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财富是孩子,孩子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让孩子寄人篱下要不得,安全感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前几日一条视频让很多人留下了眼泪:一名小女孩正在教室里吃橘子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她你没有带午饭吗?小女孩眼泪汪汪地点点头。视频上文字显示小女孩父母离异住在伯父家。虽然后来官方辟谣说小女孩只是这一次忘记带午饭,且伯父家条件较好,也不是贫困生。就算是这样,年幼的小姑娘寄养在亲戚家,那看人脸色寄人篱下的滋味估计也很难受吧!念本科的时候,同班有一个姓袁的同学,身材高大,皮肤有点黑。她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总是帮助别人。现在我懂得了,她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同住一个宿舍后了解到,她从小就是放在奶奶家养的。奶奶重男轻女,一起住的时候还有其他表弟。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表弟吃剩下不吃了才轮到她。在那样的环境下,她从孩童时期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努力让自己讨人喜欢。长大后依然如此,不管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她总是努力满足对方。像这样从小就被寄养的孩子,他们很难有安全感,这会影响他们一生。而父母也很委屈和无奈:不是我不想带身边啊,我要去外地打工挣钱。不挣钱,哪里有钱吃饭上学?孩子小时候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穿500块钱的衣服和穿100块钱的衣服,孩子能感觉出有什么不同吗?并没有!吃一顿大餐和在家吃一顿便饭,他们真的在乎吗?不在乎!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爱啊!就是每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爸妈都在,知道自己不管什么时候爸妈都疼爱,都稀罕——需要的是这些!还有一个视频是一位母亲向心理咨询师求救。她的孩子今年14岁,现在初二,刚被诊断出抑郁症。和父母也不交流。完全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孩子样儿。一问,原来孩子生下来就被放在亲戚家养,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全寄宿——这太恐怖了!听完这些,连心理咨询师都哭了,说这个孩子太可怜了。像这样从小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出问题是必然的。这么多年,他的心声能向谁诉说?高兴了没人分享,受委屈难过了也无人安慰,就这样孤独封闭到了14岁!一个人孤苦了十四年!到现在才表现出病症,这个孩子已经是非常坚强了。在这个视频的留言里面,有人这么说:小时候父母半夜三点出摊,也带上他。虽然当时很苦,但是现在想起来很幸福很温暖,因为爸妈一直都在!是的,在孩子的世界里,物质并不重要,只要每天都看到父母的笑脸,有父母陪着,他就满足了,开心了!不管什么亲戚,哪怕照顾得再好,也永远替代不了父母!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是动物的血缘本能!幼时得到过父母爱的滋养,孩子心理才会健康!成人之后路才走得顺!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不管什么时候,他看起来都气定神闲。非常沉稳镇定,很少看见他慌乱的样子,永远都是一副自信、很有底气的样子。而他的人生路好像也比其他人走得顺。有满意的伴侣,还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你还在想他为什么运气这么好,其实只是因为他从小得到了父母充足的爱!父母的爱就是他最大的底气!在父母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很自信,因为父母从小就肯定了他们。从小他们就知道,无论什么情况,自己变成什么样子,父母都是疼爱他们,稀罕他们的,这就是安全感!家长们,如果你们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人生,就多多陪伴孩子吧,不要让孩子寄人篱下。安全感是父母给子女最大的财富!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子女还是钱财?

人生最大的财富既不是子女也不是钱财,而是精神!钱财是支撑,子女是希望,二者都是精神层面的,所以说他们都重要的。有钱财没有子女,精神是空虚的,而有子女没钱财会产生奋发的动力,是充实的,无论空虚或者充实体现的都是精神,当然因为各人观念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

