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哪里拜神求财最灵验,做生意求财去什么山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潮汕属于广东的一个地区,潮汕有着非常多的传统风俗,在过年的时候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很多人都想了解一番。一起来看看潮汕年底拜神文化吧。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1

由来

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最早在先秦时。每年年底庄稼收割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潮阳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

拜神须知

首先须先选个好日子。

拜神前要大搞卫生,家里的里里外外还有要拜神的碗盘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

而且有许多禁忌:

如拜神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

女子来例假要避开;

家人要面带喜色,决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

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

拜的神明有:

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里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

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俗称“拜天公”)和“拜大神”二类。

拜品

家里会提前两天妇女们在做红粿,准备好鸡鸭去屠宰。

食物类有:

猪肉、鸭、鱼(一般是乌鱼或鲩鱼);

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

柑、针菜、香菇、木耳、炒花生、茶叶三杯;

酒三杯、糖塔二个,姜薯圆四碗;

还有各式各样的粿品等。

粿品中有如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米糕、直径六七十六七十厘米以上的大面包、中面包、小面包、红壳桃、面头仔等;

在食物上还要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

一位神明要奉上食物祭品一份和糊裱祭品各一份。

显赫的神明,如玉皇上帝(天公)的食物祭品有:鸡、鸭、猪肉、鱼、糖塔、茶、酒、针菜、香菇、木耳、最大的一份粿品等;

糊裱类的祭品有:

大竿钱四副(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三把,每把大约有半斤,大元宝一个,贴一个、香三支、烛一对、小竿四副(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三把、元宝一个、金司三十六个等。

拜神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稍有钱人的家还要请人打醮,打醮是以“棚”计的,最少也要打四“棚”醮,多的要打十几到几十“棚”不等。光打醮要花上一千多到几千元。

祭拜方式

拜神前人人要沐浴更衣,这一天会把八仙桌拿出来摆在天公下,把八仙裙系在八仙桌上,由一家之长点上烛,先上三支大香,然后是女的开始拜,只见拜者手捧香礼拜,口中念念有词。

念的内容是像神报告一年来的经过,向神的祈祷、许愿以及还过年拜神时许下的愿等。只见一跪下就口中念个不停,半小时没站起来,有的甚到站起来要晕倒。一边祀拜,另外的人一边烧糊裱祭品,拜完一位就烧一份糊裱祭品。

还到乡里老爷宫、妈宫、老伯公拜!

不知神明是否有心思听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也许神明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德误入梦境深处?拜神完要将食物祭品分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家家户户要给一份。

因此年终拜神的开销不少,而且要忙很多天。光买糊裱祭品最少也要花七八百元。贫寒人家拜神要花千余至二千元,富足人家最少要好几千或几万不等。收入少的家庭,年终拜神要耗掉近几个月的收入。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2

过年拜神的讲究

过去老祖宗们斩荆披蕀,跋山涉水,开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饱经风吹雨打,雷轰电击之余,内心里面油然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万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后来有了宗教思想,这种神道观念也变的更具体、更实际。中国人的胸襟其实是很宽阔的。总认为,神既然为保护人类而来,当然是越多越好,于是就来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虽然没有发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组织,但孔夫子却说过一句「聪明正直谓之神」的`话,等于是替「神格」订了一个标准。

在这种观念下,历代许多位彪炳国史的圣君、贤相、大儒、名将,以及着录各地方有志的忠臣、义士、节妇、孝子,凡是合乎「神格」而又有显应事迹的,生而为英、死后有灵,都有立庙奉祀的机会,以中国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历史之久、文物之盛、神灵的来源又如此之多,在中国有这诸天神佛,庇护天下苍生、领受四方香火,也就不足为奇了。

庙中拜神:

到庙中拜神可有发觉 除了庙中主神外 还有许多香炉例如福德、天地、门神或其他神祗 如果没有留意的便要注意了。

俗云:“入庙拜神、入屋叫人” 这是一种尊重及礼貌 入庙拜神要供香但并不代表神祗会吸这些香这是一种与神灵打招呼的方式。

供香一般来说 主坛供三支大香、三支细香或五支细香跟著便是主坛以外的所有的神灵;一个香炉三支香 供满全庙神灵方为完满这是入庙拜神的一个规矩。

许愿求签 都一定要具备供品 这亦是一种礼貌 你们去探朋友时也不会空手而去 必买些生果或糖果饼乾之类 人与人都讲究礼貌更莫论乎神灵 供品大小由心 你可以托一只金猪或三牲酒礼亦可以带五个生果、一碟斋菜作供品。

