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健康养生术语有哪些,易经讲养生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有什么关于养生方面的知识?

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个需要用心体会、感悟。举个身边的例子:东方人吃饭用的筷子,两根筷子,一动一静,一阴一阳;西方人用的刀叉,也是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但是二者也有区别:筷子简易,一手把握,把饭菜一下子都夹起来,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整体观、系统观;刀叉相对复杂,左右分立,把食物切成一块块的,反映了西方人的心物对立、偏重分析实证的思维方法。

这个小差别,造成的结果大不相同,中医和西医就是很好的体现。中医讲究整体观、辨证论治,把人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而且具体人体具体分析;同时中医亦要“知几”,“几者,动之微”,“上医治未病”。西医则是把人象面包一样切成一片片、一块块——组织、器官、细胞、直至分子原子,运用各种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检验,同时切断了人体形神的联系,也切断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是在疾病由“证”状发展到“症”状之后才进行治疗。

这里只是举例说明阴阳之道,或有偏颇之处。在西方,黑格尔和马列将辩证法发挥到极至,可以说达到了理性的顶点。但是他们没能超越理性,没能超越语言、逻辑、思维,更不要说其他的自然科学、医学等学者了。

中医的根本和核心是阴阳平衡。《黄帝内经》开篇就讲“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与《易经》是一致的,易医同源,而从发展脉络上讲应该是易为医之源。阴阳平衡之道是“不易”的,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东南西北,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会易者不占”,只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则自然阴阳平衡,身心健康,诸事如意,以至于达到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一点管见,可道者已非常道了。大道至简,不可道、不可思议之道,想要说清楚,真是至难,说出来的似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想起一个笑话,有个穷酸秀才搜肠刮肚地做文章,半天没有写出来,他媳妇就说他,你写文章怎么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说:你生产时肚中还有孩子,我肚中却是空空如也。轻松一下,

周易中批八字的术语翻译

十神表象 命理学认为,人生在世,亦不过五行生克而己,所以八字中的十神,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印(正印、偏印)其表象范围大多与外在助力(“贵人”)、心理的寄托(精神或宗教信仰)、母亲、老师等有关。 吉象——较易得到师长的提拨或得到意外“贵人”的助力,生活较稳定,社会名望也会上升。 凶象——学业或事业有波折,生活不安定,名誉有损,或母亲有事。女性还可以影响其孩子。 官(正官、偏官)其表象范围大多与职位、名誉、权力、诉讼、事业竞争、上司与外敌、以及子女等有关。女性则与其丈夫或男友有关。 吉象——职位权力稳固或上升,官司易获胜诉或平反,学业或事业较顺利。男性较易获得子女尊重。女性的丈夫较有地位或权威。 凶象——职位、名誉、官司等不利,易发生是非争执,或兄弟姐妹发生刑伤。女性之丈夫或男友有不利事。 财(正财、偏财)其表象范围大都与财产、金钱、父亲、婚姻、妻子或女友等有关。 吉象——财运亨通,有比平时较多求财的机遇。父亲较有利,或容易交上女友,姻缘不错。 凶象——易引起财产或金钱纠纷,意外破耗,易发生感情破裂、婚姻危机,或对父亲不利 食伤(食神、伤官)其表象范围大多与理想追求、计划、文学写作、技术、公共关系、迁移调动以及子女、学生、下属、性欲等有关。 吉象——能积极追求学业或事业,显示比平时有较高的智慧和才能,事业较易成功、进步。爱情也较易产生和进展。女性较易怀胎生育。 凶象——聪明被聪明累,易产生上下级矛盾,引起官非诉讼;过度劳神而损身心;或盲目追求爱情而有损名誉及事业。易损伤儿子。女性则不利丈夫。 比劫(比肩、劫财)其表象范围大多与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等有关。 吉象——事业心较强,勇于向不利环境挑战,易得朋友之助力。 凶象——易遭“小人”陷害,或受兄弟姐妹、同事或朋友拖累而破财,合作事业易散伙,或损伤妻妾。

易经筋健身术有哪些养生机理?

