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图标设计,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询表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
3.这是一首古时候的童谣,板书课题《金木水火土》,谁能读读课题?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红星。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小组讨论,小老师教读。
三、结合图画认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通过出示数手指和变换手势理解一至五的含义。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木水火土”。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组词。
金:金牌 黄金等。
木:木头 木工等。
水:河水 水杯等。
火:大火 火灾等。
土:土地 泥土等。
5.朗读感悟。
(1)师带领读前两句韵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结合图画认识“上下”。
1.出示图片,理解“上下”的含义。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2.出示图片,理解“日月、古今”的含义。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找朋友游戏。
将汉字、图画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表示具体的数字或做动作表示,看谁做得又准又快。
六、布置作业。
1.读生字。
2.读词语。
一心一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
上山山上下山山下上车车上下车 车下
3.朗读课文。
4.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闯关激趣,巩固识字。
1.第一关:我会读。
课件出示课文生字。
(1)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摘苹果读等。
(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3)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第二关,我会背。
(1)引导学生读童谣。
(2)指名2-3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童谣。
(3)比赛背诵童谣。
二、学写笔画“一”,练写生字“一、二、三、上”。
1.“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
教师课件出示“上”的字理教学。
“上”字是指事字。字形由原两横构成,下面较长的一横是地平线,上面较短的一横是指事符号。为了避免与等长的两横的“二”字相混,字形后来逐渐有所变化。
理解“上和下”是一对反义词。
2.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讲解笔画“一”。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4.学写汉字“一、二、三、上”。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引导学生写完生字再口头组词。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
(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
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完成基础训练。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
3.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4.打开基础训练-《金木水火土》,一起来闯关吧!
四、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上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2教学意图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揭示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开拓多种识字的渠道,鼓励学生借助做动作想象、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生活中识字以及换一换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识记。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
重点读准平舌音的读音,例如:“三”、“四”可以在语境中正音。
读准翘舌音的读音,例如“上”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来识记。
字形方面:
独体字的字形识记,例如“一、二、三”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思维,利用“动动手指”的方法识记;“四”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五”可以采用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识记;“上”和“下”借助直观图片在形象记忆过程中对汉字进行区分识记。
字义方面:
重点是对“上下”两个方位的区分,通过“放卡片”的游戏活动来了解字义。
(2)写字
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执笔写字,执笔方法的掌握是难点,需要一对一地关注、纠正。同时借助朗朗上口小儿歌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书写”的5步写字习惯。本课4个生字,重点写好“横和竖”,例如“一二三上”都有横,但是长短不一,写法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好不同的横。本课新笔画竖,例如“上”,通过动态展示强调运笔的方向。
2.朗读积累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金木水火土》渗透了中华汉字文化,体现了汉字规律。可以借助做动作调动想象、换一换、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在生活中识字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趣味识记。
②语言特点分析
本课是一首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拍手读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课后习题分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认识田字格
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讲故事和儿歌方式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认识田字格。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巧导入
1.导言:聪明的耳朵仔细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
2.交流:请问你听清楚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小朋友们诵读的韵文儿歌,好不好?
教师范读,随文正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指名朗读,随文正音。
过渡:同学们把儿歌读得基本正确了,下面让我们再来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认一认。
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行,随文游戏识记。
你能用小手指表示第一句吗?伸出小手,动一动,边伸手指边跟着卡片数数。(大声朗读并识记一至五生字卡片)
(1)你怎样又快又准记住这五个字呢?(预设:一二三就像我们的手指)
(2)你觉得“四”“五”像什么,怎么记?(预设:把“田”里面的十换成儿,就变成了“四”。“五”和“王”特别像,“王”加一小竖就是“五”。孩子也可以编儿歌记忆。)
过渡:你们说的都很好,其实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呢。看,在这些生活场景中,你能找出“五”字吗?(课件出示图片)
(3)把这五个数字再读一遍。
2.学习第二行:随文看图识字。
(1)指名读一读,请你记住这几个字。
(2)两人互读。
(3)举行“看图猜字”的小游戏,如果猜到了它们所代表汉字宝宝就大声抢答出来。(课件出示图片)
小结:“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这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它们息息相关。
3.学习第三行:反义词识字。重点区分“上”、“下”。
(1)结合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出示汉字“上”、“下”,读一读,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反着的“上”的横在下,“下”的横在上;他们是反义词)知道为什么吗?猜一猜。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上”的横就像草地一样,树枝、树叶都在地上生长。
预设2:“下”的横就像土地,划分出的树根长在地底下,往下生长。
(2)课堂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小手指上,小手指下;
请小朋友们把“上”字放在语文书上面,把“下”字放在文具盒下面等等。
(3)师生对读:天地——分上下
4.学习第四行:对韵中识记。
(1)齐读:日指的什么?