通常先将供品放上 然后才供香 若果在繁忙日子 香炉的香太多可选择另一个方法供香。便是将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挤迫才迫不得已这样做 神灵是不会见怪的;然后在前面方放一个生果在生果上方插香 然后鞠躬跟著可以向神灵祈求家人平安、财运亨通、子女读书聪明伶俐、得姻缘等等。

有些人主要想求签供祭后便可向庙祝借一签筒〔通常善男信女都会捐些香油钱或入庙前看一些摊档可有签筒卖 有则可以购备自用〕。

如何祭祀:

敬天尊祖乃我国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道统,全民遵循,其根源出于天性,而贯彻于风俗习惯中,形成了中华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祖宗为人伦要件、治国根本、岁时节令,或婚丧喜庆,皆需祀神,亦必祭祖。因此每个家庭的香案之上,大多左边供奉神佛肖像或卷轴,右边安奉世代祖先牌位,而上写「显考某某公」或「显妣某某夫人」或「?家祖先牌位」字样,口头上概称为「公妈」,除每日需焚香膜拜外,每月的初一、十五也都要祭拜一番,此外,若遇神佛诞辰,或欲求神明消灾赐福时,亦需至寺庙进香。顶礼膜拜。

潮汕年底拜神文化3

烧香拜佛的讲究和忌讳有什么

1、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进入寺庙,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特别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过分暴露的服装,也不可浓妆艳抹。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2、进寺庙和大殿的顺序

进寺院:要从左往右绕,不可从右往左绕,这叫右绕塔寺。

进大殿:要往左进,要抬左脚进门。要往右进,抬右脚进门。不可在正中间拜佛,因大殿里中间的拜垫,是寺院方丈或当家师主法用的,其它人不可。

进殿堂:不可在正中间问寻(既鞠躬)必须到两侧方可。因中间只有方丈及当家才可。

3、不可乱动寺庙之物

寺庙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

4、拜僧有讲究

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如果僧人正在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都不可向他礼拜。

5、其他注意事项

佛堂内不得大声喧哗,或躺卧跑跳。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参拜佛时,最好靠近佛桌前拜佛,免得他人从你面前而过,打扰你拜佛。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带小孩进入寺庙,大人一定要管理好孩子,不可随意妄为。

求财运心愿怎么说,到庙里求财怎么写心愿

提起求财运心愿怎么说,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到求财怎么写心愿,另外,还有人想问关于财运的祝福语,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求财怎么许愿,许愿词该怎么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到求财怎么写心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求财运心愿怎么说

1、求财运心愿怎么说:到求财怎么写心愿

不用写烧香后自己说就行了向财神许愿的许愿词。

烧香后直接说就行请帮助达成什么心愿达成什么结果等等·······事成后就可以还愿了!

还愿就是多多烧香多多摆供就行一般水果都行干果瓶装水都行的

烧香磕头自己说明来意谢等等·········事业财运许愿。

2、求财运心愿怎么说:关于财运的祝福语

东路招财,财源滚滚进来;西路进宝,宝贝来来得早;南路利市,市场好好提气;西路纳珍,珍贵欢欢满身;中路玄坛,坛罐满满金钱;祝财神日快乐。

2.财神让我偷偷告诉你:正月初五财神日那天,他会施法,天空会刮起金钱风,下起钞票雨,让你提前做好准备。愿财神日当天接个盘满钵满,财运滚滚!

3.是五路财神日,文财神送幸福,武财神送平安,义财神送健康,富财神送快乐,偏财神送吉祥。请转发给十个朋友,祝大家财旺福旺样样旺!

4.正月初五为五路财神日:祝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中路玄坛;愿财神把金银财宝带到你家里,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招财心愿怎么写。

5.五路财神日到,乌纱帽往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要你抱,钞票朝你飘,好事你全包,乐得你直叫:好、好、好!正月初五五路财神日开心哦!许愿求财运怎么说。

6.财知要光临,寻找当今聪明勤奋人,我把你的资料报上去了,财神会已经研究盖章批准,你要赶快行动做好准备,大年初五高高兴兴迎财神

7.年初五祭财神,五路财神迎进门:东路财神送你福满安康,西路财神送你财源滚滚,南路财神送你家和,北路财神送你爱情,中路财神送你幸福平安祈求财运的话都怎么说。

8.财神日到,让你粘粘“财”气。一夜暴富发点横财,对外发点洋财,手气爆好发点小财,地利人和发点赢财,掘地三尺发点宝财,财神日愿你生财有道求财运怎么求要怎么说。

9.初五财神日到,愿财神罩着你,真神佑着你,福神宠着你,喜神逗乐你,爱神勾引你,清醒你,灶神关怀你,土神厚待你,递个眼神,说明我牵挂你财运愿望怎么写。

10.正月初五财神到,恭喜发财笑开颜,福到运到财气到,财运亨通从此有,敬过财神福满仓,喜从天降好运来,财源滚滚乐开怀,今年定会发大财!

