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结婚风俗越详细越好,属火的人适合住哪个方位
四川结婚的风俗流程
四川结婚的风俗有传袋、撒谷豆、交换信物、拜堂、合酒、结发、抛绣球等,其中传袋是婚礼的第一道流程,有着传宗接代的美誉,合酒是结婚的第六道流程,新人要将系有红线的酒杯端起并饮尽,结发则需要将新人的头发剪下,放入荷包中。
四川结婚有什么风俗
1、传袋
四川结婚的第一道流程是传袋,传袋有着传代的含义,表示传宗接代,一般有“传一袋,郎才女貌,传两袋鸳鸯合好,传三袋三星高照,传四袋四喜如意”的吉祥话。
2、合酒
四川结婚的第六道流程是合酒,合酒前要使用红色的绳子将酒杯连接起来,然后由新浪、新娘各端起一杯,并将其饮尽即可,有着夫妻之间吉祥如意、亲密无间的美好寓意。
3、结发
四川结婚的第八道流程是结发,结发过程中,由伴娘剪下新郎的头发,由伴郎剪下新娘的头发,然后将头发用红绳绑在一起后,放入荷包中,表示新郎新娘结发为夫妻,恩爱两相宜。
结婚有那些传统礼节?
汉族传统婚姻习俗 求 婚 南宁汉族居民的男子长至十七八岁,家长就托媒妁为儿子筹谋婚事。其婚姻的条件首先重门当户对,即所谓“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其次重年龄相近(一般男大女1岁—3岁为宜);再次重才貌双全。经媒妁介绍,男女双方及其家庭认可同意,便行“合命”。如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由媒妁把女方的“白命”送还女家,换取“红命”(即用红纸书写其年庚八字),送到男家。男家接到女方的“红命”之后,等到7天后才答复女家。在这7天之内,如果男女两家都没有发生不幸之事,说明这桩婚事顺合天意人愿,可以订婚。 订 婚 经“合命”后,双方认为可定婚,就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俗称定庚)。郊区乡间的订婚礼仪是先由男女请村中知书识礼、会写文帖的人代写庚帖和礼帖,连同槟榔等礼物一起放置在帖盒里,由媒人送往女家。女家接到帖礼后,也写回帖给男家。其庚是在一张红纸在左边竖写男子的年庚八字,右边竖写女子的年庚八字,格式和字数要求两边相对称,而且字数一定要双数,以应“成双成对”之吉语。 送聘礼 订婚仪式过后,双方即确认为姻亲。接着就开始商议聘礼、嫁妆、结婚和迎亲日期等事项。 议聘礼 即男女双方商议聘礼种类和数额。男方择定婚期后,由媒人通知女家。在结婚日前一个月或20天左右,男方备办猪肉、羊肉、猪肚、猪肺、鸡、鱼、酒等礼物及庚谱红帖,其中写着:“催妆铺床”及迎亲日期,谱写“天长乾造某年某日健日”,搭以红绸一块,放莲子、花生、枣子,由媒人乘轿送往女家。女方接礼物后,即将年糕、粽子、糖片、绿豆、糯米、绿绸一块及名帖、启书、庚谱等作答,名曰送聘。是日,男女两家均各自设宴请亲朋,俗称“吃送日子酒”。送聘后距迎亲的前一二天,男家预备白面粉、红绳、面条等物,送往女家,名曰催妆。催妆后,男家即请两位好命人(即生有男孩女孩,夫妻双全的妇人)来安床,兼抱小孩在新床上互相嬉戏、撒尿、竞夺那撒下的红枣、花生、瓜子,取其“早生贵子”的谐音。 迎 娶 迎亲时,男家备生猪、生羊、海味、饼、糖果、鸡、酒、花烛等礼物及礼目帖(帖左边写所送礼物清单,右边写“迎鸾之敬”四字),放入食格(即长方形油红漆的大木盒,外有框架),用人抬上,再由头插万寿菊花及柏树叶的媒人,乘轿送还女家,名曰过礼。