“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那么“日”对——(生齐)“月”,“古”对——(生齐)“今”。
【设计意图】
韵文内容简单,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了解,通过借助图片、象形猜字、语境识字、对韵歌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元化方式,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在直观形象的游戏里,激发学生认读兴趣,其间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夯实识记生字目的,最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促进对课文熟读成诵。
倾听故事,认识田字格
过渡:汉字宝宝也有家,你们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他们的家就是“田字格”。(出示课件,课件中呈现田字格中的“上”,不是米字格)
1.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故事呢:从前,每个汉字宝宝都拥有这样一亩田,四条边框就是警戒线,无论汉字宝宝笔画多、少,长得胖、瘦,还是简单、复杂,都不能触碰或者超出四条边框线哦,那样太危险了。汉字宝宝们都很听话、守纪律,只要出现就必定站在田字格的“中央”,留出四边空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有空隙。)
2.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被“横中线”“竖中线”划分出的四个小格,分别是左上半格,左下半格;右上半格,右下半格。现在同桌之间,一人说名称,一人指一指,看能不能准确找到这四个半格。
(课件呈现田字格,分别标出四个半格的名称)
【设计意图】
以讲故事和儿歌方式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幼小衔接,符合儿童学习心理。
培养习惯,指导书写
1.以儿歌形式呈现各方面习惯培养要求。(呈现自编的写字姿势歌、握笔歌、汉字书写歌)
2.以“看描写比练”为要求,引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汉字“一、二、三、上”。
3.以“正确、端正、整洁”为三星标准评价。
活动一:
◆师:孩子们,请你仔细看动画,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大胆想一想你觉得“一”字也是笔画横,它像什么呀?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我觉得两头粗中间细像个大骨头。我觉得“一”字稍微向上翘,像放在肩膀上的扁担,前面低一点,后面高一点。)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致,看到了笔画横的特点,奖励一颗观察星。
◆老师指导演示——体会书写美
师:神奇动画又要出现了,睁大眼睛这次请你看仔细,汉字“一”是怎么写的呀?(看笔顺)(预设:从左向右,左低右高)
师:这就是汉字“一”的“笔顺”,跟老师一起伸出小手书空吧。
口诀——“轻起笔,斜用力,顿笔、回笔要牢记。”
◆师:请帮汉字宝宝“一”来看一看,它住在田字格家里的什么位置呢?(预设:它写在田字格中间)
◆师:请你还要注意,“一”字宝宝在竖中线左右两边,长度是一样的。
◆仿照学习“一”字的方法,学习“二、三”
活动二: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竖”,再通过动态展示强调运笔方法与方向,最后说说占格位置。
◆学写生字“上”(写字小老师讲解)
一看结构:独体字
二看笔顺:3画(动态呈现)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三看关键笔画: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下横要长一些。
◆学生书写后,教师及时反馈并开展自评与互评。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键笔画。在观察时,培养写字小老师进行指导,汉字字形更容易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多种形式读文,认形正音
1.全班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过程中尤其关注“三四上”的读音,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同桌两名同学一人一句顺序读。
3.一个小组内的同学“开火车读”。
4.两个小组交替读——四个小组同学随机读——全班打乱读。
节奏朗读,积累语言
1.师:孩子们,儿歌我们已经会读了,可是几个汉字宝宝走丢了,谁来帮帮它们?(课件出示学习单)
此时可采取“趣味游戏牌”的方式,将缺失的`生字字卡作为游戏牌,同桌互补依次出牌。
2.师:生字宝宝都回来了,让我们通过拍手的方式,利用这首节奏欢快的儿歌一起来欢迎他们吧。(师示范拍手读儿歌,学生模仿,继而学生拍手接力,重复拍手诵读)
3.会背的同学可以把书扣在桌子上,拍手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首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把生字宝宝看作富有生命的群体,借助齐声拍手的形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热情,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4.补充积累
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藏在下面的词语里了,你还能找到它们吗?谁来读一读,找一找?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不三不四 五光十色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
