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给人的启示,坤卦对人生的启示

乾卦告诉我们识时务,知进退,且忌忘乎所以的人生哲理。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tì)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以上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 那么为什么以乾卦为第一卦? 其实在《彖传》和《序卦传》中都有所提及,比如《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乾》《坤》被视为《周易》的门户,读懂这两卦,也就明白了阴阳这两种基本力量是如何决定事物的变化,天地两个基本秩序是如何左右人事的运行。如果说阴阳是道的话,那么《乾》《坤》就是德,分别代表了阴、阳两种力量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和在人类社会中的运行方式。 在很多人看来,《周易》是一部神秘而难读的书。有时当我们翻开《周易》,看到第一卦《乾》的卦辞“元亨利贞”时,便已如堕迷雾,不知所云,不得不望而却步。 《周易》之所以难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周易》融合了中国哲学、历史、思想、文化、术数,资料丰富,内容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古文基础,很难理解;而且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数理思想、逻辑体系,以卦说解,以爻辩难,以象征义,若没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知识,很难弄懂其中到底说了什么。 二是历代学者对《周易》解释、注解较多,对同一问题的解释长短不一。 三是《周易》本为上古三代累积而成的学问,反映了早期中国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其中有很多的解释与现在的语境不同,若不能体认其中蕴含的俯仰宇宙之境界、经天纬地之格局、悲天悯人之情怀,而是就卦解卦,就辞论辞,就会产生很多盲人摸象般的说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所以,我们来讲《周易》,首先想的是如何让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其理,明白其意,清楚其弊,旁及由此而延展出来的术数之说,进而洞晓《周易》的内在学理,能够正确对待其中阐释的悔吝得失,将这样一本千锤百炼、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读懂读通,帮自己增加一个观察社会、理解人生的视角,运用《周易》内在的德义,修心养性,锤炼人格,对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帮助。 元亨利贞,简单的四个字,历代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两种意见:一是南宋的易学权威朱熹认为是占辞,用来断一卦的吉凶。“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得到这个卦应当是吉祥的,能亨通、顺利,有好的结果,不管是问生意,还是升学、升官、婚姻、前程等,都以吉断。但前提必须是正而固,堂堂正正做人,固守不怠做事,一切行为符合天道。二是孔子把“元亨利贞”阐释、发挥为“四德”,《乾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意思是元是各种善的开始,众善之长。亨是各种美的会合,众美之会。利是讲究义的结果,各得其分。贞是各种行为的根本,像树干一样的挺拔。而且还把元亨利贞与春夏秋冬四时、东西南北四方、金木水火土五行、仁义礼智信五德拉上了关系。 元是四季的开始,代表春天。春天木旺,属东方。木主仁,人的各种美好德行以仁为发端。依次是:亨为夏天,五行属火,代表南方,人格为礼。利为秋天,五行属金,代表西方,人格主义。贞为冬天,五行属水,代表北方,人格为智。人们常说仁义礼智信五德,元亨利贞只代表了仁义礼智,还缺少一个信字。按照五行学说,土主信,四季中都含土,所以,元亨利贞已包含了信字,四德中暗含了五德。显然,圣人作卦,目的在于对人的教化。乾卦的卦辞,意在启示人们效法天的德行,修养阳刚之气,不要搞阴谋诡计,否则,就不是元亨利贞的君子了。 乾卦的爻辞从初九到上九计有四十八个字,展示出来的是一条龙从下向上随时空变换逐步升腾的立体画面。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九为阳,处于乾卦的最下一爻,象征着阳气在地下,以潜龙作比喻,是藏在地下的龙。勿用,还不到发挥作用的时候。是一条龙,是藏着的一条龙。不是不能用,而是时间不到,环境不利。假若一个人处在有本事却得不到发挥的阶段,或者叫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那么,你就好好地品味一下潜龙勿用吧。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比初九提高了一个级次,龙升到地面上来了。见龙在田,已经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候了。该出头时要出头,条件基本成熟,就要积极争取,不惜请大人物、贵人帮忙。为什么说“利见大人”?按照卦象的说法,第五爻是大人爻、君子爻、贵人爻,第二爻与第五爻是可以相互感应的,所以利见大人。能得到贵人的帮扶,事业会成功在望。从古至今,有求于贵人并不是低三下四,而且,招贤纳士、举贤任能是国家兴旺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当前社会状态下求人帮忙已是常事。不过,前提必须是条“龙”,而不是条虫。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与小人是对举的概念,是指那些有高尚情操、道德修养的人,并不是官高、钱多就一定是君子,平头百姓中也不乏堂堂君子身影,而且正是他们代表着民族的脊梁。