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能学到什么知识,学周易有前途吗
周易基础知识大全背诵,周易入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提起周易基础知识大全背,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想深入研究周易,需不需要全文背,另外,还有人想问的基础知识有那些??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培训基础知识都包括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周易入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易经需要什么
需要天文,地理和风俗民情知识。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以下关于易经的介绍, 大部分整理于各种资料, 由于学界还有争论, 故此,存而不论。 另外一部分, 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 欢迎各位与我探讨。 一、易经的来源 相传,上古之时, 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大禹之时,洛水中浮出神龟, 背负“洛书”献给大禹。 伏羲、大禹等上古圣人, 观察河图与洛书, 开出先天八卦图, 那时还没有文字。 到周代之时,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 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 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 周文王的儿子周公, 为每卦六爻写出了爻辞, 至此易道大显, 故《易经》也称为《周易》。 二、易经的论文 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 他根据自己对易经的理解, 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论文, 称为《易传》或者《十翼》,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 这十篇论文分别是: 《彖》上下、《系辞》上下 《象》上下、《文言》、 《说卦传》、《序卦传》、 《杂卦传》。 孔子的这十篇论文, 本来是独立于易经之外的, 自宋代程颐开始, 将彖、象、文言直接附于各卦各爻之后, 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 附于易经之后,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 把孔子这十篇论文, 作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所以,第一个读懂, 融会贯通易经的人是孔子。 也可以说,孔子的十翼, 的确也成了易经的一部分。 不过,孔子只以人文解易, 只包括易经世间法的部分, 而不包括出世间法的部分。 三、易经的含义 易以道阴阳, 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交替, 这是最自然最明显的阴阳变化, 所以用“日”“月”二字重叠, 会意为“易”, 因此,易有两个基本意思: 1、交易:阴阳之对待; 2、变易:阴阳之流行。 全部的易经, 只是讲阴阳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推阐万事万物, 脱离阴阳之象和阴阳之数的易理, 绝非正理。 四、卦是什么意思 卦,其实就是“挂”, 把东西悬挂起来,让人来观察, 看它象什么,故称为卦象。 蒙卦卦象易经的道理,全在象中, 象包含了无尽的道理, 仅仅用人事来解释易理, 只不过得到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五、爻是什么意思 爻,就是交的意思, 代表阴阳相交。 爻,也代表了阴阳的运动, 因为只有运动才会相交。 易经各爻, 都是从卦里面出来的, 因此,抛开卦单独谈爻, 是错误的。 孔子的《小象》, 都是解释各爻爻象的, 因此,抛开《小象》单独谈爻, 也是错误的。 六、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彖”是一种猛兽, 有点象犀牛,只有一只角, 能够知道天机,人事吉凶, 牙齿最为坚利,咬物必断。 因此取“彖”的意义, 来作为总论、决断一卦基本情况的断词。 七、三易是什么 关于“三易”的说法, 大抵有如下三种: 1、指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 《连山》、《归藏》、《周易》 《周礼》中记载: 夏代之易,以“艮”卦为首, 艮卦象征山, 因此称为《连山》; 商代之易,以“坤”卦为首, 坤象征地, 万物莫不藏于地中, 因此称为《归藏》; 《周易》,是周代之易, 也有易道周普天下万事万物, 无所不备的意思。 2、指易经的三种基本含义。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的合称。 《四库全书》解释说: 三易者,伏羲、文王、孔子之易也。 一说为:天易、圣易、心易。 个人认为: 伏羲之易,为天地之易, 是用来解释整个宇宙的; 文王之易,是圣人之易, 是用来阐释万事万物的; 孔子之易,是人世之易, 主要用来阐释人间之事的。 八、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核心内容, 包括了三个方面,即: 易理、易象、易数。 易无象外之辞, 也就是说易理是依附于易象的。 但至王弼注易以来, 专重易理,象几乎都失传了, 到唐代李鼎祚,恢复了一二分, 到明代来知德,恢复了三四分, 到清代的胡煦,基本恢复, 到晚清尚秉和,易象大显。 数的部分, 自汉代焦延寿、京房一脉, 基本拿来作为卜筮之用了。 但事实上, 易经的象、数、理是一体的, 割裂开来单独而论都是错误的。 而象、数、理, 都是讲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理, 只不过把阴阳之理推演到万事万物罢了。 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 九、古代易学大家 古代研易大家很多, 自孔子以降,汉代田何传易, 逐渐流派纷呈,众说纷纭。 