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
一二三()(),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日月照今古。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出示阿拉伯数字的1~5,与汉字的一至五进行对照,还可以出示画着不同数量(少于5)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
3、 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
1、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2、讲解笔画横。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
3、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
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
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
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近五行属什么的,近的五行属什么
说到近五行属什么的,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近五行属什么的,另外,还有人想问五行属性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各代表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近的五行属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五行属什么的近字五行属什么,请指点呈五行属什么。
近拼音:jin (姓氏) 繁体:近 笔画:11 五行属性:木 吉凶:吉政属于五行属什么。
近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同本义 [approach;be close to;draw near]
近,附也。–《说文》
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一天哪个时辰属土。
小大近丧。–《诗·大雅·荡》岩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稍出近之。–唐·柳宗元《三戒》
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各代表什么近出前后。
时敌军已近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逼近(靠近;接近);挨近;近傍(接近;靠近);近晚(傍晚);近火(靠近火)
引申追求,希求 [seek]苏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又如:近名(追求名誉);近利(逐利)五行相克表。
逼近 [press on towards]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易·系辞下》。韩康伯注:“位逼于君,故多惧也。”
得宠 [find favor with sb.]
襄子必近幸子。–《战国策·赵策》
有七孺子皆近。–《战国策·齐策》
虽有贵戚近习。–《礼记·月令》
又如:近上(接近上司);近上的(接近上层的;等级高的);近珰(皇帝宠信的太监);近爱(帝王所亲近宠爱)
近五行属什么的:近五行属什么的
位于边缘;濒于 [verge on]。如:已近老年;近天(天边,极远之处);近正(接近正确;接近标准);近边(接近边疆)
知晓 [know]
慈亲不能传于子,忠臣不能入于君,唯有其材者为近之。–《吕氏春秋》
近
指时间或空间的距离短 [near]
无有远近幽深。–《易·系辞》宝属于五行属什么。
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月份与五行。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而日中时近也。
远者小而近者大。与五行属什么。
近者热而远者凉。
又如:四近(周围附近的地方);邻近(位置 挨近;附近);近宅(附近左右的住宅);近局(近邻,邻居);近火先焦(比喻无辜的人因最接近祸源而首先遭殃)
最近 [recent]平五行属什么。
近纪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又如:新近(不久以前);近目(近日;目前);近夜(傍晚);近忧(近虞。目前的忧虑)
亲近 [intimate;closely related]哲属于五行属什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又如:近宾(亲近的宾客;有亲密关系的宾客);近侍(亲近);近属(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近党(关系密切的亲族)五行属土的时辰。
浅近,容易理解,容易明白的 [easy to understand]淑在五行中属什么。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又如:近识(识见浅陋);近器(才识浅陋平庸的人);近鄙(鄙薄);近浅(浅陋,平庸);近俗(浅近通俗);近事(浅鄙之事)五行属水的时辰。
近
将近;差不多 [be ;be close to]五行属土的字。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官盛则近谀。–唐·韩愈《师说》
以上就是与近的五行属什么相关的内容,是关于近五行属什么的的分享。看完近五行属什么的后,希望这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图表是什么样?
