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你真身是什么,测试他因为什么看上你
什么是真身什么是元神
真身是肉身,元神是精神。
如何测试一个人的深度及思考能力?
“判断一个人的深度和思考能力是不可能有准确答案的,因为你觉得某个人很有深度,很有可能别人不这样认为,人都是认为自己欣赏的人更有深度,认为自己崇拜的人更有思考力。”
测试一个人的深度及思考能力,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吧,因为一个人的深度和思考能力都是你主观认为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一定的标准和守则。
判断一个人的深度和思考能力是不可能有准确答案的,因为你觉得某个人很有深度,很有可能别人不这样认为,人都是认为自己欣赏的人更有深度,认为自己崇拜的人更有思考力。
一般来说,思考能力越强,思考得越多,导致的结果应该是人相对会“深”一些。其实又是只有自身越深的人才能有更强的思考域,也才可能思考更多更深的东西。
个人倾向于把深度定义为自己接近自己的程度。认识论最终还是得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上来,而不取决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对于深度,我有点粗浅的看法,就是看一个人他能否把很深奥的东西,给完全不懂的人简单说明白(教过书就知道,想要“四两拨千斤”,四两背后必须得有万斤)。
好看的东西都需要花很多时间,精致的思考需要大量思维体力砸进去。毕竟,简单东西复杂化是大多数人干的、最轻松不过的事。
对于思考,我认为是要看这个人他脑子里是否有至少一对完全冲突的理论体系共存,此前提下,逻辑自洽。
我们大家都不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大家都在盲人摸象,思考能力强的人是摸得多的那个,有一种“让我们不要那么确定”的自信。反正我有些相信一条,就是思考能力不强,摸得越多,会陷入“让我们不要那么确定”的迷茫。
若要测试他人的深度,这个前提是测试者要比被测试者更深才行,这个工作还是很难继续下去的了。
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的真身是什么吗
不,我不需要知道你的真身是什么,只是想帮助你解决问题,请放心,我将尽力提供最好的服务给你。测测你的城府有多深
想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有城府的人吗,你的城府又有多深呢,看看下面的测试吧。A、呵呵的冷笑或是干笑B、遮住嘴巴的笑C、嘴巴张得大大的,毫不掩饰的笑D、想憋又憋不住,噗嗤的笑了出来A、呵呵的冷笑或是干笑你很有心机,不管用明用暗,总可以自由的操纵别人,以达成目的,你在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别人,是个厉害的狠角色。心机指数90%。B、遮住嘴巴的笑C、嘴巴张得大大的,毫不掩饰的笑你是很单纯的人,因为你很有担当,不太会去因为别人,而随意更改自己的想法,通常待人两极化,不是极好就是极坏,因为你是个嫉恶如仇的人,难和讨厌的人来往。心机指数40%。D、想憋又憋不住,噗嗤的笑了出来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当他人有困难,你可以不啬惜的为他分忧,但是你却是最常忽视自我需求的那个人,心机指数60%,常可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你的真身长什么样子
前段时间复旦女老师陈果的讲课视频很火,就跟着看了一段,对其中一句话印象很深,觉得很有意味。这话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满意就会对他人和世界满意,所有对他人有怨言或厌世的人,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对自己不满意。这话是对的,因为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境随心转。六祖言“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人在迷时只能为境所转,原因也只能盯在境上;悟时则心能转境,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人对世界的感受,是随着心境而变化的,世界的样子只是自己心境状况的投射。所以内心自足,对世界自能知足。如何转变自己的心境呢?佛家将一切烦恼造作的源头锁定为“无明”,老子言“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古希腊神庙上镌刻的箴言是“认识你自己”,关键就在对自己的了解。太阳之下才有光明温暖,暗夜之中才会恶鬼横行,古墓发掘了也就失去了阴森神秘,皇帝生活看过了也不过寻常人家。一件事情你了解了就会释然和踏实,了解本身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所以心态变化的关键就在是否了解自己。