乾为天,为健,乾乾连用,表示刚健不止。终日乾乾,每天都保持高昂的斗志,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即便如此,仍“夕惕若”,晚上回到家还自我警示,防止出错。这种人已经有很高的境界了,就算“厉”,遇到不利甚或凶险的情况,亦“无咎”,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事。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深渊千尺,是龙之所在。九四的位置是上卦的最下,又刚刚离开了下卦。在这种背景下,既可以向天而跃起,也可以不离渊昧之所,有进退不定的意味。人走到十字路口,也常常“或跃在渊”,举棋不定。但不管是“跃”还是“在渊”,都“无咎”,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前提是龙德在身,任何时间、地点,都要刚健始终,斗志不息。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龙在天空翻飞腾跃,云行雨施,激荡风雷,极尽其能,居“大人”之位,为众人仰慕。人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是酣畅淋漓,尽善尽美了。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位是极点,不能再高了。最高处叫“亢”。高处不胜寒,龙到了亢点就“有悔”,离“栽”下来就不远了。人把事做绝、做过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有悔而凶,等来的一定是恶果。因而,居高需自重。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一群龙没有首领,一把手缺位,大吉。真不可思议!中国人都愿意当头头,没有领头人,众人跟谁走?怎么还吉祥呢?寻找先儒们的解释,大约有三种说法:一是“占筮之用”,遇到乾卦的六个爻都动变,即乾变成坤,则用这句爻辞占断吉凶。乾代表的是刚健,坤代表的是柔顺,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屈伸自如,所以才吉祥。 二是“齐头并进”说,《文言》认为是“时乘六龙以御天”,六条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没有人争第一,没有亢进之嫌,齐心协力,还有不吉利的吗? 三是“首尾相接”的说法。没有首,没有尾,构成一个“圆”,你的头就是我的尾,我的尾就是你的头,找不到始终,前仆后继,当然也是吉利的。 不论是占筮之用,还是齐头并进、首尾相接,都是根据乾卦的卦象和用九的爻辞所作的形象的比拟。 回味乾卦的卦爻辞,似乎展示了龙的自下而上的变化发展轨迹。圣人作卦以教人,开物成务,它暗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识时务,知进退,且忌忘乎所以。 人的一生,不论平凡还是伟大,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春光明媚,也有寒风凛冽。顺境中人人都舒畅,逆境时更能彰显人格的伟大。在“潜龙勿用”的时候,要善于韬光养晦,把怨气、冤气、不服气转化为平心静气,利用时机,积累能量。越王勾践不是在不得志时卧薪尝胆以求“飞龙在天”吗?文王被囚羑里,始作八卦而名垂千古。远的不说,邓小平三起三落,谱写了伟大的人生篇章。当自己应当被提拔而没有被重用时,当别人都涨工资而自己没能增加薪水时,当看着他人的水平远远不如自己却飞黄腾达时……千万记住“潜龙勿用”,不该出头时不要强出头,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你是条龙,环境条件不成熟的时候,也不要争强逞能。 庄子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应当平和心态、待机而动。到了“见龙在田”了,要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大胆设想,争取“利见大人”,得到贵人的支持、扶植。不过,“夕惕若”,居安思危,经常给自己提个醒:“我有做错的事吗?”这样,才不至于栽大跟头。事实上,人是很容易落入世俗的,学坏容易学好难,特别是民风有待提高的今天,更是如此。这也正是污浊的环境才更能凸显出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飞龙在天的时机到了,应当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工作,让人生更加灿烂。任何事情都不能做过头,一旦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亢龙有悔”,跌到深渊的时候就到了。君不见有多少贪官在台上的时候为所欲为,贪婪无度,等到身陷囹圄了,才想起来对不起天地父母,悔恨晚矣。 人是很容易糊涂的,“潜龙”时不懂“勿用”,反认为人事不公平,社会不公平,满腹牢骚,气恼愤愤,这就不符合元亨利贞。轻则影响身心健康,重则减短寿命。毛泽东就曾经告诫:“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少人谈保健,甚至花钱买健康。 到了“飞龙在天”了,应当极尽才华,但一定要保持清醒,绝不能过于亢进,退一步海阔天空,给自己留下发展的空间。 总之,乾卦给人的警示是:知进知退,才能元亨利贞。不过,知进退有个前提,就是像乾卦象征的天那样,保持刚健的精神状态。 乾卦的六画都是阳爻,《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是刚健的,仰望天空,如此空阔、高远、宁静。太阳每天按时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它有节假日吗?天知进退,白天,它用温暖的阳光普照万物而催发其生长,给予人的多而从不索取。晚上退阳为阴,但退是为了更好的进,为了明天的灿烂。天是人的榜样,应当像天那样自强不息。孔子有感于天的伟大,在《彖辞》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人有了天的德行,元亨利贞不远矣。

