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9和6,易经9和6的含义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易用变不用正,用九不用七,七为正阳之数,九则为阳之变数。九字的立义,很明显是以究尽义为坐标的,它直接表达易学极变化的义涵,数极于九(十又返还回一),易穷于变,两者一一相互对应,又构成一终极的象数关联,名与实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同样是象与数的原则,象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如名与实一般。所以九字的制作,象究尽之形(变易是至为委屈的),正有一种象数回归的意义,因为九为数极。称之为“老阳” 阴变于六,正所谓六为老阴,文而从变者也。与九阳反之,称为“老阴”。 《易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据此诸文,皆是用蓍以求卦。先儒之说,理当然矣。然 阳爻 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阴老阳皆变,《 周易 》以变者为占,故杜元凯注襄九年《传》遇《艮》之八,及 郑康成 注《易》,皆称《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所以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者,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称七,少阴称八,义亦准此。张氏以为阳数有 七有 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且七既为阳爻,其画已长。今有九之老阳,不可复画为阳,所以重钱,避少阳七数,故称九也。八为阴数而画阴爻,今六为老阴,不可复画阴爻。故交其钱,避八而称六。
易经里面的数字,九、六等代表什么?
九,极阳之数。六,极阴之数。一个是洛书数,一个是河图数。知道雪神叫什么吗?叫「滕六」,téng字可能有误记不太清楚了。但为什么叫滕六呢?雪花六出,水结成冰,极阴之数。才叫滕六。古代皇帝都自称为:九五之尊。因为九数为阳极。在应用中,并非九数就是好,六数就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易经里面的数字,九、六等代表什么?
九,极阳之数。六,极阴之数。一个是洛书数,一个是河图数。知道雪神叫什么吗?叫「滕六」,téng字可能有误记不太清楚了。但为什么叫滕六呢?雪花六出,水结成冰,极阴之数。才叫滕六。古代皇帝都自称为:九五之尊。因为九数为阳极。在应用中,并非九数就是好,六数就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易经》中的“初六,初九”“用二,用六”等等是什么意思?
看看楼上的一群复制党,我就蛋疼,我给你简单的讲讲。1.易经有阴阳爻(yao)一为阳,用数九来表示;--为阴,用数六来表示。而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有六爻,,从下到上,分别是初爻,二爻,三,四,五,六(也作上,尚)。2.再用位置跟阴阳数结合就得到了所谓的初九,九二,九三等等。这里要注意初爻跟六爻(上爻)一般就会写成初九或者初六,上(尚)九或者上六。3.这里还有个用爻的概念,就是哪个爻位有用,哪个爻位变动,这一爻就要对应它的卦辞来看,比如初爻是用爻,你就要看初位,如果是乾卦,你就看乾卦之中初九的卦辞。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帮你斟酌哦周易中用九,用六是什么意思
按照我的理解,人类社会有四大规则:学规则,守规则,破规则,立规则。历史证明人是宇宙最聪明的生物,一直遵循自然法则,学习进步,弃旧创新,突破前进。人生有10大境界:1对2错3进4退5强6顺7奇8隐9胜10无。女人为阴也可以做到5强6顺境界,超越别人,但是7奇相当于一方霸主,女人能力所限能难做到,8隐为大智若愚境界,能任宰相总理之职,中国目前只有聊聊少数女人可以做到。9胜是君主帝王,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能征战四方,独立自主打天下的女人。易经是中国人的智慧大成,外国也有女首相女国王,但既分阴阳,中国是世界中心,当然走正道,行王事主阳。所以易经说坤卦用6,就是6顺境界,再往上就超越女性本能,违背天理。男人也只能用9,男人为阳,武力统治,胜者为王,最多也只能做到第九层境界。10无境界自古无人可以做到,除非阴阳合体,就像远古传说的女娲和伏羲是蛇身双头的怪物,优势互补完美无缺。假如人类真的可以做到10无境界,人人平等,资源共享,没有特权没有歧视,人类共同目标就实现了。
怎样解释易经中的用九,用六?
综述:《易经》所谓用九只见于乾,用六只见于坤,用九因为六爻皆为老阳,阳极故转为阴,表示乾卦正向着坤卦转变,用六因为六爻皆为老阴,阴极故转为阳,表示坤卦正向着乾卦转变。
简单来说如果6个爻都是9,就使用用九,如果6个爻都是6,就使用用六。
古时卜卦,每爻所卜的结果只有6、7、8、9四个数字中的一个,6和8为阴,7和9为阳,阳性进,阴性退,故6为老阴,8为少阴,7为少阳,9为老阳。
所以当我们卜卦是六爻皆为6或皆为9的时候,所得的坤卦或乾卦,就会处在一个即将变化的状态,把这种状态称为“用六”和“用九”。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
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