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当位与不当位,易经里的当位是什么意思

易经两大规律

《易经》两大终极法则:高维度生存易道的根本,是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分布与变化,就这两点来说,六十四卦中有两组卦特别耐人寻味,有着阴阳上的绝对对称与均衡,性质却又截然相反,由此揭示出两大易道根本法则。这便是否、泰和既济、未济,以及对冲法则和归正法则。易道对冲法则:高一维度的自处与他处可以看到,否与泰是三阴和三阳的组合,相对而立。所谓否极泰来,否是凶卦,泰是吉卦。乾为天坤为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本是合理应当,却为何凶?因为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降的,此卦的阴阳二气上面的上升下面的下降,就不会发生交感,是分裂的趋势。《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生之谓易,阴阳交感才能生发繁荣、生生不息。泰卦看似天地乾坤颠倒,阴阳二气却正能交感,是和合的趋势,所谓天地交泰,正是大吉。这种解释很平常,不平常的是其中遵循的法则,与《道德经》不谋而合。《道德经》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论道,此句直指本源,所说的正是否泰两卦所揭示的,可称之为对冲法则。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对冲才能和,是为冲和。这是和合的唯一通道。对冲,要对还要冲。否卦有对无冲,故不吉;泰卦既对且冲,故成和。天地之道,就动的一面说是冲和,就静的一面说就是中和。《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行冲和。所以孔子说“和而不同”,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这说的是一种宽容的修养,其实说的是天道——不同才有阴阳,有阴阳才有对冲,有对冲才有和合,有和合才有广大繁华。世间一切真修养,背后都是基于大道的,只看你看不看得到,一切德性皆是智慧。世间的鱼龙混杂,遍观就是悟道,包容就是修道,接受就是得道。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强大到没有对手的人,必在刚愎自大中走向膨胀和灭亡;一家没有竞争的企业,必会走向放任和解体。这背后,也是对冲法则在发生作用。如同否卦的阴阳不交,自身与外在走向分裂,分裂到最后就只能是自身的解体。反而是强力的竞争,能使双方不断走向强大。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不惧怕和排斥竞争,还会主动去寻找竞争,找到自己立于世间的参照物,不论这参照物在古今中外还是真实假设。有参照物,才能真正知道自己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进而明晰自己的方向。他处如此,自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内心存在诸多矛盾的两面,也需要阴阳交冲以实现和。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处理好内心的矛盾?因为他们总是在排斥一面而迎合另一面,于是制造着分裂不交。而这些矛盾,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那就是你的真实,处理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肯直面和接受这种真实。而一旦你直面和接受,内心所有的矛盾就会自然向着冲和运行,和合自己就会发生。拒迎遵循的是心的本能,面受打开的则是心的超能。本能是局内自迷,陷入越想解决越不得解决的恶性循环;超能是局外超脱,不分辨而自能明了,不解决而自得破解。佛家内观法门的真谛,也在这里。真相就是如此,而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点。易道归正法则:成长的深层真相和真实路径可以看到,既济和未济是阴阳的相间列布、交融一体,实现了充分的冲和,完成了彻底的均衡,形成了最高的和合。这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表示已完成和已圆满,未济表示未完成和再出发。两卦的元素构成和分布规律完全一致,位置却完全相反,便是造成这种不同意义的根本原因。阴阳和时位是易道的两大根本要素,如果说否泰的对冲法则集中展现了阴阳之运作,那么既济和未济就集中展现了时位之作用。易经中有两个重要观念,“当时”和“当位”,当时就是当其时,当位就是当其位,也就是阴阳二气处于正确的时机和位置。六爻的序列,初三五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奇为阳,偶为阴,三个奇数就是阳时和阳位,三个偶数就是阴时和阴位。阳在阳时阳位、阴在阴时阴位就是当时当位,反之就是不当时不当位。一卦当时当位的程度越高,就越趋于圆满沉静,反之就越趋向缺失变动。而既济正是完全当时当位的一卦,未济正是完全不当时不当位的一卦,所以才一个是大静之终、一个大动之始。当时当位是正位,不当时不当位是错位。从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看,未济是发展的开始,既济是发展的结束,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正是从错位走向正位,这就是归正法则。表面上看,这是告诉我们正确时机和正确位置的重要性,背后却暗藏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内核——只有能完整走完这个历程,才谈得上归正,而万事万物包括人,中途夭折和毁灭的多得是,是什么决定了能不能完整地走下来?这就要回到既济未济的阴阳均衡和合上来。六十四卦最开始两卦是乾坤,乾卦六爻纯阳,坤卦六爻纯阴,纯阳为自强不息的健行,纯阴为厚德载物的德性。那么既济和未济就是健行与德性的均衡和合,因为这种均衡和合,未济才能在全盘错位的情形下也能起步并走下去,既有力量也有支撑。时位最具意义的节点就是始与终,因为这是来处和归处,最为关系本源。六十四卦的最初两卦和最后两卦于是遥相呼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伟大寓言。何为德性?广义说就是内力。之于人不仅是修养品格,对于能力还是深厚的积累,对于智力还是深刻的思想。所以孔子说人有三大危及自身甚至累及他人的错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说到底,就是内力不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内力与外力的失衡,存在“反噬效应”,即内力如果与外力不相配,那么不足与差距的部分,将反过来吞噬自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比如那些投机者。无力守住的得到,会让你遭受更多、更深的失去。绝对不可忽视内力的修炼、缺失内力的修为,才能既走得动,又走得稳、走得远,这就是那个前提内核,和最有价值的启示。易道循环往复,六十四卦周流不息,这循环周流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完整完成一圈阶段后状态升级,进入更具高度和气象的新阶段,像立体的涟漪一样圈圈扩大,这就是成长的真义。而这一切,都始于未济、终于既济、基于内力。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不清楚当时和当位这个目标,究竟指的什么?说白了,就是那个让你身心得以安顿和安稳的时刻和位置,融合了现实和心理,这个时刻是你豁然的机缘,这个位置于你是最安适。内力则是境界涵养,越深则受现实的限制越小,直至禅宗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心安处是吾乡”。易道是物道,也是心道。有学者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源于读易,道理就在这里。对冲法则是分道和动道,阴阳截然两立为分,对冲和合为动。归正法则是合道和静道,阴阳完全交融为合,本于德趋于圆为静。分合动静,万物其中。无论对冲法则还是归正法则,都是基于均衡法则。均衡本身即道,道家庄子的“天钧两行”,佛家中观的不落一边,儒家中庸的中正平和,皆本于阴阳之均衡和合。人之大智,皆合天规。

