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柱的天干地支怎么算,怎么算月柱

天干地支-月柱计算方法

月柱由月干与月支组成 与干支纪年始于立春相对应,干支纪月法采用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 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 。如何计算节气的具体日期,见 jianshu/p/1f814c6bb475 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 2+月支 (如果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如果和为20,则取10) 例1:求公历2023-7-2的月柱? 2023年为己亥年,年干为己,己=1;7月2日的月支为午,午=5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1 x 2 + 5 = 7,7=庚 因此公历2023-7-2的月柱为庚午。 例2:求公历2013-10-18的月柱? 2013年为癸巳年,年干为癸,癸=5;10月18日的月支为戌,戌=9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9= 19,和超过10,取个位数9, 9=壬 因此公历2013-10-18的月柱为壬戌。 例3:求公历1988-12-1的月柱? 1988年为戊辰年,年干为戊,戊=5;12月1日的月支为亥,亥=10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10= 20,和为20,则取10, 10=癸 因此公历1988-12-1的月柱为癸亥。 例4:求公历1993-12-9的月柱? 1993年为癸酉年,年干为癸,癸=5;12月9日的月支为子,子=11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11= 21,和超过10,取个位数1, 1=甲 因此公历1993-12-9的月柱为甲子。

生辰八字的月柱日柱时柱是怎么推算的(要详细)?

和年一样的推算。12生肖,12个月,12时辰。只有日是29-30天。开始计时的之初,就推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些事情都只有计时的意义,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出生多少婴儿?他们的命运难道说都是一样的吗?

十二天干地支月份是怎么看的?

农历十二个月天干地支的名称可以进行推算。计算方法:月干公式:月干=年干*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例:求乙未年巳月天干?解:巳月干=乙*2+巳=2*2+4=8=辛。干支纪月的推算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扩展资料:月份干支可以依据年干支来推算,但是日期不是能推算的,这需要查相关万年历。依据年干支来求月份干支,有个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是真途。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它并没有过时,仍然生存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如何计算生辰八字 需要知道什么

1、年柱,你可以通过黄历来查找,很方便。如果出生的年份是年,农历是甲午年,年柱即为甲午。 2、月柱,就是用干支表示出生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根据每月的月令而定)。 3、日柱,日干支需要查找万年历。例如:宝宝出生于2010年5月6日可以查得日柱为丙辰。 4、时柱,就是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

1、月干公式:月干=年干*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与干支纪年始于立春相对应,干支纪月法采用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干支纪月图表:

2、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干支纪月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中,这使得干支历一直在官方和民间都流行不衰。而事实上”正月建寅”是与北斗七星在地球上所观察的周年运动有关,与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期的时间相同。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用于历法纪时: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

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代表的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月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月干支的计算公式:月干序=(所求年尾数+2)*2+月(份取尾数)。月支序=月份+2。月干支一般指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指用干支记录月序。部分书籍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八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以此类推。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望采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