11.正月初五财神日这天,为你颗心愿的种子。愿它为你扎下幸福根,伸出发财藤,吐出快乐芽,开出幸运花,结出长寿果。送你一年的喜庆和

12.财神到我家里来,年年月月发大财。天天送你金,时时给你珠光彩,分分都有黄金到,四季为你把财招。正月初五财神日,祝你财源广进,大发横财!

13.正月初五财神日,欢欢喜喜迎五路财神。开家门,把香烧,恭请财神天天到;奏乐,腾祥云,恩赐金银聚宝盆;欢声唱,笑开颜,喜迎如意发财年!求财运一般说什么话。

14.初五财神到您家,您出门捡到财,抬头撞到财,路上遇到财,回家带着财,上下横竖您都有财,年您是财运亨通,神气飞扬,财神相伴。

15.正月初五财神日,东财神给你送来一箱箱的金银财宝,西财神给你送来一沓沓的钞票,南财神让你天天财运罩,北财神让你年年财气高。财神日,恭喜发财!

16.财神摸的头,财运永远跟你走;财神碰碰你的手,大财小财你拥有;财神和你交朋友,你想不发财都不能够。正月初五财神日,祝你发大财!财运许愿怎么讲比较好。

17.正月初五财神送宝:东路财神送福禄,功名利禄少不了;西路财神送平安,身体健康心安宁;南路财神送好运,吉祥如意怀中抱;北路财神送欢乐,快乐开心无烦恼;中路财神送如意,幸福甜蜜更逍遥!正月初五财神日,朋友祝福放心上,祝你:财源滚滚,羊年吉祥!

求财怎么许愿,许愿词该怎么写?

18.财神日,有个人正在到处打听你,还说逮着绝绕不了你,在他武力威胁下我不得不供出你的消息,他现在羊上找到你,你就认命吧躲不了的。哦,忘了告诉你,他叫财神!

19.正月初五财神日,财神下凡来报到,祝你出门捡个金荷包,进门财神把你抱,左有招财靠,右有健康寿星老,上有吉祥云朵罩,下踏前程步步高,总之财运滚滚来,好运一路俏!祈祷财运的语言。

20.摇钱树,摇一摇,摇下满地金财宝;招财猫,喵一喵,生活富裕更美好;聚宝盆,抱一抱,百元大钞可劲冒;扑福猪,哼一哼,事业发达天天笑,正月初五财神日到,祝你快乐开心,财源广进!

21.财神驾到!手托“快乐”金,脚踩“幸运”金火轮,腰别“舒心”摇钱树,怀抱“吉祥”百元钞,披金戴银正来到。正月初五财神日,祝你财源滚滚,四季发财!

22.财神日,看我一眼,黄金万两,品我一秒,金玉满仓,一声,富贵今生,发我一条,财富万万年,请遵照神的指示办,财神们都等不及了,过期不予支付,请配合财神的工作!

23.一打红钞票,财源广进;一张红福字,福气满满;一对红灯笼,钱途源源;一串红鞭炮,欢笑浅浅;一身红衣帽,幸福团圆。红红的春节,红红的财神节,红红的祝福祝你生活红红火火,事业红红火火!财运许愿。

24.财神日,文财神为你种棵摇钱树,武财神为你养只金钱豹,禄财神为你送来招财猫,福财神为你唤来美金蟾,寿财神为你端来聚宝盆,齐心祝你新年发大财,大吉大利行大运!财运祈愿句。

25.财神日是破五,破开金瓜您发财,破开祥您平安,破云您吉祥,破开红包您纳福,破开炮声您扬名,财神日祝您财运滚滚,福寿绵长!许愿自己发财的愿望。

以上就是与到求财怎么写心愿相关内容,是关于到求财怎么写心愿的分享。看完求财运心愿怎么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汕年尾答谢神

