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金木水火土的关系,金木水火土谁最厉害

五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心(属火)生脾(属土)生肺(属金)生肾(属水)生肝(属木)生心…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与五脏相对应)…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

请问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是怎么一回事?谢谢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的基础,中医的灵魂。它指导着中医的一切。现在新中医已不讲这个了,只讲化学成份,中国药典也是以化学成份去主导中药,实在是误导。为什么不以阴阳五行去主导西药呢?本人在十多年的中医临床中,发现阴阳五行的伟大,不能随便糟蹋。 追问: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西医讲究实证,中医讲究辨证。但是现在的中医却迁就西医探讨化学成分, 殊不知 如果单单探讨化学成分的话就根本上丧失了中医的宏观 整体性 把握的辨证施治的原则,也就失去的方子的平衡性作用,搞成了西医的实证医学去了。何况有些东西我们讲究的是配伍,要是按照化学成分分析的话很多是无法彻底解释清楚的。其实我们并不聪明,反而要用我们很有限的 化整为零 的分析方法去分析这个最全面精确的大自然的规律,把五行中的相生关系肤浅的认为是一种 组合关系 是多么的 愚昧 ,我深刻的认识到 国学 的伟大,认识到我国古代先贤们利用 自然规律 的聪明方法,确实比现在 高明 很多!!! 回答: 其实不H是医学, 阴阳五行 也应用到生活上,在子平算命术,风水术方面,我也有一定研究,运用阴阳五行的这些学术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人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问题。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素问》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畅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故水胜火。 精胜坚,故火胜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必然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地支与五行: 亥子------水 寅卯------木 巳午------火 申酉------金 丑辰未戌--土 方位\五行\四季\地支(分别相互对应) 东――――――南――――――中――――――西――――――北 木――――――火――――――土――――――金――――――水 春――――――夏―――――――――――――秋――――――冬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五行属性 与什么相生相克 40分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水比火多,就能灭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金虽然坚硬,但也能被精火融化) 刚胜柔, 故金胜木.(金比木头刚强) 专胜散, 故木胜土.(木为专,土为散,聚在一起胜过分散) 实胜虚, 故土胜水.(土为实,水为虚)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偿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五行四季衰旺 旺相休囚死就是五行在四季(十二个月)中衰旺情况,见下表: 季\态 旺 相 休 囚 死 春季 木 火 水 金 土 夏季 火 土 木 水 金 秋季 金 水 土 火 木 冬季 水 木 金 土 火 四季 土 金 火 木 水 辰、戌、丑、未月土旺金相其他皆为休囚(3月木、6月火、9月金、12月水有余气) 季\态 旺 相 休 囚 死 春季 木 火 水 金 土 夏季 火 土 木 水 金 秋季 金 水 土 火 木 冬季 水 木 金 土 火 四季 土 金 火 木 水 辰、戌、丑、未月土旺金相其他皆为休囚(3月木、6月火、9月金、12月水有余气) 五行归类系统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方向 东 南 中 西 北 时序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生化过程 生 长 化 收 藏 脏 肝 心 脾 肺 肾 腑 胆 小肠 胃 肠 膀胱 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志 怒 喜 思 忧 恐 色 青 赤 黄 白 黑 味 酸 苦 甘 辛 咸 音 角 征 宫 商 羽 声 呼 笑 歌 哭 呻 水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 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 根据客观规律来,还是蛮好记的 相克: 水灭火 火可以融化金(金属) 金(金属)可以砍断木(树木) 木可以从土中汲取营养 土克水(水来土掩)......>> 五行相生相克与中医中的理论相近吗? 答案肯定是的。 中医浮论就是基于此。。 心为火,肾为水,肝属木,脾为土,肺为金。 举两个例子:有时候人上火了,中医称为心火上炎。 中医说人的牙齿好坏有肾有关,肾主水主齿。 关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 楼上复制这一大堆估计楼主也看不了 因为不知道楼主了解多少,我就从最基础的开始分条说明,楼主自己选择从什么地方开始看 一什么是五行及中医的五行运用 1五行就是自然界的五种要素或特性。可能楼主得注意一点,其实是先有五行理论,然后才被中 医吸收应用。传统五行理论家认为,万物均具备五种特性(木火土金水),且均由五行所化 生。但要注意的是,木火土金水并不是指现实中的这五种事物,而是一种特性或要素,接下来 说一下这五种特性分别指什么。 木曰曲直,就是指一种生发,向上向外生长的特性 火曰炎上,指升发向上(注意与木区别) 土爰稼穑,指生长,运化,化生的特性 金曰从革,从革就是改变,具有肃杀等特性 水曰润下,指蕴藏,向下,寒冷等特性 2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资助,相互促进作用。 相克:指五行间相互制约作用。 我传了一张五行生克图,你可以看看。 二 关于你说的中医五行生克是怎么理解。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是五行平和的,五行中既有相互促进的也有相互制约的这样就使人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人体是怎样通过五行生克实现这个的呢? 1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下,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是既有克它的也有生它的,或者说既有克我的也有我克的,既有生我的也有我生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彼此势均力敌,就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轻微异常(这应该就是你问的问题了) 人体在轻微异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五行的生克自动调整过来贰比如有时我们有点轻微感冒睡一觉发现好了,就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那么到底是怎样调整的呢? 