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隆兴寺极其灵验,去寺庙最忌讳的日子
佛国胜境,华北巨刹—正定隆兴寺
河北正定 历史 悠久,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间,是郡、州、路、府治所。正定城内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处,密集程度在全国县城中首屈一指。
正定和很多北方小城比,格外干净整洁,还点缀着许多绿地和花园,这应该是近年规划妥善的功劳。作为京畿重地的河北,确实需要这样一座优美的古城作为名片。本来想一篇文章介绍正定各个景点,但发现那样过于草率,也背离写作的初衷,所以先详细介绍隆兴寺,下一篇再介绍城中四塔和绘满壁画的毗卢寺。
古寺千年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隋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开宝四年兴工,至八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
寺院于元、明、清又经历扩建和重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东为僧舍,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寺院达到鼎盛时期。
至清末,西路的行宫被天主教会侵占(现华北大学旧址),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颓。至梁思成初访正定的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大悲阁已经损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寺庙在修葺后依旧美轮美奂,还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
1961年,隆兴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幸运地逃过文革劫难。
艺臻极品 — 摩尼殿
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主体建筑是一座进深七间、面阔七间的正方形殿堂。建筑长33.32米,宽27.08米,总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大殿属抬梁式木结构,四面殿身正中各有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成十字形。
摩尼殿正门处摆放着一件北宋佛钵,外侧钵身阳刻药师佛及十二药叉大将图像。佛像和护法共用一个莲花台。介绍牌写这是石香炉,但此钵更可能是药师钵。修药师法时,将此钵盛满净水,供于药师佛像前或者药师坛城之中,持咒修法。此后,钵中之水被当作吉祥的象征分予信众。
摩尼殿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殿里的几十根木柱都是从宋代保存至今,绝无替换痕迹。四面抱厦有门窗,仅有栱眼壁略通光线,故殿内采光欠佳。当然,这种昏暗也营造了神圣幽深的氛围,让人不敢高声言语。
梁思成曾四次探访摩尼殿,可见这栋建筑的重要性:
第一次考察摩尼殿在1933年4月,时任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慕名来到正定,他对隆兴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筑格局、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厦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梁思成1933年绘制的摩尼殿结构草图
第二次考察在同年11月,他携林徽因一同详细地校正了旧时图物,并做了细致测量,称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里也是别开生面”。在以后的著述和教学中,梁先生将摩尼殿作为实物中罕见珍例,列入《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使这一生动典范永载建筑史。
梁思成绘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右上角为摩尼殿。
第三次考察是在1952年,出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专门利用暑假带学生来到正定,不顾酷暑,历时一个多月,绘制摩尼殿整个建筑结构。
第四次探访是在1963年,由于摩尼殿的建筑年代, 历史 文献均无记载,梁思成根据建筑形制反复深思后提出,摩尼殿可能建于宋仁宗年间1050年左右。梁当时的判断与落架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正相吻合——摩尼殿始建于公元1052年。
摩尼殿集多种艺术于一身。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金装彩塑佛像。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坐像,庄严凝重,睿智脱俗。左侧站立弟子迦叶,双手抱拳,老诚持重。右侧站立弟子阿难,双手合十,聪慧虔诚,显示了宋代匠师的高超技艺。
殿内各壁还满布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壁画原面积应为388.64平方米,现存335.06平方米,多为明代绘制,色彩绚丽,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堪称上乘之作。
1977年至1980年,摩尼殿进行了落架大修。随着大殿墙体的拆除、重砌,檐墙墙体内壁的壁画也经历了揭取、修复和原位归安。
揭取时,在事先测量设计和尽量不损坏画面的前提下,将壁画分为65块。现摩尼殿抱厦及檐墙所存壁画仍可见锯割及修复的痕迹。
倒座观音
殿内最震撼人心的是内槽背壁后的五彩悬山,其中的倒坐观音被鲁迅称为“东方美神”。在北京鲁迅故居内的书案上,也陈列着一张鲁迅在山本照相馆购买的倒坐观音照片。
有资料写此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依据是摩尼殿内一段碑文。但正定文保所认为其是宋代原塑,只是在后世修补残损的过程中,改变了不少。无论如何,这尊雕塑还是保留了宋代韵味。
倒座观音塑像高3.4米,比例匀称,姿态优雅端庄,具有温文的女性风姿。她一改以往端坐莲台,手持净瓶的形象,闲逸自若踞坐悬山正中。她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右手绕膝轻抚左手腕部。这尊观音体现了佛教的人性化,尤其是修之前,眼神微微向下,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观音表情的变化在解放前似乎就已经发生,在1940年左右拍摄的旧照中,观音塑像已经被改变了眉目,眼神不再低垂。菩萨睁眼,或许是苦难时期民众的心理诉求?