孩子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存在一个我问题。 因为经济的压力,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年买的父母照看。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成了家庭便饭,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作为父母的,心里有我想孩子,可是一想到钱这五个东西,没办法只能割舍一个,那就是孩子。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为了多赚点钱,外出打工把孩子放在家里。在外的我每时每刻都想着家里的孩子。每到周末,我就要坐车回家看孩子。 在回到家那一刻孩子高兴的扑到我怀里,我紧紧的抱着孩子,我能感受到他很高兴。 孩子可能也知道,我陪他一天就要回去上班了,他就每分每秒不离开我,睡觉都要抱着我。 第二天我要走时,都要把他哄到一边,然后赶紧跑出去,我一边跑一边流泪。不夸张的说,只要想到儿子不舍,我眼泪就控制不住往下流。 我感谢现在拥有的一切,感谢现在的生活,工作。不仅让我经济上翻了几番。而且我可以每时每刻陪在孩子身边,看见他满脸的幸福样子。我太开心了。 不必遭受那种日思夜想的痛苦,也不必遭受孩子分离的痛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未来的道路上,我要帮助更多的和我一样的人,迈上经济独立。让我们和孩子不分离。

说一说一个人拥有的最大财富是啥?

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因人而异,不同的人需求不同。一个多年卧床不起的人,认为健康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一个长期贫困潦倒的人,认为富有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一个一辈子没有子女的人,认为有孩子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一个失去了父母的人,认为能和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大的财富。

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财富 你说呢?

很多父母都会这样认为的。的确,孩子是父母的最大的财富,特别是精神上的财富。但是父母一定要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最基本的就是让孩子懂事。无论其他方面怎样,只要孩子知情达理,品德好,那么作为父母来说心满意足了。