举个例子.如果木过强,就会导致过分克土,从而使土变弱,土变弱对水的克制减小使使水变强,水变强对对火的克制增加使火变弱,火变弱使对金的克制减小使金变强.最后因为金克木,从而使得金对原本变强的木得克制增加,从而达到使木回复常态的目的.其它同理. 3严重异常 严重异常还说吗,吃药呗 中医五行的五行的基本规律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关系见下图: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动态平衡。而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也呈现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五行系统结构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主要在于其本身客观存在着两种自行调节机制和途径。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制化调节;一种则是在反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首先,从五行的整体作用可以明显看出,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所以才能保证制化关系的正常。即是说,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从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从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从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水能克火,火能生土......>>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可信吗 数千年来,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走出了无数的继承和发扬的大医家,创立了无数宝贵中医学著作,一直指导着现代中医临床各个领域。 很难理解中医里的相生相克关系?五行究竟是怎么去理解它?有谁能说说!感谢大家帮帮我,我是个中医爱好者 这不是三言两语甚至三天两夜所能述说得清楚理解得透彻的。 建议先行学习中国古典哲学,搞清阴阳对立统一以及五行生克变化之理。 然后才可能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问题。 如果觉得中国古典哲学也不好懂,则建议先精读毛主席的《矛盾论》以及现代哲学常识。 如何破解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金 破解十二生肖相克?不是太明白...感觉应该是婚姻问题吧...不要太相信这些了... 一般人短期相处,都会有种种不可调合的矛盾、冲突,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如此。婚姻是终生的大事,如有不可调合的矛盾,更为父母及亲人关切。旧时的婚姻又是据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各种不合更为多见,人们对婚姻的合顺与否,便谋求一种预知的办法。在古人天命的认识下,阴阳、术士等职业者便大钻空子,谎说是夫妇双方结婚或出生的日期不合,注定了婚姻的不合。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虽毫无道理,却盛行几千年,至今还有不少的人相信。 大约从汉代时就有这种,即的说法。传为汉代的古诗《焦仲卿妻》中,母亲为被赶回娘家的女儿另找好丈夫,夫家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正相应。这即选定吉日成婚。所谓吉,是日期的干支用字阴阳相合,共有六种:子与丑、亥与寅、戌与卯、酉与辰、申与巳、午与未。 但是,十个天干用字本身就属阳,十二个地支用字本身就属阴。因此,任何日子的干支用字本身就具备了阴与阳(即地支与天干)的相合,本无所谓不合,无所谓选择相合。把地支字分成阴阳的话,子、寅、辰、午、申、戌都属阳,丑、卯、巳、未、酉、亥都属阴。便应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相合。但这是许多人知道的,偏不这么说。为求骗人而神秘,创造者把正常的子、丑、寅、卯等顺序,改变成把子、丑放在中间,说子与丑相邻为合,亥与寅等五种左右位置对称也是相合,就是所谓的。情况如下图: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很显然,这纯是一种人为的组合搭配。地支用字内部并无阴或阳的区别,一个日子也仅有一个地支字,并没有阳的一层。可见所谓是阴阳相合,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与阴阳学说矛盾的。 说法,汉代已有,指好日子,直到《南齐书・礼志上》才给出一个解释:五行说十二辰为 。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日辰合也。所谓月建,简单说就是某月与十二支的某个字相配,而日辰也就是某日用十二支的某个字相配。也是没有阳的一层。实际上,所谓月建与日辰相配,只是指月与日合成明字,由此而附会成这个日子光明不暗。光明与吉祥相承应,从而说这是良辰吉日。 原来,这就是所谓吉日的道理与秘密,怪不得从来也没有人敢于打开窗子说亮话,把理由讲出来,也没有人来研究揭露。于是,千多年来,术士、阴阳之类用此骗人,而者反而出钱来请他们欺骗自己。 骗人的手段又是以凶多吉少来吓人,吉日只有六种,而凶日却有六冲、六害、三刑类型的许多种,解说与图解如下文。 十二地支、十二属相,都是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设计者便把它们排成一个圆形,取任何一个地支字,通过圆心与对面的地支字相连,这六组关系就是所谓的 六冲凶日。换一个办法,不经圆心,从子与对面的对应的未(羊)相连,如此类推,把其他十个字组成对应关系,便就是所谓的&q......>>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很多人会在结婚前算一下自己的生辰八字,看与对方是否是良配,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着就不太懂了,因为这种配婚的方法从很早以前就流传下来的,那么以下是关于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1 1、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 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循环系统不好,则肝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循环系统不好,则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土能阻挡水运行。如果脾循环系统不好,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时肝(木)就会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4、拒纳关系 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五脏之间依次类推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可用水土流失现象作比喻。如有些地方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同样,如果肝不纳肾,肾的循环系统就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郁气滞引起的肾病等. 