人皆以为对世界不了解、对宇宙不了解,其实当你回过头来看向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现对这里一样的不了解。所谓天地大宇宙、人心小宇宙,依照同样的法则,遵循同样的规律,一处通则全体通,而自己这颗心却显然更真切直接,这就是内求的真谛。如何了解自己,这是个大课题,所有的精神智慧和修行可以说都指向这里。而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角度,可以作为进入自我精神世界深处的一扇门,意味很是悠远。给我这个灵感的,是《黄帝内经》。中国文化最核心的观念,是阴阳。现代人与这个观念的隔膜已经很深,很难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了。而我发现的那扇门,却正在这里。在道家,万物的存在是有着表里两个层次的,表层就是形,深层就是气。气是什么气?阴阳二气,和合而成一气。对应于人身,便是肉身和气脉身;对应于精神,便是感官和心神。从人身的整体说,我们可以把这深层存在称为人的阴阳身,这是人的“真身”所在。那扇门,便是窥见自己阴阳真身的阴阳之门。《黄帝内经》卷一第二章就是“四气调神大论”,四气就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是四季中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变化,所谓天人感应,人依照这变化调整形神、与之相合,就叫四气调神,是养生的根本。带给我灵感的地方,就在这里。四时物候不同,人的喜好也皆不同。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我最喜欢的季节是秋季,准确说是深秋,这是从小到大没有变过的。那么从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变化来看看,这意味着什么。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四个节气有着阴阳上最重要的节点意义,便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秋分昼夜等分,是阴阳各半的均衡状态。夏至这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阳气达到鼎盛,同时一阴始生,从此阳气开始衰落阴气开始兴盛,一直到秋分达到对半均等,之后就是阴气盛于阳气了。又一直到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阴气达到鼎盛,同时一阳始生,从此阴气开始衰落阳气开始兴盛,一直到春分达到对半均等,之后就是阳气盛于阴气了,再一直到夏至。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变化着。我最喜欢的深秋对应着其中的哪一段呢?大概就是秋分以后,差不多就是中秋节之后的那段秋日时光。秋分是阴阳对半,之后这段秋日正是阴盛阳衰开始呈现的格局,也就是阴阳基本均衡但是以阴为主。落在人上,如果说外向属阳内向属阴,那这就是偏内向的,但不至于太严重,我恰恰就是如此。如果说入世是阳出世是阴,那这就是偏出世的,但对入世不会太过排斥,我恰恰也是如此。如果说对外在现实的人际交往和事功成就的追求倾向是阳,对内在深层的精神实相和万物之道的追求倾向是阴,那这就是偏重于追求精神自足和天道体悟的,但也并不拒绝世间应用,我恰恰还是如此。可以看到,这绝不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牵强比附,而实是一种虽然玄妙却明确、天然的对应。四时如此,再来看一日之中阴阳二气的变化。对应四季来看,早晨前后相当于春天,中午前后相当于夏天,黄昏前后相当于秋天,半夜前后相当于冬天。我最喜欢的一段时光,恰恰还是对应秋季的黄昏,日落的前后。天时如此,地貌呢?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草原,喜欢那种广阔高远。长大后慢慢变化和定型成喜欢陕北黄土高原那样的空旷苍凉,和《东邪西毒》《龙门客栈》中那样的荒凉大漠,不是毫无生机,因为有荒草萋萋,有生命力顽强的人生存着,但总归是萧瑟为主。陕北、大漠与草原,空旷高远是一样的,只是没有了勃勃生机和清新之气,这大概是因为少时心中总归是希望多些,对世间的样貌了解得也不够。而我喜欢的这种地貌,传达出的气息和深秋、黄昏也是一样的,其中是同样的阴阳之气在主宰。你喜欢的是什么,你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套进里面自己体会。每个人喜欢的天时和地貌或许不同,但背后的阴阳法则却一定是一样的。就算自己不自知,人与天地阴阳的相应也是一直在的,在生命的深层主宰着我们。从这里下手,你就可以直接而真切地感知到自己的阴阳真身是什么,你精神的深层真相是什么。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意味,更深邃的法则。所谓“天地”,天地是人及万物的来源和母体,其背后就是天地之道。