和40年左右的旧照对比,我发现观音踏足的莲花已被魔改。原塑花型饱满硕大,有自然主义的生气,但被改后莲花则僵硬扁平。裤腿部分也能反映工匠技术的优劣,原本柔顺的织物轮廓,变成了一滩黄泥。古典之美的消亡,看细节就知道了。
平日里,五彩悬山不让游客拍照,旁边还有专人看守。但我去的时候,恰逢一个纪录片剧组(听说是冬奥会宣传)在拍摄,旁边甚至还架上了两个LED灯。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当天拍照仿佛拿了许可证,体验极佳。
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建于北宋,高二层,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歇山顶。转轮藏殿不仅本身就是一座结构被梁思成先生赞不绝口的珍稀北宋楼阁式建筑,更难得的是殿内还保留了北宋的转轮藏。
梁思成所绘的转轮藏阁平面及断面图
“转轮藏是一个中有立轴的八角形旋转书架,为此类构造中一个罕见的实例。它的外形如一座重檐亭子,建筑构件的处理极为精致。下檐八角形,上檐圆形,两檐都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由于这项小木作严格遵循了《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所以是宋代构造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实例。”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转轮藏中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为中国现存最早。
转轮藏中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为中国现存最早。
从日本学者关野贞在20世纪初考察隆兴寺所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转轮藏的保存得还是相对完好的,而10年后,梁思成考察隆兴寺时,转轮藏柱子的缠龙、勾栏都已经不知所踪。动荡年代,凡是能移动的珍宝古董皆如鱼肉,留下骨架已经是刀下留情。
慈氏阁
慈氏阁与转轮藏殿对称,外观极为相似,高二层,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歇山顶,也为隆兴寺内仅存的三座宋代建筑之一。
慈氏阁檐柱采用了“永定柱”造法,即在檐柱外附一柱,以增强支撑力。这种做法在唐以前使用较多,宋代逐渐被淘汰了,而慈氏阁的永定柱是仅存的实例。
梁思成绘制的慈氏阁平面及断面图
慈氏阁内弥勒菩萨雕像身躯伟岸,双足开立於两朵青莲上,高7.3米,相传是用五台山的一根独木雕刻而成。虽不及承德普宁寺的木质观音菩萨和北京雍和宫弥勒木像大,但雕制时间却比二者早了六百多年。
大悲阁
大悲阁为隆兴寺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现存大悲阁为1997年至1999年依照宋代《营造法式》重修,高33米,是继西藏布达拉宫后我国修缮的最大单体建筑。
自清朝末叶后,寺庙失修,至民国初年,楼阁上部坍塌,铜铸大佛无以遮羞,任凭风吹雨淋。
1933年,寺院住持纯三采取权宜之计,在阁内古须弥座上砌起了一个十丈多高的佛龛以保护佛像。
1944年,在民国的援助下,大悲阁落架重修,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重修后的大悲阁不仅平面缩小三分之一,还拆毁了两侧楼阁,造成了一处国宝的覆灭。
消失的壁塑
大悲阁内东、西、北壁本皆为佛教题材壁塑。北壁满塑一尺高的小佛像,东、西皆分为三区,壁塑佛、菩萨、罗汉、天王和山水、塔阁等。20世纪20 30年代,东墙壁塑保存尚好,其中尤以南始第一区保存完整。
此行以下引用 历史 图片皆出自《中国文化史迹》,常盘大定、关野贞合著。
梁思成认为大悲阁壁塑在美术史上虽不及唐代杨惠之的壁塑,但“宋塑壁遗物以正定龙兴寺为重要”。他对这些壁塑的命运倍感担忧:“这些塑壁的前途的确是我们不宜忽略的一件要事。” 遗憾的是,梁先生的担心最终变成了事实,1944年大悲阁落架重修时,未对这一堂不可多得的壁塑进行保护,致使其毁坏无遗。
