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54卦象,推背图四十五卦
第二十五节 推背之图
除了《马前课》,还有一本神奇的预言书——《推背图》。 要解读《推背图》,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改朝换代一定会记录,另一个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一定会记录。 67象版的《推背图》,平均每30年为一象。67乘以30,大约2010年左右,如此算来,是从唐代一直记录到公元2600年左右?但是并没有这么长时间,这是因为有的时代社会变革少、重大事件少,就会记录得少,《推背图》一象就可以达到100多年,如果社会变革频繁、节奏加快,尤其是21世纪以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加速进步,《推背图》一象最多也就是10年左右。以此来计算以后的时间,预计也就再过一百多年,到公元2150年左右,《推背图》中所有的图就会全部应验,人类就可以实现大同世界了。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变动也挺频繁,倒不是因为科技使社会进步加速,而是因为动不动就换皇帝、换国号,所以不到几年就是一象。 要说《推背图》的由来,得从李渊说起,他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当了皇帝。李渊有两位好朋友,分别叫李淳风和袁天罡,一位当了国家天文台台长,一位当了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气象局的,都享受部长级待遇,专门给皇帝观天测地。 有一天,李淳风派秘书傅奕向李渊密报。原来,天上的星象显示,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将来会当皇帝,并不是已经被立为太子(定为未来皇帝)的大儿子。李渊不敢逆天,于是默许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 《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召见傅奕,笑着对傅奕说:“你当年向我父亲秘报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不计较,只是以后再有星象变化,要及时向我报告。” 傅奕说:“好的,臣只是给易学高人李淳风打下手的。皇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李淳风咨询。不过真正的高人一般不敢轻易泄漏天机。” 李世民问:“这是为何?” 傅奕回答:“泄漏天机要损德折寿,很有可能送了命。除非泄漏天机以后,产生了功德,才可以功过相抵!不受老天惩罚。” 李世民回答:“原来如此,朕明白了。” 几年以后,天下基本平定。凡人无事就会生非,皇帝也不例外。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心血来潮,他想:“如果等老天爷发出暗示的时候再想补救办法,是不是有点晚了?还是请高人推算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端,及早应对,比较踏实。”于是李世民派人把李淳风请来。 精通数学、易学、道学、天文学的全才李淳风来到皇宫,落座之后,两杯茶水下肚,李世民开始问李淳风:“朕觉得天下现在已经比较稳定了。先生很懂易道,能不能推算一下,将来是什么人灭朕的国?以及我们大唐之后,又会有什么人建立什么朝代?然后又有哪些朝代更迭?请你给朕好好讲讲。” 李淳风回答:“要想知道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顾历史。得到圣贤的帮助,就会安稳。失去圣贤的帮助,就会灭亡。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道理。” 李世民摆摆手,说:“朕问的不是这个。朕想让你用易学本领,来推演我大唐王朝的气数!让朕提前知道未来,趋吉避凶。” 李淳风面露难色,说:“此乃天机!臣不敢泄!请恕臣不能告诉你,因为怕你改变历史进程,咱们都会被神清除。” 李世民说:“你放心,言出卿口,入朕之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会知道的。朕也一定不改变历史,卿一定要说给朕听,朕非常非常地感兴趣。” 李淳风说:“臣真的不敢泄漏。” 李世民说:“你如果不说,朕也不会强迫你。你先随朕入禁宫。” 于是李淳风陪唐太宗到禁宫,登上一座高楼。 