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14个预言,诸葛亮的十大预言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一千多年后准确应验,真是巧合吗?

诸葛亮原本就是秉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做事必然是“事必躬亲”,忙碌不息了一生。但是后人,还是觉得孔明不够忙,操心的还是不够。于是,又强加了诸般事情给诸葛亮,而且每件事都是神机妙算。到此,他们还是不肯罢休,甚至在诸葛亮临终时,也要安排一堆事情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忙的是一塌糊涂,不亦乐乎呀。

诸葛亮说,你们这么关心我,我太感动了,激动到不免要老泪纵横了。

奕天根据诸多故事,不由自主的脑补了一个诸葛亮临终前的情景。

诸葛亮临终前,蜀汉大军还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统帅的曹魏大军对峙。

诸葛亮为了让蜀军安全撤退,叫来了姜维、杨仪,告诉他们,在自己死后,以坐姿放入一个木匣之中,并在口中放七粒米。他会以魂魄暂保自己的将星不落,用以疑惑司马懿,防止魏军追击。诸葛亮交代完毕,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去世了。

姜维等人照办,蜀汉大军安全的撤回了蜀境。

蜀军撤回了蜀川,众人准备重新装殓诸葛亮的遗体。当木匣打开之时,诸葛亮突然睁开了眼睛。蜀汉君臣见状大惊,而醒来的诸葛亮却长出了一口气,吐出了口中的米粒,慢悠悠的告诉刘禅,将他安葬在定军山就可以了。

刘禅战战兢兢地的满口答应。诸葛亮又说:“抬棺南行,绳断埋棺,不封不木”。然后,诸葛亮闭上了眼睛,再次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刘禅自然是让人照办。结果呢,上千年过去了,到现在都没人能找到诸葛亮的真实陵墓。

只是,在刘禅准备时,诸葛亮又复活了。

原本,刘禅听完诸葛亮埋棺的遗言之后,让人帮诸葛亮换好了衣服,安放在了棺木之中。

刘禅对大臣们说,按照相父之言,我们以后祭奠相父多有不便,是不是要修一个祠堂来专门祭奠相父。众大臣齐声说是。

话音刚落,躺在棺木中的诸葛亮突然坐了起来。刘禅见状,吓得跳了起来,惊恐道:“相父,您……您……难道您还有什么未了心愿,亦或是不让建祠堂奉祀?”

诸葛亮幽怨的看了一眼刘禅,说道:“不是,是我忘了交代另外一件事情,所以,没忍住呀,没忍住……”

刘禅闻言,长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说道:“相父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尽管交托。”

诸葛亮说:“给我修建的祠堂修好之后,要在那里立一块碑,上面写十二个字。”

刘禅问:“哪十二个字?”

诸葛亮道:“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说毕,长出了一口气,幽幽的道:“老夫这次真要死了,别再打扰老夫了!”然后,安详的躺好,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刘禅和众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刘禅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办好了诸葛亮交代的事情。因为他怀疑抬棺的壮汉偷懒,还杀死了抬棺埋葬诸葛亮的四名壮汉,结果忘了问埋棺的地方。刘禅一想,算了,正好谁都不知道。然后,又让人建了武侯祠,并且立好了诸葛亮交代的石碑。

终于都忙完了,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结果,一天夜间,刘禅睡得正香,只觉得有人在拽自己。于是翻身睁眼……啊……刘禅差点没被吓死,只见诸葛亮站在自己床边。

刘禅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诸葛亮见状,说:“你不要怕,我不是来害你的,我也不是真人,这只是一个梦而已!”

刘禅听闻,扑通扑通直跳的小心脏总算是放了下来,小心翼翼的问:“相父,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事情,需要嘱托……?”

诸葛亮说:“我本来睡得很香,不知道哪个好事的,在我耳旁一直嘀咕,非说数百年后,一个叫的会去掘我的墓。”

刘禅听闻说:“朕都不知相父安葬在何处,如何知道?”

诸葛亮说:“正是因此,所以,你要造一座疑冢,用来吓一吓那个后生!”