除上述整面壁塑外,大悲阁内槽东扇面墙外壁山石状墙面之一隅,浮塑一尊饰火焰纹头光的观音菩萨半结跏像,在的山石中十分引人注目。观音盘右腿,左腿下垂,自然闲适地坐于莲座上。其面相端严,双目俯视,整体比例适度,塑工精良,被视为宋代雕塑之杰作,同样不存。
古代最大铜佛
所幸大佛寺中大佛犹在,大悲阁内供奉千手千眼观音,系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敕令铸造,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最高的古代铜造像。当时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续接的方法,共分了7段才将整座大佛铸造完工。为造此像,赵匡胤从开封国库中调拨了120吨铜,相当于北宋一年铜产量的十分之一。
像下须弥座同样不容忽视,甚至在当时比大佛更得梁思成的赞赏。石雕皆为北宋原作,金刚力士、歌舞伎乐、妙音鸟等形象环绕,异彩纷呈。
为显示力士雄健有力的特点和所承之物的沉重程度,他们被刻画为身躯被压弯的形象,双臂支撑在双腿上,肩、臂肌肉突起,神情威猛。
大悲阁后还有一棵古槐树,距今已生存了一千三百余年,为正定古树中最长者,因此又叫寿槐。槐树主干高约25米,胸径接近3米,虽经历了漫长岁月,依然枝繁叶茂。
隋碑与明佛
隆兴寺内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之冠,隋代楷书之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藏寺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共1500余字。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檐歇山顶,覆以青瓦,绿琉璃瓦剪边。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
毗卢殿内供奉有明铸铜质毗卢佛像。“毗卢”是梵文,意为“光明遍照”。这尊毗卢佛高6.72米,整体似塔形,石须座上的铜象由三层莲座、三层佛象摞置而成。三层莲座周身铸刻1000尊形态各异的小佛,每层莲座之上端坐四尊头戴五佛冠的毗卢佛,通体共有佛象1072尊,构思奇特,造型优美,人称“千佛墩”,为国内珍品。
文物疗养院
寺庙的主体建筑之外,还有大片区域用作文物的保存,很多石像、石碑也从周边迁移至龙腾苑。堆放文物的方式产生了废墟遗址的效果,更显得世事无常,令人感叹。
龙腾苑内有57尊石造像摆在一起,分为台座上和平地上两部分,台座上三尊站立佛像并非正定文物,而是元氏县开元寺遗物,1965年迁址此处。佛像为汉白玉雕刻,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须弥座上饰供养人、双狮、神王等,内容丰富,刻工精良。两侧的二比丘为明代所刻。
54尊坐像上的铭文显示他们的铸造时间为明万历七年至十二年(公元1579-1584年),捐造者多为地方信士,原安放于隆兴寺大觉六师殿,民国初年殿毁,石像移存于此。这些石造像均被人为捣毁了头颅,往好处想,“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大概如此。
我去过的寺庙中,属隆兴寺艺术品味最高, 历史 氛围最浓,参观时我甚至产生了一些失落——中国这样完好的唐宋辽金寺院过于珍贵。虽然寺庙之间没什么好比的,但还是预感自己在看到比例失调的仿古建筑,僵硬粗糙的现代佛像时,会发出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感叹。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中华文化的巅峰。之后历朝历代,人性被逐步禁锢,艺术走向僵化和保守。唐风宋韵,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们时间久远,更在于其中蕴含这个民族被遗忘、被压抑的天性。
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_百度知 ...
