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看的准不准,易经自己给自己卜卦准吗

易经准吗

易经有模糊性、灵活性、空白性三大特性,这就没法用准或不准来衡量了,比如占了一个卦,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解释,有的说好,有的说坏,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更何况时、空、位时时刻刻都在变动。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我们重复好几遍了,就是提醒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也就是说,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所以伦理是从自然来,自然那么有秩序,是谁在管呢?如果伏羲氏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宗教了,他没有,他说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是两种不同的力交互作用,很自然地产生万物,不断运行。《易经》怎么能够那么神?我们用一个神字就表示它很神奇,很神妙,很高明,就是因为它有三个特性。《易经》超越了所有神学、哲学、科学,它涵盖了那么多东西,是因为它有这三个特性。第一,《易经》具有模糊性。说起来真的是外国人所讲的,很好笑,它很模糊,因为就那么几个系统,就几个花样,几个符号,其他都没有,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你怎么想它都有道理。因为它简单明了,才能够作用这么大,如果它本身就很明确,它就只能适用于某一个领域,其他领域就说不通了。它的模糊性影响中国人很深。我们讲话经常不喜欢讲得非常清楚,都是点到为止。大致如此,这四个字很重要,对中国人影响太大,大致如此,其他的你自己去想。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变,如果事先都说得非常清楚,又说不能变,那一定行不通的。这就是制度化没有办法应变的最大的苦恼。这样我们才知道,小孩要出门了,中国的父母只讲一句话,小心一点,就这一句话,永远不会错的,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得到未来的变化。《易经》的模糊性,让我们怎么解释都对,但是要言之成理,而且要会通到本源上面来。只要不违背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根本的道理就好了。第二,《易经》有很大的灵活性,周文王所写的卦爻辞,我们这样解释也对,那样解释也对。所以《易经》非常灵活,怎么讲怎么对,怎么讲怎么不对;对的里面有一些不对,不对的里面有一些对。道理是活的,《易经》是讲道理的。这一点对中国人影响太大了,大家真的要花点心思去想一想。西方人right is right,wrong is wrong,不可能说对里有错,错里有对。因为西方是讲分的,对、错就是分开的。中国人没有,我们知道绝对对的部分太少了,圣人有时候也会犯错的,神仙打鼓有时候也会打错的;绝对错的人太少了,终归有一些道理的。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哥哥打弟弟,谁对谁错真的搞不清楚,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能说谁对谁错呢?而且就是因为不清楚,所以我们才要慎断是非。是非要慎断,而不是明断。我们今天很喜欢用明断是非,那是很难的。关于唯心、唯物,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去争的,我们会认为两种都有道理。但西方人要争的,有外国人问我:“你们是什么主张呢?”我跟他们讲:“我们很少在这方面去琢磨,因为这都是你们西方弄出来的学问,如果要我们讲,中国人只有一个论,叫唯道论。唯道里面有唯心,也有唯物,只是轻重不同。”第三,更妙的,叫做空白性。你看西方人画画,他一定全张都要涂得满满的,否则就是未完成的作品。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一张纸上,这里画一只鸟,那里画一朵花,旁边点几点,就是下雨。然后盖个图章,签个名,留下很多空白。我们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这样子是偷懒?不会,我们觉得这样才有想象的空间,如果全部都布满了,那我们还想什么?那就只是看了。一张有空白的画,西方人认为没有画完,要把它补全。我们却认为这个画家尊重看的人,所以一张国画的意境是怎么样,十个人来看,就有十种意境,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这样,我们就慢慢更深一层地了解《易经》,以及它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可是,这套学问在很早很早以前,民智未开,知识不普及的时候,如果这样讲,谁听得懂?所以《易经》本身的命运也是很坎坷的。这跟《易经》里面所讲的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出现险阻、艰难,是一样的道理。艰难险阻,不是很艰难就是很危险,常常受到阻碍,这样好不好?看起来不好,实际上这样才是好的,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够学习,才能够磨炼,才能够增进自己。一个人从小到死都很顺,他等于白活了,他来这一趟,就只学会了四个字:吃喝玩乐,其他什么都没有,这算什么人生?人生经过更多的磨炼,才会更成熟。《易经》本身也是经过磨炼的。

易经算卦准吗

信就准,不信不准。

易经算命可信吗?

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一位对算命感兴趣的人,算出自家的花瓶当天会碎掉,为了验证结果,于是他就搬了个凳子坐在那死盯住花瓶,看它究竟是怎么碎的。一上午过去了,她媳妇见他半天不干活,死看住个花瓶就来火了,上去抓起花瓶往地下一摔,花瓶就这样给摔碎了。最后此人终于明白过来一个道理——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你也不要太在意去想这事。

现代人用《易经》预测吉凶,为什么大都算不准?

据历史的记载,《易经》最初是一种占卜之书,即源于占卜之意。 也就是说,《易经》这本书,正是因为具有占卜的功能,才广为人知,并且历经几千年,仍然经久不衰。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古人利用《易经》来预测吉凶,从来就不曾准确过,那么,它很可能早就被人遗忘了。 当然,反过来,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仍然有人推崇,也足以证明《易经》并非只是徒有虚名,而是也有算准的时候,否则,很难解释《易经》这本书自古以来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本书真如此厉害的话,那么,现代人用《易经》来预测吉凶, 为什么大都算不准呢? 其实现代人(用《易经》预测)之所以算不准,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即: 一、真正精通《易经》的人很少 有人说,《易经》虽然是大道之源,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本“天书”——不但用不上,而且也读不懂。 或者说,因为读不懂,所以才用不上。 而用不上,或者说使用的方法有误,那么,算出来的结果,当然不可能准确了。 言外之意,现代人用《易经》预测吉凶,大都算不准的原因,并不是《易经》本身有问题,而是人们占卜的方法有误所致——事实上,真正精通《易经》的人并不多。 二、环境的巨大改变 我们看《易经》的由来,正如《易辞》中所说,即: 如果《易辞》中这个说法可信的话,那么,《易经》一书,很可能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万物以及人事变化的经验总结。 而几千年之后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于古人生活的环境以及活动的范围来说,现代人的生活范围早就超出古人的认知范围。 因此,《易经》中记载的那些经验,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些可能适用,有些也可能不再适用,而使用过时的经验去预测当下的一些事件与人事的走向,当然不可能准确了。 三、《易经》并不是万能的 我们再看《易辞》中这段话,即: 大意是说,《易经》的内容,其实是参照天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并且可以“弥纶”天地之足。 言外之意,《易经》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一旦超出那些能够预测的范围,就不一定能够算得准了。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三个内容,其实正是为什么现代人用《易经》预测吉凶,大都算不准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

易经算命准吗?

算命术也称之为子平术发源于唐兴起于宋繁荣于明清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思想的引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把算命术当成是一种到底算命术是不是一种我想只有自己学了算命之后真正明白了它的原理以及统计了应验结果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易经算卦真有那么准吗?

世界上大多数研究《周易》的易学家认为:“周易是重其学,而不是重其术”什么意思,就是说研究周易要重视周易其中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理论!而不是重视周易里面教给人们的一些占卜术!关于易经算卦准不准,我个人不加妄断,有待商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