刘禅疑惑的睁大了眼睛,望着诸葛亮。

诸葛亮又说:“我已经想好了,建好陵墓之后,在陵墓的入口主神道旁立一巨碑,刻上‘吾知无人来’。在不远处再树一碑,刻上‘只有伯温到’。”

诸葛亮停顿了一下,又说:“在墓室中放七口大缸,盛放长明灯油。棺椁前,再置一盒子,内放一块竹板,写上‘伯温,伯温,快快添油。’”

诸葛亮说完,沉思一下又说:“至于这个,是从入口进入先看到石碑,还是直接找到了墓室,先看到竹板,那我就管不了了。”说完,就消失了。

刘禅也猛然间惊醒,果然是南柯一梦,只是梦中的情形却是历历在目。于是,刘禅就命人在定军山修了疑冢。

诸葛亮马前课指算法是什么?

诸葛亮马前课指算法是:

确定自己想预测什么事,然后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默选一支。

然后用当日(阴历)的月份-日期和你默选的地支计算,从大安始,顺时针数,月份的最后位置是日期的起始位置,日期的最后位置,是地支的起始位置,选定的地支最后位置便是马前课算出的结果。

马前课口诀

1,大安:身不动时,属木青龙,凡谋事一五七(属四肢),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青面阴神。断曰: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兴推详。

2,留连:人未归时,属水玄武,凡谋事二八十(属肾胃),贵人南方,冲犯北方,小孩游路亡魂,大人乌面夫人。断曰:留连事难成,求谋曰未明,凡事只宜缓,去者来回程,失物南方见,急讨方称心,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太平。

3,速喜:人便至时,属火朱雀,凡谋事三六九(属心脑),贵人西南,冲犯南方,小孩婆姐动勿惊,大人火箭将军。断曰: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寻,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喜音。

4,赤口:官事凶时,属金白虎,凡谋事四七十(属肺胃),贵人东方,冲犯西方,小孩迷魂童子,大人金神七煞。断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寻,行人有惊慌,六畜多做怪,病者出西方,更需防咒诅,恐怕染瘟疫。

5,小吉:人来喜时,属木,凡谋事一五七(属肝肠),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无主家神。断曰: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阴人来报喜,失物在坤方,行人立便至,交易甚是强,凡事皆和合,病者褥上苍。

6,空亡:音信殊时,属土勾陈,凡事谋三六九(属脾脑),贵人北方,冲犯南地,小孩土瘟神煞,大人土压夫人。断曰:空亡事不祥,阴人多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失物寻不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鬼,囊解保安康。