提起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另外,还有人想问后运气变差 为什么去烧香拜之后运气反而不好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烧香之后运气变得不好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
1、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
2、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后运气变差 为什么去烧香拜之后运气反而不好了
烧香拜,拜的是谁?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是没有成的人,你用心去烧香了拜了,运气差也跟没关系,说明,你的运气好坏都是你之前的因,现在出现的,如果烧香拜就能够了却前面所做的恶,那世界上不会有不幸福的,运气差的人了,发誓从此好好做人与人为善,将来会有好运气的!
3、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烧香之后运气变得不好了
呵呵,广大,!您是不是烧的香太少?而许的愿太大呀!以后您多烧点香,许的愿小些,一定能走好运的!祝您走好运,善哉、善哉!
4、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成都昭觉烧香回来之后每天都运气不好是什么原因
降大任于斯,必先苦其心志.去后运气不好原因。
也许,你许的愿,觉得你还没有能力到那个阶段,自身还不足,还需要一点磨练.去回来运气很差怎么办。
烧香之后运气变得不好了所以,运气不好,不是带给你的,而且,希望你从中得到锻炼,
到时,好运自然来到.
5、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为什么去烧香拜之后运气反而不好了
为什么去烧香后运气更差。
6、烧完香回来运气更不好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一个月的运气怎么那么差,本想烧完香应该能转运,结果更差
烧香只会污染空气,所谓的倒霉只不过是自己粗心大意犯的错误……
7、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为什么我去烧香拜后更倒霉了
,自己倒霉和走运,都和无关,都是自作自受。但是你恭敬诚心拜,依教奉行,行善,那就会有好运。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1命运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当然可以改。改造命运,操在自己的手上,不操在别人手上。这个事情别人帮不上忙,找到、找到也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造的,要自己把它,这是非常合理,合情、合理、合法。总而言之,我们真正发心为一切,不为自己,就能。拜之后运气不好怎么回事。
2人生在世,以服务为目的,这是。诸示现在十、示现在,就是为一切服务而已。我们能发这个心,跟诸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无往而不利。
3我们现在没有机会为服务,是太重,没有!想替服务,他不接受,没福。没福的时候,自己就很安乐。我们自己多、多念、多充实自己,等待将来一旦觉悟了,欢喜我们为他服务,我们再出现。
4这正是所谓缘成熟,我们就进;缘不成熟,我们就退。“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善天下”,这是,这是贤人的存心、贤人的作为,是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效法的。为什么拜神回来运气很差。
以上就是与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相关内容,是关于为什么,我每次去烧香之后就会很倒霉呢?的分享。看完为什么烧香后运气不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家庄市区哪里的寺庙比较灵验,告诉详细地址,怎么去?谢谢了。
赵县的柏林禅寺,相当准。从南焦坐到赵县下车走50米即到。我同学在那里许愿都很灵验的承德大佛寺去哪求子
观音殿,听说好像是观音负责送子的哦正定的一座寺庙,藏有你不知道的六个全国之最
正定,很多人觉得很陌生。但如果我说出正定在 历史 上的一个曾用名,你可能就觉得很耳熟了。三国名将赵云的经典开场白——“我乃常山赵子龙也。”是的, 常山就是现在的正定。
正定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大雄镇”, 可见它在 历史 上的重要性。但 这座离北京并不远的县城吸引我的,是它素有 “古建艺术宝库” 的美称。
说起正定的古建筑,就不得不提起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 梁思成先生 。梁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考察和保护工作。 正定,他就来过四次。 1933年4月,他在兵荒马乱中,与绘图生莫宗江前来正定调查古建筑。同年11月,他携夫人林徽因再次来到正定。1952年,时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教授,利用暑假,带着学生来到正定考察测绘古建筑。1963年,梁先生第四次来正定考察,为正定的文物保护指明了方向。 梁先生通过大量的摄影照片、文字和结构图纸记录了正定古建筑的真实状况,对正定古建筑的建造年代、构造形制和艺术价值给出了科学的评价,为正定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梁先生在正定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古建筑和文物,我们今天要走进的这座千年古刹——正定隆兴寺,就藏着六个全国之最。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句民谣里提到的,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河北四宝”的正定菩萨,就是隆兴寺的大悲阁内所供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正定当地人常把隆兴寺叫作“大佛寺”,就源自它。当然,严格地说,观音是菩萨,不是佛,但中国民间经常把观音菩萨叫作大佛。
