦,分内卦三爻外卦三爻。都是从八卦衍生而来,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

八卦中的三爻怎么理解 三爻重要程度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 爻有阴阳两类, 阳爻表示阳光, 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 最下一横叫初爻, 中一横叫二爻, 上一横叫三爻.

易经杂说--南怀瑾3

◆ 错综复杂 >> 错综复杂 >> 我们中国人说话,常常都是来自《易经》,如说“不三不四”,为什么不说“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不三不四”这句话,又是根据《易经》来的。因为《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就被形容为“不三不四”。又如“乱七八糟”,即是从游魂卦、归魂卦来的。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易经》的话,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错综——正对与反对 >> 错综——正对与反对 >> 卦的错综复杂是什么意思?现在先说综卦,为了使大家看八卦图案的方便,还是举乾卦为例来说明: >> [插图]乾卦的第一爻变为[插图]姤卦,如果把这个[插图]姤卦倒过来看,或者是平放在桌面上,站到对面来看,就成了[插图]夬卦,这就是姤卦的综卦。综卦是相对的,全部六十四卦,除了八个卦以外,没有不相对的,这综卦是象,而综卦的理,是告诉我们万事要客观,因为立场不同,观念就完全两样。 >> 。除此之外,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对的,这表明宇宙间事物都是相对的,这就是综卦的道理。 >> 错卦,是阴阳交错的意思,错卦的理是立场相同,目标一致,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了。如:[插图]天风姤卦,它的第一爻是阴爻,其余五爻都是阳爻,那么在阴阳交错之后,变成了[插图],这样第一爻是阳爻,其余五爻是阴爻,如上面的这个卦象,它的外卦是坤,坤为地,内卦是震,震为雷,就是地雷复卦,所以天风姤卦的对错卦,就是地雷复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对错的卦 >> 以《易经》的道理去看人生,一举一动,都有相对、正反、交错,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人事物理都一定是这样的,离不开这个宇宙大原则。 >> 以现在的观念来解说,综卦可以称之为反对的或相对的,错卦可称之为正对的。 ◆ 复杂的道理 >> 复杂的道理 >> 《易经》还有一个道理——复杂,亦即等于交互卦的道理,我们都讲究互助,这个互象就是《易经》的图案,像同样的挂钩交相挂住,就是一个“互”字 >> 换句话说,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绝了,不要只看一面,一件事情正面看了,再看反面,反面看了,再把旁边看清楚,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还不算完备,因为内在还有变化,而内在的变化,又生出一个卦了。 ◆ 交互卦 >> 交互卦 >> 现在谈交互卦,以[插图]火雷噬嗑为例,说明如下:[插图]火雷噬嗑,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与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便成为[插图]代表山的艮卦,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交到第四、第五爻上去,便成为[插图]代表水的坎卦,这就是噬嗑卦的交卦。再把噬嗑卦的交卦[插图]和互卦[插图]重叠起来,便成为[插图]水山蹇卦,于是我们知道,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图示之即:[插图] >> 至于复杂,复就和综卦一样,是重复的意思,杂是指彼此的相互关系,六十四卦可发展到无数的卦,每一卦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关系。 >> 再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这六十四卦八宫卦的最后一卦是[插图]雷泽归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插图]火水未济,这就告诉我们,自宇宙开始,人生最后永远是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所以学了《易经》,没有人能下一个结论的。历史没有结论,人生没有结论,宇宙亦没有结论,把握到了这个哲学,研究《易经》的道理就出来了。 >> 后人把它编成了一个韵文的歌,叫做《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帮助我们便于记忆。我们要懂《易经》且知道运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万事万物都能未卜先知。 ◆ 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 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 下面有个伏羲先天卦的方圆图,很重要。 >> [插图] >> 上面这个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图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 ◆ 方图 >> 方图 >> 先说方图,右边第一行最下为[插图]乾卦,我们由下向上看,为什么先从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画的,所以这方图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边的第二卦是[插图]天泽履,第三卦是[插图]天火同人,第四卦是[插图]天雷无妄,第五卦是[插图]天风姤,第六卦是[插图]天水讼,第七卦是[插图]天山遁,第八卦是[插图]天地否。 >> 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们从方图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个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内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无妄、姤、讼、遁、否等八个重卦。 >> 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 如果以数字来代表,直行的乾是11、履为12、同人13、无妄14、姤15、讼16、遁17、否18。横列乾11、夬21、大有31、大壮41、小畜51、需61、大畜71、泰81。以图示之如下:六十四卦方图数字图[插图] >> 这个六十四卦的方图,变化无穷。应了解这个图。以前的读书人学了八卦,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到困扰,如有人被重兵包围了,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用这个方图来算卦,找到最有利的方位,安全地冲出重围。 >> 例如在目前所处的房间内,亦可以划分成六十四卦,而算出在某一时间,自己处在某一方位最有利 >>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只是一种非常精密的计算方法,但是如要算得正确,还是要靠人的。 ◆ 圆图 >> 圆图 >> 围绕在这个方图外的圆图,亦是六十四卦,要从哪里开始看起?这更麻烦了,等于我们的罗盘,到处都是八卦,不知道上面有些什么名堂 >> 其实这也是一个法则问题,圆图是代表时间,和代表空间的方图配起来,某一空间在某一时间会起作用。 >> 那么这个圆图的六十四卦,是用什么方法排列起来的呢?我们看圆图上面顶端左边的第一个卦是[插图]乾卦,再看最下面右边第一个卦是[插图]坤卦,在这乾、坤之间有一条线,代表夜间天空中的银河,亦代表地球南极、北极的磁场,然后再来排列圆图。 >> 但要特别注意的,如果是画卦,还是要内卦画在内圈,外卦画在外圈,切不可错。 ◆ 京房十六卦变 >> 京房十六卦变 >> 现在讲卦的变化方法,这方法用之于卜卦,人事的预知,最早是在汉朝的京焦易,由焦赣传给京房这一系统,后来演变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这一系统,也是来自孔子。 >> 京房的易变名十六卦变,后人把它归纳起来成为四句话:“自初至五不动复,下飞四往伏用飞,上飞下飞复本体,便是十六变卦例。”我们以乾卦为例说明: >> 乾卦,第一爻变为天风姤[插图],第二爻再变为天山遁[插图],第三爻再变为天地否[插图],第四爻再变为风地观[插图],第五爻再变为山地剥[插图],第六爻不能变了,如再变成为坤卦就变完了,所以第六爻不变,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动的,这不动的第六爻,便成为宗庙。 >> 所谓下飞,实际上是上飞,从下往上飞,上飞是从上往下飞。 >> 像《系传》上孔子所说的:“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 继续谈到卦变,下飞四爻,变成火地晋游魂卦后,跟着八宫卦的变法,下面是最后一变——内卦三爻全变,成为火天大有[插图]卦,但京房十六卦变的变法则不相同,是到了游魂卦以后,下飞三爻变,成了火山旅[插图],这名为外在卦,刚才提出孔子在《系传》中所说的“外内使知惧”,就是这个外在。 >> 现在把乾卦十六变的卦名依次记在这里:乾、姤、遁、否、观、剥、晋(游魂)、旅(外卦)、鼎(内卦)、大有(归魂)、离(绝命)、噬嗑(血脉)、颐(肌肉)、益(骸骨)、无妄(棺椁)、同人(墓库)、乾(还原)。京房十六卦变表[插图] >> 其他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十六卦变,也都同乾卦一样。 ◆ 京房卦变与人生 >> 京房卦变与人生 >> 这种十六变卦,又说明了一个道理,由游魂、外在、内在,到归魂告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明了人生的程序 >> 如以乾卦比人生,十岁到二十岁为天风姤很好,二十岁到三十岁为天山遁,事业一帆风顺,年龄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岁为天地否,差不多了,眼睛快老花了,快腰酸背痛了,四十到五十岁更变了,到了六十岁则是山地剥了,六十以后游魂之卦,靠后天打坐、练太极、瑜伽术、吃补药等培养,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游魂卦弄不好,就火天大有,进入归魂,如果搞得好,中间还可以变外卦内卦。