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取象秘法大公开,大六壬干支取象
六壬怎么算
一、什么是六壬
六壬,又称六壬神课,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古老的术数门类,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合称三式,天干有十,而六壬神课独取壬者,因为壬水属阳,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又寄宫於亥,亥属乾宫,乾是易卦之首,所以取壬。六壬是指干支相配成六十花甲,每干配六支,以壬配六支则为「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故称六壬;另说壬有王形,为诸易之王,故称壬学。
二、六壬相关古籍
在隋志、唐志中己颇有记录,至郑樵《通志》所载六壬书目并八十二部,计一百九十一卷、明焦雄的《国史经籍志》所列多至八十二家。
清代编修《古今图书集成》,于六壬主要收《大六壬类聚》,编修《四库全书》,于六壬唯取《六壬大全》,但官书之外,清代新的六壬著述仍有很多。迄于民国,大六壬的研究与著述相续不绝。
历史上精于六壬者,或在壬学上有重要谱述与研究成果者,不仅有一些著名的家、军事
家、经济活动家,还有著名的学者和自然科学家。如《通志》所列、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便撰有《六壬明鉴连珠歌》和《六壬髓径》。
又如宋代自然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王肯堂的《郁冈斋笔尘》、明代茅之仪的《武备志》均有六壬内容的研究与阐述
三、怎么才能自学好六壬
第一步,入门必学。含九宗门、八煞论、神将释。掌握正确起课、发传方法。这阶段中,只要是适合的入门书,都可以读。
笫二步,基础学习。含毕法赋、课经、类象。
掌握课格关系与理气象类论,学会断课,形成基本的断课思路,并能断一些简单的课。这阶段中《大全》和《壬归》是必须读的。
第三步,进阶学习。学习分类占,掌握分类占法,并借分类学习之机,不断地、随时地返去复习、深化以前学过的各项基础知识。这一阶段有点长,《指南》自然是首选的,且是必读的好书。
第四步,升华阶段。上面三步踏实、有效地完成后,自学者已颇具功力。此时,除应不断温习已学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外,应更进一步地逐个研究72O课,并大量研究古今课例,去印证与验证所学知识,在不断的思、疑、证、悟、思的过程中,逐级提高大六壬的水平与对加深对壬学的理解!这阶段中《壬占汇选》与《集应钤》是比较好的参考书。
哪里可找到大六壬预测出灾难的化解方法,大家都在讲自己预测的非常准确...
楼主是想问大六壬如何“禳解”也就是化解出现的凶象,对吗?大六壬断事一般不要逆天强行修改,如强行修改对自己有很大影响,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做,大六壬化灾有很多方式,可以结合择吉学和风水八字学的化解方法,带些小饰品或改变布局的方法,我不介绍了,网上有很多;再就是用道家法术化解,常人不易修炼,有很多禁忌的,举个例子:比如家宅一占中出现凶象,可以先于家中造口棺材来化解,家中棺材非吉象也,但有凶将至,反可以凶至凶,吉象也!还有一种六壬独有的化解方法,利用中国古代的神话来化解,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女子占胎产,如胎神被月将所克,上又有凶将加临,主近期不可以怀孕或是产之不顺,那么怎么办呢?楼主应该知道月将为太阳,也应该听说过弈射九日的神话,故让该女子取身上所佩的圆形物体或是家中的圆形物体悬挂于附近东南方日出之处,自制弓箭,每日以箭射之,方可怀孕或保胎,这是一种方法,我取个例子,一般是不用化解,世间一切事属于因果报应循环,帮别人化解,灾不会消失而会转到帮的人身上,如为自己化解,则是这件事虽吉了,但其它事明为吉事反变为凶事了!所以不能随便化解!唯一的化解无灾的方法就是多抄、多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最好的方式,上述的化解之法只可解燃眉之急!望楼主慎用之!!