五行相生(五材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隐暖生火火生土:焚木生土土生金:聚石生金金生水:销锻生水水生木:温润生木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 3.这是一首古时候的童谣,板书课题《金木水火土》,谁能读读课题?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红星。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小组讨论,小老师教读。 三、结合图画认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通过出示数手指和变换手势理解一至五的含义。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木水火土”。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组词。 金:金牌 黄金等。 木:木头 木工等。 水:河水 水杯等。 火:大火 火灾等。 土:土地 泥土等。 5.朗读感悟。 (1)师带领读前两句韵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结合图画认识“上下”。 1.出示图片,理解“上下”的含义。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2.出示图片,理解“日月、古今”的含义。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找朋友游戏。 将汉字、图画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表示具体的数字或做动作表示,看谁做得又准又快。 六、布置作业。 1.读生字。 2.读词语。 一心一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 上山山上下山山下上车车上下车 车下 3.朗读课文。 4.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闯关激趣,巩固识字。 1.第一关:我会读。 课件出示课文生字。 (1)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摘苹果读等。 (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字组词造句。 (3)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第二关,我会背。 (1)引导学生读童谣。 (2)指名2-3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童谣。 (3)比赛背诵童谣。 二、学写笔画“一”,练写生字“一、二、三、上”。 1.“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 教师课件出示“上”的字理教学。 “上”字是指事字。字形由原两横构成,下面较长的一横是地平线,上面较短的一横是指事符号。为了避免与等长的两横的“二”字相混,字形后来逐渐有所变化。 理解“上和下”是一对反义词。 2.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讲解笔画“一”。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4.学写汉字“一、二、三、上”。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引导学生写完生字再口头组词。 (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 (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 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完成基础训练。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 3.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4.打开基础训练-《金木水火土》,一起来闯关吧! 四、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上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意图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揭示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开拓多种识字的渠道,鼓励学生借助做动作想象、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生活中识字以及换一换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识记。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 重点读准平舌音的读音,例如:“三”、“四”可以在语境中正音。 读准翘舌音的读音,例如“上”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来识记。 字形方面: 独体字的字形识记,例如“一、二、三”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思维,利用“动动手指”的方法识记;“四”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五”可以采用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识记;“上”和“下”借助直观图片在形象记忆过程中对汉字进行区分识记。 字义方面: 重点是对“上下”两个方位的区分,通过“放卡片”的游戏活动来了解字义。 (2)写字 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执笔写字,执笔方法的掌握是难点,需要一对一地关注、纠正。同时借助朗朗上口小儿歌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书写”的5步写字习惯。本课4个生字,重点写好“横和竖”,例如“一二三上”都有横,但是长短不一,写法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好不同的横。本课新笔画竖,例如“上”,通过动态展示强调运笔的方向。 2.朗读积累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金木水火土》渗透了中华汉字文化,体现了汉字规律。可以借助做动作调动想象、换一换、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在生活中识字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趣味识记。 ②语言特点分析 本课是一首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拍手读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课后习题分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认识田字格 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讲故事和儿歌方式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认识田字格。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巧导入 1.导言:聪明的耳朵仔细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 2.交流:请问你听清楚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小朋友们诵读的韵文儿歌,好不好? 教师范读,随文正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指名朗读,随文正音。 过渡:同学们把儿歌读得基本正确了,下面让我们再来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认一认。 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行,随文游戏识记。 你能用小手指表示第一句吗?伸出小手,动一动,边伸手指边跟着卡片数数。(大声朗读并识记一至五生字卡片) (1)你怎样又快又准记住这五个字呢?(预设:一二三就像我们的手指) (2)你觉得“四”“五”像什么,怎么记?(预设:把“田”里面的十换成儿,就变成了“四”。“五”和“王”特别像,“王”加一小竖就是“五”。孩子也可以编儿歌记忆。) 过渡:你们说的都很好,其实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呢。看,在这些生活场景中,你能找出“五”字吗?(课件出示图片) (3)把这五个数字再读一遍。 2.学习第二行:随文看图识字。 (1)指名读一读,请你记住这几个字。 (2)两人互读。 (3)举行“看图猜字”的小游戏,如果猜到了它们所代表汉字宝宝就大声抢答出来。