潮汕年尾答谢神 潮汕年尾答谢神,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老老小小都要忙里忙外,老热程度可谓跟春节不相上下。以下为大家分享潮汕年尾答谢神。 潮汕年尾答谢神1 在潮汕有一个很重要的民俗,就是“答谢神恩”,这在潮汕各地都是比较隆重的。一年的“答谢神恩”,主要意思就是感谢神、答谢神恩这一年来对民间的体恤照顾,使得天下得以风调雨顺,当然现在的“答谢神恩”,在新社会里有着更多的是民俗活动的心态,也不断变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民间文化集会,祭祀的规模更大,档次更高,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年尾一到潮汕人又要开始答谢神恩,又是“谢神拜神,拜天公”的旺季。一到夜晚,潮汕地区都会充满鞭炮声与鞭炮味道。在每年年底的到来,“拜神,拜天公”都是潮汕人每家每户都要拜的。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老老小小都要忙里忙外,老热程度可谓跟春节不相上下。 潮汕人年尾拜神“答谢神恩”,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每年年底庄稼收刮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 潮汕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大件事。 在潮汕地区,拜神“答谢神恩”不仅是单纯的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渗入到每个潮汕人的生活之中。 潮汕人拜神“老爷保号”,一句“老爷保贺”,所有潮汕人都懂,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也希望来年都政通人和、风调雨顺,百姓能安居乐业,保佑阖家平安。 拜神“答谢神恩”前要大搞卫生,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而且有许多禁忌,如拜神“答谢神恩”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女子来例假要避开,家人要面带喜色,绝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 潮汕人拜的神有,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里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 潮汕人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 “答谢神恩”(俗称“十二月拜老爷”)和“拜大神”二类。 潮汕人一般年终拜神“答谢神恩”的祭品,食物类的有,猪肉、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鸭、鱼(一般是乌鱼或鲩鱼)、柑、针菜、香茹、木耳、炒花生、茶叶三杯、酒三杯、糖塔二个,姜薯圆四碗,还有各式各样的粿品等。 粿品中有如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米羔、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大面包、中面包、小面包、红壳桃、“面头仔”等;在食物上还要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 潮汕人一般年终拜神“答谢神恩”的祭品,钱纸类的有,大小竿钱、钱对、元宝、金司、贴、香、烛等。 一位神明要奉上食物祭品一份和钱纸类祭品各一份。一般的神明则是鱼肉酌减,粿品一份、贴一个、香三支、烛一对、小竿四副(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三把、元宝一个、金司三十六个等。 显赫的神明,如玉皇上帝(汕潮人称为“天公”)的食物祭品有鸡、鸭、猪肉、鱼、糖塔、茶、酒、针菜、香茹、木耳、最大的一份粿品等。钱纸类的祭品有,大竿钱四副(大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三把,大元宝一个,贴一个,大香三支,大烛一对,一百二十个金司、鞭炮一串等。 潮汕人拜神“答谢神恩”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稍有钱人的家还要请人打醮,打醮是以“棚”计的,最少也要打四“棚”醮,多的要打十几到几十“棚”不等。 潮汕人拜神“答谢神恩”前人人要沐浴更衣,女人要系上腰裙。由一家之长点上烛,先上三支大香,然后是女的开始拜。只见拜者手捧香礼拜,口中念念有词。念的内容是向神报告一年来的经过、向神的祈祷、许愿以及还过年拜神时许下的愿等。只见一跪下就口中念个不停,半小时没站起来,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有的甚到站起来要晕倒。 一边祀拜,另外的人一边烧钱纸祭品,拜完一位就烧一份钱纸祭品,光烧钱纸祭品就要连续二个小时以上。拜神完要将食物祭品要分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家家户户要给一份。 潮汕人拜大神要全猪全羊鸡鹅鸭鱼粿品等不可胜数,糊裱类祭品更是多得出奇,有象房子一样高的天公袍、长超过一米的天公帽等。还要到各庙宇中包香火请神,请神时要几百人(全部是男)手持香随行。要送随行人员每人一份礼物,礼物最少的是一人一把雨伞一条毛巾,礼物重的有一人一套高档西装一双高档皮鞋等。还要请人搭戏棚,请潮剧团演出。拜完大神要给参与请神的人每人送一个大礼包。 一句老爷保贺,每个潮汕人都懂,在各家各户和各村落,都会有各种形式的“答谢神恩”民俗,当然也少了不供品啦。大家都争着在头个时辰取个好意头。 潮汕年尾答谢神2 拜神的渊源 过去老祖宗们斩荆披蕀,跋山涉水,开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饱经风吹雨打,雷轰电击之余,内心里面油然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万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后来有了宗教思想,这种神道观念也变的更具体、更实际。中国人的'胸襟其实是很宽阔的。总认为,神既然为保护人类而来,当然是越多越好,于是就来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虽然没有发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组织,但孔夫子却说过一句「聪明正直谓之神」的话,等于是替「神格」订了一个标准。 敬天尊祖乃我国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道统,全民遵循,其根源出于天性,而贯彻于风俗习惯中,形成了中华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祖宗为人伦要件、治国根本、岁时节令,或婚丧喜庆,皆需祀神,亦必祭祖。 拜神有什么讲究 关于拜神烧香的人 1、女性月事来了不能进殿拜神烧香。 2、未满周岁的小孩也不要进殿拜神烧香。 关于拜神烧香的方法 1、拜神烧香前需要洗手,干净的手才能够拿香。 2、点燃的香火如还没有灭就不要直接吹灭,口有浊气会被视为不敬。 3、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4、在寺庙里拿的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5、香头平对菩萨圣像,注意香头不能朝向地面。 6、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不要抓着一大把燃着到处拜。 7、心中的期望都可向佛菩萨倾诉,注意不要念出声来。 8、拜神上香的正确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神仙菩萨显现在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神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一般烧三支清香即可,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潮汕年尾答谢神3 拜神日子有什么讲究 首先,每逢初一十五就去上香祭拜,源自于佛教,在佛教中规定信徒,要在初一十五的时候吃斋、诵经、敬佛,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礼拜的形式。在佛教的一些经典论述当中,也明确表示每逢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属于十斋日。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间对于拜神礼佛的日子,就比较统一的定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了。 同时在道教当中也认为,每逢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被称为朔望,月亮的阴暗一面对着地球,因此被称为朔。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半对着地球就要望,因此一般在农历的十五或者十六,月亮都会出现一半阴一半阳的情况。而道教的阴阳之气变化,也大都从月相中观测得来,所以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也是道教有朔望之日需要清斋烧香的要求。 第二,那么拜神的日子是不是只有初一、十五这些日子呢,其他的时间拜神可以吗?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来看,每一个月份甚至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神明可以祈福祭拜。比如正月,正月初一是天腊之辰,太上老君、东方七宿星君等都会下凡;正月初二天曹神君下凡;正月初三孙真人诞辰,太白北斗星下凡;正月初五赵公元帅巡查迎接财神,清静孙元君诞辰;正月初七真武下凡,四斗帝君下凡;正月初八南斗星下凡;正月初九太素三元君朝真;正月初十长生保命天尊下凡;正月十一消灾解厄天尊下凡;正月十三刘猛将军诞辰;正月十四三官神下凡;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紫薇大帝诞辰、西斗帝君下凡等等。 由此可见,并不是只要初一、十五这些时间可以祭拜,其他时间也是可以祭拜的。 第三,祭拜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一般而言在祭拜的时间选择上,上午要好于下午。祭拜神明最好选择上午到正午之间,阳气旺盛的时候,下午尤其是太阳落山之后,是不能祭拜的。 同时祭拜神明之前,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最好是可以在祭拜之前就开始吃素,不能从事杀生的事情。在祭拜之前也要焚香沐浴,以最好的状态,最虔诚的心态来祭拜神明,向神佛祈福。 祭拜神佛的时候,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我们国家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入庙拜神,入屋叫人是一种礼貌和尊重。比如上香的时候要左手持香点燃,右手拂袖。在烧香的时候遇到了明火,不能用嘴去直接吹灭,而是应该用扇子上下煽动或者用右手扇灭。