大六壬神煞赋详解
大六壬神煞赋详解 1、三传吉凶有狐疑,全凭煞到解心迷。 孟子翔注解:所谓“神无煞,煞无神不应。”神煞是大六壬课判断中重要的取象之一,但是真正能够用好的人甚少!四课、三传、年命、行年、类神,是大六壬吉凶的主干,神煞则是大六壬预测的枝叶。掌握大六壬测预测骨干,再掌握好神煞这些细节,可以把事情预测的非常细致、到位。 2、德解二神能解祸,仪奇生气亦如之。 孟子翔注解:德神、解神、仪神、奇神、生气都是化煞之神,可以转凶为吉。 德神有天德、月德、日德、支德等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是日德!解神有天解、内解、外解等多种。 3、月德正巳逆行孟,日德阳居阴合食。 孟子翔注解:月德,月煞以月份论之(一般不常用,初学者大六壬可以不记)。正月起巳,二月寅,三月亥,四月申,周而复始。(即寅午戌月在巳,亥卯未月在寅,申子辰月在亥,巳酉丑月在申) 日德,看预测日干,阳干在自身的寄宫位,也是自身的禄位。阴干取干合阳位(阴随阳也), 所谓甲德自处在禄地(寅),乙德合处居官乡是也(乙与庚合,乙日德神在庚的禄位申)。 日德,干煞,最常用、最重要的神煞之一!德神能够逢凶化吉! 日德的取法:甲、己日见寅为日德,乙日、庚日见申为日德,丙、辛日,戊日、癸日见巳为日德,壬日、丁日取亥为日德! 5、天德正丁二坤位,三壬四辛五乾明。六甲七癸八艮逢,九丙十月居於乙。十一巽上腊月庚,逐月逢之凶变吉。 天德,月煞,正月丁(未),二月坤(申),三月壬(亥),四月辛(戌),五月乾(亥),六月甲(寅),七月癸(丑),八月寅,九月丙(巳),十月乙(辰),十一巳,十二庚(申)。 6、解神两月行一位,正二居申顺阳推。 孟子翔注解:解神,正月二月在申,三月四月在戌,五月六月在子,七月八月在寅,九月十月辰,十一月十二月在午。 解神,解散,化解之神也。预测官司、是非等,遇到解神为吉;如果预测婚姻遇到解神则有分开解散的意思。 7、仪神六甲当旬首,奇神三从两宫移。子戌牛头申午鼠,寅辰两甲共居猪。 孟子翔老师注解:仪神,即旬仪又乘旬首(预测日子所在旬的六甲旬首,如庚午日属甲子旬,子为旬仪是也)。在实际预测推算中,作取象用,旬首有首领之意,可以引申为领班之人。 后面三句,奇神这里指的是旬奇,旬奇的起法,甲子、甲戌旬以“丑”为奇神,甲申、甲午旬以“子”为奇神,甲辰、甲寅旬以“亥“为奇神。大六壬二烦卦举例
天烦+地烦=二烦课。天烦就是男人遇到了天大的麻烦,为日宿临仲+斗系丑未=天烦。地烦就是女人遇到了天大的麻烦,为月宿临仲+斗系丑未=地烦。日月宿临仲+斗系丑未=天地二烦。说明男人与女人或夫妻或彼此等都遇上天大的麻烦。凡课得子、午、卯、酉四个仲性月将遇四仲日占事,得日宿、月宿加四仲,斗罡临丑未的为二烦课。那么就有仲日宿、仲月宿+仲日、仲时=四仲。月将加时为仲+仲,那么辰+丑未是必然的,所以,重点在于这个四仲,而仲日,仲时四值系统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最后,我们只要对仲月将、仲月宿加以推断就可以。天地二烦,是壬课殊的凶课。因为要提前理解日宿、月宿的含义才行。而这二个内容,包括的东西比较多。与28星宿有关的为月宿,与太阳黄道躔宫有关的为日宿。日宿,就是太阳这个星宿的黄道,太阳躔宫。所以日宿,实际上就是十二月将。日宿的原理为正月起亥,二月起戌,三月起酉---十二月起子。那么日宿所用天烦课的日宿用神就分别为:三月辰月的酉将六月未月的午将九月戌月的卯将十二月丑的子将也就是天地二烦课,实际上只发生在每年的季月后半月到孟月的前半个月之间。每到酉、午、卯、子将加临子卯午酉四个时辰之宫位,再加上占日日支为子午卯酉,就是男人会有天大的麻烦,为天烦课。日宿对应的是月将,是30天的一个大环境。而月宿对应的是日支,是小环境。月宿,就是月亮躔度。以二十八宿来推。玄武是北方的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白虎是西方的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朱雀是南方的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青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中12支配28宿为:寅(尾箕)、卯(氐房心)、辰(角亢)、巳(翼轸)、午(柳星张)、未(井鬼)、申(觜、参)、酉(胃昴毕)、戌(奎娄)、亥(室壁)、子(女虚危)、丑(斗牛)以上为一个封闭循环的圆。