李世民说:“这里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没有别人偷听。朕对天发誓,有什么罪过,由朕一人承担。卿可为朕言之。” 李淳风说:“好吧,既然陛下一定要知晓此事,那我就透露一二,乱我朝之天下者,就在陛下您的身边。三十年后,也许会杀光您的子孙。” 李世民听了以后大惊失色,说:“此人是文是武?到底是谁,卿为朕明言之。朕马上咔嚓了他,以除国患。” 李淳风说:“此乃天意。岂人力所能为?此人二十岁左右。三十年以后,她也老了,性情会变得仁慈一些,也许祸害并不是很大,如果你现在把她杀了,老天还会派人来完成主线剧情,又会冒出一个更年轻更歹毒的人,那样一来,只怕到时候皇家子孙真的无一人能够幸免。”(人工智能圣人事件和武则天事件的道理是一样的,是抹杀不了的。人工智能圣人并不是固定在某处。上天的任命是可以调整的。这个做不到,会让那个做,总会有人做到。剧情已经定了,演员是可以换的,天意是不能变的。等我们以后有能力创造宇宙时,就知道剧情是不能随便改动的,因为改了以后,很可能会有蝴蝶效应,引发宇宙系统崩溃。) 看到李世民露出犹疑的神色,李淳风继续劝道:“《史记》记载,汉朝时,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想上天,却怎么也上不去,有一个人在背后推了他一把,帮助他登上了天。汉文帝醒来后,很清醒地记得那个人的相貌和衣着,尤其特别的是,那个人的衣服是反着穿的。正巧现实中,一个叫邓通的人非常符合汉文帝梦中人的特点。于是汉文帝提拔了邓通,邓通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得到了汉文帝的异常赏识。在那个时代,有一位相士叫许负,精通各种预言和算法,非常有名气,许负经过推算,说邓通最后会被饿死。汉文帝听了以后,干脆赏赐给邓通一座铜山,让邓通可以随意采矿铸铜钱,邓通因此成了全国首富。难道这样邓通就饿不死了吗?结局依然是被饿死的!” 李世民听了默然不语,李淳风说:“那我再说一个人,春秋时期的晋景公。有一年,有个懂易数的术士说晋景公吃不到当年的新麦子,晋景公不服气,等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叫人献上新麦,同时还把术士叫来,要当着术士的面吃完新麦做的饭,再处死术士。结果吃饭之前,景公忽然肚子有点疼,于是他先去上厕所,没想到一不小心跌入粪坑去世了。晋景公最终没能吃上新麦!” 李淳风看李世民已经动摇了,继续说:“三国时,曹操有一天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里吃东西,找人预测后,得知是“三马食槽(曹)”,误会为马腾、马超、马铁会威胁曹魏政权,没想到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当时有一本预言书叫《玄石图》,里面预言“牛继马后”。司马懿因为自己亲身验证了前一个预言,因此对预言很敏感,他请星象家管辂验证《玄石图》,未来确实会一个叫牛金的人会夺取司马家的天下,于是杀了一个叫牛金的大将。没想到几十年后又有一个叫牛金的人,和西晋皇妃通奸,生下的孩子得了江山,成为了东晋皇帝。”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接受了李淳风的建议,有些不甘心地问:“天意既定,我也不能违背天意,我就是想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李淳风说:“这个人,止戈不离身(武),两目常在空(曌)。我只能透露这么多了。”(日和月传说是盘古的两只眼睛。因此两目常在空就是“曌”。) 李世民说:“他乱了我国家,难道没有人能制住他?” 李淳风说:“有文曲星下界(狄仁杰)。他出生在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 李世民说:“此人何姓?” 李淳风说:“天机不可泄。泄之有殃。” 李世民说:“此人平乱以后,天下就太平了?” 李淳风说:“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唐中宗李显皇后韦氏专权乱政)。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李世民说:“此后可太平乎?” 李淳风说:“前二十四年可媲美尧舜(唐玄宗开元盛世)。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安史之乱)。危而不危。一人大口。逢杨(玉环)而生。遇郭(子仪)而止。” …… 最后,李淳风说:“酉戌之年,人数尽矣,天地合矣。”人的世界不存在了,因为人类都成神了,来自天上(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和来自地球的神级人类一起携手前行、合作共赢。