诸葛马前课,据说是诸葛亮行军出行时,随时占算吉凶福祸的简便方法,由于方法简单,十几秒内,既可知道凶吉祸福,可以在马上立算,故称诸葛马前课。诸葛马前课也叫小六壬,其实是从奇门遁甲中简化出来的。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2030年预言,诸葛亮的能力非常强,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很有智慧,有勇有谋,但是也称得上是一位预言家,在他生前曾留下过一些预言,那么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的三大预言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1 诸葛亮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料事如神的人物,不管是草船借箭,还是火烧赤壁,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但其实,这只是小说中的诸葛亮,是经过罗贯中美化的,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也很厉害,但是绝对没有这么能掐会算。事实上,诸葛亮一生中做过的预言并不多,不过他的这个三个预言都实现了。 第一个预言:儿子不成材 诸葛亮给东吴的诸葛瑾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诸葛亮表示诸葛瞻太过早熟,不成大器,而这句预言也得到了验证,诸葛瞻虽然十分的聪明,但是很容易骄纵,即使诸葛亮曾经提醒诸葛瞻要修身养性,但是诸葛瞻都没有听,结果导致轻信敌人中了埋伏,然后以身殉国。 第二个预言:预测出了自己同伴的未来 根据《三国志》的资料里所记录的,诸葛亮和孟建等三个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诸葛亮说,我可以推测出来你们以后可以做多大的官,果不其然,他们三人的官职和诸葛亮推测的一样,一个成了御史中丞,另一个做到了校尉而最后一个成了凉州刺史。而诸葛亮也在蜀国当上了丞相。 第三个预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万岁过此,在讨饭暗中,七擒孟获之后,诸葛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劳,立下一座纪念碑,并且写道,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他的部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过去了372年之后,诸葛的预言便实现了,隋朝大将史万岁进攻南州,经过一座石碑的时候,上面有篆文,经过解析正是这座纪念碑,万岁过此,这一次史万岁可吓出一身冷汗啊。 看了诸葛亮这样逆天的谋略和预言,想到他做出的每一条策略都算无遗策,和蜀汉两位君王的关系也非常好,堪称君臣关系的楷模,难怪诸葛亮会成为完美的化身!只可惜的是刘禅无能,尽管得到他的辅佐都不能成事,也是悲剧了。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2 诸葛亮的能力非常强,年纪轻轻就把自己老师司马徽的知识全部学会,司马徽特意授予他"卧龙"头衔,帮他到处宣传。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帮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并制定、实施计划。先结盟东吴再助力周瑜打赢赤壁之战,战后还让刘备快人一步拿下荆州地区,变成最大受益者。有了荆州地区后策划、实施吞并益州,整合荆州、益州资源助力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出世十余年时间就帮刘备从一个落魄的诸侯变成三分天下的开国君主。 而诸葛亮的能力不仅于此,他曾经还做了三个预言,后来证明这些预言一个比一个准 预言好友的前程 诸葛亮没有辅佐刘备之前曾经在卧龙岗隐居了一段时间,主要观察天下大势、指点老百姓务农、经商等等。他的同窗、朋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经常来找他聊天,几人一起探讨天下局势。有一天说道各自的理想和前程,诸葛亮想了一下说道:"二位的能力确实有,但因为出身和局势的变化,这辈子可能只做到一郡太守的职务"。徐庶和崔州平表示惊讶,但才华横溢的他们认为诸葛亮只是打趣,并没有当真。 后来徐庶先成为了刘备的军师,曾经从不可能的角度攻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并击退曹仁,让刘备真正意义见识到了一个顶级军师的能力。后来曹操拿徐庶目前的性命做要挟,以孝为先的徐庶只能投奔曹营救母,但没有为曹操效力,只是成为了曹冲的老师。后来曹冲夭折,心灰意冷的徐庶游历北方,在并州地区发现边境老百姓过于苦难,于是向当时已经成为皇帝的曹丕求官,曹丕任徐庶为上党太守,徐庶在这个位置离世,完全符合诸葛亮的预测。 刘备拜访水镜先生,没有请到卧龙凤雏,却请到了另一位军师 曹操南征时刘琮带着荆州全境投降曹操,崔州平因为士族出身,迫于形势投降曹操。曹操为了更好地统治荆州,特意把很多士族迁到北方,崔家因此被迁到青州地区。因为能力,崔州平很快做到了别驾这一职务。但随着曹操赤壁之战的战败,崔州平因为和诸葛亮"有关系"被曹操忌惮、冷落。曹丕上位后提拔崔州平为琅琊太守,但崔州平上任没几年就因病离世。 预言诸葛瞻的结局 在诸葛瞻之前,诸葛亮实际上有一个继子名叫诸葛乔,这是因为当时诸葛亮没有子嗣,他的亲哥哥诸葛瑾特意过继给他的。后来诸葛乔在益州之战中离世,诸葛亮才生下诸葛瞻。 