而不是一直线。先定月:正室二奎三在胃,四毕五参六鬼期,七张八角九月氐,十心一斗十二虚。以上十二个宿为每月的初一所属。如正月初一为室,二月初一为奎---再定日:以每月初一起出星宿后,每日一宿顺推,遇奎、张、井、翼、氐、斗,重留一日。如初四遇张,那么初五也为张,初六才为下一位---。如正月二十二日,以正月初一为室,初二为壁,初三为奎,初四重复为奎,初五娄,初六胃,初七昴,初八毕,初九觜,初十参,十一为井,十二又为井,十三鬼,十四柳,十五星,十六张,十七又是张,十八翼,十九又是翼,二十轸,二十一角,二十二为亢。所以二十二日为辰宿值事。这一月之中,初六,初七,初八为酉宿所统制之三星宿,十四,十五,十六为午宿所统制之三星宿,就是天地二烦中地烦要用的月宿用神。地烦课的月宿用神:每个月宿都包括三天。而在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中属于仲支包容的月宿的,就可能产生天地二烦。天地二烦课,要说简单也简单:四仲日宿+仲宫,仲日仲时,为天烦。四仲月宿+仲宫,仲日仲时,为地烦。分别代表男性,女性最大的麻烦。合这二者,就是天地二烦。这个麻烦大到什么程度呢?象曰:男遇天烦,命遭刑戮。女犯地烦,身受蛊毒。征战伤亡,疾病号哭。狱讼徒流,胎孕不育。你看看,男的要坐牢或伤残,女的要被人下巫蛊下诅咒,要不就是被人下毒,这个麻烦已经快要突破天际了!至于测战争,测比赛的,要重伤或死亡。测官司的百分之百坐牢,或者流放边疆。测胎孕生产的,成了一个不育症。这种凶险到人生极至的麻烦,就是天地二烦。所以,二烦课,是个大凶的课。与奇门六仪击刑+凶星+凶门凶神的不相上下。大六壬起课方法图解
大六壬的起课方法有“正时”和“活时”两种。
正时起课时需要将日常所用的北京时间转换成当地的地方时,然后根据自己心中所想起课。若是他人问卜,可以用他人或他人来电话的时间起课。若一个时辰内有多件事情要问,则起课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如报数、写字、翻书页或抽签等。
活时起课是指用十二支竹签,写上十二地支,装在竹筒内。当有事要预测时,集中精力随意抽一支竹签,以所抽得的竹签作为时辰起六壬课。如果不便制作竹签,还可以随手写一个数字或翻开一本书以书页作为参照。超过十二的减去十二或者除以十二,将所得余数作为时辰起课。
1、自学先从周易基础知识入手,大六壬预测学基础知识、阴阳五行生克、旺衰、六十甲子旬空、干支生克制化关系、干支类象这些基础的知识。
2、学会手工起课、布局,请注意一定要手工,即九宗门,并掌握十二将、神的基本象意。起天地盘、四课、三传。
3、初学者开始学的壬学书籍应该是《壬归》,壬归乃是一部理 气经典书籍,等看完壬归后会对大六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再回过头来,复习一遍基础,如:八煞九宝,五行长生,十二神将类象。
5、接下来着重研究四课三传,学习掌握干支上下相生相克之类象,比如干加支、支加干,干传支,支传干各有哪些意义等等,此时着重就是取象。
6、下面开始学习《大六壬指南》、以研究《六壬萃言》为重。
7、研究完上面两本著作,可以看《壬归》、《壬窍》、《断案秘诀》了。
请问大师大六壬如何断,
给朋友一篇文章看下作者:无名氏六壬为玄学,非唯物亦非唯心,是心物二元的体系。所以研究六壬的方法,也应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过分偏重于谈论灵感、心法则流于玄虚荒诞之境;过分偏重于它的客观规定性,则流于凝滞不通的板法。 六壬的“散”“散”字为学壬一病。它指六壬判断理路不明,递进不紧,思维紊乱,虚浮无力。常见于六壬学习的第二个阶段。随着六壬学习的深入,概念理论增多,神智遂为知识所惑,心中似有万法,临阵并无真章。如老年妇人之絮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则不知所言。术语满天飞,实则空而无力也。就像唱歌一样,用的是左嗓子,不是*前,就是*后,无一句打在点子上。有人在此阶段纠缠数年不能进步。这两年单位上评模范,都采用打分制,看上去很科学。假如要评先进,便弄张表,上面业务成绩、思想道德、学历文凭、甲乙丙丁……若干项,评判者照表打分,然后总分累加,结果便出来了。