许愿求财运怎么说,求财怎么许愿,许愿词该怎么写?

提起许愿求财运怎么说,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求财怎么许愿,许愿词该怎么写?另外,还有人想问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的语,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财运许愿的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财怎么许愿,许愿词该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人的生活中有两大仪式感, 第一种就是喝茶, 潮汕人一天不喝茶简直浑身不舒服。 另一种就是拜神, 也是潮汕地区人的信仰,以下潮汕年尾拜神.

潮汕年尾拜神1

潮汕拜神是出了名的隆重,又到年底拜神的旺季,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老老小小都要忙里忙外,老热程度可谓跟春节不相上下。

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每年年底庄稼收刮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潮汕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大件事。

拜神前要大搞卫生,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而且有许多禁忌,如拜神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女子来例假要避开,家人要面带喜色,绝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拜的神有: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里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俗称“拜天公”)和“拜大神”二类。

贫寒人家的一般年终拜神的祭品有二类,食物类的有:猪肉、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鸭、鱼(一般是乌鱼或鲩鱼)、柑、针菜、香茹、木耳、炒花生、茶叶三杯、酒三杯、糖塔二个,姜薯圆四碗,还有各式各样的粿品等。粿品中有如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米羔、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大面包、中面包、小面包、红壳桃、“面头仔”等;在食物上还要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糊裱类的有:大小竿钱、钱对、元宝、金司、贴、香、烛等。

一位神明要奉上食物祭品一份和糊裱类祭品各一份。显赫的神明,如玉皇上帝(汕潮人称为“天公”)的食物祭品有鸡、鸭、猪肉、鱼、糖塔、茶、酒、针菜、香茹、木耳、最大的一份粿品等;糊裱类的祭品有:大竿钱四副(大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三把,每把大约有半斤,大元宝一个,贴一个,大香三支,大烛一对(应有半斤以上)、一百二十个金司、鞭炮一串等。一般的神明则是鱼肉酌减,粿品一份、贴一个、香三支、烛一对、小竿四副(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三把、元宝一个、金司三十六个等。拜神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稍有钱人的家还要请人打醮,打醮是以“棚”计的,最少也要打四“棚”醮,多的要打十几到几十“棚”不等。光打醮要花上一千多到几千元。