女家即将妆奁由媒人带回(妆奁无论多少,但锡香案占锡高灯为必有之物),至男家时,男方即请好命的妇人搬入新房陈设。至夕,举行坐花烛、上号(父母取新郎别字写上或刻上牌挂厅上)等礼节。迎娶仪式是结婚礼仪的高潮,既热闹又隆重,男家和女家都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女方在新娘出嫁前夕,就约请结拜的十姐妹来陪伴新娘“唱家堂”,共诉依依惜别之情,或唱诉妇女的命运,祈祝新娘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姐妹们伴围坐在新娘两旁,轮流唱歌,两人为一对,依次轮流吟唱,直唱至桌台上的大花烛燃尽而罢。待到凌晨(旧时以鸡啼为准),新娘始开腔哭唱,有时姐妹们代唱,俗称“哭新娘”。新娘未上轿前,由一“扶新婆”(夫妻双全、有子有孙的老妇)把新娘从内房扶至正厅叩拜祖先、拜天地,另有一位老妇为新郎撒花,俗称“媒香”。当新娘叩拜祖先时,媒香即张开伞,把纸花和稻谷撒向新娘头上,表示新娘婚后象稻谷一样生育。新娘上花轿之前,须对父母痛哭,以表怀念其养育之恩和难舍之情。新娘坐的花轿未到男家大门,未经新郎揭开轿帘之时,新娘不能在途中贸然下轿。名望之家,还请有一位送嫁爷相送。迎亲队伍从新娘家返回时,新郎在前,新娘的花轿随后,其后依次为送嫁爷、媒人、媒香、伴郎、伴娘、送亲众姐妹、鼓乐队、抬嫁妆者,如陪嫁牛羊,则尾随最后。途中如遇有寺庙、祠堂,要绕道而行;途经村庄或圩镇时,要燃放鞭炮、奏鼓乐。一般中途不停留休息;如果路途遥远,须经媒人同意,才能歇息片刻,但新娘不出轿门。当新娘花轿到达男家门口时,新郎的结拜兄弟即燃放鞭炮,鼓乐齐鸣;扶新婆将草把(常用黄茅草,据说此草能驱邪气)点燃,向轿门绕三圈。然后掀开门帘,扶新娘出轿,随即打开布伞,并撒以谷米或钱(此习俗据说是以前周公与桃花姑姑斗法,因周公斗输了,当桃花姑姑出嫁时,周公弄法术放了一只大公鸡在她的花轿顶上,待她一出帘门,便把她叮死。岂知桃花姑姑早有防备,吩咐男方在她出轿时以布伞挡避,加以撒出谷物,引开公鸡去叮吃,桃花姑姑便安全无恙,周公的计谋没有得逞。),将披红纱、红绫蒙面的新娘扶至厅前与新郎并立,向天地、祖先、父母行跪拜礼,俗称拜堂。而后双双进入洞房,扶新婆即用针线把新娘和新郎的衣襟缝在一起,以示永结不离。然后,夫妻对拜,行合卺之礼。有的当新娘入大门之时,新郎站在高处,叉开双脚,使新娘从其胯下通过,名曰骑龙头马,或行交卺酒时,扶新婆事先把新郎的裤头带端浸水倒入酒杯中,让新郎将此酒给新娘饮下,认为这样做新娘今后才会贴贴伏伏地听丈夫的话。 婚后礼仪 婚后次日晨,新郎新娘由媒人引导至厅堂,先拜天地祖先,后拜亲属戚友,谓之“拜双朝”。然后,由新郎家的两个妹子,一人托茶,一人托烟、瓜子、糖果等,由媒人引导逐一介绍鞠躬(原为跪拜),其妹子端上甜茶(茶里加入白糖、红枣、桂元肉),由新郎新娘举杯敬上,受拜者饮完甜茶,即往盘中放入红封包或钱币,其钱归新娘所得。也有的献上红蛋,新娘则以靴袜等奉翁姑,翁姑答以金戒指,各亲友亦答以采仪。拜双朝嫁爷和送亲的众姐妹们,被尊为上宾。餐毕,由男家掌礼部的执事,预先问媒人关于亲家各老辈的姓名、称谓、人数等,依次写好回门帖,连同礼物,一起交给媒人带回交给女家执事登记;同时还带领新郎新娘及众姐妹们返回女家,俗称“回门”。