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克的规律的表述,五行生克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是什么?
世界上很多物质都可以根据属性划分为金、木、水、火、土,吃的食物是这样,身体的各部分也是这样。五行物质之间存在这广义上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养生需要从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生克关系推演到我们的生活,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相生相克,象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
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反侮,反过来欺侮。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中国的老祖先自古以来就对五行有研究,五行说的道理就是万物相生相克,不管什么都有相互克制的现象,下面是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11、相生规律:
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
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
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
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
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
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
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
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2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是相互资生、促进、助长,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
相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顺次孳生,循环不已。从这相生规律,可见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以火为例,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火生土,则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木、火、土三者的关系是:火之母为木,其子为土。又如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之母,水为金之子,可以说五行的相生关系是“母子”关系。
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抑制、克服,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五行相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相克与五行相生一样,是循环不已的。
在五行相克规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和“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我的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相克关系又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木、土、水三者的相克关系来举例:木克土,木对于土来说是“所胜”方,土对于木来说是“所不胜”方,土克水,则土对水来说是“所胜”方,水对于土来说是“所不胜”方。
从以上生克关系举例可以看到,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克关系,以土为例:生我者(母)是火也,我生者(子)是金也,我克者(所胜)是水也,克我者(所不胜)是木也。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发展。因此,事物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运行不息。如木克土,但土生金以制木,木有金制,就不会对土克之太过,反之,土有木制,就不会对金生之太过。
古人就曾有:“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的见解。概括而言,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同时又以木、土、水、火、金的相克顺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不断运动变化。
五行生克关系失去协调发生异常改变时,便会引起事物反常的发展和变化,出现“相乘”和“相侮”两种生克异常的表现。
所谓“相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约制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无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克制,亢盛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更虚。
相侮,是恃强凌弱之意,相克的反向,又称“反克”或“反侮”即被克方强于克方,而反过来产生对克方的抑制。例如:正常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
五行学说在气功中亦被广泛运用,掌握好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对于正确运用不同的功法,以祈达到疗病强身的目的,大有裨益。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31、相生
相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为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构成“母子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因为金生水,水生木,故水的“生我”者为金,水的“我生”者为木,金为水之母,木为水之子。
2、相克
相克即制约、克制、抑制之意。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称为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两个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以水为例:因为土克水,水克火,故水的“克我”者为土,水的“我克”者为火;土为水之“所不胜”,火为水之“所胜”。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1、五行相乘
乘,凌也,即以强凌弱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
一: 是五行中某一行过度亢盛(太过),对其“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使其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木过度亢盛,而土虽不虚,但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造成土的不金足,此为木亢乘土的相乘现象。
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及),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而更加虚弱。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克土,以维持木土之间的相对平衡。
如果土自身不足,木虽然属于正常水平,但也会乘土之虚而克之,这种相克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将会使土更虚。
2、五行相侮
侮,为欺侮、欺凌之义。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乘的方向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其“所不胜”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以木为例,金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过度亢盛,则金不仅不能去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受损
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衰弱时,土乘木之衰而反侮。
相乘和相侮均是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强克制,相侮是发生与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但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气过亢时,不仅会过度克制其所胜之土(相乘),而且可以恃已之强反向克制己所不胜之金(相侮);反之,木气虚弱时,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其所胜之土也乘其虚而反侮之。
受损。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胜”的一行的“反克”。如正常情况下,金克木,木克土,但当木过度衰弱时,土乘木之衰而反侮之。
五行的生克乘侮
如何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发展变化趋向,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内经》是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表述的,现在... 论述五行的生克,乘侮,子母相及的规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生前者太盛影响后者为乘,例木盛火旺, 相克后者太盛反压前者为侮,例木盛侮金。 相生前者为母,后者为子。 前者多少变化影响后者为母及子, 后者多少变化影响前者为子及母。 乘侮和子母相及的先后影响顺序判断则较为复杂 生胜乘悔是什么意思 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五行者,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生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其相生也,所以相维,其相克也,所以相制,此之谓有伦。火为太阳,性炎上;水为太阴,性润下;木为少阳,性腾上而无所止;金为少阴,性沉下而有所止;土无常性,视四时所乘,欲使相济得所,勿令太过弗及。 五行生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五行胜复规律示意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际意义。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 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 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 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 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 1. 控制疾病传变: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一脏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脏,如肝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他脏有病亦可传给本脏,如心、肺、脾、肾之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肝: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这是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疾病在发展传变过程中的生克乘侮关系,藉以根据这种规律及早控制传变和指导治疗,防患于未然,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而辨证施治,切勿把它当作刻板的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2.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 谁能论述一下中医理论与阴阳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 中医中的五行主要是指五脏,心、肝、脾、肺、肾。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应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一脏损必然会牵连其他,而且此消彼长相互依存。 五行相克五行相生 求顺序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五行的属性: 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 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中国的老祖先自古以来就对五行有研究,五行说的道理就是万物相生相克,不管什么都有相互克制的现象,也有不同的规律,下面来看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吧。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1 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 所谓相生,是指五行之间是相互资生、促进、助长,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 相生有一定的规律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顺次孳生,循环不已。从这相生规律,可见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以火为例,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火生土,则火为土之母,土为火之子,木、火、土三者的关系是:火之母为木,其子为土。又如土生金,金生水,土为金之母,水为金之子,可以说五行的相生关系是“母子”关系。 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抑制、克服,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五行相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相克与五行相生一样,是循环不已的。 在五行相克规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和“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我的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相克关系又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木、土、水三者的相克关系来举例:木克土,木对于土来说是“所胜”方,土对于木来说是“所不胜”方,土克水,则土对水来说是“所胜”方,水对于土来说是“所不胜”方。 从以上生克关系举例可以看到,五行中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克关系,以土为例:生我者(母)是火也,我生者(子)是金也,我克者(所胜)是水也,克我者(所不胜)是木也。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发展。因此,事物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运行不息。 如木克土,但土生金以制木,木有金制,就不会对土克之太过,反之,土有木制,就不会对金生之太过。古人就曾有:“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的见解。 概括而言,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是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顺序,同时又以木、土、水、火、金的相克顺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不断运动变化。 五行生克关系失去协调发生异常改变时,便会引起事物反常的发展和变化,出现“相乘”和“相侮”两种生克异常的表现。 所谓“相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约制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无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克制,亢盛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更虚。 相侮,是恃强凌弱之意,相克的反向,又称“反克”或“反侮”即被克方强于克方,而反过来产生对克方的抑制。例如:正常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 五行学说在气功中亦被广泛运用,掌握好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对于正确运用不同的功法,以祈达到疗病强身的目的,大有裨益。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2 1、相生规律: 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 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 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 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 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 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 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 五行相生克相乘侮的规律3 五行生克乘侮 (1)五行相乘 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又或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所以克制它的一行显得相对的增强。 (2)五行相侮 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非常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 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五行生克乘侮关系 1、相乘与相侮皆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 2、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 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3、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如木过强时,既可乘土,又可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的反侮,又可受到火乘。 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 1、相乘 木旺乘土、土虚木乘; 2、相侮 木火刑金、土虚水侮。 3、五行相乘 克制太过,太过或不及,例木乘土,土虚木乘。 4、五行相侮 反向克制,太过或不及,例木反侮金,木虚土侮。 5、五行相生的规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6、五行相克的规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法则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五行相生相克法则,五行相生相克
提起五行相生相克法则,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五行相生相克,另外,还有人想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什多和什么相生相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五行相生相克口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五行相生相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