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日柱,八字中的日柱怎么算
怎么查自己的日柱,最简单日柱计算口诀
怎么查自己的日柱
日柱指的是我们农历干支出生的那一天,通过日柱我们可以看出自己命运的轨迹和走向,从风水学上来讲日柱是八字算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日柱呢?通过本期的四柱预测,给大家介绍一种最简便的推算口诀和日柱计算。
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口诀解密:
1、能被4整除年份:
单月(1、3、5、7、9、11月) A=0、0、1、2、4、5。
双月(2、4、6、8、10、12月 B=1、1、2、3、4、5。
2、不能被4整除年份:
单月(1、3、5、7、9、11月) a=1、0、1、2、4、5。
双月(2、4、6、8、10、12月 b=2、1、2、3、4、5。
3、单月:(年数×5、25+09+日数+A或a)÷60=商+余 双月:(年数×5、25+39+日数+B或b)÷60=商+余
举例:
例一:能被4整除年份
1996年1月16日,(96×5+96÷4+9+16)÷60=8余49,49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1—12月16日情况:
01、(96×5+96÷4+9+16+0)÷60=8余49 壬子
02、(96×5+96÷4+9+16+30+1)÷60=9余20 癸未
03、(96×5+96÷4+9+16+0)÷60=8余49 壬子
04、(96×5+96÷4+9+16+30+1)÷60=9余20 癸未
05、(96×5+96÷4+9+16+1)÷60=8余50 癸丑
06、(96×5+96÷4+9+16+30+2)÷60=9余21 甲申
07、(96×5+96÷4+9+16+2)÷60=8余51 甲寅
08、(96×5+96÷4+9+16+30+3)÷60=9余22 乙酉
09、(96×5+96÷4+9+16+4)÷60=8余53 丙辰
10、(96×5+96÷4+9+16+30+4)÷60=9余23 丙戌
11、(96×5+96÷4+9+16+5)÷60=8余54 丁巳
12、(96×5+96÷4+9+16+30+5)÷60=9余24 丁亥
注:(96×5、25+9+16+30+5)÷60=9余24 见六十甲子表24为丁亥
例二:不能被4整除年份
1997年2月16日,(97×5+97÷4+9+16+30+2)÷60=9余26,26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1—12月16日情况:
01、(97×5+97÷4+9+16+1)÷60=8余55 戊午
02、(97×5+97÷4+9+16+30+2)÷60=9余26 己丑
03、(97×5+97÷4+9+16+0)÷60=8余54 丁巳
04、(97×5+97÷4+9+16+30+1)÷60=9余25 戊子
05、(97×5+97÷4+9+16+1)÷60=8余55 戊午
06、(97×5+97÷4+9+16+30+2)÷60=9余26 己丑
07、(97×5+97÷4+9+16+2)÷60=8余56 己未
08、(97×5+97÷4+9+16+30+3)÷60=9余27 庚寅
09、(97×5+97÷4+9+16+4)÷60=8余58 辛酉
10、(97×5+97÷4+9+16+30+4)÷60=9余28 辛卯
11、(97×5+97÷4+9+16+5)÷60=8余59 壬戌
12、(97×5+97÷4+9+16+30+5)÷60=9余29 壬辰
注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4整为能被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类推,(公历一年十二个月中七个月是大月,五个月是小月,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为大月,其余五个月为小月)。
以上就是与怎么查自己的日柱相关内容,是关于戊午日柱的分享。看完最简单日柱计算口诀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简单的日柱算法?
高氏日柱公式
编辑
(一)公式
(二)符号意义
r:日柱的母数,r 除以60的余数即是日柱的干支序列数;
s:公元年数后两位数,
取整数部分;
u:s 除以4的余数;
m:月数,“[ ]”内取整数部分;
d:日期数;
x:世纪常数
(三)世纪常数
世纪常数x是高氏日柱公式中重要的数值。高氏日柱公式以世纪为运算区间,仅取公元年数后两位代入运算,极大地简化了日柱求解过程。以世纪为区间进行运算时,每个世纪的日柱初始值必然不同,设日柱初始值为世纪常数x。
关于世纪常数的性质和意义,作出以下两点说明:(1)每世纪的第一年是从“0”开始的,故整百整千的“世纪年”即为每世纪的第一年。即例如:1900年应视为20世纪的第1年,其公元年份后两位为零,即s=0。
(2)世纪常数x即为每世纪第一年3月1日的的日柱序列数减1(由于月数改良后,将每年3月视为本年的起始月),即例如:21世纪的世纪常数即为2000年的3月1日的日柱序列数减1,而2000年3月1日是戊午日,“戊午”的序列数是55,故x=55-1=54(由于干支计数的60循环,而54-60=-6,从计算角度来看54与-6是等价的)。
现将17世纪至26世纪一千年间的世纪常数x,对应列表如下:
(四)月数
月数m,即为一年中各月的月份数。
为了简化闰日变量的复杂性,增强月基数的规律性,采用将闰日置后的方式进行求解。由于所有的闰日都加设在每个闰年的2月末尾,故可以采用将2月视为上一年的末月,即"14月"的方法,以消除闰日在日柱计算中的复杂插入。相应地,须将1月视为上一年的"13月",而将每年的3月份视为本年的起始月。
需要申明的是——公式中的符号“m”不再表示月基数,而表示月份数。直接输入月数m,通过函数运算输出“月基数”。将月基数巧妙地包含在运算之中,代替了对月基数表的识记。即:(“[ ]”内取整数部分)[4]
怎么算八字日柱?