变卦怎么看?

问题一:周易的变卦怎么弄 复卦,为《地雷复》 。因为没有动爻,没有变卦,只有互卦《坤为地>举例说明一下 主变卦 雷风恒(震宫) 之 泽风大过(震宫) ━ ━ 妻财戌土 应 ━ ━ 妻财未土 ━ ━×官鬼申金 ━━━ 官鬼酉金 伐 ━━━ 子孙午火 ━━━ 父母亥水 世 ━━━ 官鬼酉金 世 ━━━ 官鬼酉金 兄弟寅木 ━━━ 父母亥水 ━━━ 父母亥水 ━ ━ 妻财丑土 ━ ━ 妻财丑土 应 在卦象中 ━ ━ 为阴用六代表 ━━━ 为阳用九代表 本卦六五动,上卦震为动卦。 动则生变。变为兑卦,为用,下卦为巽卦 。为体‘。动爻和变爻为所求之事。其次看世应,然后用五行六亲看整个卦象,自然明白其余 lven 说的很明白了 问题二:本卦、变卦怎么看?应、世是什么意思? 这个题目太难,或认为可分为人、事(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因果)、物(除人和物以外的所有生命和非生命)三类(自我理解)。 1、论人:本卦为已,变卦为他(或因果)。以六爻配六亲,用神为取用神之用。世为自已,应为他人(或已之因果)。用神为所测之事。定测因果期,以世爻用神为主,测生克冲应。 2、论事:本卦为应、变卦为果。世为因、应为果,需取用神。克世克用凶、三合喜,原神用神入局吉,忌神仇神入局凶。 3、论事:本卦为事、变卦为果,世爻用神宜生不宜克,生者吉、克者凶。 还需判定旬空应期、逢合应期、逢冲应期、三刑应期、生世用应期、克世用应期,从而判定生克大应期,其中也有此许变数,如用神受克应不生世,对于行人来说却是好事。 以上供参考。 问题三:变卦是怎么看的? 64个卦,两两一组,非覆即变,上下颠倒是覆卦。六爻皆变就是变卦。 问题四:易经本卦和变卦怎么判断,应该看本卦还是看变卦,这是现在未来关系,还是别的意思,请指点 并非只看中间一爻的辞,都看. 只要给你所求之事有关的爻都得看辞 有动爻的本变卦都看 问题五:南怀瑾 卜卦的变卦 怎么看? 不赞同 问题六:解卦是看主卦还是变卦 这个分好几种情况 一个变爻 本卦变爻爻辞 两个变爻 本卦变爻在下的爻辞,如三爻和四爻都变了,就看三爻的爻辞 三个变爻 如果初爻不变看本卦的三个爻辞,如果初爻变动看变卦的爻辞。 四个变爻 变卦 不变在上的爻辞,如果初爻和二爻不变就看变卦二爻的爻辞。 五个变爻 变卦不变的爻辞 六个都变 看变卦的整体系辞 六个都不变 看本卦的整体系辞 问题七:请问六爻的变卦是怎么回事?求解!! 一、变卦是主卦发生事件的指示。比如某人测婚姻,有时候,我们不仅仅看变爻,还要看变卦,比如变卦六冲,即使主卦中的信息再好,也易散,我们常听人说,某人谈好的事,变卦了,就是说的这个卦,所以变卦的指示性非常重要。全部标出后,能较易找到这个规律。 二、变卦的世应爻可以提取信息象。变卦中的世应爻,有时是主卦世应内容的延续和改变。我们在断事时,一般不会去理会变卦的世应,主要是主卦就能承担了吉凶的责任,变卦中的世应看与不看都没关系,但是,变卦中的信息有时对主卦的信息会有引导作用。也是要参看的。 三、变卦可以看另外一个人的信息。当同时有两人来求测,懒得起别的卦,则可以用同一卦的变卦来断另一个人,取的是主卦为前边的人,变卦则就是后边的人了。 我是风水师,随时答疑解惑,望采纳! 问题八:求教,主卦和变卦都说的是什么呢 不明白你的题目 八卦的话,一般主卦为事之始,互卦为事之中,变卦为事之终 问题九:易经变卦 不知道你说的“变卦”是“算卦”还是出现老阳或老阴如何变,我把用易经算卦的全过程都写下来。 