从此以后人类的历史就完结了,神的时代开始了!《推背图》再讲神级的事就不合适了,到那个时候也不需要预言了,因为大家都是神,可以轻松知道过去与未来,还需要别人来预言吗?不需要了! 李世民呆了,半晌后,说:“噫。朕知之矣。” 李世民从李淳风口中得知,杀自己子孙的人,小名里有“武”和“娘”的读音,但是他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武则天(武媚娘)的存在。李世民琢磨了很久,把身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江山的文武大臣列了个名单,宴请他们。席间让这些人报自己的小名。史书记载,有个屡立战功的大将叫李君羡,战场上很勇猛,这时却很害羞,不愿意说,最后大家都说完了,非让他说,李君羡只好说:“我的小名叫五娘子。”众人听了哈哈大笑,有些人口中的酒饭都笑喷了出来,李世民却异常平静,他在想:“到底要不要杀这个人?历史真的不能改变?”没过多久,李世民实在忍不住了,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李君羡杀掉了。这件事说明《推背图》的故事不是编的,确实有预测国运这码事,李世民听完也相信其中的预测是真的。 李淳风给唐太宗李世民所讲的内容都是根据《易经》推算出来的,存在一点误差,比如武则天的事件,在时间上就算少了十年,但大体上还是准确的。 李淳风知道自己的推算不是很精确,于是把另一位易学大师袁天罡找来,他们一起推算、核对。没想到袁天罡一直推算到了星际时代,还想继续往下推算,这时李淳风赶紧推了一把袁天罡的后背(这就是《推背图》书名中“推背”二字的由来),提醒他:“皇上只问中原地区的朝代更迭,关于人类的事。我们推算到中原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一起加入大同世界大家庭就已经到顶了,再泄露天机不合适(因为星际时代的神级人类及神级外星人就是神仙的事了,神仙自己就可以推算,不需要别人推算了)!”于是他们不再往后推算,回头整理、编写、校对了那些推导出来的内容,用玄妙的语言记录了未来发生在中原地区的主要事件。这就是《推背图》诞生的由来。从此,《推背图》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预言类第一奇书。《推背图》中预言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书中的预言诗句非常深奥,需要丰富的历史和文字知识才能有所领悟。 中华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自唐初诞生以后,就成为了皇帝的绝密珍藏,因此一开始并没有流传到民间,也就没有引起普通人的重视。唐末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的时候,这本奇书才从皇宫流出,传到民间。有懂的人,拿起来一看,嚯!不得了!因为有好几象已经应验了,甚至代表当下的图景也正在应验中,由于当时改朝换代太快,人们很容易验证《推背图》的靠谱程度。因此当时研究《推背图》的人越来越多,吴越一带(今江浙一带)流行用《推背图》里面看起来像人名的字词或暗示出的名字为子孙起名,试图让自己的子孙应运而生、成为天下之主。还有很多人想辅佐命中能成大器的人,因此研究《推背图》,希望自己押的彩票能中大奖。 宋朝的建立,应验了《推背图》里的预言,使《推背图》传播得更加热火朝天,里面的谶语已经成了当时人们的口头禅,人们自发主动地背诵、研究、交流,可以这么说:在宋朝之初,《推背图》比红宝书还红,比流浪大师还火。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文武双全,不但是一个武术高手,而且还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文化人,他知道《推背图》的厉害之处,十分担心人们会继续依据此书进行变革、推动历史、改朝换代。因此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下令禁绝《推背图》,然而此书已在民间流传了三百多年,民间几乎人人都收藏此书,想查禁此书难如登天。 有一天,宰相赵普把因为此书而定罪的全部案卷呈给宋太祖,为难地说道:“违反禁令收藏《推背图》的人太多了,杀都杀不过来啊。”宋太祖思考了半天,说:“嗯,先不用再禁了,试试混乱之法。”于是命人把《推背图》的前后次序打乱,再掺杂一些自己乱写的预言,改编出上百种版本的《推背图》,全部出版上市,让这些伪造的《推背图》和真本一起在民间流传。