但由于很多都没有写书, 就不一一说了, 主要说一些有著作的。 焦延寿,核心著作《焦氏易林》; 魏伯阳,核心著作《周易参同契》; 陈抟,核心著作《河洛理数》; 邵康节、核心著作《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 李鼎祚、核心著作《周易集解》; 来知德、核心著作《来注易经图解》; 胡煦、核心著作《周易函书》; 尚秉和、核心著作《周易尚氏学》。 另外一些大家, 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他们有的偏重易理、有的偏重易占。 如: 王弼、核心著作《周易注》; 孔颖达、核心著作《周易正义》; 朱熹、核心著作《周易本义》; 程颐、核心著作《伊川易传》; 麻衣道者、核心著作《火珠林》; 虞翻、核心著作《周易注》; 京房、核心贡献“八宫卦”; 十、学易者的正见 孔子说得很好: 学易学得好的,精微洁净, 学得不好的,一个字:贼。 学易的目的, 乃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 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 进而达到与“道”合一, 天人合一之境界。 占卜是学易的一个方便法门, 可以让人“玩索而有得”, 若过分追求占卜的结果, 则无异于舍本逐末。怎样自学易经
弄懂的。另外很多人是图着算卦、预测的目的去学周易,那我劝那些人还是尽早放弃。周易是可以预测,但这只是周易庞大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罢了。>022.了解周易,知道它大概是什么、讲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解的话请参见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033.寻找合适的入门书籍,周易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文字拗口晦涩难懂,所以作为入门最好选用有翻译的书。小编入门用的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周易还算权威,现在市场上关于周易入门的书籍俯拾即是,但真正权威的并不多。我并不是说他们的入门书有多么多么错误,但总感觉他们的解释主观性太强,个人水平有限、不适合入门。还有大家要想再买点其他的书中华书局的书也不错,推荐购买,民国的那几个人还是很牛的。>044.有了学习教材后就要刻苦学习了,先要了解周易八卦与六十四卦基本构成即卦象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周易也是一门符号学)。背诵八卦的卦画、名字、代表方位及实物。背诵六十四卦卦象、卦名、爻辞(这个最难)各宫归属。我说的背诵是指达到随意默写的程度,越熟练越好。最后强调爻辞最好结合着解释背诵。基础一定要打好打牢,这好比大厦的根基,根基稳了大厦才能更高。>055.接着背诵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要怕辛苦,慢慢就会适应,随着了解的加深,慢慢的自己的感悟也会加深。背的同时可以结合着生活经历学习了,比如世间万物在八卦中各有所属,世间万事在六十四卦中都能找到原型,周易的一大功能就是教人趋利避害。>066.基础打牢后,推荐三本进阶书,朱熹的《周易本义》、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程颐的《伊川易传》,这三本是周易易理派的代表作。如要想学习象数,推荐读唐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这部书收集了许多汉代的经典之作。另外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老子》《庄子》也是不错的选择。>077.如果你对周易的学习如饥似渴,且前面的知识都已掌握。我推荐学习清朝修的四库全书的易类六卷及易类存目四卷共十卷。据说现在已有电子版,可以试着找一下。>08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最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一方面可以互相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讨论问题。当然了,如果能找到老师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09最后希望大家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周易,周易这部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弄懂弄透的 ,但我敢保证周易学一点就能有一点收获。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一、易经的来源。
二、易经的论文:孔子的《易传》。
三、易经名字的含义:易以道阴阳,易经是通过阴阳之间的关系,以此推阐出万事万物。
四、卦是什么意思:卦,即”挂“。
五、爻是什么意思:爻就是交的意思,代表阴阳相交。
六、彖是什么意思: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
七、三易是什么:三易指《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
八、易经的核心内容:包括易象、易数、易理三个方面。
九、古代易学大家:主要有王弼、朱熹、程颐、焦延寿、魏伯阳等等。