媒人把拜门帖和礼物交给女家执事登记后,就拿着门帖去拜见新娘父母、叔伯母等。其礼物除了鸡、鸭、猪肉、饼、面制品外,还有三种礼银:一是奶母银,给岳母,以示感谢岳母养育新娘之恩;二是奉给梳妆、扶新、撒花、煮食、小姨、小舅、集嫁奁者等;三是把男家赏给新娘的封包钱呈送岳父母、岳叔伯等内亲过目。然后请房族内和内亲饮回门酒。酒毕,新郎新娘于当晚返回男家。岳父母也送封包、糖糕、粽粑、鸡等,还礼男家。南宁城厢则在婚后第三朝,男家备烧猪、全羊、猪肚、鸡、鱼、包、饼、面、茶叶等礼物,送新娘回娘家,俗称“三朝姑爷回门”。是日中午,新郎乘轿送新娘至女家礼拜,下午四五时女家设宴。宴前由主婚人引导新人至各席前行一鞠躬礼,名曰“定席”。宴毕,复行辞席礼。第四日,新郎复应女家之请赴宴,与女家亲友戚属见面,名曰“拜四朝”。在一桩婚事中,媒人从中介绍沟通,两家奔走辛劳,所以男家封一个封包,送给媒人作答谢;新娘还做一对新布鞋送给媒人,感谢她奔波磨鞋之劳。此外,在整个婚礼仪式中,有几种人所送的封包礼银不能收取:即媒人、送嫁爷、伴娘、伴郎、掌礼部的执事、代为奔走的请客者、厨师、扶新婆、媒香、轿夫、安床妇等,即使他们送礼封钱,须得退还,并在封包背上写“璧谢”二字,表示“还璧归赵”之意。
闺蜜要嫁到达州了,四川达州地区的结婚风俗习惯是什么?
达州结婚风俗是指的四川达州地区的人们的结婚风俗习惯。达州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地处川、渝、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组成成渝经济带,虽然对于西方文化非常的向往,但是在结婚方面还是依然沿袭老祖宗的传统婚俗习惯。四川达州古老的传统婚俗自然也是六礼的,而如今的四川达州的年轻人结婚风俗早已经得到了极大地简化,只不过保留着一些精华的婚俗习惯。下面就来说一说达州结婚风俗,希望可以帮助到真想要嫁娶达州人的朋友,又或者是达州本地的朋友。 一:定亲,达州人现在都是崇尚自由恋爱的,托媒人介绍的相对的要少很多,两个人如果说想要结婚的话就要先定亲,这样才好去领证。定亲其实就是订婚,要男女双方的家长坐在一起吃顿饭,商量一下子女的结婚事宜,女方提出来彩礼条件,男方的话主要是将其全部的记下来,以便于准备。饭局结束男方家长要给女方见面礼,女方家长也要给男方一个小礼物作为定情之物。二:过礼,男方要在结婚领证之前将彩礼过给女方,彩礼都包括礼金、三金、新娘的衣物、烟酒糖茶糕点离娘肉等等礼品。当前的成都的礼金还都是比较高的,一般都在五六万左右,而且还有要十万块左右的。 三:结婚礼俗,新娘子是要被家里的亲朋好友抬出家门的,称之为发亲。在出娘家门的是由一位有福气的,儿孙满堂的妇人牵着新娘从闺房出家门,这叫做牵亲。女方母亲要在新娘出门后撒一碗清水和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儿是已经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干涉,白米是祝愿女儿有吃有穿,心想事成。新娘的父亲要亲自的点燃鞭炮,新娘打着红伞拿一块手绢,擦着眼泪走出家门,在跨出家门的时候新娘要将手中擦泪的手绢扔掉,表示不将坏脾气带到婆家,手绢由带着小孩的妇人捡回去给小孩擦鼻涕,小孩会健康长大。通过以上的达州结婚风俗介绍大家对于达州地区的婚俗有了解了吗?枣阳结婚八个八是哪些东西?