诸葛瞻从小表现得非常聪慧,再加上当时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是蜀汉的掌权者,可以说诸葛瞻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长大。这也让诸葛亮担忧,特意写信给哥哥诸葛瑾,担心诸葛瞻未来遭遇挫折可能一蹶不振,甚至难得善终。 诸葛亮离世时诸葛瞻年仅十二岁,尽管诸葛亮生前交代过刘禅不要刻意关照诸葛一家,但刘禅还是把诸葛瞻接进皇宫里面培养,诸葛瞻成年后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有了诸葛亮的余晖、再加上刘禅的刻意栽培,诸葛瞻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入朝中做官,二十七岁时就已经成为了军师将军,三十二岁又成为卫将军,蜀汉军队二把手。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蜀汉大将军姜维在前线汉中御敌,后来又退守剑阁。诸葛瞻则攻戊成都,后来因战事需要迁到绵竹驻防。魏军久攻剑阁不下,大将邓艾亲率8000精兵走阴平小道进入益州腹地并在绵竹和诸葛瞻交战。邓艾的神兵天降打乱蜀军所有部署,诸葛瞻领兵御敌最终战死绵竹。战后钟会为了缓解蜀汉旧臣的怨气,特意为诸葛瞻立碑。 预言史万岁的行动 诸葛亮最后一个预言是在南征期间,第三次生擒孟获之后。按照之前的约定,这一次孟获将会返回南中带着精锐象兵出战蜀军,诸葛亮虽然不知道象兵是何物,但考虑到猛兽怕火的习性,特意命匠人制作了各类老虎、野狼模样的雕像,在里面填满火油,准备在战场上破敌。 当天深夜诸葛亮一如既往观测天象,突然间算出了什么事情,于是挑灯夜看地图,这一看就看了一整晚的时间。第二天诸葛亮精力充沛的布置任务,随后派大将向宠带着2000精兵埋伏在左侧山腰。 当孟获领着象兵来袭时诸葛亮命人将野兽模样的雕像点火推进象兵群中,大象果然被火焰吓退,诸葛亮趁机命人在后面放诸葛连弩压制,孟获领着南中部队顽强抵抗。当南中部队体力渐渐不支时诸葛亮突然命令向宠的伏兵杀出,慌乱间孟获不知道向宠有多少部队多少战力,只能请降。 再一次投降的孟获同样不服诸葛亮,扬言南中还有杀手锏,还想继续作战。包括向宠在内的很多蜀将建议诸葛亮杀了孟获,但诸葛亮还是放走孟获。诸葛亮知道孟获已经是强弩之末,南中之战也即将结束,然后命人雕刻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当时,包括三国统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直到三百年后隋朝大将史万岁奉皇帝杨坚的命令征讨南中,史万岁下令部队扎营时无意间发现这块石碑,当史万岁得胜而归后方才知道碑文的意思。 诸葛亮的三大预言3 第一个预言:好友的官职 诸葛亮早年丧父,由他叔诸葛玄把他抚养成人。后来,他的叔叔诸葛玄担任袁术的豫章太守,便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不知道什么原因,派朱皓担任豫章太守,不让诸葛玄去了,诸葛玄与荆州刘表关系好。 诸葛玄便依附刘表去了,诸葛玄去世以后。诸葛亮便耕种垄上,这个时候诸葛亮有三个好友:崔钧、孟建以及徐庶,这四个人都非常贤能。有一天,四个人一块游玩,诸葛亮突然对其他三个人说:“我能知道你们未来会做什么官职?” 《魏略》记载:“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大概会做到刺史、郡守差不多的位置,三个人听完觉得很意外,但是谁也没有在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事情真像诸葛亮说的那样,崔钧当了郡守校尉;徐庶当了御史中丞;孟建当了凉州的刺史将军;诸葛亮预言的正确。 第二个预言:儿子不成才 诸葛亮四十六岁才有儿子,可谓是老来得子。《三国志》这样记载诸葛瞻:“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意思是:诸葛瞻擅长书画,记忆力很高,蜀人因怀念诸葛亮,所以喜爱诸葛瞻的才思敏捷。 诸葛亮生前认为诸葛瞻不会成才,《三国志》记载:“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中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是: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给他的哥哥诸葛瑾写信说:“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明可爱,我嫌他早熟,恐怕难成大器。” 最终,正如诸葛亮所说,诸葛瞻没有成器。他并没有像诸葛亮一样,成为蜀汉的顶梁柱。诸葛瞻战死于绵竹,这场战败他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要不是他轻敌,过度劳累的邓艾,又怎么能将其击败。 第三个预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这年秋天,全部平定了叛乱。根据《隋书》记载: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刻下碑文“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对此下属都不了解诸葛亮的意思,属下认为要胜过诸葛,最起码要到万年之后。 诸葛亮笑着并没有回答,直到372年后这个预言才实现。原来隋朝武将史万岁征战沙场,战无不胜。行军路上偶然遇见这块石碑,上面写着“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才知道这个碑,不是诸葛亮炫耀自己。而是预言史万岁,会从这里经过,可见诸葛亮预言全部都灵验了。

