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是易经中唯一的吉卦吗为什么,谦卦是唯一全吉卦吗

怎样理解《易经.谦卦》

《易经》第十五卦,【歉卦】:《象辞》说:“《谦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为高山隐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君子总是损多益少,衡量各种事物,然后取长补短,使其平均。谦,亨,君子有终。为人处世应当谦卑,也就是低调做人。不可张扬,更不要傲物待人。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也从中看到谦卑是最有益的处世为人之道。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启示:满招损,谦受益

《易经》第十五卦 谦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卦辞意思是:谦虚可以使百事顺利,但谦虚并不是人人都能坚持下去的,只有君子才能坚持到底。 谦卦卦辞人生启示:满招损,谦受益 谦卦位于大有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解释道:“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在大有卦之后,要能谦逊。做到谦逊退让,何处不能通达?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谦卦属于中中卦,《象》中这样来断此卦: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地山谦卦从卦象上分析,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山在地中便是谦卦的卦象。地山谦卦,是由艮和坤相叠而成,上卦为坤为地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的意思,下卦为艮为山,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也就是忍让不与奸人相争,叫我们处世要谦恭。艮为山,山是大地上的高凸之物。坤为地,和山相比,较为平坦。艮为内卦,坤为外卦,这表示虽然内满如山,积累得很厚实,但是外表却和平地一样,别人看不出来。这说明虽满却不以满自居,喻意着“谦逊”、“谦虚”。 山本来是高于大地的,但由于谦逊,它甘干埋于地中。按现在的话来说便是“不显山,不露水”。我们观察大山就会发现,再高的山,其实它的大部分也是埋于地中的。所以,做人就要像山一样,要比所看到的高许多,可是因为谦逊,把很大一部分埋入地中,隐藏了起来。做人也要这样 谦卦之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谦虚,待人接物不狂傲,平易近人。 另外一层是谦让,不与别人针锋相对,谦让容人。居功而不自夸,先人后己。 下,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广博的地,体现了一种谦让的精神。 谦卦是告诉人们,具有谦让之德的君子,可畅行天下而无往不利。这正如天在上,其阳气下降,能普济万物带来光明。地在下,其阴气上行与阳气交合,相得益彰。地位高贵的人,如能用谦让之德,他的道德会更显光辉;地位卑下之人,如能用谦让之德,其行为必不会逾越礼制法度。具有谦德的君子一定会有好的结局。 谦卦启示谦让与自律的美德,占得此卦的人,一定要懂得谦虚。 一个缺乏谦德自命不凡过于狂妄之人,是很难与人和谐相处的,也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生活实践中,人类的智慧在于避免走极端,平和和谦让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当一个成功者保持谦虚,就会有持续成功的状态,甚至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不太谦虚之人,应该学习谦虚的美德。目前,不要轻举妄动,应该隐藏自己的才能,不要争强好胜,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运气就会转好了。