“易”指移动、活动;“筋”,泛指肌肉、筋骨;“经”,指常道、规范。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种传统健身法。易筋经同样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一种功法,尤其重视意念的锻炼,活动中要求排除杂念,通过意识的专注,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以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紧张力,(即指形体不动,而肌肉紧张的“暗使劲”)。其独特的“抻筋拔骨”运动形式,可使肌肉、筋骨在动势柔、缓、轻、慢的活动中,得到有意识的抻。拉、收、伸,长期练功,会使肌肉、韧带富有弹性,收缩和舒张能力增强,从而使其营养得到改善。同时,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精神充沛,生命力旺盛。当然,必须长期锻炼才能收到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老当益壮的功效。

易经中许多卦象都有共同含义,即:元、享、利、贞,这四个字的含义分别是...

元、亨、利、贞;是四“德”,64卦中也只有几个卦的卦辞中有这么四个字。我们知道,翻开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又名“干”,元、亨、利、贞。乾象征天、君子、父辈、一把手。乾应该具备“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元者始也,发也,就是具备组织能力,让事物开始发展。亨者通也,就是具备领导能力,把握事物的进展;利者益也,就是具备为万民谋福利的思想,天下为公;贞者守也,就是坚守的意志,要有长期坚守下去的韧劲。

易经说“慎言语,节饮食”,养生在“口”

易经“颐”卦,说的是颐养,养生。 卦辞 ”自求口实“,说的是靠自己。用正道养身就会吉祥,观察颐养之道,就要自食其力。 怎么做? 大象说,“慎言语,节饮食”,养生求医,在自己的“口”,谨慎言语,控制饮食。如同俗语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故而,颐卦养生,不仅指物质饮食,还指精神养生。 如果饮食、言语有节制,则可养身怡气。若是暴饮暴食、或是吃坏了东西,不止肠胃会反抗,若是妄言,则可能伤人伤已,即使非妄言,而只是啰嗦废话,不伤人烦人、也会伤自己的元气。所以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故而,最好的养生,最好的医生,在自己,在是自己的口。

简谈易经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中医“阴阳平衡”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讲到中医 养生 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所谓“法于阴阳”,就是应乎天时,敬畏自然,遵从自然的规律,日常生活起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尽量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于术数”,就是选择正确的 养生 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例如导引、按摩、心理 健康 、合理饮食起居、坚持运动、控制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易经 养生 是从易经六十四卦 养生 的角度总结出来的,十二消息卦形象地反应了我们自然界中阳气的消长规律。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 养生 观,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和易经归根结底就是阴阳二字。易经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事。易经的 养生 观强调:动则养阳,静则养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所谓天下无物不阴阳,世上尽在五行中。中医中药也是一样,取象比类,例如花朵位于植物顶端,所谓诸花皆升,可以治疗头面疾病,例如菊花、薄荷,藤类植物取象人体的关节、四肢,可以治疗肢体、关节疾病,例如青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取象四肢的桑枝、桂枝,可以通利四肢。动物的骨、肉、内脏,多为血肉友情之品,可以补虚损。管径中空,可以通利孔窍,例如芦根、蒲公英。核桃形象似脑,能够补肾益脑,地龙形似血管并且柔软可以治疗血管硬化。生在水湿之地的可以利湿。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的 养生 就是养精、气、神。养护元精最重要的就是节欲保精,减少消耗。古人推荐经络按摩,现代人觉得简单,往往忽略,中医提倡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来保健,肾藏精,主先天,先天的穴位推荐两个:第一个穴位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第二个穴位是“命门穴”。用掌心“劳宫穴”位置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起到保养元精的效果,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藏神,坚持按摩,可以心肾相交而精生神满。保养后天的穴位推荐足三里,因为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保健要穴,坚持按揉,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要做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耳朵不要把听力用到极限,眼睛不要长时间观看,坐不要太久,睡不能睡到身体疲倦。 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虚经常会有,怕冷、四肢发凉、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虚以后呈现机体的一种虚性亢奋,典型的就是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等。天为阳,地为阴,补阳选择百会穴,补阴选择涌泉穴,阳虚体质的,可以经常在白天晒太阳,让自然界阳气从百会穴进入人体,阴虚体质的可以按揉我们的涌泉穴。 2023年03月26日 鸿玉汉唐中医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