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是什么

财富这个概念,最初是从钱而来的。不过,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肯定不是多少金钱,不是多少房产,不是多少家业,单纯的物质满足并非正确爱孩子的方式。就算留给孩子一笔再巨大的财产,如果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败家子、寄生虫,那也会有倾家荡产的一天。科技时代,知识就是力量。那么,知识是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吗?我想并非如此。我曾遇到过一位80多岁的老院士、老科学家,他说:“任何一个领域的较量, 到最后都是人格的较量。科学界也是如此。”知识作为一种精神食粮,能够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内涵,提高修养,但是,知识也不是最大的财 富。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所以,最大的财富,就是孩子自己这个“人”啊!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主要是“人”的竞争。哪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多,哪里创造的财富就多;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多,哪个国家就强大。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是说孩子是父母的财富!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财富”这个词语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具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我的意思是,孩子这个“人”自身具备的素质和品格,使得他的存在有价值、有意义,他自己就能够成为去创造一切真实财富的资本。 怎样才能让孩子这个“人”本身,成为最大的“财富”呢? 我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从孩子日常实例的“小问题”中总结一点心得和经验,我也喜欢思考一些有关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大问题”,可能听起来会有点 枯燥,不如那些例子生动。但是,这是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同时,也是为人父母作为孩子的老师必须要思考的,确实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内心想法。 以下是我的一点浅见,作为父母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在这里写到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因素。 1、健康的体魄 这话听起来有点废,咳,这算什么财富啊?可谁都必须承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怎么拼搏努力?怎么发挥才智?怎么创造价值?怎么幸福快乐?废话有时候就是真理,当爹当妈的谁不希望孩子健康?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为孩子的“健康”付出努力了吗?备孕的时候,你是否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还有,怀孕的时候,你有没有整天唉声叹气伤心流泪或者经常喜怒无常暴跳如雷?毫无疑问,天生好底子的优良“品种”,以后自然不爱生病,身心健康。节假日,你是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还是带孩子去跑步打球划船游泳?周末,你是匆匆忙忙地领着孩子奔波于各个兴趣班特长班?还是放松心情一同去郊游去翻 山越岭跋山涉水?孩子需要学习,需要读书,需要安静,我没有否认,事实上我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但是,凡事有利有弊,相对于那些安静的项目来 讲,丰富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显然更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这也更有利于释放孩子活泼的天性! 2、热爱生活的态度 为什么我把“热爱生活”放在除了“身体健康”之外最重要的位置?我们每个人可以先静下心来好好问问自己:我的生活我满意吗?我的生活过的幸福吗?相信绝 大多数人都会予以否定的回答,因为生活中总能挑出一千一万个不如意,总能找出一千一万个不幸福的理由。即便没有明确回答的人,心里也可能在不停地抱怨生 活、指责他人。看看世上每天有多少人冒出“活着真没意思”“我不想活了”“烦死了”的念头?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我坦然接受这种苦,进而去找乐。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在哪儿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要么就去死,要么就快乐地活着!这话有点狠,也有点废,但是,废话有时候就是真理嘛,想想吧,你要是觉得生活真的烦透了,就下决心去死个痛快,谁也不拦着,这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否则,就给我快快乐 乐充满笑容地过好每一天!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并且希望他的一生都幸福!你一定不想在若干年后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妈你为什么要生我?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最失败的父母,就是让孩子觉得把他带到这个世上,是痛苦的,是无意义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热爱生活、享受他的人生呢?身教大于言传。在问孩子是否“幸福”之前,我们先问问自己是否“幸福”。要知道,父母对于生活的态度,都会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给孩子! 父母本身的快乐,就是孩子幸福的天堂!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走极端,不会轻言放弃生命;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总能随时随处发掘身边的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会抱怨,不会苛责,享受现在的,珍惜拥有的,感激收获的;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遇到挫折失败,内心依然充满希望。 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心态,是一个人能完全控制的唯一的东西。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从此刻开始,让我们都热爱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吧!然后,再去好好培养我们的孩子,一个拥有幸福感、同时又能把幸福感传递给他人的孩子!!! 3、独立自强的精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孩子,终究要成长为“大人”,终究要独立地生活。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还是社会机构,全部的教育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这样的目标,只不过展开的涵义还有很多。 但是,有太多太多的父母并不明白这个最基本的道理,说的尖锐一点,尤其是中国的父母,这是很多其他国家都抨击的。离开爸爸妈妈,孩子怎样生存?被捧在手 里含在嘴里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依赖不懒散?父母总是抢在前面帮孩子扫除障碍,孩子怎么学会独立思考和应付问题?我想起一句话: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 有一个经典故事,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说一位父亲在临终前告诉他的两个孩子,在他们的地里埋有宝藏,父亲去世后,两兄弟就去地里挖宝藏,一日复一日,但却 一无所获,到了秋天,兄弟两个人却惊 奇地发现他们的地里长出了果实,这时他们才明白了父亲所说的“宝藏”。这就是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自食其力! 现代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很重要,我承认,而且很重视。但是自立自强的能力,也很重要。人在任何时候都别忘记,一定要靠自己!即便你一分钱的“财富”也不留给孩子,如果孩子拥有独立自强的精神,肯吃苦耐劳,相信孩子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4、积极健全的人格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位老科学家,他说:“任何一个领域的较量,到最后都是人格的较量。”由此可见,人格,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人格教育,又是多么的举足轻重! 今年4月份有一个新闻闹的沸沸扬扬,大家应该都知道。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在上海浦东机场用水果刀捅伤前来接机的母亲,母亲受重伤后尽一切 办法替儿子辩护。这个案例呈现出“中国式家长”的悲哀,折射出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格教育的讨论。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整体风格,它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如性格、道德、特征、气质、习惯等等的结合。我们的教育,往往侧重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总 是希望孩子更聪明、学习成绩更优秀、才艺更精湛,赢在什么起跑线上,却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性格、道德品质、情商等方面不够重视。 现在很多小学、中学,还有大学,都专门开办了心理健康的课程,分析学生的“人格障碍”,并且作针对性地帮助。比较常见的有:焦虑型人格、依赖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等等。心胸狭窄,挑剔嫉妒,惟我独尊,这些都属于人格障碍。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的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很大。比如,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在敌意中长大,学会了争斗;在虐待中 长大,学会了伤害;在攀比中长大,学会了嫉妒;在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在干涉中长大,学会了胆怯;在娇宠中长大,学会了自私;在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 绝;在鼓励中长大,学会了自信;在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在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在爱中长大,学会爱人;……所以,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 么样的人格,先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吧。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这样阐释自己对于“遗产”的看法:“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我很欣赏这句话。“根”,就是一个人的基本心性和品质;“翅膀”,则是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孩子首先应该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积极的人格,拥有阳光的心 态,这样才称其为健康的人的“根”;而勤劳、勇敢、坚韧、沉着等等“翅膀”,则可以帮助他在人生的天空自由飞翔,大展宏图。这些,才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留下 的最宝贵的财富!!! 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就是孩子自己这个“人”:健康的体魄+热爱生活的态度+独立自强的精神+积极健全的人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