周易卦象谦卦详解 谦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谦卦? 易经十五、谦卦,谦,卦名。本卦是异卦梧叠(艮下坤上)。本卦内卦为艮,艮为山;外卦为坤,坤为地。谦这一卦是六十四卦当中唯一一个六条爻全是吉祥的卦。它的卦象是地山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但现在却居在地面以下了,这就是谦虚的表现。谦卦唯一的一根阳爻是九三爻,九三爻居在三条阴爻之下,也表示谦虚。 谦是谦虚,不自满,有德而不自居,有功而不自诩,包容大度,虚怀若谷。《序卦传》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虚而不自满是保持盛大的必要条件,有亨通之道,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美德。说实话,这种谦虚不仅是局限于人事层面的美德,而是通贯天地人三才之道,体现了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应该提升到宇宙论的层面来加深理解。 就天道而言,其运行的轨迹是“下济而光明”,“亏盈而益谦”,虽高而不自以为高,必下行与地相交以显现其光明,虽盈而不自以为盈,必亏损盈满以补益不足,这就是由谦而亨。就隧道而言,其好气“卑而上行”,虽处卑下而上行以与天气相交,其地势则是“变盈而流谦”,高岸为谷,江河东注,也同样是由谦而亨。 就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而言,不外乎阴阳二气的往来屈伸,“鬼”是气之往,往者归也,“神”是气之来,来者伸也,因而有往必有来,有屈必有伸,为了促使这种运动得以有序地进行,保持生态的平衡,所以也表现为损有余以奉不足,“害盈而福谦”。人性以谦虚为美德,是源于观察天地之道以及鬼神造化之迹所受到的启示,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憎恶盈满,爱好谦虚,“恶盈而好谦”。 由此看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尊者有谦有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谦也内在地蕴含着崇高的人格,不可逾越,所以这种谦虚的美德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 谦卦卦辞是: 谦:亨,君子有终。谦卦艮下坤上,艮象征山、止,坤象征地、顺,内心知道抑制,外表柔顺,这就是谦虚的态度。地中有山,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之象。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 谦卦卦辞的含义是: 因为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什么 谦卦爻辞是: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妫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初六”柔处谦之下,谦而又谦,凭着这种谦虚的美德,克服艰险,是会吉利的。“六二”中正,谦虚美名远扬,守持中正之道,必获吉祥。“九三”为卦中唯一的阳爻,但位不居中,只有始终勤劳谦虚,才获吉祥。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六四”柔顺得正,对上对下均能发挥谦虚的美德,因此无所不利。“六五”本卦卦主,柔中,居尊位,象征以德服人,本身并不富有,却因为谦虚,得到邻居们的爱戴,这样谦虚的统治者,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武力,亦无所不利。“上六”处谦之极,谦虚美名远近有闻,有利于兴兵征战。但上六阴柔无位,无力讨伐他国,只能在自己的领土内,征讨那些骄横的诸侯叛逆。

64卦中的谦卦是什么意思?

谦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独“谦”卦的六爻的爻辞都是吉,其他的卦里,都有吉、有凶.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学谦、学敬那么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谦”卦喻意“谦逊”、“谦虚”.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上卦为坤为顺从之意,还有朴实的意思,下卦为艮为高耸,为笃实之意.也就是忍让不与奸人相争,教我们处世要谦恭.所以谦卦为“亨,君子有终.” 佛教中说心是恶源,有与生俱来的六种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其中慢就是指“恃己才能,于他高举”,贡高我慢,踞傲自矜,扬己抑人,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这个意思是傲慢人人都有,要是没有,就成佛菩萨了.特别是读书人,往往恃才傲物.怎样戒除慢,在儒家的世间法讲,就是使其不增长,用“吾日三省吾身”使其不产生.佛法讲出世间法,要跳出轮回,必须灭断很多烦恼,包括我慢.慢从根本上说是由我执产生,分别有七种(见下面注解).儒家教我们学谦虚就是在处处敬礼,论语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慢多达七种或九种,依据《俱舍论》的解说,有下列的意思:一、慢.目睹对方不如自己,就会自鸣得意,盛气凌人.即使事实如此,傲慢本身也不会烦恼.二、过慢.对与自己同等的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的人,偏偏说对方跟自己同等.三、慢过慢.对胜过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四、我慢.高估自己,自以为是.五、增上慢.尚未证得佛法,就以为证到佛法.六、卑慢.显然对方高过自己颇多,自以为只比对方稍差一些.七、邪慢.显然自己没有德行,还一直以为有德行.

周易卦象 为什么说谦卦六爻皆吉

为什么说谦卦六爻皆吉 卦无好坏之分,只是看什么时候起卦,所求何事。

地山谦卦可以说是六十四卦中最没性格的一个,所谓谦,凡事皆让。而如果是真正遇事,让了自然无损,但恐怕同时也不会有所得。说其六爻皆吉,只是在无损的情况下安身立命而已,说不上好。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求财,得谦卦,那么让了,也就是不求进取,不伤身,但也无财。

恕字之所以终身可行,是因为凡事都不进取,不打头,得饶人处且饶人,虽看似宽怀,实际表现懦弱,如此一味的展现宽怀,那试问,这样的人生又有何生趣?