十、学易者的正见:学易的目的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进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易经到底是什么,学易经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三本书籍: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后两本都与宗教有关。而我们的《易经》,则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研究的是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周 易 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 日月星辰不断的轮转,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阴阳交替转换,宇宙的运行确实是有一套规律可循的。 而易经正是揭示这些自然规律的智慧经典。易经的初始,传说中是这样的:伏羲(距今7000年左右)在黄河中得到了一副神秘的图画,由此得到启发,开始通过画卦的方式,来预测天气等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利于古人的耕作,这便是先天八卦的由来。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前面这篇文章: 伏羲画卦的传说——先天八卦的由来。 然后,到了殷商时期,周文王在羑里狱中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又重新排列了六十四卦卦序。 之后,周文王的后人,还有圣人孔子,又在文王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解释。由此,易经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包括经,传,系辞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体系。 我们现在日常所用的《易经》, 一般指《周易》。 就是周文王在羑里坐牢的时候所创的八卦和六十四卦。 三 易 实际上,最初的《易经》有三种,另外两种分别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周易》六十四卦是从“乾、坤”两卦开始的,乾为天,坤为地,也就是天地初创,万物始生的意思。《连山易》是从艮卦开始的,艮卦代表山,这就表示“山之初云,连绵不绝”的意思。 而《归藏易》是从坤卦开始,坤为地,表示万物都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最终又皆归藏于地中。这三种易经,被后人并称为“三易”。 《连山》和《归藏》都产生的比《周易》更早,但前两种易经,好像都都失传了,只有《周易》广泛地流传了下来。 学易经的好处 那学易经到底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呢?我们知道,天地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而人类社会的运行其实也有规律可循。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天地的精华,人的行为应效法大地; 大地,效法的是天;而天,效法的是大道,大道效法的是自然。 而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我们学习易经,就可以把自然运行的规律,和我们人类社会的活动联系起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顺应天道,趋吉避凶。所以首先来说,学易经最实用的一点,就是预测,说白了就是卜卦。简单来说,易经的核心内容主要就是八卦和六十四卦。 我们也可以把易经理解为一本工具词典,只要把六十四卦搞清楚弄明白了,我们就可以透彻的分析卜卦的结果。另外,学习易经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易学的其他知识,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等,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易经的六十四卦,从乾坤开始,一直到火水未济卦结束,整个过程就如同展示了人生命运的巨幅画卷。从天地初开,人刚刚出生,到不断成长,到小有所成,然后遇到挫折,通过努力到大成。 接下来又是低谷,求变,不断地起起落落,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功,就是水火既济,阴阳调和的理想状态。 但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仍然是落在火水未济卦。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易经的三原则。研究《易经》,必须要知道易经三原则:就是“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三原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变易”。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包括物质、思想,情感等等。阴和阳,多和少,好与坏,祸与福,每分每秒都在不停的相对变化之中,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就是《易经》的第一大原则:变易。这其实也和佛教之中所提到的“无常”是一个道理。变,才是常态。所以,人生经过许多起起伏伏,到达水火既济之后,阴阳平衡又重新被打破,变成火水未济,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充满矛盾的开始,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易经》的第二个原则,是“简易”。 就是说虽然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看似杂乱无章,但事实上,它们的运行规律就像天地日月、山海风雷的运动一样,一目了然。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第三个原则就是“不易”。 《易经》告诉我们,万物虽然时刻在变化,但它的变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易经这些不变的原理,去推演事物的变化方向。《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群经之首”,《易经》,被后人称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学易之路,必定不易,也许终其一生也不能窥其全貌。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简单的第一步开始,掀开这部神秘典籍的一角面纱,哪怕从中得到点滴的启迪也好,也不枉费我们古代先贤们的一番心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