(课件出示图片) 小结:“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这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它们息息相关。 3.学习第三行:反义词识字。重点区分“上”、“下”。 (1)结合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出示汉字“上”、“下”,读一读,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反着的“上”的横在下,“下”的横在上;他们是反义词)知道为什么吗?猜一猜。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上”的横就像草地一样,树枝、树叶都在地上生长。 预设2:“下”的横就像土地,划分出的树根长在地底下,往下生长。 (2)课堂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小手指上,小手指下; 请小朋友们把“上”字放在语文书上面,把“下”字放在文具盒下面等等。 (3)师生对读:天地——分上下 4.学习第四行:对韵中识记。 (1)齐读:日指的什么? “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那么“日”对——(生齐)“月”,“古”对——(生齐)“今”。 【设计意图】 韵文内容简单,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了解,通过借助图片、象形猜字、语境识字、对韵歌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元化方式,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在直观形象的游戏里,激发学生认读兴趣,其间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夯实识记生字目的,最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促进对课文熟读成诵。 倾听故事,认识田字格 过渡:汉字宝宝也有家,你们知道他们住在哪里吗?他们的家就是“田字格”。(出示课件,课件中呈现田字格中的“上”,不是米字格) 1.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故事呢:从前,每个汉字宝宝都拥有这样一亩田,四条边框就是警戒线,无论汉字宝宝笔画多、少,长得胖、瘦,还是简单、复杂,都不能触碰或者超出四条边框线哦,那样太危险了。汉字宝宝们都很听话、守纪律,只要出现就必定站在田字格的“中央”,留出四边空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有空隙。) 2.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被“横中线”“竖中线”划分出的四个小格,分别是左上半格,左下半格;右上半格,右下半格。现在同桌之间,一人说名称,一人指一指,看能不能准确找到这四个半格。 (课件呈现田字格,分别标出四个半格的名称) 【设计意图】 以讲故事和儿歌方式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幼小衔接,符合儿童学习心理。 培养习惯,指导书写 1.以儿歌形式呈现各方面习惯培养要求。(呈现自编的写字姿势歌、握笔歌、汉字书写歌) 2.以“看描写比练”为要求,引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汉字“一、二、三、上”。 3.以“正确、端正、整洁”为三星标准评价。 活动一: ◆师:孩子们,请你仔细看动画,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大胆想一想你觉得“一”字也是笔画横,它像什么呀?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我觉得两头粗中间细像个大骨头。我觉得“一”字稍微向上翘,像放在肩膀上的扁担,前面低一点,后面高一点。)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致,看到了笔画横的特点,奖励一颗观察星。 ◆老师指导演示——体会书写美 师:神奇动画又要出现了,睁大眼睛这次请你看仔细,汉字“一”是怎么写的呀?(看笔顺)(预设:从左向右,左低右高) 师:这就是汉字“一”的“笔顺”,跟老师一起伸出小手书空吧。 口诀——“轻起笔,斜用力,顿笔、回笔要牢记。” ◆师:请帮汉字宝宝“一”来看一看,它住在田字格家里的什么位置呢?(预设:它写在田字格中间) ◆师:请你还要注意,“一”字宝宝在竖中线左右两边,长度是一样的。 ◆仿照学习“一”字的方法,学习“二、三” 活动二: ◆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竖”,再通过动态展示强调运笔方法与方向,最后说说占格位置。 ◆学写生字“上”(写字小老师讲解) 一看结构:独体字 二看笔顺:3画(动态呈现)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三看关键笔画: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下横要长一些。 ◆学生书写后,教师及时反馈并开展自评与互评。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键笔画。在观察时,培养写字小老师进行指导,汉字字形更容易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多种形式读文,认形正音 1.全班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过程中尤其关注“三四上”的读音,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同桌两名同学一人一句顺序读。 3.一个小组内的同学“开火车读”。 4.两个小组交替读——四个小组同学随机读——全班打乱读。 节奏朗读,积累语言 1.师:孩子们,儿歌我们已经会读了,可是几个汉字宝宝走丢了,谁来帮帮它们?(课件出示学习单) 此时可采取“趣味游戏牌”的方式,将缺失的`生字字卡作为游戏牌,同桌互补依次出牌。 2.师:生字宝宝都回来了,让我们通过拍手的方式,利用这首节奏欢快的儿歌一起来欢迎他们吧。(师示范拍手读儿歌,学生模仿,继而学生拍手接力,重复拍手诵读) 3.会背的同学可以把书扣在桌子上,拍手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首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把生字宝宝看作富有生命的群体,借助齐声拍手的形式,调动孩子们参与热情,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4.补充积累 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藏在下面的词语里了,你还能找到它们吗?谁来读一读,找一找?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不三不四 五光十色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 一年级语文《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 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 一二三()(),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日月照今古。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出示阿拉伯数字的1~5,与汉字的一至五进行对照,还可以出示画着不同数量(少于5)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 3、 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 1、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2、讲解笔画横。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 3、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 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 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 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08年奥运会标志是谁设计的?
2008奥运会徽“中国印”核心设计者:张武、郭春宁、毛诚
金木水火土课文带拼音,《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提起金木水火土课文带拼音,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甲骨文里怎样写金木水火土,另外,还有人想问金木水火土拼音带声调,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课《识字2金木水火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