诸葛亮马前课口诀是什么?

诸葛亮马前课口诀前面是说明,后面的是口诀。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马前课在最初学习阶段,都需要背下来,并不是开始就靠理解的,只是你运用得非常熟悉的时候,才可以不背口诀了。马前金盘决空亡对卦二还宫, 必主才上有破空。月照不强运未通,一行三雁成功。若逢一数来定宫, 官非之上定犯冲。凡事谋为财平松,飞来两雁一送终。逢三问吉不问凶, 虽得小财盗底穷。四雁飞来三成就,只有两个添寿求。大安宫内四数卜, 家中破有病伏。焚香礼佛念藏谱,灾消难解可得福。一数定宫必伤才, 没有官非定血灾。三宫有星关,不论男女犯桃欢。一林深处两雁安, 风水旺头出高官。二数阴阳来定分,一行三雁二安门。风水旺足财宝存, 众人面前是人尊。大安最怕五数愁,三年之内犯孝头。破财官法防争斗, 小人暗中伤底透。三数定位雁行伤,三年之内虎口张。一雁高飞两雁长, 过运定能禄满仓。玉福四数雁二贵,家中风水西南会。四数自克成, 来者定保有官增。二三年间犯麻绳,过运必是重休整。后代儿孙不旺盛, 只能一个有官成。二数相配有桃花,运足必管财上发。三雁河前人见夸, 后代儿孙为骏马。五数定宫有灾气,一行三雁是场戏。只能一个去得记, 莫与小人去讲义。一数定宫来分凭,鸿河深处三雁明。三年喜事发福命, 只是老人暗伏病。速喜一三来定真,雁字三个位上陈。当月运气不足神, 过运可见云影深。二数雁字是三排,妻子运低病徘徊。风水必是西南洼, 阳宅必是门。四数逢宫运不照,自身是非才来少。只怪宅门没安好, 大小是非齐来找。五数占宫卦难算,四雁高飞一雁串。近月必保破财转, 过月必可顺运船。阴宅风水细推考,本位低来四周高。白虎一数破财身, 三雁高飞两雁真。一生要记桃花深,晚年福禄位上陈。白虎五数最不吉, 三雁高飞两记。后代儿孙女争气,只有一子把位继。秋月必须防贼气, 车前马后防伤体。呈祥二数心不静,上祖老人有添井。虽然早运不顺情, 中年确是好风景。五数占来运喜夸,中年财气如雷发。后代儿孙多桃花, 确是朝中墙头瓜。小吉占宫运可说,待到中年才金多。不论一二三四五, 只讲小吉坐生坨。其余天星以说清,小吉不能去说评。此为八卦分金盘, 只把来人吉凶明。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三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里面出场的人物数量非常多,而且大部分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诸葛亮预言了什么?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1

无力回天

这四个字说出了诸葛亮最终结局,为了主公鞠躬尽瘁,在诸葛亮去世后黄皓当道,而今已成残局,也就是说蜀国会灭亡。

火上有火

“火上有火”所表示的是炎字,也就是说诸葛亮预测司马炎会当皇帝,文中的“光烛中土”表示司马炎的江山不会维持太久。

扰扰中原

“扰扰中原,山河无主”预测中国会慢慢的出现混乱时代,每个朝代的命运都很短,文中所写天下将会是司马家族来进行开创。

十八男儿

十八男儿代表李渊,也就是说李渊将要从太原开始进行起义。另文中“动则得解”预测着,如果你约没有发起起义,那么很有可能自己就被消灭。

五十年中

这四个字所讲述的是在大唐晚年时一定会出现五代大乱,并且将会有八个不同姓氏的人成为皇帝,然而其中有五代皇帝都是昏君。

惟天生水

这四个字预测了宋太祖可以统一天下,并且百姓的生活富足,天下也非常安静。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时,天下会出现大乱,而百姓无法生存。

一元复始

预测在元朝即将灭亡时,汉国也出现分崩离析,渐渐的几个国家都会消亡,回到最初的状态。虽然经历很多朝代,但是也无法立足。

日月丽天

日和月合在一起表示的就是明,说明在不久的将来会改朝换代,并且成为明朝。在文中还有凡十六叶,预示着在明朝一共有16个皇帝。

水月有主

这四个字表明了清朝即将成立,但是清朝会毁于最后一个皇帝之手,也就是溥仪。在民国时期,虽然溥仪能够保留封号,但是皇帝已经被废除。

豕后牛前

“豕后牛前”预示着辛亥革命,文中的千人一口表示的就是,所以说新的时代即将来临。诸葛亮的预测也将成为现实。

四门乍辟

四门乍辟其实能够表现出诸葛亮当时也非常迷茫,认为中国能够走到这一步,其实还有很多未知数,剩下的事情很难解释。

拯患救难

这四个字预示着将会有一位圣人能够引导中国,让中国更为强大。虽然在过去没有中国这两个字,但是诸葛亮已经预示了自己国家的命运。

贤不遗野

最后的预言,也表示着世界的状态,人类道德会得到提升,而在世界上没有国界,所以也没有更多的算计,能够相互帮助。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2

诸葛亮的12字预言

在清朝时期的《万玉山房杂记》中,确实记载了诸葛亮去世前留下的12字预言。整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清朝年间,成都的武侯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倒塌。诸葛亮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大家对他都非常尊敬,不想诸葛亮的祠堂看起来这么破旧,于是当时的四川按察使便决定出钱对武侯祠进行翻修,这个按察使的名字叫作宋可发。

工人们在翻修武侯祠的时候,从地下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面还写着有12个字,这可是稀奇的事情啊,于是工人们慌忙报告给宋可发宋大人。宋可发立马赶到武侯祠,也看到了这12个字,但他又搞不懂这12个字的意思,于是只能请高人前来指点!