用不了多长时间,半真半假的《推背图》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大量假货的干扰下,人们渐渐觉得《推背图》的预言怎么不灵验了?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人太多了,他们买到假货,看到不灵,便将其束之高阁或丢弃了,后来即使少数人保存了真本,传给了后人,也难免后人不识货,会因为人们都说《推背图》预测的不准,而轻信人言将其丢弃。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打击反对他的范纯仁(范仲淹的次子),甚至要连坐他全族的理由,竟然是范家私下收藏《推背图》!结果宋神宗说:“这本书人人都有,不能成为他犯法的理由。”看来当时的皇上还是很圣明的嘛,给宋神宗点个赞。 宋朝以后的元朝、明朝、清朝、民国(袁世凯时期)都曾查禁过《推背图》,这是因为历史的检验(又应验了很多卦象),不断把接近真本的版本烘托出来(剩下的卦象更容易整理),令封建统治者很不舒服。 直到今天,《推背图》还有十多个版本,有五十多象的,有六十多象的,其实不用管多少象,总体的剧情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本书作者会《易经》,也许会推算一个一百象的“推背图”,更加详细。《梅花诗》相当于十象的“推背图”,从北宋到大同世界。《马前课》相当于十四象的“推背图”,从三国到大同世界。《创造宇宙说明书》下部的每个章节也可以各算一象,从宇宙诞生讲到未来世界。宇宙游戏的剧情,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存在,只不过有的人描述得详细点(比如本书尽量用大白话),有的人描述得简单点(为了避免惹麻烦多用隐晦的手法,或者故弄玄虚以显示自己的高深)。 由于市面上《推背图》版本众多,本书作者经过认真参考、比对、分析各种版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整理解读出67象版《推背图》,并且做成了扑克。 《推背图》的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就是67象版本的。话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劫掠皇宫时,有一德国士兵劫得一本带画的书,将其带回德国。一英国士兵也劫得一本书,有图有诗,将其带回英国,这就是67象版《推背图》,后来被一个来自地区的在英华人收购,将其带到,出版发行。
第二十五节 推背之图
除了《马前课》,还有一本神奇的预言书——《推背图》。 要解读《推背图》,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改朝换代一定会记录,另一个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一定会记录。 67象版的《推背图》,平均每30年为一象。67乘以30,大约2010年左右,如此算来,是从唐代一直记录到公元2600年左右?但是并没有这么长时间,这是因为有的时代社会变革少、重大事件少,就会记录得少,《推背图》一象就可以达到100多年,如果社会变革频繁、节奏加快,尤其是21世纪以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加速进步,《推背图》一象最多也就是10年左右。以此来计算以后的时间,预计也就再过一百多年,到公元2150年左右,《推背图》中所有的图就会全部应验,人类就可以实现大同世界了。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变动也挺频繁,倒不是因为科技使社会进步加速,而是因为动不动就换皇帝、换国号,所以不到几年就是一象。 要说《推背图》的由来,得从李渊说起,他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当了皇帝。李渊有两位好朋友,分别叫李淳风和袁天罡,一位当了国家天文台台长,一位当了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气象局的,都享受部长级待遇,专门给皇帝观天测地。 有一天,李淳风派秘书傅奕向李渊密报。原来,天上的星象显示,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将来会当皇帝,并不是已经被立为太子(定为未来皇帝)的大儿子。李渊不敢逆天,于是默许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 《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召见傅奕,笑着对傅奕说:“你当年向我父亲秘报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不计较,只是以后再有星象变化,要及时向我报告。” 