这座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有一个很传奇的身世。隆兴寺始建于隋朝,但它保留了很多经典的宋代建筑,这要牵出隆兴寺与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一次征战中驾临正定,欲拜谒此处著名的铜铸大悲菩萨,据说高四丈九尺。在听到铜像已毁时,他深感痛心,之后因为出现了一些“祥瑞”,赵匡胤龙颜大悦,下旨新铸铜像,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开始动工。隆兴寺(宋代的寺名是龙兴寺,清代康熙皇帝改为隆兴寺)在铸造铜像时,以中轴线为布局,大兴扩建了寺庙,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奠定了现在的主体格局。
隆兴寺的这座铜像高21.3米,当你抬头看它时,除了感到震撼以外,也有利于活动一下颈椎。当你低下头时,还会发现铜像下的须弥座有很多精美的雕刻,它们也出自宋代能工巧匠之手。
人们称铜像为“千手千眼观音”,但铜像只有42只手,除胸前合十的双手之外,两侧各有20只呈辐射状分布的手,分别持有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每只手中均饰有一眼,以40只手和40只眼配以佛教三界中25种果报,即为千手千眼的来历。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在林洙整理梁思成先生手稿后出版的《大拙至美 :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中,梁先生写道:“青铜观音像上原覆有一座三层阁,目前已复倾颓,露天而立的菩萨像上,四十只‘多余的手臂’都不见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胸前合十的双手是原装的,其他40只手算是“义肢”吧。
当时的工匠们将铜像分成七段接续铸造。但因为实在太高,越往上难度越大,特别是铸造头部。相传工匠们用屯土的方法在铜像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坡度,才方便工程的实施。这座铜像作为一千多年前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结晶,可谓我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大奇迹。
梁先生在书中还写道:“虔诚而愚妄的住持‘翻新’了观音像。我所心爱的铜绿被覆以一层艳丽的原色油漆,菩萨像变成了丑陋不堪的巨偶,见此惟有自我开解,油漆不耐光阴,也许熬不过一个世纪!......1937年秋,正定遭日军猛烈炮轰,随即沦陷,塑像的命运存疑。”梁先生提到的住持的行为,如今仍然屡见不鲜,值得人们深思。不过让人宽慰的是,这座铜像没有毁于战火,我们今天还能目睹它的风采,而覆盖铜像的大悲阁也重建了。
隆兴寺现存 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其平面造型和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独树一帜。摩尼在梵语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
隆兴寺的摩尼殿最特别的在哪呢?它的立面是重檐歇山顶的殿身,四个方向的正中位置各有一个歇山顶的抱厦(抱厦指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此处是前者)。因为这种特别的建筑形式,从上往下看,整个摩尼殿呈“十”字形。我拍不到这种视角,但我们可以从梁先生手绘的建筑图中感受到。这里提到的歇山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其房顶的最上面横着的一条是正脊,左右两侧“人”字形向下延伸的是垂脊,四条垂脊的下端处各自拐了弯,又形成了四条戗脊,所以歇山顶一共有九条脊,也称“九脊顶”。所谓重檐歇山顶,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
梁先生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十字形的平面,每面有歇山向前,略似北平紫禁城角楼,这式样是我们在宋画里所常见,而在遗建中尚未曾得到者。”他描述看见摩尼殿结构布局的感受是 “ 那种画意的潇洒,古 劲 的庄严,的确令人 起 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摩尼殿巧夺天工的营造技艺之外,殿内的墙壁满绘了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这些明清的壁画经过这么多年还如此鲜亮,可以想象画成之初是怎样的美观。
摩尼殿内壁的后面,整面墙悬塑五彩海岛观音。山石突兀起伏,祥云萦绕其间,山中静修的罗汉和威武的天神各具风姿,端坐中央的观自在菩萨高3.4米,面容恬静,姿态优雅,左足踏莲花,右腿踞起二郎腿的姿势,双手抚膝,恰似世俗生活中一位完美的女性。她那人格化了的仪表,突破了传统佛像的艺术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1923年鲁迅先生曾于北平山本照相馆购得此观音照片,称其为“东方美神”,爱不释手,常放在自己的书案上,也有文献称照片是梁思成先生赠与鲁迅先生的。当你站在她的面前时,无论哪个角度看,仿佛都能和她对视。