12字预言: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

看完这12个字,估计大家会和宋可发一样,满头雾水。除了“龙复卧”三个字,能勉强可以理解为卧龙复生外,其他的字似乎都不好解释。最终还是大师帮我们解开了谜底!

“水月主”中的“水”字,可以理解为偏旁,而“月主”两个字合起来则是一个“青”字,这样的话,整个“水月主”三个字,其实指的就是“清”这个字。

“庚不大”三个字中,“不大”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小,而“庚”字加“小”字,组合起来则是“康”字。

“盖十八”三个字中,“盖”可以理解为宝盖头“宀”,宝盖头加上一个十八,则组合成为了一个“宋”字。

所以说,“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三个字组合整体理解下来,其实就是“清康宋”三个字。而这三个字,就正好体现了当时的年月,当时正好是清朝康熙年间宋可发担任四川按察使,而“龙复卧”指的就是卧龙的祠堂重新翻修。经过大师这么一指点,众人顿时明白了诸葛亮留下的这12字预言是什么意思了。

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说一千多年后的武侯祠,会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宋可发指导翻修。明白这个意思后,大家不禁对诸葛亮更加崇拜了,没想到他在三国时期就算到了清朝时期的事情,简直是太厉害了。而由于这个故事太过离奇,传颂度很高,自然也就被记载到了《万玉山房杂记》中,流传到了现代。

诸葛亮的12字预言是巧合吗?

看起来,诸葛亮所留下的'12字,确实是准确地预言到了后续发生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事实上,如果我们了解了诸葛亮的生平,应该就能判断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诸葛亮,生于181年,早年为避战乱,和叔父来到荆州,后来就一直在荆州种地读书,直到刘备三顾茅庐。当时的刘备,已经快50岁了,而诸葛亮,才20来岁,面对诸葛亮的侃侃而谈,刘备最终决定,相信诸葛亮,共图大业。

于是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占荆州,夺益州,最终成功地建立了蜀汉,成就了一代霸业。可好景不长,汉中之战后,关羽又紧接着发动了襄樊之战,结果让孙权钻了空子,直接偷袭了关羽的老巢,最终关羽战败被杀,荆州被夺,刘备被限死在了益州。

关羽是刘备出生入死的兄弟,最终被东吴所杀;荆州是刘备北伐的起跳点,结果被东吴所占,刘备再也忍不住了,最终决定,要和东吴开战,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刘备的想法是好的,但最终的结果却并没有那么好,夷陵之战中,刘备大败,损失了大量的精锐,最终落得个白帝托孤的下场。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挑起了蜀汉大梁,对内,他稳定各方,重新恢复国力;而对外,他重新与东吴和好,约定一同进攻曹魏。在处理好这一系列的棘手事情后,诸葛亮开始带着蜀汉军队北伐了,要匡扶汉室,完成刘备北伐中原的梦想。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诸葛亮也未能北伐成功,星落五丈原。而诸葛亮在临死前,对于自己的后事,是这样安排的!

《三国志》: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按照《三国志》记载来看,诸葛亮是让后人把他直接葬在定军山的,而且他的坟墓没有大修,只是挖了一个仅能放棺椁的洞,也没啥特别的陪葬品,可见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墓地要求是很简单的,不需要大操大办!注意,重点来了,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诸葛亮是被安葬在陕西汉中的定军山上,而并非是成都,也就是说成都的武侯祠其实是衣冠冢,并非诸葛亮真实的墓地!

既然武侯祠并非诸葛亮的真实墓地,诸葛亮自然也就不会留下12字的石碑了。那么这12字的石碑究竟是何人所立的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文认为,这12字的石碑,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官员宋可发提前叫人放下去的!