亨,即吉,即顺,即畅,和顺,好的意思。 “谦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艮下坤上)谦①:亨。君子有终(2)。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3),吉。 六二:鸣谦(4)。贞吉。 九三:劳谦(5),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伪谦③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7)。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③。

【注释】 ①谦是本卦标题。谦的意思是谦虚、谦让。全卦内容主要讲道理上的谦虚、谦让,并且“谦”字多次出现,所以用它来作标题。 ②有终:拥有好结果,有所成就。 ③用:有利,利于。 ④鸣:用作“明”,意思是明智的。 ⑤劳:勤劳,刻苦、

(6)伪(huT):用作“挥”,意思是奋勇向前。 (7)侵伐:这里的意思是讨伐敌人。 (8)行师;出兵作战。

【翻译】 谦卦:亨通。君子谦让将会有好结果。 初六:谦虚再谦虚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吉利。 六二:明智的谦让。吉祥的卜算。 九三:勤劳刻苦的谦让,君子会有好结果。吉利。 六四:没有什么不利,奋勇向前而又谦让。由于不警惕使邻人一起遭殃,应当讨伐来犯之敌。没有什么不利 上六:明智而谦让,有利于出兵讨伐邑国。

【读解】 这一卦专门讨论谦虚这一道德品质。不难看出,讨论的前提是既定的:谦虚是一种美德,并且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从这个前提出发,再进一步从各个角度来深化谦虚的内涵,把它与其它的品质联系起来。

传统上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似乎被当成了儒家哲学的专利,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内在原因。说白了,谦虚作为一种极受推崇的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

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才高而不自持,心高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夸。这个准则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应该说有相当的难度。它需要吃五谷杂粮的活人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腐蚀,言谈举止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克己复礼。

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难以企及,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才使君子鹤立鸡群,卓越不凡,让人高山仰止,倾慕心仪。这大概是“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一吧。

关于《易经》谦卦爻辞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中的谦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的内容~~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六根爻全是吉的卦,是第十五卦。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虚的君子可以渡过大河大川,这是非常吉利的。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在生活中放低姿态,做一个谦虚的人,就可以万事大吉吗?“谦谦”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个“谦”是山的谦,山是稳定的、有主见的、成功的、高的,这是说自己首先要是一座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第二个“谦”是地的谦,地是宽广的,能容纳一切事物,能做到这两种“谦”,肯定能渡过大河大川,获得成就。但是要注意,自己必须首先是高山,不能是烂泥,如果本来是烂泥,那就不能算是“谦”了。       “卑”是卑下,“牧”的原意是放牧,这里是管理的意思,“自牧”就是自我管理、自我制约。首先要谦虚卑下,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然后管理、制约自己,这才叫“谦谦君子”。《礼记·中庸》中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迩”是近处,想要行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要登高,必须先从低处着手,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鸣”可以理解为出名,虽然出名了,但是照样很谦虚,并且坚守正道。因为六二爻是下卦的中位,而且得正,又中又正,这是吉的。       从内心感觉到满足,满足了也还要谦虚,还要保持中庸之道,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叫“鸣谦”。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劳”是有功劳,有了功劳还谦虚,这样的君子当然能够善终,最终肯定是吉的。       有了功劳,居于高位了,还能谦虚,老百姓都会服从。 六四,无不利,㧑谦。 《象》曰:无不利,㧑谦,不违则也。      “㧑”通“挥”,发挥。要把谦虚的美德继续发扬光大,是无不利的。六四爻已进入人生的第二阶段了,仍然要保持谦虚,这是很难的。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六五爻是六条爻辞中唯一没有提到“谦”的,但是“不富”其实就是谦。“不富”是心中不骄傲、不自满,虚怀若谷。这种“谦”我称之为“虚谦”。“以其邻”就是“与其邻”,把财富给予邻居,不要自己占有。“利用侵伐,无不利”,用这种心态来征讨别人或者为人处世,不骄傲自满,肯定没有什么不利的。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鸣谦”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六二爻,一次在上六爻,程度是不同的。上六爻是坚持到了最后,名声大振,这时仍然谦虚,用谦虚的心去征讨那些骄横不逊的人,肯定能打胜仗。       “志得”是自满,“志未得”是没有骄傲自满,虽然得到了最高的名声,却没有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就是“大人”,可以去征讨“邑国”。“邑国”不一定指国家,也可以指不虚心的人。       谦卦从开始到最后六个阶段都要求谦虚,虽然每个阶段要求的谦虚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在任何时空点,只要谦虚,做什么事都是吉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