从易经乾卦看人生智慧,关键看自己

对于易经,孔子还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四十而闻易,可以无过矣。”意思是说,四十岁如果看到,领悟到易经的道理,大概就会没有过错了吧。

易经,是一本知识的书吧,虽然它作为测试的一个工具,在测试中有重要影响,但它的测试,只是一种参考建议,不能成为人的主观方向,这就是会测试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的变化,传统的文化似乎变得百无一用,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呢。古今中外,其实人们现在用的,学的,几乎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根源,本源,只是人们每天在用这个道理,但却不明白罢了。所以孔子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亦。”在天看到的是现象,在地看到的是形状,百姓每天在用易经的道理,而每天都不知道,所以智慧的人在如今是少之又少呀!

从易经的第一卦“乾卦”可以很精髓地让人感受到易经智慧的博大精深。

易经“乾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跃龙在渊,无咎无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无咎。

从顺序来看的话,可以这么理解: 在弱小的时候隐藏起来,默默无闻,等待时机的到来。 每天像早上的太阳,充满活力,见到德高望众的人积极的请教。 君子白天晚上的学习,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提高但也没有大的危险。 迷茫当中没有什么大的发展的时候,可以换个方向,往上走或往下走。 有所成就时,不可狂妄自大,做事要使人信服。 不要太过于功利,脱离民意,到众叛亲离才来后悔。 生活就是要相互顺从。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当然啦,生活的一切还得是靠自己去努力拼搏,才能拥有的。

乾卦的启示?

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易经乾卦之悟:人生在于拼搏、自强不息

《易经》第一卦“乾",乾为天。乾卦九三中说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为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任何外力也阻挡不了。人生应遵循天之道,不断努力,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拼搏,才能显示处世的刚与健。   《乾卦》: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把龙的成长分为“潜龙”“见龙”“飞龙”的转变过程,以龙的成长变化为比喻,阐述了人生成长的过程,强调只有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才能变成“飞龙”。人生意义在于拼博,而拼搏,是一种姿态,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慨,是我们对人生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人生才会一路高歌,快乐前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的乾卦,可以悟出人生就该自强不息,努力进取,拼搏到自己都能感动自己为止。

第一卦 乾卦解析(下)