所以人生到了这个时候,要晓得外在、内在的因素,如果还不能自知,而认为自己尚在天风姤卦的阶段,还想张扬得意,什么事都干的话,说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库去了,最后回到本体,就进入宗庙,到祠堂里放木头牌子(灵位牌)了。 ◆ 京房卦变的用法 >> 京房卦变的用法 >> 以上已介绍了京房的十六卦变,至于如何用呢?其大要是这样的:“占者遇:变入本宫卦者,灾福应十分。外戒卦:吉凶从外来。内戒卦:祸福从内起。骸骨卦:生则羸瘦,死不葬埋。棺椁卦:病必死亡。血脉卦:主血疾漏下。绝命卦:事多反复,为人孤独,不谐于俗。游魂、肌肉卦:精神恍惚,如梦如痴。归魂、冢墓卦:坟墓吉,而无事可成也。” >> 第一个变卦入本宫的,灾与祸应十分,就是十六变卦,最后动爻一变还是乾,就进入本宫卦,如果坏是十分的坏,好也十分好。 >> 外戒卦则不同,要看动爻的关系,吉凶是从外来的,譬如卜问房子,如是外戒卦好,这好是外来的,意想不到的;坏的话,说不定一架飞机掉下来,把整个房子压垮,不是本身的问题。 >> 内戒卦碰到祸福从内起,从本身起来的,或自己家里,或公司内部发生问题。 >> 骸骨卦是对人的看法,生来瘦,瘦得过分,有病的瘦,叫做羸瘦。死不葬埋,死了连一块地都占不到,死无葬身之地。卜到棺椁卦,如果是生病问卦,得到这个卦,就不要考虑痊愈的问题了。血脉卦,若生病就要开刀,或者外伤,或者要见血等。 >> 绝命卦,做事情反反复复,很难满意,如果看人的命运,一生都是孤独的,而与别人合不来。如果是游魂卦或者肌肉卦,对于人而言,一辈子头脑昏聩,精神恍惚,如梦如痴。 >> 假使卜到归魂卦或冢墓卦,除了安葬是好以外,其他免谈,都是不好的,人算命如走到墓库运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 先知——邵康节的毛病 >> 先知——邵康节的毛病 >> 这方法找不到,他把这个钥匙藏起来,不告诉人,如果把这钥匙一开,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话说回来,他也真值得尊敬,他可以把孔子以后古人们的各种法则融汇在一起,构成一套完整的法则,的确是了不起的。可是我常常说我对《易经》仅只玩玩,不愿深入,我怕深入了成为邵康节。他五十九岁就死了,而且一年到头都生病,风一吹就垮,夏天外出,车子外面还要张挂布幔,还要戴帽子,一年四季要天气好才敢出门,因为用脑过度了。 >> 可是在历史上一般懂《易经》的人,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易经》要学通,智慧头脑要爽朗,如不爽朗被困进去,就变成蜗牛了。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易经·系传》中说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我们先要认识另一个东西,才能对这句话有更深入一层的认识与了解 >> 占卜等数术方面的体系,就是用八卦、五行、干支配合起来,去作推算。 >> 那么阴阳五行的文化,可以说比《易经》的文化,亦即中原文化还要更古老一点,可能是黄河下游,北京、河北这一带的文化,如黄帝、伏羲这一时代的文化一样。 ◆ 什么是五行 >> 什么是五行 >> 五行的文化,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现在研究它第一个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认为是走路,那就绝对错了。我们看乾卦象辞的“天行健”这句话,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个动能 >> 这个“动能”有五种,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 >> 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现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对我们的关系很大,现在先解释这五个字。 >> 金,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时不像现代的科学分类,当时对于物质世界中有坚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 木,代表了树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草木被砍掉以后,只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长起来。 >> 这就是木的功能,生长力特别大亦特别快,木就代表了生发的生命功能。 >> 水,代表了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 >> 火,代表了热能。 >>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 所以称它们为五行,是因为这五种东西互相在变化,这个物质世界的这五种物理,互相在影响,变化得很厉害,这种变化,名叫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说到生、克,我们研究《易经》,都知道综卦。综卦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力量:有生,有克。 >> 在学术思想上,则为祸福相倚,正与反,是与非,成与败,利与害,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互相生克 >> 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 >> 现在青年人谈恋爱也知道,爱得愈深,恨得亦愈深,这亦就是“恩生于害”的原理,也是生克的法则。关于五行的生克道理,可以用下面这两个图案来表现:[插图] >> A图的箭头是表示相生的,就是依时针的方向顺序,依次而生,成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B图上的箭头是表示相克的,五行的位置,和第一图相同,箭头所指的方向,也是顺时针方向,所不同的,相生图的箭头,是指向紧靠自己的邻居,而相克图的箭头,是跳了一个位置,指向隔邻的位置上,于是成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五行的方位 >> 五行的方位 >> 上面的两个圆图,只是便于说明五行相互生克的关系,而五行所处的方位,并不如上图,而是像下面的五行方位图:[插图] >> 上面这个五行方位图(必须要记住的),为东方木(请特别注意,图中的方位,是以《易经》的方位为准,不是现代画地图的方位),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这个方位非常有道理。 >> 西方金,在西藏,越到西方,藏金越多。东方木,植物易生发,早受阳光热能。南方火,气候炎热。北方水,冰雪最多。 >> 金生水,《千字文》——这篇文字很妙,以一千个不同的字,写成了这篇文章,把天文、地理、物理、等等,都容去了,幼年读来好像无所谓,实在是一篇很伟大的著作——其中有一句“金生丽水”,这个丽水不是浙江的丽水县。丽水是形容水多,凡是藏金的地方,一定是雨带地区。 >> 金克木,当然砍木头要用铁器,或用锯子去锯,这还不足为奇。在古代,假如门口有一棵大树,认为风水不好,而又觉得砍伐麻烦,不如让它自己枯死,就用一枚大铁钉打到树的中心,这棵树很快就枯萎了,这就是金克木的现象。 >> 例如金生水,在古代就说:“水者金之子。”水是金的儿子,于是水生木,木是水的儿子,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土是火之子,土生金,金又是土之子。 >> 克则是隔代相克 >> 所谓隔代相克,逢三必变,这是一个法则 >> 在生克之中,恩生于害,害又生恩 ◆ 天干与五行 >> 天干与五行 >> 五行之外,还要加上干支,要学《易经》的卜筮,没有什么秘诀,不外是五行卜筮,重点在五行,不是在八卦 >> 现在介绍的是天干文化,天干文化也很古老。我们研究《易经》发展史、中国文化发展史,知道天干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干地支,我们现在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出来,可见这个文化的来源很早 >> 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则,意思是说:在这个太阳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扰的作用。 >> 发现了五行的双重作用,天体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个字的符号,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并编定图案如下:[插图] ◆ 天干五行配 >> 天干五行配 >> 看到上面的图案,和前面五行的方位图案配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 这里要问,东方或木,都是一个方位或一个动能,为什么要用甲和乙两个符号来代表?这中间又有另一个法则,这套法则在中国的算命卜卦上很用得到。 ◆ 天干的阴阳 >> 天干的阴阳 >> 但是这一套法则,是来自科学的,如东方木,又为什么用甲、乙两个字来代表,而成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长的原素,乙木是成形了的代表,换言之甲木是代表生发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质。丙与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而这中间又分阴阳,如甲木为阳木,乙木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如中国医学,在《内经》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经来,我国古代认为直接说出女人的隐秘很不礼貌,所以说“女子十四而天癸至”。为什么不说“天壬”至?因为月经是成形了的水,同时女子属阴,所以称为“天癸” >> 中医对于人身各部位的代表为木属肝,火属心,金属肺,水属肾,土属脾 >> 这个五行和内脏的关系现在懂了,那么金生水,肺出了问题的时候,肾一定亏,所以生肺病的人,脸红红的,而是肾水不足,火气上升。肺病到了相当严重,肾盂就特别扩大,就是肾亏,所以中医之难学是除了讲究内脏的个别功能以外,还讲究互相影响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 >> 以中医能站得住,针灸亦是一样,中医的医理,病在上者其治在下,病在下者其治在上,病在左者其治在右,病在右者其治在左,病在内者其治在外,病在外者其治在内。 >> 由此可知人必须读《黄帝内经》,懂了《黄帝内经》就懂得养生之道,亦懂得如何修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