隆兴寺里的这座转轮藏是北宋遗物。转轮藏可以理解为存放佛经的旋转书架。据说当时不识字的僧人或香客转一圈转轮藏就算诵读了一遍经书。
梁思成先生在所著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提到了隆兴寺的摩尼殿和转轮藏。他写道:“转轮藏殿是一座为了安置转轮藏而建造的殿。殿中对内柱的位置作了改动,为转轮藏让出了空间。而这又影响到上层彻上露明造的梁架结构(指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的建筑物室内顶部做法),其中众多的构建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犹如一首演奏得极好的交响曲,其中每个乐部都准确而及时地出现,真正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地。转轮藏是一个中有立轴的八角形旋转书架,为此类构造中一个罕见的实例。它的外形如一座重檐亭子,建筑构件的处理极为精致。下檐八角形,上檐圆形,两檐都采用了复杂的斗拱。由于这项小木作严格遵循了《营造法式》中的规定,所以是宋代构件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实例。遗憾的是,当笔者于1933年最后一次见到时,该寺正被当作兵营使用,而它在士兵们野蛮的糟害之下,已经破败不堪了。”
从上面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梁先生对隆兴寺的转轮藏殿以及殿内的转轮藏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能感受到梁先生对于古建筑的热爱和他作为理工生的浪漫。如今,转轮藏殿得到了修缮,转轮藏也保存完好,让人很欣慰。
龙藏寺碑,刻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碑文中记载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皇帝的诏令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这块碑为什么叫“龙藏寺碑”呢?还记得我之前提过的,隆兴寺始建于隋朝,它最初的名字就是“龙藏寺”。这块碑被称为“隋碑第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碑文书法上承南北朝之遗韵,下开初唐诸家之先河。它见证了中国书法由汉隶向唐楷的过渡,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为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毗卢殿并非隆兴寺的“原配”,它是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迁来的。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的略称,意思是“光明普照”。
殿内安奉的铜铸毗卢佛像,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他的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也是一件皇家御制的国宝。佛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共雕饰了一千尊小佛的圆鼓型莲座摞置而成,自下而上依次缩小,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整个铜铸毗卢佛像造型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
除了这些“全国之最”之外,隆兴寺还有很多地方也值得转一转。
刚入门的时候,会看到一片废墟。这里原来有一座大觉六师殿,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是隆兴寺的主殿,也就是相当于大雄宝殿,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从遗留的基座来看,这座大觉六师殿的规模当时应该非常大。
隆兴寺的慈氏阁内有一尊木雕弥勒菩萨像,高7.4米,是北宋时期用独木雕制的。弥勒菩萨的身后装饰高8.8米的光焰纹背光,以示佛光普照。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
梁思成先生在正定期间的驻地就是隆兴寺方丈院。如今,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馆坐落于此。看完这座展馆,我对梁思成先生的敬佩之情更深了。
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全套2枚的《正定隆兴寺》特种邮票,以古建筑题材发行邮票比较少见,也体现了隆兴寺在古建筑史上的重要价值。
正定的精彩远不止隆兴寺,如果你对这座上千年的时光雕刻出来的古城有兴趣,
正定,仅隆兴寺就深藏六个全国之最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所拍摄。
正定大佛寺许愿灵吗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正定大佛寺,也叫正定隆兴寺,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寺庙,里面的佛很灵验的!诚心的在最大的那尊木佛前许愿非常灵验!但是孩子也需要好好学习啊,如果孩子成绩极差,求什么佛都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