【解易】 【原文】“乾龙勿用”,下也(1)。“见龙在田”,时舍(shu,1)也(2)。“终日乾乾”,行事也(3)。“或跃在渊”,自试也(4)。“飞龙在天”,上治也(5)。“亢龙有悔”,穷之灾也(6)。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巨龙潜伏在水中,暂时无法施展,是因为其地位低下。巨龙出现在田间,说明时局已经舒展。每天以强健振作的状态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巨龙或腾跃上天,或退处在渊,是自我检验测试。巨龙腾飞在天,是圣人在上位治理天下。巨龙腾飞过高,终将有所悔恨,会带来穷极的灾害。天有元始之德,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来治理天下(指顺应天道,顺应变化),才能把天下治理好。 【注释】 (1)下也:地位低下。 (2)时舍也:时,时局。舍,通“舒”,舒通,舒展。时局已经舒展。 (3)行事也:从事事业。 (4)自试也:自我检验测试。 (5)上治也:圣人在上位治理天下。 (6)穷之灾也:穷极的灾害。 【原文】“乾龙勿用”,阳气潜藏(1)。“见龙在田”,天下文明(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3)。“或跃在渊”,乾道乃革(4)。“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5)。“亢龙有悔”,与时偕极(6)。乾元“用九”,乃见天则(7)。 【译文】巨龙潜伏在水中,暂时无法施展,说明阳气潜伏,隐藏不露。巨龙出现在田间,说明天下文采鲜明灿烂。每天强健振作,能够顺应时局而发展。巨龙或腾跃上天,或退处在渊,说明天道转化,出现变革。巨龙腾飞在天,说明位居天位,具有天的品德。巨龙腾飞过高,终将有所悔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起达到穷极的地位(物极必反)。天有元始之德,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体现了自然的法则(变化无穷)。 【注释】 (1)阳气潜藏:阳气潜伏,隐藏不露。 (2)文明:文采鲜明灿烂。 (3)行:发展,前行。 (4)乾道:天道。革:变革。 (5)乃位乎天德:位居天位,具有天的品德。 (6)与时偕极:和时间一起达到穷极的地位。 (7)乃见天则:体现自然的法则。 【原文】乾“元”者,始而亨者也(1)。“利贞”者,性情也(2)。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3),不言所利,大矣哉(4)!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5)。六爻发挥,旁通情也(6)。“时乘六龙”,以“御天”也(7)。“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8)。“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译文】阳气是万物的开始并使之亨通。和谐守正是天的本性和情感。天能以和美利他的特性使天下有利。却不说所给予的利益,真伟大呀!乾元之阳气真是伟大呀!刚健中正,不杂不变,全部都是阳气。乾卦六爻的运动变化,可以广泛会通事物的情理。顺应时节驾乘六龙,用以驾驭自然的变化。能够行云布雨(比喻广施恩泽),带来天下太平。君子以完善品德作为行为的准则,并且是每日都可以见到的行为。乾卦初九的“潜”说讲的道理是,君子的才能隐藏而未显露,行动的时机或能力也不够成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暂时不能有所作为。 【注释】 (1)《乾》“元”者,始而亨者也:阳气是万物的开始并使之亨通。 (2)“利贞”者,性情也:和谐守正是天的本性和情感。 (3)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乾始,即乾元,天。美利,和美利他。天能以和美利他的特性使天下有利。 (4)不言所利,大矣哉:却不说所给予的利益,真伟大呀! (5)纯粹精也:不杂不变,全部都是阳气。 (6)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发挥,运动变化。旁通,广泛会通。乾卦六爻的运动变化,可以广泛会通事物的情理。 (7)时乘六龙,以御天也:顺应时节驾乘六龙,用以驾驭自然的变化。 (8)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君子以完善品德作为行为的准则,并且是每日都可以见到的行为。 【原文】君子学以聚之(1),问以辩之(2),宽以居之(3),仁以行之(4)。《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译文】君子以好学积聚知识,以好问辨别是非,以宽厚待人的态度来处世,以仁慈作为行为准则。《周易》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出现大人。”这种“大人”具备了当君王的品德。 【注释】 (1)君子学以聚之:君子好学以积聚知识。 (2)问以辩之:好问以辨别是非。 (3)宽以居之:以宽厚待人的态度来处世。 (4)仁以行之:以仁慈作为行为准则。 【原文】九三重刚而不中(1),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译文】九三“惕龙”,虽然有多重阳刚却没有居于正中的位置,上不能腾飞在天,下不能出现在田间。所以君子能够强健振作,根据时局深刻而保持警惕,虽然处在危险之中却不会有过失。 【注释】(1)重(chong,2)刚而不中:有多重阳刚却没有居于正中的位置。 【原文】九四重(chong,2)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译文】九四“跃龙”,虽然有多重阳刚却没有居于正中的位置,上不能腾飞在天(三爻象征天),下不能出现在田间(一爻象征地),中间不在人(二爻象征人),所以说“或者”。“或者”的意思是对不确定的情况有所疑虑,也许好也许不好,所以说没有过失。 