拜神前人人要沐浴更衣,女人要系上腰裙。由一家之长点上烛,先上三支大香,然后是女的开始拜。只见拜者手捧香礼拜,口中念念有词。念的内容是向神报告一年来的经过、向神的祈祷、许愿以及还过年拜神时许下的愿等。只见一跪下就口中念个不停,半小时没站起来,有的甚到站起来要晕倒。一边祀拜,另外的人一边烧糊裱祭品,拜完一位就烧一份糊裱祭品,光烧糊裱祭品就要连续二个小时以上。不知神明是否有心思听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也许神明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误入梦境深处?拜神完要将食物祭品要分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家家户户要给一份。

因此年终拜神的开销不少,而且要忙很多天。光买糊裱祭品最少也要花七八百元。贫寒人家拜神要花千余至二千元,富足人家最少要好几千或几万不等。收入少的家庭,年终拜神要耗掉近几个月的收入。

拜大神要全猪全羊鸡鹅鸭鱼粿品等不可胜数,糊裱类祭品更是多得出奇,有象房子一样高的天公袍、长超过一米的天公帽等,光裱类祭品就要花上一万至几万元。还要到各庙宇中包香火请神,请神时要几百人(全部是男)手持香随行。要送随行人员每人一份礼物,礼物最少的是一人一把雨伞一条毛巾,礼物重的有一人一套高档西装一双高档皮鞋等。还要请人搭戏棚,请潮剧团演出。拜完大神要给参与请神的人每人送一个大礼包。

潮汕年尾拜神2

在南方公干适逢周末,顺便回潮阳老家拜神。

印象中在北京工作三十多年来只有两三次时间上吻合,参与拜神。 潮汕三市拜神习俗绵廷上千年,其中潮阳、潮南、达豪更是出了名的隆重。到了年底拜神旺季,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都要忙里忙外,热闹程度与春节不相上下。 如此盛大的拜神文化,来龙去脉几人知?

拜神由来

年终拜神,原是北方先民的一种风俗,最早在先秦时。每年年底庄稼收割后,答谢苍天的恩赐的一种仪式。 潮阳的祖先是晋朝后,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很多习俗也就世代相传下来,拜神就成为潮汕一年中每个家庭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

年终拜神,原是先秦时北方先民的风俗,每年年底庄稼收割后老百姓答谢苍天恩赐的一种仪式。潮汕的祖先是晋朝后期为逃避北方战乱从中原逐步移民过来的,由于地处偏僻,少受到外来的冲击,先民带来的中原很多习俗也世代相传下来。

北方对拜神早已淡化,而拜神谢神恩则成为潮汕每个家庭年未最为隆重、最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潮汕人拜神,首先是传承炎黄子孙对祖先、对根的崇拜与追思,潮汕人拜的神,其实基本都是人,有名有姓有故事,他们是在世时为炎黄子孙的传承与发展奉献心血乃至生命的民族功臣,潮汕人感念先贤之功业与高德而世代祭拜,本是华夏文粹之一,如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祈福精神寄托。

拜神须知

首先精选一个与全家人相合的黄道吉日,有的家庭还精确到上香吉时。 拜神前要大搞卫生,家里的里里外外,还有要拜神的碗盘都要洗刷干净,男的要理发剃胡须,外出者尽可能要赶回来。

如拜神一定不能和红白事有染;

女子来例假要避开;

家人要面带喜色,决不能说对神不敬的话;

讨债的也要回避,不能有任何噪闹等。

神明大名

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南辰北斗、三山国王、双忠圣王(唐朝张巡、许远)、妈祖(宋朝林默)、五路财神王亥(中)文财神比干(东)武财神关羽(西)范蠡(南)赵公明(北)、众神、福德老爷、珍珠娘娘,及各乡各村特有的“老爷”、“伯公”等,各地不同,大约有二十几位到四五十位不等。

拜神分类

拜神又分为一般“年终拜神(俗称“拜天公”)和“拜大神”二类,拜大神更隆重。 拜神供品 提前数天,妇女们要做大体量劳动,准备二大类的供奉祭品,叫拜品。 食物类有: 三牲猪肉、鱼(一般是乌鱼或草鱼)、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加上龙虾、羊称五牲;柑桔等五果;六种以上斋菜如针菜、香菇、木耳、炒花生、腐竹、豆腐干等;白糖塔、姜薯圆甜汤; 油炸的红薯Lua和油粿; 各式各样的米制面制粿品。