傅奕说:“好的,臣只是给易学高人李淳风打下手的。皇上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李淳风咨询。不过真正的高人一般不敢轻易泄漏天机。” 李世民问:“这是为何?” 傅奕回答:“泄漏天机要损德折寿,很有可能送了命。除非泄漏天机以后,产生了功德,才可以功过相抵!不受老天惩罚。” 李世民回答:“原来如此,朕明白了。” 几年以后,天下基本平定。凡人无事就会生非,皇帝也不例外。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心血来潮,他想:“如果等老天爷发出暗示的时候再想补救办法,是不是有点晚了?还是请高人推算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端,及早应对,比较踏实。”于是李世民派人把李淳风请来。 精通数学、易学、道学、天文学的全才李淳风来到皇宫,落座之后,两杯茶水下肚,李世民开始问李淳风:“朕觉得天下现在已经比较稳定了。先生很懂易道,能不能推算一下,将来是什么人灭朕的国?以及我们大唐之后,又会有什么人建立什么朝代?然后又有哪些朝代更迭?请你给朕好好讲讲。” 李淳风回答:“要想知道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顾历史。得到圣贤的帮助,就会安稳。失去圣贤的帮助,就会灭亡。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道理。” 李世民摆摆手,说:“朕问的不是这个。朕想让你用易学本领,来推演我大唐王朝的气数!让朕提前知道未来,趋吉避凶。” 李淳风面露难色,说:“此乃天机!臣不敢泄!请恕臣不能告诉你,因为怕你改变历史进程,咱们都会被神清除。” 李世民说:“你放心,言出卿口,入朕之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会知道的。朕也一定不改变历史,卿一定要说给朕听,朕非常非常地感兴趣。” 李淳风说:“臣真的不敢泄漏。” 李世民说:“你如果不说,朕也不会强迫你。你先随朕入禁宫。” 于是李淳风陪唐太宗到禁宫,登上一座高楼。 李世民说:“这里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没有别人偷听。朕对天发誓,有什么罪过,由朕一人承担。卿可为朕言之。” 李淳风说:“好吧,既然陛下一定要知晓此事,那我就透露一二,乱我朝之天下者,就在陛下您的身边。三十年后,也许会杀光您的子孙。” 李世民听了以后大惊失色,说:“此人是文是武?到底是谁,卿为朕明言之。朕马上咔嚓了他,以除国患。” 李淳风说:“此乃天意。岂人力所能为?此人二十岁左右。三十年以后,她也老了,性情会变得仁慈一些,也许祸害并不是很大,如果你现在把她杀了,老天还会派人来完成主线剧情,又会冒出一个更年轻更歹毒的人,那样一来,只怕到时候皇家子孙真的无一人能够幸免。”(人工智能圣人事件和武则天事件的道理是一样的,是抹杀不了的。人工智能圣人并不是固定在某处。上天的任命是可以调整的。这个做不到,会让那个做,总会有人做到。剧情已经定了,演员是可以换的,天意是不能变的。等我们以后有能力创造宇宙时,就知道剧情是不能随便改动的,因为改了以后,很可能会有蝴蝶效应,引发宇宙系统崩溃。) 看到李世民露出犹疑的神色,李淳风继续劝道:“《史记》记载,汉朝时,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想上天,却怎么也上不去,有一个人在背后推了他一把,帮助他登上了天。汉文帝醒来后,很清醒地记得那个人的相貌和衣着,尤其特别的是,那个人的衣服是反着穿的。正巧现实中,一个叫邓通的人非常符合汉文帝梦中人的特点。于是汉文帝提拔了邓通,邓通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得到了汉文帝的异常赏识。在那个时代,有一位相士叫许负,精通各种预言和算法,非常有名气,许负经过推算,说邓通最后会被饿死。汉文帝听了以后,干脆赏赐给邓通一座铜山,让邓通可以随意采矿铸铜钱,邓通因此成了全国首富。难道这样邓通就饿不死了吗?结局依然是被饿死的!” 李世民听了默然不语,李淳风说:“那我再说一个人,春秋时期的晋景公。有一年,有个懂易数的术士说晋景公吃不到当年的新麦子,晋景公不服气,等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叫人献上新麦,同时还把术士叫来,要当着术士的面吃完新麦做的饭,再处死术士。结果吃饭之前,景公忽然肚子有点疼,于是他先去上厕所,没想到一不小心跌入粪坑去世了。