明清时期,《三国演义》比较流行,而诸葛亮本来在正史中也是非常出名的,古人都想要青史留名,最快捷的方法自然是和名人粘上关系,于是这个宋可发就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戏,而目的嘛,很简单,青史留名!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可以做到非常出名,人一出名,好事自然就来咯,说不定还能得到上级的赏识,升官发财!

诸葛亮预言了什么3

诸葛亮预言关羽之死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神算子这是公认的,而且诸葛亮生前预言过很多事情,有人曾透露称,诸葛亮当年早就算准了关羽之死,当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刻都惊呆了,据说诸葛亮预测过的还不止这一件事。

如果按正史来讲,关羽刚愎自用,心高气傲,再加上江东背后偷袭,他的死也有他自己的责任.如果按三国演义罗贯中的角度来讲,杀死关羽的是诸葛亮,刘备 曹操 孙权是帮凶.这只是阴谋论,也可能是罗贯中埋下的伏笔.关羽以死来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刘备、曹操、孙权也都得到了各自想得到的。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他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比比皆是。

而最令人感到最神秘的无非,就是他的占卜术,诸葛亮每遇难题,必暗自用一种独到的占卜法。而他利用占卜术,预测的一些事情,好像无一例外都验证了。

诸葛亮马前课预言哪些大事

相传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下了《马前课》。相较来看,诸葛亮的《马前课》比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其他预言书更容易破译,因为它非常规则,每课预言一个历史朝代,并按着历史演进顺序来描述。而其它讲历史大事的预言,因为有时候一个朝代有很多大事,而有的朝代大事则少一些,不规律,所以不容易和所预言的朝代对应起来。

《马前课》共十四课。前十课从当时蜀汉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的诞生,非常准确。《马前课》第一课,诸葛亮讲「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经写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是诸葛亮的自我写照,因为他知道汉家江山气数已尽,没有人能够挽救

所以《三国演义》里说「孔明六出祁山前,欲以只手将天补」,就是说他想靠一只手斡旋天地;「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就是说汉家江山到这个时候可能要完了;「长星半夜落山坞」指的则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所以,诸葛亮第一句话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是讲他自己,后面的「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这「八千女鬼」是个字谜,「八」加一个「千」加一个「女」加一个「鬼」,合在一起是个「魏」字,就是说蜀汉最后要被魏国所灭掉。

再往下一共有十四课,一课讲一个朝代。比如第四课,是关于唐朝建国的时候,卦说「十八男儿,起于太原」。这个「男儿」我们生儿子叫「子」,十八子加在一块是个「李」字,而唐朝便是李渊父子打出来的天下;「起于太原」,则因为李渊当时从太原起兵。

再比如第八课讲明朝,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天下。这个卦讲「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世」。「日月丽天」也是个字谜,「日」加「月」是「明」,指大明朝,「其色若赤」的「赤」,是朱红色的意思,暗指朱家天下。「绵绵延延,凡十六世」,表示明朝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

诸葛亮所做的3次预言,最后的预言应验在什么时候?

如果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位神机妙算的人,您会想到谁?

想必不少人会想到,但更多的人会想到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在后世中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他的这种名气,还要得益于罗贯中老先生地刻意“炒作”。

也正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是被拔高到了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正所谓是: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当然,更令人服气的还不是《三国演义》,而是《马前课》。

据说这是诸葛亮行军打仗途中,利用闲暇时间写出的一部预言书,诸葛亮写这本著作的目的,是为了占卜,也就是出兵时在马前起卦,以此来预测出兵是否顺利和能否打胜仗,但这部著作写成后,就变了味道成了推测国运的书。

《马前课》一共有14课,每一课预测了一个朝代,至于其中的预言有多准,我们就拿第一课来举个例子: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乍一看,令人一头雾水,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便会大吃一惊。

前两句是诸葛亮对自己的预测,他知道自己无力回天,最终会劳累而亡,第三句预测了蜀汉的宦官黄皓,他借助刘禅的宠爱,胡作非为,扰乱朝政,第四句更不得了了,这是说诸葛亮直接预测了曹魏会得到天下,“八千女鬼”合起来正好是个“魏”字。

怎么样,神奇不神奇?

