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天地人为什么间隔是三,天地人三卦如何分
六爻推算的基本知识——如何确定爻位
爻位详解 《说卦》:“立天地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立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三才者,天地人之位也。
《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 “—”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
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梼杌闲评——明珠缘》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又如:爻律(变动音律);爻象(《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
爻辞的省称虽抱《中孚》爻,犹劳见锦诗。——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又如:爻画(指《易》卦);爻系(爻辞);爻辞(说明《易》六十四卦各爻象的文辞);
爻变(变卦)六爻位解: 初爻:事物萌芽艰难时期。万事开头难即是。 二爻:迅速成长时期。万物刚出生后即迅速发展成长。 三爻:走向社会遭遇困难时期。象征创业发展遇到各式各样问题。 四爻:心力交瘁,迷惑时期。加把劲,就到创业巅峰。 五爻:高端稳定时期。万事万物黄金时段。 六爻:极端时期。物极必反。
爻位的代表含义 立面看,初爻代表最下面、最基础的,依次至上爻代表最上面。例如:把一个卦象看作人,那么初爻为脚部,二爻为腿部,三爻为腰胯部,四爻为胸背部,五爻为喉面部,上爻为头发后脑部。
平面看,初爻至三爻为内,四爻至六爻为外。例如:把一个卦象看作一套住宅,那么初爻为墙基,二爻为房间,三爻为门户,四爻为户外,五爻为道路,六爻为远方。
阶层看,初爻代表基层民众,二爻代表基层领导,由此往上到五爻为最高领导,上爻为退休领导;例如:一个国家初爻为百姓,二爻为村乡长,三爻为乡镇县代表,四爻为省、代表。五爻为中央、君主,六爻为退位顾问。
诸如此类,卦象可以代表不同的人、事、物,爻位可以将之划分的更细更具体。
如何确定各卦的世爻 各宫首卦,世爻在第六爻。初爻变化的各宫第二卦,世爻在第一爻上。二爻变化的各宫第三卦,世爻在第二爻上。三爻变化的各宫第四卦,世爻在第三爻上。四爻变化的各宫第五卦,世爻在第四爻上。五爻变化的各宫第六卦,世爻在第五爻上。各宫变化的第七卦,也就是逰魂卦-----第六卦的第四爻变回本卦。世爻随其卦爻再次在第四爻变化,返回在第四爻。各宫的第八卦也就是归魂卦---第七卦的内卦变回本卦,其世爻在第三爻。
每个单卦的三个爻,上面一爻称之为天爻,下面一爻称之为地爻,中间一爻称之为人爻,天地人为三才。以内外两个单卦为对应比较,看三个爻中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知道这卦它的世爻在哪个爻,间隔两爻的那个爻就是应爻。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内外两个单卦进行比对,天爻相同的,世爻在二爻,天爻不同的其世爻在五爻;地爻一样的世爻在四爻位上,地爻变了其世爻在初爻上;人爻不一样的,或是归魂卦,世爻必定落在三爻上;人爻相同是逰魂卦,世爻在四位;如果天、地、人都一样,世爻在上爻。
例如地天泰,天地人三才都不一样,是三世异,根据口诀,故世爻在三。
再如火泽睽,天人都变了,只有地爻没变,根据口诀地同世四,故世爻在四。
比如,地爻人爻一样,只有天爻变了。根据口诀天变五,故世爻在五
口诀 天同世二天变五 地同世四地变初, 人变归魂三世异, 人同逰魂六世同。
六爻之理
六爻之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圣先贤取法于天地,创易经,建六爻.六爻八卦可知天地之变化. 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每一卦代表一个特定事物极其意义,挂名说明的即是这一卦的意义.有时被称特定的事物及其属性和时势。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为阳爻,“--”为阴爻.代表刚健与柔顺,为周易最根本符号.学界认为,它本之日月或男女或阳光等而画.用爻所示事物发展过程,六爻中初爻代表事物开始,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三爻代表事物大成,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五爻代表事物终极.乘与承是相邻两爻的关系,承是在下承接,乘是乘架在上.相邻两爻,在上方的一爻对在下的一爻来说就是承.每一根爻位与卦主的位置关系称作比,应是对应,应合的意思.上卦的一二三爻就是全卦的四五六爻. 大抵易之未画,卦爻之变化在天地中。易之既画,天地万物之变化又在卦爻中。在天地者未画之易,在易者已画之天地也。天地人三才以及万物之变化,无非在于乾坤二气的流转而已。而乾坤阴阳二气的流转则始于外环境的“一”能量的注入与离散。八卦是这样,寒暑是这样,人道是这样,万物又何尝不是这样。 明六爻之理推天地变化,推天地变化知自然之道,知自然之道顺于道,善贷且成.