食物上贴上相应图案的各类吉祥剪纸。 还有烟茶酒、鲜花。 纸糊裱类的祭品有:大竿钱(约是90cm×40cm),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福钱等;大钱对、大元宝、红贴、香、烛、小竿钱(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元宝、金司等等。

当然,两类祭品的具体品种、数量在潮汕各地及各家各户也不尽相同。更令人惊叹的是庞大市场需求现如今已诞生了长长的规模可观的产业链,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

拜神时还要放潮剧唱片,内容是潮剧《彩楼记》中的《楼台会》。 有钱人家还要请戏班公演潮剧,请神汉打醮,演戏、打醮以“棚”计,最少也要四“棚”,多的十几到几十“棚”不等。

祭拜礼仪

拜神前家里人都要沐浴更衣,这一天会把一张至十几张八仙桌抬出来,把图案吉祥精美的八仙帐幔系在八仙桌上。吉时到,一家之长点上烛,上三支大香。然后,女主人隆重出场跪拜,手捧三支香和红帖,口中念念有词,报告当年正月初一或初九的许愿、一年来神恩普照家里的变化、今天的还愿谢恩等,没半小时估计站不起来。然后按长幼男女依次敬香、跪拜。来祝贺的亲友,也会被邀请进香。 各位神们极有耐心地聆听善男信女冗长的祷祝,长达数小时。

拜神毕,当晚化烧糊裱祭品,次日将食物祭品送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分享法喜。 年终拜神,十几台供桌并列有之,三支清香也可以!贫寒家勤俭节约集数百元谢恩,工薪阶层精打细算积累数千元还愿,官家富豪数万数十万上百万供奉也在所不惜,丰俭各不同,至诚之心是共性。

拜神毕,当晚化烧糊裱祭品,次日将食物祭品送与亲友和左邻右舍,分享法喜。 年终拜神,十几台供桌并列有之,三支清香也可以!贫寒家勤俭节约集数百元谢恩,工薪阶层精打细算积累数千元还愿,官家富豪数万数十万上百万供奉也在所不惜,丰俭各不同,至诚之心是共性。

与时俱进 小时候,祭品基本上由家庭自己准备。我父亲杀鸡鱼,大鼎清水煮鸡,我们边打下手边学,我母亲在石臼上椿米,蒸各种米粿面粿,炸油饺、红薯Lua,我们放学后齐上阵帮忙或帮倒忙,其乐融融,最高兴是用半圆型钢刀在竿钱上打印,用朱砂毛笔在竿钱上写字,称写竿钱,我的一点点毛笔功底可能与小时候每年写竿钱有关。现在大部分祭品都是外购,大人省事,90后00后则已见识、技能全无。 过去拜神一定要三牲五牲,现在许多家庭只用鲜花水果供奉,仪式也不断简省。

过去拜神时女主人会穿一件特别的围裙,称拜裙,现在简省了。 过去拜神圆满后会邀亲友共饮封神酒,现在简省了。

... 潮汕拜神延续至今,30~70后人群还是相当重视,在部分80后、大部分90后00后心目中越来会淡化漠视了。该算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呢,还是算陋习逐步简化简省?

潮汕年尾拜神3

潮汕拜神的'“仪式感”

part.1

滴茶+拜神=潮汕人

潮汕人的一生,只需要做两件事,滴茶、拜神:

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爷(伯公);初三、十七拜妈祖;初四、十八拜财神爷;初五、十九拜五谷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国王;初八、二十二拜寿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观音;初十、二十四拜如来;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虱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三天一小拜,五天一大拜,除了逢年过节村镇里组织的集体拜神节目,私下里各个家庭还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拜不同的“老爷”,春节七天假,都不够潮汕人拜完六分之一的神。

▲潮汕甚至有些地方形成了“寺庙一条街”

潮汕人拜的神极其杂,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古代先贤、民族英雄,甚至连李白、鲁班、孙悟空……只要现实有需要,各种各样的物品全都能造个神出来拜。

潮汕人拜神跨越了佛、道、儒教派的分歧,不论是佛教的释迦牟尼、达摩祖师,道教的玉帝王母、关公、还是传统民间信仰里的妈祖、三山国王、村头“伯公”和本家庭的“地主爷”,大家全都十分和谐地共处一堂,并排而立。

▲潮汕人拜神的盛况

像是汕头青云岩,既有佛教大雄宝殿,也有供奉玄天上帝的玄武殿;普宁的盘龙阁是道观,旁边的佛寺就叫作盘龙阁寺;陆丰的玄武殿本来是正统共奉北帝神玄武的道观,却在玄武神前放了一尊佛祖像,名也成了“元山寺”。