【原文】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译文】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合乎天与地的德行,有日月的光彩,遵循四季的秩序,顺应鬼神的吉凶,先于天象行动而不违背天象,后于天象行动而能遵守自然规律。天都不会违背他,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 【注释】 (1)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于天象行动而不违背天,后于天象行动而能遵守自然规律。 【原文】“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1),其唯圣人乎!【译文】“亢”的意思是在说,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死亡,只知道收获而不知道失去。这样的人能称为圣人吗?知道前进、后退、生存、灭亡,却不失去中正的行为,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圣人! 【注释】 (1)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知道前进、后退、生存、灭亡,却不失去中正的行为。 【启示】乾卦用“龙”来比喻一个资质优秀的人,通过自强不息来取得最大成功,给我们三点启示: 1. 阶段性。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即使在一切都有利的条件下,办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乾卦用龙的潜伏、出现、跳跃、飞腾等过程,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2. 两面性。乾卦告诉人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利或不利,有利中包含着不利,胜利中孕育着失败。所以特别强调,即使处于有利的条件下,也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往而不胜。 3.转化性。乾卦告诉人们,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一方面是客观的规律,就想人们平时说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如果人贪得无厌,得意忘形,“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最后必将有悔。上九爻辞用“亢龙有悔”来引起人们的警惕。 【注】2023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越来越强:从《易经》乾卦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位于六十四卦之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乾坤二卦统领了所有的卦象,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变得越来越强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乾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 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反映了万事万物发展的不变规律。以龙喻人,乾卦六爻分别用龙比喻潜龙、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六种状态,暗示了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的行为策略。 具体爻辞如下: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初九阳爻处在乾卦的下位,潜藏在水里的龙无法发挥自己行云布雨功能,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事物比较小的时候,应当像潜藏的龙一样不要施展你的才干,要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九二阳爻由初爻而升到上位,爻辞以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见到大人物,即表示初九阳爻升进一步,挣脱压抑处境,开始发展自己。 九三阳爻居下卦之极。爻辞中君子白天勤奋努力,晚上深刻反省,保持警惕之心,检查自己的失误之处,才不会有过错,即提醒自己反复行道,持之以恒。 九四阳爻居上卦下位,象征着处于进可取誉,退可免难的转折时期。爻辞中龙或跃或进深渊,但不会有灾难,即进退有度,处境从容。 九五阳爻上卦中位,可谓性象相合,所处得当。爻辞中龙飞腾在空中,意指将一飞冲天,大有作为。 上九之爻居全卦之尽头,爻辞意指龙飞得太高,便会有后悔的事情发生,以此警戒人们崇高、盈满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事物会盛极而衰。 用九是乾卦独有的一个爻,只有在乾卦六爻全变的时候才用到。此爻的意思是出现一群龙而唯独没有首领,但每条龙都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为吉祥之兆。 乾卦代表着事物不断在发展,在进步,它是一个越来越强大的过程。 我们都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也都会经历“潜龙、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六种状态,你可以用这个金标准来丈量自己目前处在哪一阶段,然后认清自己,不断进取,越来越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