【工具: 3个硬币,一只笔,一张纸,一本白话版《易经》】 NO.1《易经》算卦是咋回事? 没算过卦,您总看过八卦图吧?八卦图也没看过,那就只能请您将就着去看看韩国的国旗了。八卦图中心,是黑白相绕的两条鱼,鱼外面围绕着长长短短许多横线。 这些横线组成的图,叫卦象,那些横线本身,叫“爻”:(音姚)。 一条长直线“一”叫阳爻,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是由六条横线,由下到上叠成的,这些卦象都有相应的卦名。 《易经》呢,相当于一本字典,内容就是对这六十四卦挨个进行解释,解释每个卦的叫卦词;对组成每个卦的线条“爻”也挨个进行了解释,这部分内容叫爻词。卦词啊、爻词啊,我们都不是神童肯定记不住,随身带本《易经》就行了,而且也很酷,不过要记得带本白话版的。 算卦,基本上就是个查字典,首先你得知道你要查哪个字,然后再弄明白那个字是什么意思。算卦的程序,简单说是这样子的: 首先,麻烦你丢一阵子硬币,再把你丢硬币的结果记下来,这个记录就会对应易经中的某个卦象某个“爻”。接着,像查字典一样从《易经》中查出这个卦、这个“爻”的意思来。 最后,如果你能把这些卦词、爻词的意思弄明白,恭喜了,你已经达到了本文预期目标――会DIY算卦了。至于灵不灵,那就要看周文王他老人家的心情和兄弟你自己的悟性了。 NO.2卦怎么个算法? “丢硬币”这个过程,专业点的说法叫做“起卦”,起卦的方法五花八门,大仙们各有各的玩法,本文向你推荐的“硬币算卦法”,最为简单,方便易学。 OK,一切准备就绪,兄弟们就可以开始了: 1.打开钱包,拿出硬币三枚。硬币用文字标了币值的那一面,是正面;国徽或者花卉等图案的一面,是背面。 2.找一安静房间老老实实坐下来,态度端正地先净手焚香。 3.把三枚硬币用两手合握在手心里,要算什么你一定要想清楚!然后将意念高度集中,默想,使劲默想。 4.接下来手开始摇,摇几下后把硬币往地上一丢。猜猜硬币丢出来的结果有几种可能?对了,只有四种:三个都是正面,三个都是背面,二个正面一个背面,一个正面二个背面。 5.把结果记下来,以背面,也就是国徽、花卉等图案那一面出现的情况为标准。 如果摇出一个背面●○○奇数嘛,为阳,记作阳爻一。 如果摇出三个背面●●●也是奇数也是阳,但这个数大了点,特殊点,叫老阳,记录的时候要在阳爻的后面打个叉:“―X”。 如果摇出两个背面●●○偶数,自然为阴,记作阴爻“--”。 如果摇出零个背面○○○算是偶数吧,为阴,也比较特殊,叫老阴,记录的时候要在阴爻的后面打个叉:“--X”。 要注意那些后面打叉的老阳和老阴,那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变爻,记住,变爻!!! 每次摇下来,会摇出来多少变爻是不一定的,为啥叫变爻呢?因为物极必反,老阳会变为“--”(阴);老阴要会变为―(阳),记住这个变化之道,《易经》的精髓所在。 6.一鼓作气连摇六次,把六次摇出来的结果用上面的记法记录在纸上,顺序是从下往上!从下往上记!!!第一次摇出的结果叫做初爻,记录在最底下;第二次摇出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在初爻上面,依次类推一直记上去,直至把第六次记录完。恭喜你搞定了一卦!你再使点劲记住:这个卦叫做本卦,本来的卦、原来的卦的意思。 NO......>>