日柱查询表:八字日柱是指出生当日的天干与地支,也可以说是生辰八字中的第五、六两个字。八字是根据人出生的时间(年月日时)计算出来的四组干支,分别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因此八字也称四柱。需要注意的是,从八字宫位角度来讲,日柱的天干(庚)代表命主本人,有时也称为日元、日主,日柱地支代表命主配偶宫位,是很重要的。日柱近代说法但是到了近代,受西方历法的影响,一些命理学家对日柱的起讫点有了新的看法,认为新的一天并非是从初子时开始的,而应该是从正子时起算,如近代著名的命理学家袁树珊先生,在其名作《命理探源》之中,就专文讨论过这个问题,袁氏认为在夜晚初子时之后正子时之前,日柱仍然按当天算,时柱却要算作下一天的子时(因为时辰已经交递)。袁氏之种说法,在近代影响较大,仍然有一些命理学家遵从其说。日柱和时柱,怎么算的?
排日柱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排时柱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最简单的日柱算法?
高氏日柱公式
编辑
(一)公式
(二)符号意义
r:日柱的母数,r 除以60的余数即是日柱的干支序列数;
s:公元年数后两位数,
取整数部分;
u:s 除以4的余数;
m:月数,“[ ]”内取整数部分;
d:日期数;
x:世纪常数
(三)世纪常数
世纪常数x是高氏日柱公式中重要的数值。高氏日柱公式以世纪为运算区间,仅取公元年数后两位代入运算,极大地简化了日柱求解过程。以世纪为区间进行运算时,每个世纪的日柱初始值必然不同,设日柱初始值为世纪常数x。
关于世纪常数的性质和意义,作出以下两点说明:(1)每世纪的第一年是从“0”开始的,故整百整千的“世纪年”即为每世纪的第一年。即例如:1900年应视为20世纪的第1年,其公元年份后两位为零,即s=0。
(2)世纪常数x即为每世纪第一年3月1日的的日柱序列数减1(由于月数改良后,将每年3月视为本年的起始月),即例如:21世纪的世纪常数即为2000年的3月1日的日柱序列数减1,而2000年3月1日是戊午日,“戊午”的序列数是55,故x=55-1=54(由于干支计数的60循环,而54-60=-6,从计算角度来看54与-6是等价的)。
现将17世纪至26世纪一千年间的世纪常数x,对应列表如下:
(四)月数
月数m,即为一年中各月的月份数。
为了简化闰日变量的复杂性,增强月基数的规律性,采用将闰日置后的方式进行求解。由于所有的闰日都加设在每个闰年的2月末尾,故可以采用将2月视为上一年的末月,即"14月"的方法,以消除闰日在日柱计算中的复杂插入。相应地,须将1月视为上一年的"13月",而将每年的3月份视为本年的起始月。
需要申明的是——公式中的符号“m”不再表示月基数,而表示月份数。直接输入月数m,通过函数运算输出“月基数”。将月基数巧妙地包含在运算之中,代替了对月基数表的识记。即:(“[ ]”内取整数部分)[4]
日柱最简便计算方法
日柱最简便计算方法:
公式一、【(年数-1)X5+(年数-1)÷4+当年当天数】÷60=177+余数 余数=a 。
公式二、a÷10=商+余数 余数=b=天干序数 公式三、a÷12=商+余数 余数=b=地支序数。
计算的扩展方法:
使用“六十甲子”法,这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阴历日期的一种方法。 此法将阳历的每一年分为六十个甲子,每个甲子中又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又分为二十日,甲子的次序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来排列,每个甲子分别称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