八个八是枣阳提亲或结婚的一个风俗。我记得大概就是需要携带八条香烟、八瓶白酒、八包糖果、八斤猪肉、八条鲫鱼、八个喜饼、八包茶叶和八捆面条!印象中就是这样,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化,据说有些还有红枣和一些金银首饰。姐妹要在四川结婚,绵阳传承下来的结婚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绵阳结婚习俗是绵阳本地老人传承下来的结婚的风俗习惯,对于结婚的仪式和流程都有着俗成的约定,在订婚、结婚、聘礼各个方面都有习俗讲究,这些习俗对新婚的夫妇都是一种寓意。默认的结婚习俗是新人结婚时需要遵守的约定。
绵阳属于四川省,多是山脉围绕,民风淳朴,祖辈的风俗俚语在一代一代的相传,而结婚的风俗习惯更是有多种讲究。从婚前的准备到娶亲的聘礼,从新娘的嫁衣到宴席的座位都有习俗约定,从这些约定中可以看出绵阳人对于孩子殷切期望和真心地祝福,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一些习俗在现代的年轻人婚礼中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其中包含的感情一样的深沉。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绵阳结婚习俗:
一、结婚前的准备
男方要带着女方姑娘选购一些金银首饰,一般是戒指、手镯和项链,再买两套新娘嫁娶后需要穿的新衣服,有时女方需要还要买些化妆品。在男方去女方家订婚那天,需要带半头猪和一些酒水饮料以及给家中长辈买新衣服钱,表示对女孩家里抚养之恩,送给他们做吃食。将之前购买的东西都给女孩送过去,在结婚那天女孩会随着嫁妆带过去。
二、结婚三天的事宜
绵阳有结婚酒席办三天的习俗,第一天是男方需要到女方家里下聘礼,送双方商量好的礼金和整只猪羊和一些酒水。礼金一般是女方要求多少给多少,男方给礼金是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般女方父母会再添一部分钱留作女儿做嫁妆,猪羊和酒水就是给女方父母设宴款待宾客用的。第二天就是男方正式迎娶新娘,仪式用的仍是常见的拜天地,入洞房后就是宴请宾客,第三日就是新娘拜见家人和犒劳婚礼上帮忙的朋友邻居。
三、酒席上的规矩
女方的亲戚在结婚当日来送新娘是必须坐在贵宾席的,一般是大伯或者叔叔,带着新娘的嫁妆,在新人敬酒时掏出来表示女方家中对女儿的看重,以后夫家对新娘也要好好爱护,相亲相爱。每一桌宴席对门的座位是首位,一定是长辈坐的,新人敬酒也是先给每桌的首位。
以上就是绵阳结婚习俗的一部分,具体的细节需要亲自到绵阳本地感受一下结婚的热闹氛围,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热情淳朴的地方!
四川省内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广元结婚风俗和具体的结婚流程有哪些...
广元结婚风俗就是如果在广元当地举办婚礼的话,有不少的传统结婚风俗,这些结婚风俗都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非常的有意义同时也包含着浓浓的祝福之情,所以在举办婚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广元当地传统的结婚风俗。
广元这个城市大家听起来可能有一些陌生,其实它是四川省内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同时一些有趣的习俗也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包括广元的结婚风俗。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广元结婚风俗和具体的结婚流程。
在结婚之前,首先要有人给说媒。媒人我国非常的常见,那么同样的在广元也有着媒人说媒这一项传统的结婚风俗。说媒通常是如果有哪个男孩对村子里面的其他姑娘有好感,那么就由男方委托相识的邻居,或者是在村里面比较有威望的年长的老人来为自己家儿子说媒,如果这个姑娘对这个男孩也有好感的话,那么这桩婚事就有很大的机率会成功,如果成功了的话,媒人的功劳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结婚的时候就需要给媒人准备一个红包,金额通常是666元或者是888元,数字要吉利喜庆。
其次就是需要给男孩和姑娘一些相处的时间和空间。两个人虽然彼此都有好感,但是也需要相互磨合一下,包括在性格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都需要相处一段时间,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
最后就是结婚和举办婚礼。如果男孩和姑娘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觉得彼此对于自己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那么家里的长辈就可以着手为两位准新人准备婚礼了。在完成结婚仪式之后,两位新人就可以搬到一起居住成为正式的夫妻了。以上就是关于广元结婚风俗以及流程的一些介绍。这些风俗不单单是在广元流行,其实整个四川的结婚流程也跟上述流程相差无几。传统结婚风俗都是带着浓厚的历史意蕴的,这种传统的方式会让婚礼更加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