初学六壬的也是这样,什么两贵不贵、德入天门、驿马逢空、乘轩铸印……等等,罗列一大摞,然后统计一下,好的因素五项,坏的因素三项,五多于三,大笔一挥,断事可成。直把个六壬判断弄成单位评模范,这就是“散”。然“散”字一症,学壬者十有八九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六壬指南》的作者陈公献断的课,气势恢宏,局象紧密。而同是六壬大家的《六壬粹言》中的断例,风格婉约,局象便不如《六壬指南》中的紧密,相较之下,便散了些。现代的一些六壬课例就更差了,花里胡哨,徒炫人耳目,外行看见,惊为神品,明眼人一看,形同呓语,长期受此熏染,有害无益。断课之法,紧密者可以开阔,如果沿着这种神吹海侃的作派,再要往回收,可就难了。这类占法,平常为人解占,滔滔不绝,颇有应验。一到关键时刻大事需要决断的时候,犹如窑头土坯,遇雨则圮。以圣人趋吉避凶之道,反成取辱之途。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壬学大家初学推荐《六壬指南》的原因之一,《六壬指南》中的例子就象书法中的楷书一样,规矩分明。经过长时间浸润以后,学壬者的功力自然见长。然后参以其它壬书,活跃思路,则壬学易成。壬学的例子不能光看字面上的断语,实则后面是有东西的(经过的人可以看出来,没有经过的人看不出来),要不然怎么说“壬本道术”呢。要不为什么徐养浩研壬五十年,遍览壬书,说:“然判断简妙者,莫若陈公献等指南耳”,自有道理,只不过初学者视而不见。陈公献少而学,壮而行,挟六壬之技游于大江南北,名重于公卿之间,没有两把刷子,是混不出来的。我一个同学当大夫,对我说,看病找大夫,不要听社会上的名气,要看医院的人病了找谁,就找那个大夫,道理很深刻。外行叫好一半好,内行叫好才算好。学壬廿年的程翔云评论陈公献说:“纵口而谈,悉本于理,及考其事,应如左券”,断课和事实就象复写的两联单据一样,你说厉害不厉害。有个老师学六壬宗《六壬指南》,苦学若干年,有所成就,一日见其它壬书,长叹曰:“《指南》误我!”殊不知,正因为学《六壬指南》长年累月,得《指南》之理气,得慎独之功夫,才有今日之规模,只是欠开阔发挥而已。如若当年即以它书为蓝本,必有今日之成就?学壬和吃饭一样,总要自己消化,营养身体才好。理论只是理论,例子只是案例。要把壬书上的东西打烂了嚼碎,细细品味后,咽到肚子里,吸收到身体中才能为我所用。初学容易照猫画虎,硬圈硬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断课不是有机的统一,不能一理融贯,只是课象的对照罗列,实则夹生米饭,这叫“夹生散”。更有一种,壬书一看便知,凭着自己灵感,妄谈禅定,在那里玩弄独头意识,以为得计,非但壬学没有精进,已处危境而不自知,这一类可以称做“玄虚散”。如何在学壬当中避免这个“散”呢?做起来很难,与天赋和后天都有关系。从天赋来讲,有人天生虎视鹰扬,思想锐利,有人天生颟顸,唯唯诺诺,此乃造物所致,无可改变。可改变者,多读书,勤思考,多历事,善总结,能慎独,能平实。取象断课追求一个“理”字。临断时,不昧神明,非理勿视,非理勿取,非理勿断,用一根无形的“理”的绳索把课象串起来,纲举目张,长此以往,则“散”字可消。整个一本壬书,就是讲一个“理”字。六壬的道理,就是事物的道理,对事物的道理了然于胸,必然六壬也有个主见在里边。在学习和讨论六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觉,那些有哲学头脑的,学习理工的,在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有丰富社会阅历的,学习六壬后,断的课就相对清晰紧密。这说明,六壬的道理是和事物的道理相通的,这些人原来对事物已经有一定的感觉和认知,一经脱胎转换(这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便派上了用场。陈公献博览群书,旁及黄老,知晓军事,出仕任官,游历山川,见识自不与凡人同,不是一个普通的术士。《指南》删繁就简,实则意味深长。读之日久,有一种互相咬合,勾心斗角,刻卯对缝之感。六壬判断如何作到整而不散,作到与事物的发展节奉共进退,是一个漫长的追求过程。以理运数,以数明理是六壬的核心所在,只要我们坚持讲个“理”字,必定会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