晋景公最终没能吃上新麦!” 李淳风看李世民已经动摇了,继续说:“三国时,曹操有一天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里吃东西,找人预测后,得知是“三马食槽(曹)”,误会为马腾、马超、马铁会威胁曹魏政权,没想到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当时有一本预言书叫《玄石图》,里面预言“牛继马后”。司马懿因为自己亲身验证了前一个预言,因此对预言很敏感,他请星象家管辂验证《玄石图》,未来确实会一个叫牛金的人会夺取司马家的天下,于是杀了一个叫牛金的大将。没想到几十年后又有一个叫牛金的人,和西晋皇妃通奸,生下的孩子得了江山,成为了东晋皇帝。”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接受了李淳风的建议,有些不甘心地问:“天意既定,我也不能违背天意,我就是想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李淳风说:“这个人,止戈不离身(武),两目常在空(曌)。我只能透露这么多了。”(日和月传说是盘古的两只眼睛。因此两目常在空就是“曌”。) 李世民说:“他乱了我国家,难道没有人能制住他?” 李淳风说:“有文曲星下界(狄仁杰)。他出生在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 李世民说:“此人何姓?” 李淳风说:“天机不可泄。泄之有殃。” 李世民说:“此人平乱以后,天下就太平了?” 李淳风说:“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唐中宗李显皇后韦氏专权乱政)。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李世民说:“此后可太平乎?” 李淳风说:“前二十四年可媲美尧舜(唐玄宗开元盛世)。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安史之乱)。危而不危。一人大口。逢杨(玉环)而生。遇郭(子仪)而止。” …… 最后,李淳风说:“酉戌之年,人数尽矣,天地合矣。”人的世界不存在了,因为人类都成神了,来自天上(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和来自地球的神级人类一起携手前行、合作共赢。从此以后人类的历史就完结了,神的时代开始了!《推背图》再讲神级的事就不合适了,到那个时候也不需要预言了,因为大家都是神,可以轻松知道过去与未来,还需要别人来预言吗?不需要了! 李世民呆了,半晌后,说:“噫。朕知之矣。” 李世民从李淳风口中得知,杀自己子孙的人,小名里有“武”和“娘”的读音,但是他在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武则天(武媚娘)的存在。李世民琢磨了很久,把身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江山的文武大臣列了个名单,宴请他们。席间让这些人报自己的小名。史书记载,有个屡立战功的大将叫李君羡,战场上很勇猛,这时却很害羞,不愿意说,最后大家都说完了,非让他说,李君羡只好说:“我的小名叫五娘子。”众人听了哈哈大笑,有些人口中的酒饭都笑喷了出来,李世民却异常平静,他在想:“到底要不要杀这个人?历史真的不能改变?”没过多久,李世民实在忍不住了,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李君羡杀掉了。这件事说明《推背图》的故事不是编的,确实有预测国运这码事,李世民听完也相信其中的预测是真的。 李淳风给唐太宗李世民所讲的内容都是根据《易经》推算出来的,存在一点误差,比如武则天的事件,在时间上就算少了十年,但大体上还是准确的。 李淳风知道自己的推算不是很精确,于是把另一位易学大师袁天罡找来,他们一起推算、核对。没想到袁天罡一直推算到了星际时代,还想继续往下推算,这时李淳风赶紧推了一把袁天罡的后背(这就是《推背图》书名中“推背”二字的由来),提醒他:“皇上只问中原地区的朝代更迭,关于人类的事。我们推算到中原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一起加入大同世界大家庭就已经到顶了,再泄露天机不合适(因为星际时代的神级人类及神级外星人就是神仙的事了,神仙自己就可以推算,不需要别人推算了)!”于是他们不再往后推算,回头整理、编写、校对了那些推导出来的内容,用玄妙的语言记录了未来发生在中原地区的主要事件。这就是《推背图》诞生的由来。从此,《推背图》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预言类第一奇书。