易经浅见4
导言-结构层次论程颐认为:“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则事理一至,显微一源,小大一体,有无一途。即事是理之表象,理是事之根据,事是理之消息,理是事之功用。所以,事由理来,事具形象而可以明辨细察以致理;理由事显,理乃抽象而可以推动事物以利用成功。 程颐认为:“夫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时也。”即一个卦象就代表一类现象或者事物(具有相同体验或者类似性质的事物),六十四卦可以象征天下万事万物。总而言之,乾坤阴阳之变化也,散而究之,六十四卦之离合也。而卦爻,就是一种现象或者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或者时期,生之前,聚而未形,乾也;死之后,形之未散,坤也;初生之形,复也;生长之大,临也;有成之壮,泰也;摇落欲败,否也;老迈而衰,观也;将终而杀,剥也。爻虽六分,时未均也,或长或短,小大随形,或化或成,动静随时。 六爻卦又可以有多种分类组合方式。内外二分(下上二分相同)之法,下三爻为内卦,上三爻为外卦,内卦由己而主动,外卦顺天而跟随。如果同时三分卦爻,就是六爻再依据位置分为天地人三位,地爻下二爻是事物的初始和顺随变化的阶段,人爻中二爻是事物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阶段,天爻上二爻是事物的成熟和剧烈改变的阶段。各个爻位对应于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时机、趋势、动静、环境、难易程度和与阴阳、刚柔互动的结果。如果事物可以顺利成功,通常都是天地人三才配合所致,否则在任何阶段出现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应对方法和结果。另外,如果从二分法看六爻,那么下三爻代表内因和人事努力,上三爻代表外因和天理变化。所以,乾以健动而始,坤以静变而终,动极而姤,静极而复,终始循环也,其余六十二卦莫不从乾坤二卦变化而来,而六十四卦可以周遍天下万事万物。此因为万事万物皆以平行叠加子孙系统的形式存在,所以,分门别类,拟物象形,一万万一而已。 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资质和能力不同,视角和层次不同,易经既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正确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也不是每个人之所见所闻与所知所感会千篇一律,亦因其因缘际会而有所差别,即使是相同的时势和问题,也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浅见者小用之,深见者大用之,尽见者无为之。 所以,先贤洞察,显微毕见。 老子见《易》,守坤道,用柔雌,顺而行之,逆而止之,流水习坎,终始循环,自守有余。 文子守老子之术,将欲进之以为治世,所以用大蓄之义,内乾而外止,内刚外柔也,容众蓄势也。 孔子观《易》,欲行遏恶扬善,天下文明之举,于是用大有、同人,以止于至善,合同天下;用贲、履、中孚,以自守自新而成礼、信,用节、临,以知止,以明明德。六爻的意思是什么
六爻,既可以指从下向上排列的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也泛指借用这种组合进行占卜的方法六爻中"三才"是怎么划分的
内卦初爻地 二爻人 三爻天 外卦四爻地 五爻人 六爻天。天地人就叫做三才。
天地人为何称三才
《易》为三才之书,其言者三才之道也。三才产生的顺序是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人居于万物之中,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1、就全《易》而言,乾尽天道,坤尽地道,余卦共为人道;2、从“理”及“象”的角度说,一卦皆备三才之象;3、从卦爻象而言,卦具天地而爻具人位;4、从“爻之动”而言,六爻也具备三才。易经系辞下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三才之语词即由此而来。天地人约三才,才与材通,礼记学记云:“教人不尽其材。”郑注:“材,道也”三才即天道、人道、地道。易经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人为万物之一,儒家立于人之本位,以人与天地并列而为三。说卦云:“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人为天地所生,“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运),天地之德,即天地之功能;阴阳之交,即天地之元气相协和;鬼神之会,即阴阳二气之良能相结合;五行即万物之元素,即列子天瑞篇所谓太素,“太素者,质之始也”,人之体质为太素之秀美者。故人为万物之灵。总之,人为天地好生之德所产毓之英华。干父坤母,万物俱为天地所生,而人类得天独厚,人类有最高之性灵,当顺天之道以善其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水化为云,云变为雨。形而上者天之阴阳,形而下者地之刚柔。天道地道,表里相谐,道通为一。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天赋人以仁义之性,使人发挥德性而共存共荣本故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违悖仁义即违反天性;违反天性,人道不立,即自趋毁灭;三才之关系如此。三才之道,总称曰天理,人为天地所生,当然不能违乎天地之道,虽然三才并列,但不可误会人与天地齐等。圣人顺天理,“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若夫违反天理,而自豪曰“人定可以胜天”,是魔道也!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廿五章)此即说明三才一贯之义。天理即自然之理,天地万物皆不能违乎自然之理,而人独能胜乎天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