水不纳金,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以伤金器。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 金不纳土,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如果肺不纳脾,脾的运化功能则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 土不纳火,北方生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湿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待湿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克纳火”了。脾胃不好的人会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的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 火不纳木,木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5、反侮关系 前面讲了五行相克,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反克现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伤木。一般情况下木不能伤金,但是木燃烧时也可以伤害金。肝火过旺时可伤肺金,这叫“木火刑金”。 金反克火,火能伤金。一般情况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时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炉,只要把进气口的铁门关上,把铁烟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长期不好,可导致心脏衰竭。 火反克水,水能灭火。一般情况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于水也可把水烧干。心脏长期不好也可伤肾,致肾水枯竭。 水反克土,土能制水。一般情况下水不克土,但是水大了也可冲破土堤。肾长期不好,也可伤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 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层过厚也可把树种压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长期不好可伤肝胆。 纵观上述相生、相克、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可以看出,人体五脏各种关系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变化的,一定要辩证施治、以简制繁。辩证的方法是:抓一个中心,观察四方面。自然的五行平衡会风调雨顺 人体的五脏平衡会身心健.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2 一、五行金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行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五行缺金之人应多注意气虚,咳嗽,皮肤干燥,骨节疼痛,大肠泄痢便血,并常有呼吸不畅,常受感冒之患,如果严重的话,有得肺病的可能。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秋天可多食用白色食物养肺。 二、五行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行木对应肝胆,五行缺木之人多有头晕,目眩,气血不调,两鬓消疏而发稀,神经痛的现象,如果严重的话,多有肝胆疾病,腿足损伤等。 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13:00—17:00)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三、五行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行水对应肾脏,五行缺水之人易患肾脏炎,脑溢血,近视,泌尿系统之疾病。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可在冬天多食用黑色食物。调节不良情绪,此外,在肾脏最弱的时间(23:00—1:00)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四、五行火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火对应心,心主血脉。五行缺火之人,易患心脏病,败血病,关节炎,脚气,眼疾等疾病,年纪轻或正值壮年,主肠胃不好。有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甚至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养心了。夏天可适当喝胡萝卜汁缓解疲劳。如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此时心力最强;心脏先天较弱者宜早睡。 五、五行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五行土对应脾胃,五行缺土的人时有面黄,减食,不喜动作的现象,并常有浮肿,脚气,口臭,齿痛的毛病,如果严重一点的话,有患消化系统,皮肤病的可能。 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关系3 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的'关系 古代春秋《黄帝内经》中记载阴阳五行分为它分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古人对自然界无数次的观察、而产生的自发的辩证。 阴阳学说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应用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可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 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胸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皮肤为阳、筋骨为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 五行学说与人体: 自然界的五行与人体的五行: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五行学说把自然界及人体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自己所属的五腑、五体、五官等,从而把自然界及机体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以及中国养生保健学说的以五行五脏为中心的体系,体现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是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后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引申后为温热、升腾。“土爰稼穑”,引申后为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引申后为肃降、变革、收敛、清洁。 “水曰润下”,引申后为滋润、向下、寒凉。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不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的抽象概括。 在了解了自然界、五行与人体的关系之后,可以预先就分析出身体可能发生的疾病;也可以根据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随时注意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病先调,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延年益寿,这就是我国阴阳五行传统养生保健的独到之处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阴阳、五行的学说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医是中国源于流传的的千年医学体系,阴阳五行也渗透到中医的理论中,下面来分享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1 阴阳五行与中医分类 第一、用阴阳表示脏腑,组织,部位的属性。如以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背为阳,腹为阴等。 第二、用阴阳阐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生理功能,如阴血主要为濡润和滋养组织,阳气主要为温养和固卫肢体;肾阴与肾阳有相互依存关系等,称为阴阳互根或阴阳资生。 病理变化如阴邪内盛或阳气虚衰都可表现寒症,阳邪盛实或阴液耗伤都可以表现热症,寒症与热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称为阴阳转化。 第三、用阴阳指导诊断和治疗。诊断如在表,里,寒,热,虚,实症侯中,区别阴症和阳症。治疗如用补阴的方法以制阳热,用温阳的方法以消阴寒,称为阴阳制约等。 第四、用阴阳区别药物的性能,如把温性热性药或有辛甘发散作用的称为阳,凉性寒性药或有酸苦涌(催吐)泄(泻下)的药物称为阴等。 阴阳五行与中医属性 1、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作用的事物,用木来代表,春季属木。 2、具有炎热、向上作用的事物,用火来代表,春夏属火。 3、具有长养、化育、稼穑作用的事物,用土来代表,长夏属土。 4、具有清静、肃杀、从革作用的事物,用金来代表,秋季属金。 5、具有润下、寒冷作用的事物,用水来代表,冬季属水。 中医学在指导临床治疗用药上,《素问》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与阴阳学说相关的是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 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相克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只有生与克相辅相济,相互作用,才能维持整体平衡。 在中医学中,五行配属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味等,用此来阐释其相互间生克制化的生理病理关系,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中医学理论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辨证施治的方法,诸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等等。 人体五脏的生克关系正常与否,可以从人的色、声、味、脉等体象得到表征和反映,中医大夫可以通过五行的推演归类分析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疾病。 五行虽然在阴阳结合中产生,但它不会互相产生对立,如果它们互相对立的话,不会产生结合的。而对立的是阴阳各自的另一半相互对立,如金克木,水克火。这说明:阳的一(上)端是火,另一(下)端是水,同样阴的一(右)端是金,另一(左)端是木。 这种阴阳结合后产生的一半一半的金木水火,也是经过本身的成住灭过程之后,变为另一种物质的,也就是说相生。对人体来说阴阳已结合成五行了,各种零部件都已按照五行的运行规律或相生相克的理来运行了。也就是说这个身体按照金木水火的循环过程当中保持运行了。 那么,土怎么就没有了呢?因为土在这个已结合的一体中,它不再显示土的属性,又当成了金木水火的连接点,完成相生相克的循环过程了。也可以说五行空间,其实就是四种(金木水火)物质构成的世界。 中医应该明确这个运行规律,不应该强调土的属性。另外在这个五行相生相克中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阴阳,虽然说身体有阴阳存在,但这种存在形式是五行之理的说法,一定要分清楚,不然话,很难处理治病治疗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问题。 实际上,阴阳结合后的五行,其实它就是让物质不灭的一个循环过程,也就是说灭就是另一个物质产生的过程,这就是宇宙的理。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2 阳五行的道理蕴含在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东方哲学的基础。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受到了它的指导,阴阳五行的理论自古就被巧妙的运用到医学的领域。 通过他们互相生克的辩证关系,来解释和认识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同时也用五行说来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在阴阳五行的理念中,天为阳,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地为阴,它长期处于安静的状态——地球本身的运动不为古人所觉。 因此,人的身体也会与之相对应,一些器官仿效着天的活动,通过不断运动传输着物质和能量。另一些器官则像大地一样,宽厚安静,储藏着人的`精气。 古代的医学家,将这些和天的功能类似的人的器官统称为六腑,归属于阳。将那些和地的功能类似的人的器官统称为五脏,归属于阴。阴阳就这样跟人的生理构造联系到一起。 古代医学家进而又用阴阳五行的原理分析人的器官,即心、肝、脾、肺、肾的运动规律。 人体的肝色青,如同草木郁郁葱葱的春之色彩,又如同人生机勃勃的少年时代,所以肝属木。 人的心色赤,是人体热能的源泉,如同万物繁茂的炎炎夏日,又如同人健壮有力,热情奔放的成年时代,所以心属火。 人的脾色黄,如同庄稼成熟,四处黄澄澄一片的长夏,又如同人事业有成,自强自立的壮年时代,所以脾属土。 人体的肺色白,如同一派萧瑟景象的秋天,又如同体弱色衰的老年时代,所以肺属金。 人体的肾色黑,如同昼短夜长,常为黑暗笼罩的冬日,又如同人生命垂垂欲绝的垂暮之年,所以肾属水。 在五行原理的影响下,人的生理机能和春、夏、长夏、秋、冬这五个时令巧妙配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 因此,在中医的理念里,人的身体和大自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绝非单一生物体,而是包含着自然之法,参照自然之法运行生息的“小宇宙”,是物质与精神紧密结合的生命体。 在很多人将中医定义为一种经验医学的时候,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贯彻让它走向了成熟,证明了中医辩证、哲学的色彩,也使中医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成熟学科。