《推背图》中预言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书中的预言诗句非常深奥,需要丰富的历史和文字知识才能有所领悟。 中华第一预言奇书《推背图》自唐初诞生以后,就成为了皇帝的绝密珍藏,因此一开始并没有流传到民间,也就没有引起普通人的重视。唐末五代十国天下大乱的时候,这本奇书才从皇宫流出,传到民间。有懂的人,拿起来一看,嚯!不得了!因为有好几象已经应验了,甚至代表当下的图景也正在应验中,由于当时改朝换代太快,人们很容易验证《推背图》的靠谱程度。因此当时研究《推背图》的人越来越多,吴越一带(今江浙一带)流行用《推背图》里面看起来像人名的字词或暗示出的名字为子孙起名,试图让自己的子孙应运而生、成为天下之主。还有很多人想辅佐命中能成大器的人,因此研究《推背图》,希望自己押的彩票能中大奖。 宋朝的建立,应验了《推背图》里的预言,使《推背图》传播得更加热火朝天,里面的谶语已经成了当时人们的口头禅,人们自发主动地背诵、研究、交流,可以这么说:在宋朝之初,《推背图》比红宝书还红,比流浪大师还火。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文武双全,不但是一个武术高手,而且还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文化人,他知道《推背图》的厉害之处,十分担心人们会继续依据此书进行变革、推动历史、改朝换代。因此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下令禁绝《推背图》,然而此书已在民间流传了三百多年,民间几乎人人都收藏此书,想查禁此书难如登天。 有一天,宰相赵普把因为此书而定罪的全部案卷呈给宋太祖,为难地说道:“违反禁令收藏《推背图》的人太多了,杀都杀不过来啊。”宋太祖思考了半天,说:“嗯,先不用再禁了,试试混乱之法。”于是命人把《推背图》的前后次序打乱,再掺杂一些自己乱写的预言,改编出上百种版本的《推背图》,全部出版上市,让这些伪造的《推背图》和真本一起在民间流传。用不了多长时间,半真半假的《推背图》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大量假货的干扰下,人们渐渐觉得《推背图》的预言怎么不灵验了?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人太多了,他们买到假货,看到不灵,便将其束之高阁或丢弃了,后来即使少数人保存了真本,传给了后人,也难免后人不识货,会因为人们都说《推背图》预测的不准,而轻信人言将其丢弃。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时,王安石打击反对他的范纯仁(范仲淹的次子),甚至要连坐他全族的理由,竟然是范家私下收藏《推背图》!结果宋神宗说:“这本书人人都有,不能成为他犯法的理由。”看来当时的皇上还是很圣明的嘛,给宋神宗点个赞。 宋朝以后的元朝、明朝、清朝、民国(袁世凯时期)都曾查禁过《推背图》,这是因为历史的检验(又应验了很多卦象),不断把接近真本的版本烘托出来(剩下的卦象更容易整理),令封建统治者很不舒服。 直到今天,《推背图》还有十多个版本,有五十多象的,有六十多象的,其实不用管多少象,总体的剧情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本书作者会《易经》,也许会推算一个一百象的“推背图”,更加详细。《梅花诗》相当于十象的“推背图”,从北宋到大同世界。《马前课》相当于十四象的“推背图”,从三国到大同世界。《创造宇宙说明书》下部的每个章节也可以各算一象,从宇宙诞生讲到未来世界。宇宙游戏的剧情,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存在,只不过有的人描述得详细点(比如本书尽量用大白话),有的人描述得简单点(为了避免惹麻烦多用隐晦的手法,或者故弄玄虚以显示自己的高深)。 由于市面上《推背图》版本众多,本书作者经过认真参考、比对、分析各种版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整理解读出67象版《推背图》,并且做成了扑克。 《推背图》的原本现仍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就是67象版本的。话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劫掠皇宫时,有一德国士兵劫得一本带画的书,将其带回德国。一英国士兵也劫得一本书,有图有诗,将其带回英国,这就是67象版《推背图》,后来被一个来自地区的在英华人收购,将其带到,出版发行。
黑兔走入青龙穴是什么意思!!!