对于潮汕人来说,拜神就是随手一做的事情,和我们转发个锦鲤许个愿没有任何区别。

part.2

拜神拜出仪式感

尽管看起来“不大走心”、“有些随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潮汕人拜神时庄重的仪式感。

在自家大厅开上几桌,然后在大位上摆好椅子,由家里的男丁请上公祖炉,再请门神,最后按辈序大小挨个上前跪拜烧香,向神仙老爷们汇报一年的工作成果。大概情形可能是这样:

现在向祖宗们介绍的这位选手是咱们老李家第X代中最让人操心的小辈,今年24岁,大学毕业两年了,不仅没有考上公务员,而且至今母胎单身,还请各位祖宗们在上面多多照应……

除了这种上香式“问神”,潮汕人还搞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占卜问神仪式,也就是潮汕人的“掷杯”:“把两块削成新月形状的木头,外突内平、凸为阴平为阳,由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将“杯”掷出去,探测“阴阳”之数”。

如果掷到一阴一阳,是“胜杯”,表示神明认为所求事可成;两阳是“笑杯”,所求之事约有50%可能实现,而要是掷到两阴,那就是“稳杯”,所许的愿难成。

▲两阳是“笑杯”

除了通用的香炉、地台,潮汕人还会精心准备“爱的供养”,不怪潮汕地区总有拍不完的《舌尖》素材,毕竟人家的生产美食的标准都是冲着拜神去的,那都是花了大功夫。

像春节除夕的鼠曲粿、红桃粿,中元节的安仔粿,五谷母节的尖担粿、谷穗粿等,另外还有发粿、无米粿、菜头粿、乒乓粿等,几乎所有的节庆礼仪场合人们都会准备桃粿。

▲炸桃粿

想表现自己村拜老爷供奉的产品最厉害,各个村之间还搞起了供品美食竞赛。像“赛大猪”、“赛大鹅”和办撰席这种比赛活动,诞生了无数道经典潮汕美食。比如潮汕最有名的卤鹅,就是经历了数十年“赛大鹅”活动无数次的优化,从供桌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能让“老爷”们开心,潮汕人还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戏曲剧种在祭神时表演,像是潮剧、铁枝木偶戏、英歌舞……一大串一大串的鞭炮噼里啪啦震天响。

▲潮汕拜神时的演出

part.3

在潮汕,你妈可能是离神最近的人

在潮汕,担任起日常的拜神、供神、朝圣等服务角色的,不是你的妈妈,就是你的外婆、奶奶。有人说,潮汕的男人是喝茶水的一生,而女人就是拜神的一生。

▲潮汕女生从小就开始拜神 |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潮汕的女儿十几岁就要跟着妈妈一起学做祭神用的“粿”,潮汕的媳妇一入家门,要继承婆婆的衣钵将“拜神”的传统传下去,保证能说清每一个老爷的名字、主要职能,还要理顺家里老老小小的关系和诉求。孩子长大了,拜神时要祈求神明赐一桩好姻缘,家里添了新成员,要到祠堂告诉列祖列宗……

“做好荤素搭配、不能全干不能全湿、不能单数还要不重样,得会说吉祥话给神听”,每天都要“念念”“拜拜”,嫁到潮汕的媳妇,在待了两年后,都必定会练成“拜神”绝技。

▲忙着张罗拜神的潮汕女人们 | 图片来源:微博@偶遇董小柒

part.4

为什么潮汕人这么喜欢拜神?

虽然说拜神是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有的习俗,但能做到像潮汕人这样,浩浩荡荡、场面盛大的也是不多。

潮汕地区背五岭而面南海,和其他深处内陆的地区不同,对于潮汕人而言,海既是“绝境”,又是“生路”,潮汕人常把下海叫“讨海”,有一点与天争命的意味。在这种危险性和偶然性齐聚的地域,将自己寄托给未知的神明,很自然地就成为了化解恐惧的最好的方式。

▲在时年八节,潮汕人要祭拜祖先和神灵

别看潮汕人拜神拜得头头是道,但他们却“并不”、非常讲究“实用性”:

在潮汕人的眼里,不管你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只要能讲出一段故事,有什么“显灵”的事情,就能被祭拜,与佛祖、耶稣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并无太大差距。简陋点的,上柱香碎碎念也可,宽裕点的,就大摆供品,都是极尽所能,不拘束于固定的仪程规式,诚心便可。

▲神像周围插满了人们敬的香

所以,对于潮汕人而言,拜神,是一件纳入骨子里的习惯性动作。他们深懂造神,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各种神明各司其职,保佑着潮汕人生活的顺遂。

潮汕人拜神有祖先,招财,观音还有什么?

你应当去“潮汕”问,跑到海陆丰问个屁?海陆丰又不是“潮汕”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