正是因为太神奇了,所以如果说《马前课》是出自诸葛亮之手,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我更相信它是后人借诸葛亮的名字所写的。

抛开《马前课》不提,诸葛亮还有做了3次预言,一次比一次准,最后一则预言应验在372年后的隋朝,这就让人不可思议了,我们一起来看。

预言之一:好友的未来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阳都一个官吏之家,在当地诸葛氏可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族,只不过他的童年并不幸运,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年幼的诸葛亮只好投奔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也去世了,诸葛亮便隐居在隆中,过起了耕地种田的小日子。

可是他虽然身在田野,但心却在天下。

所以他总是以管仲乐毅自比,只是当时不少人都笑话他,觉得他就是一个种田的,估计还没村头的王二种地种得好,还和管仲乐毅相比,哈哈哈……

不过诸葛亮还是有朋友的,其中崔州平(名钧)、徐元直(名庶),这两人便是他的好友,他相信诸葛亮的才干,更认为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之所以相信诸葛亮的才干,是因为他们也不是一般人。

有那么一次,这三人一同喝酒畅谈人生和理想,诸葛亮就对他们说,我能预测你们以后所能做的官职。

崔州平和徐庶觉得诸葛亮是喝酒喝上头了,于是就问他,以后他们能做多大的官,诸葛亮便说,掐指一算,你们大概能郡守的地步,再往上就难咯。

这些人自然也没有当真,毕竟当时正值乱世,自己都看不清以后,他人又怎么会清楚呢?

可是后来确实验证了诸葛亮的预言,曹丕当上皇帝之后任命徐庶为上党郡守,任命崔州平为琅琊太守。

预言之二:儿子的未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诸葛亮在人生的前46年里,就时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因为他一直没有儿子,为此还将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给收养了。

后来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可以扬眉吐气了,因为他有了自己的亲子,名叫诸葛瞻,诸葛亮老来得子,自然对诸葛瞻也比较宠爱。

此时的刘备已经去世多年,蜀汉的军政也都是诸葛亮说得算,这也导致诸葛瞻自小便养尊处优,根本没有受过什么苦。

看着这个儿子,诸葛亮越来越担忧,于是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便对诸葛瞻的未来做出了预言: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也就是说,诸葛亮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十分聪明可爱,但却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为了告诫诸葛瞻要稳重,也为了让他能成大器,破了自己的预言,诸葛亮在临终前还专门给诸葛瞻写下了《诫子书》。

只可惜,诸葛瞻还是让诸葛亮失望了。

诸葛亮去世之后,诸葛瞻便世袭了诸葛亮的爵位,并且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便娶了蜀汉的公主为妻,并被授为骑都尉,时人皆认为诸葛瞻有其父之能,只不过这种称赞却是言过其实。

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临终前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

预言之三:南中的未来

公元225年,蜀汉大臣朱褒、雍闿、高定起兵叛变,南中当地的豪强孟获亦看准机会参与到叛乱的队伍中,此时的诸葛亮很是忧伤,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南有三郡叛乱。

要破局就得有办法,诸葛亮找到的办法就是北抗曹魏,东和孙权,趁机平定三郡叛乱。

同年五月,诸葛亮克服重重困难,在味县(今云南曲靖)击败了孟获,之后又乘胜追击平定了朱褒等三人,在班师回去之前,诸葛亮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劳,在南中立下了一块功德碑,上面仅仅只有九个字:

万岁过后,胜我者过此。

当时的人看到这九个字就很疑惑,但是又不解其意,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诸葛亮在自夸,意思说是,万年之后才会有人能超过他的功绩。

但是没想到,诸葛亮说得根本不是这回事,这九个字是预测了南中的未来,在372年后这预言便应验了。

公元597年,这一年的皇帝是隋文帝。

当时南宁州(今云南曲靖,诸葛亮立功德碑之地)的羌族首领反隋,隋文帝派了一个叫史万岁的人去平叛,史万岁是一位名将,他一路所向披靡进入南宁州。

途中看到了诸葛亮所立的碑文,便将石碑倒置,继续向西挺进,转战千余里,击破西南羌族30余部,羌族首领十分畏惧,便再次归降,而史万岁的名字也被留在了历史中。

这也就是说,诸葛亮预言中的万岁,并不是指的万年以后,而是指的史万岁这个人。

这件事尽管很不可思议,却是正儿八经记载在《隋书·史万岁传》中,有云:

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

由此可见,诸葛亮所做的3次预言,一次比一次准,最后的预言应验在372年后,确实够神奇的,让人不服都不行。

参考文献:《三国志》、《隋书》等。

(图王侵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