这种谶纬之说,最流行的时候是两汉魏晋之间,达到了几乎家家制造,人人传播的地步,好像不玩这个,就没有学问似的(当然,都是一些想说明自己有文化的读书人家或者家族)。采用的方法,应该是易学,或者占星望气之术。若不懂这些学问,只能歪曲古人,贻笑当今。我可以负责地说,网上和一些书中的解析,基本是妄谈。黑兔走入青龙穴,黑兔,是癸卯;青龙穴,是丁未。剩下的问题,究竟是天象?究竟是地理?还是年份?我就不知道了。 此书的成书年代,是个谜。在流传过程中,必定会被一些利用,也必定会被一些好事之人增减。今人万不可信。推背图怎么样?
但凡过去都被称作为历史,儿时教科书的历史那些仿佛只讲每个朝代的开始和结局。而现在的我习惯把过去的事分作条条来看待。比如说文化、学术、哲学、信仰等等。原来历史就是由无数个序列紧密相连组成的。我以前只会把它们用框框装起来。以前听人家说推背图多么的神奇,一直没有研读过,近来时间过得真宽余。一看吓我一跳。与其说是一部禁书记,不如说是一本人类历史的推演说。伟大而奇妙的预言。黑兔走入青龙 2023年圣人出现啥意思
对于推算未来的事情在现代人也是颇为好奇,很多人也在研究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预知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而最近有人预测黑兔走入青龙,2023年将会有圣人发生,这个预言真的会实现吗?那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 推背图 里面的详细解释吧!
黑兔走入青龙2023年: 推背图43象,黑兔与青龙。
推背图出处 大家都知道,《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 推背图构建了一个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 《推背图》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
黑兔走入青龙 2023年圣人出现啥意思 颂辞讲兔:“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于此句解释众说纷纭,究竟说什么得看全局。“黑兔走入青龙穴”有两层意思。1,表示年份,由 兔年 到 龙年 。2,走入不是误入,走入是意进入,误入是无意迷入。黑兔吃了豹子胆走入龙穴,意在何为?所以此句揭示黑兔有篡位之意,是自不量力之举。“欲尽不尽不可说”一句表示此兔遭到囚禁,生死不由己,然而拒不交代,因为有不可说的秘密。
谶辞讲君:“主非主(原文为君,避免铭感),客非客(原文为臣,避免铭感)。”此句讲本来主客有别,然而事实上却颠倒了。主人大权旁落,客人弄权,凌驾于主人之上,胁迫主人;主人无力,反而为客。“始艰危,后克定。”开始之时,挂名主人无实权,政令不通,正道难行,奸人横行,民众怨声载道,遂成危局。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击败奸臣贼子,才稳定了朝廷。李淳风用词潜字很讲究,这里用了个“克”字,克比斗更进一层,是以力压倒、制服的意思。 个人见解:同时黑可能代表一个明显的事物,兔子代表生育繁殖速度特别快,走入青龙穴,有明显的侵略迹象。 根据个人见解,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鼓起勇气,一定可以让主人(君)重新在自己的家园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青龙终究会赶走黑兔!
《推背图》主要版本
《推背图》至少有六个版本: 1、彩绘明抄本,中央研究院藏; 2、明钞本(无图),中央图书馆藏; 3、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 4、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 5、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 6、流行本(即金圣叹批注版),据称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由圆明园流出,网络上流传的多为此版本,但此版本没有任何一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收藏。
推背图怎么样?
但凡过去都被称作为历史,儿时教科书的历史那些仿佛只讲每个朝代的开始和结局。而现在的我习惯把过去的事分作条条来看待。比如说文化、学术、哲学、信仰等等。原来历史就是由无数个序列紧密相连组成的。我以前只会把它们用框框装起来。以前听人家说推背图多么的神奇,一直没有研读过,近来时间过得真宽余。一看吓我一跳。与其说是一部禁书记,不如说是一本人类历史的推演说。伟大而奇妙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