应与不应,当位与不当位

卦爻的上下卦中相对应的爻具有相互呼应的关系,所以被称为“应”。这就是说,下卦的初爻和上卦的四爻、下卦的二爻和上卦的五爻、下卦的三爻和上卦的上爻之间,存在一种同志联盟的关系。 和“比”一样,“应”也讲究阴阳相应,也就是相应的阴阳相异就是吉利,相应的阴阳相同就是不吉利。一般相应的情况都是两爻间阴阳相应,但也有一爻与数爻相应的情况。如比卦中除了五爻为阳之外,其余的都是阴,是五阴应一阳的情况,象征着四方的诸侯对王的臣服。 有应,指有阴阳相应的关系,是易的六十四卦结构分析用的术语 。别卦的主卦与客卦的相应的爻,如果是一阴一阳,这一对爻有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呵呵),否则不有应。 阴阳变化规律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有应是异性相吸,形成比较稳定的和谐状态。有应不一定对主方有利,是否有利要根据当位情况来定。 当位的爻是可能对主方有利的爻,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当位的爻是可能对主方不利的爻,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有应使得这些潜在因素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当位而有应,是对主方不利的因素。 那什么是当位与不当位? 比如既济卦,卦体自下而上是一到六幺,依阳阴之序间隔排列的全部当位,本卦红色的幺是当位幺,蓝色的是不当位的幺。 不有应的爻表示的是潜在因素,状态不稳定,关键在于主方如何处理 。主方应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变潜在因素为对主方有利的因素,避免对主方不利的情况发生。

六爻解卦中,为何有本卦、变卦?

本卦就是先起之卦,再看何爻变出之后的卦即为变卦

《周易》里面的“当位”“得中”“中正”是什么意思啊

当位,就是在位,任职。《易·需》:“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得中,就是得居中位。《易·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中正,指正道。《易·离》:“柔丽乎中正。” 高亨注:“象人有柔和之德,附丽于正道。”

易经入门:易经小过卦爻辞何解

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属于《周易》的“亢龙有悔”部分,乃论述为防止越界而为自己规定的控制自己行为规范之卦。 爻辞 初六 〖原文〗飞鸟以凶。 〖译文〗飞鸟经过空中,预兆着凶险。 〖解说〗第一爻是主卦的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3],阴,表示主方消极被动,比如说,防守、退却、不想冒险、不想探索或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只求保持现状,等等。鸟飞走了,主方太消极被动,没有积极地阻挡鸟,所以,这是凶险的。爻辞指明,消极被动是主方最严重的问题。 〖结构分析〗第一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不过与四阳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有可能让主方利益受到损失,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有应表明客方积极主动,正好可以利用主方消极被动的机会取得发展,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所以爻辞说“凶”。 六二 〖原文〗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译文〗错过了他的祖父,但遇着了他的祖母;没有赶上他的君主,还是遇到他的臣僚,虽有差迟,但非徒劳,无所怪罪。 〖解说〗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的素质,阴,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说,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由于素质不佳,主方尽力而为,“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主方不应当受到怪罪,“无咎”。“祖”(zǔ),父亲的上一辈:祖父。“妣”(bǐ),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先妣。 〖结构分析〗第二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然而与五阴不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素质不佳,促使主方寻求发展,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素质也不佳,主方不可能从客方获得利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由于这种潜在的有利因素存在,所以爻辞说“无咎”。 九三 〖原文〗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译文〗不要过分指责,但要防止他的错误发展,如果听任放纵,反而害了他,必遭凶险。 〖解说〗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阳,表示主方态度强硬。主方态度强硬应当适当,“弗过防之”是适当的。“从”是软弱的态度,“戕”是过分强硬的粗暴态度,都不对,都有凶险,“从或戕之,凶。”“戕”(qiāng),杀害:戕害。 〖结构分析〗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与六阴有应。当位表明主方态度强硬,有可能制约客方,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有应表明客方态度随和,可以接受主方制约,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然而,主方素质不佳,力量薄弱,强硬态度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所以爻辞说“凶”。 九四 〖原文〗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译文〗无所怪罪,没有过错,不要指责,但要防止发生错误;前去冒险,则必须立即加以警惕。无须乎卜问往后的吉凶。 〖解说〗第四爻是客卦的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阳,表示客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鸟比拟客方,鸟总想飞走,这不是主方所能决定的,主方不应当受到怪罪,“无咎”。鸟还没有飞走,主方可以去遇上它,设法阻挡它,“弗过遇之”。应当警惕,鸟一旦飞走了,再捕获就难了,“往厉必戒”。主方应当改变消极被动,不能永久不变,“勿用永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