中医:金,木,水,火,土,是什么意思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应全面领会五行的真正内涵。

中医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我在此整理了中医与五行的关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与五行的关系简介

木与肝

木多指植物,植物最大的特性就是生长、条达, 肝脏主要的特性为条达,疏泄气机 ,受人情绪的影响,情绪好肝脏舒畅,情绪暴躁肝气郁阻,故肝属木。

肝位于胁部,主要的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火与心

火最大的特性是温热上升、火苗上长,只要具有温热上升特性的都属火,心脏主管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保持人体体温的必要条件,故心属火。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土与脾

土最大的特性是生化、承载、收纳,意思是说:植物种在土里,从土里吸收一切营养,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万物之母。脾胃有消化吸收的作用,脾胃把食物的营养吸收进人体各个器官,二者的特性都是供应营养,故脾属土。

脾位于中焦,主要的功能是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共为后天之本”

金与肺

金泛指金属,古代多属兵器,兵器必须保持清洁锋利不能沾染一点尘土,肺为娇脏,非常娇贵不能受到一点影响,故肺属金。

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肺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

水与肾

水的特性是寒凉的,滋润下行,人体的体液都归属与肾,体液对人体有滋润的作用,体液下行入肾,故肾属水。

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前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大肠相表里。

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人分五脏,和于五行”,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之热以温脾)土生金(脾土的运化水谷精微以充肺)金生水(肺的清肃以助肾水的下行)水生木(肾水的滋润以养肝木)

相克关系:木克土(肝的疏泄以克制脾土的壅郁)土克水(脾的运化以控制肾水的泛滥)水克火(肾水的下行以控制心火的上炎)火克金(心火的上炎以控制肺金的清肃太过)金克木(肺金的清肃以控制肝木的过胜)

人体五脏五行属性简介

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脏在阴阳上都属阴,主藏而不泻;而六腑为阳,主泻而不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在五脏中:肝属木 心属火脾属土 肺属金 肾属水

根据五行中相生相克角度,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如:

1.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3.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5.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

5、肾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断骨生长时吃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骨骼的生长比较快,比较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