所以人与天地的这种对应,实际展现的是人秉受于天地的元性,蕴含着天地所赋予、与天地运行暗合的命运方向的源代码,而以阴阳二气的深层变化的方式体现出来。换言之,这些阴阳特质或许在你身上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这是你深层的精神本性,人的精神发展就是向着本性的不断显现而去的,也就是这是你精神的根本发展方向,哪怕你不自知,而最后将其称为宿命。所以了解自己的阴阳真身何其重要,等于是回到了生命的本源处,乃生命真正的DNA所在。在天时之中,阴阳均等的时刻其实更多是象征意义,因为这一刻稍纵即逝、非常短暂,人所喜欢和对应的一般都是阴阳有所偏重的某一段时光。于是这种喜好和对应就可以有更明确的划分,便是所偏重的那一部分更关系你的内在和未来方向,不被偏重的那一部分则更关系你的外在和现实呈现。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我的阴阳真身原型是阴为主,这就是我重精神而好道的源头。而我的为人行事风格却是偏于刚烈的,很多时候宁折不弯,也性子急,总之风风火火,决断力和执行力还是蛮强的,这又是阳的体现。那么以此给自己做个预言,我的精神最终是要往内敛收藏的方向成长稳定的,其实这是早在阴阳真身观念形成前就已经有的想法或说感应。同时以此为根基、在这个方向下,或许也会想去做些世间的事业,这让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眼下做的事或许就是个冥冥的开始。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预判下自己的将来,很有趣。在外在具体事物的喜好上,也是如此。比如对狗和猫,狗是阳性动物,所以民间传说里才狗眼能见鬼,黑狗血能辟邪;猫则是阴性动物,所以恐怖小说和电影里阴邪闹鬼的地方才常有猫出没,特别是黑猫。其实我的独来独往、常常置身局外的状态是很有猫性的,而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狗,心理上狗的地位和人是一样的,这就像上面所说,是因为我的外在就是偏阳的。同样的,喜欢猫的人一般外在阴的气质更重。但这只是真身阴阳比较均衡下的标准情况,此外还有很多阴阳辩证的变化,比如阴过重阳过轻的人,外在表现上可能也是偏阴的,这种情形下自己所过缺的部分就要靠外在的人事物来互补了。对阴阳真身,我这篇文章只是把根本点出来,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开始从自身真切体会阴阳的意境,具体则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把握了。这其中有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从你天生的喜好,特别是那些相对特殊的喜好里,能够体现出你的本心真性是什么,因为它们都是你本心真性的自然流露,只是有深浅层次的不同。那么从这些喜好下手反向推导,也便能对真正的自己实现深层的认识。对于修行和觉悟肯定不能说这样就足够了,但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和方便法。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多,每个人却都有自己明确的喜好,这实在是很奇妙而有奇用的一件事。发现和找到自己的阴阳真身,效用却不只是在精神的觉悟上。因为天地万物、世间万法,无不是阴阳。在自己的阴阳真身处体会深了,那么气感而应,不必分辨世间阴阳是什么就自能有所感应,属于和适合你的世间行走、为人处世的方法,就能找到得更顺利些。自己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适合做什么样的事,适合交什么样的朋友,适合以什么方式与世间和他人打交道……便能更容易清楚。再以自己举下例吧,我喜欢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同时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喜欢独自赶路,与人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模式,跟我的阴阳真身正是搭配的。古人修炼有吸收天地灵气的说法,比如像我这样的人,在深秋时节往大漠而去,在那个与天地最有感应的因缘节点安静修炼,可能会更容易也更好地实现这种效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里面了。这又算是一个很妙的启示。一句话,天地的真意,生命的真谛,世间的意义,都可以在自己的阴阳真身中窥见。
玄学里能看到真身是什么意思
真身与“替身”和“化身”相对应。所谓真身,就是本来面目。在玄学中,真身是一切变化的基础,但真身并不意味着完美,事实上真身是在修炼中的某个时间点触发并固定下来,可以说成道之身即为真身,铁拐李的残缺之躯,猪八戒的猪形都是真身.除非进行下一次轮回,否则真身不能改变,但这也意味着放弃修行多年,储藏在真身中的所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