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常蹈危机,富贵必履危机

老话告你“富贵险中求,机会险中取”,其实下一句才值得你去警示_百度...

记得小时祖辈的老人们经常教导我们,老话说“富贵险中求,机会险中取”,想要多大成功,就要冒多大险,想要多大的富贵,就要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和烦恼。既然是祖祖辈辈 历史 流传下来的句子,肯定有它一定一定的道理,而且在现实当中应验这个道理的人也确实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应验了这个道理之后为什么没有一直富贵下去呢?不仅没有一直将富贵坚持到底有的甚至一夜又回到了从前,很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句古话还有下一句,“欲从心头起,贪向胆边生”,很多人冒着风险经历重重考验成功了,富贵了,衣食无忧了,后顾之忧解决了。于是心里就滋生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欲望和贪念,而且还为自己这些所谓的欲望贪念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美其名曰:“成功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就是为了享受,享受就是为了 健康 ”。任何把“成功”冠以“享受”之名的人,他所谓的成功之路都不会太遥远。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经验智慧能力加时间的积累之和,成功之后如果天天垂青于享受,你的那些经验智慧能力和时间精力就会减少用在做事情上,享受就会占用了你大部分时间,你的经验能力智慧就会产生懈怠和滞后,然后你所谓的成功就这样逐渐一步一步被“享受”而土崩瓦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的很多欲望和贪念其实是随着时间,身份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像人们常说,曾经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走上了那么可怕的一条路?曾经那么有原则的一个人怎么就改变了自己的原则?两个词“欲望与贪念”,有人又说了,那他以前就没有这些贪念和欲望吗?以前还真没有,或者说没有资本有,没有条件有。所以老话又说了“天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有些人来说,成功就是人生价值的成功,证明自己的成功,自身价值外在体现的成功。对于有些人来说,成功就是物质的自由,成功就是享受的随意,成功就是可以实现内心深处那些人性的私欲。前者在乎过程,后者在乎结果,前者有足够的定力和能力驾驭成功,后者有足够的欲望和贪念打破成功。 因此,成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成功前也许最需要的是你的经验能力和智慧,但成功后想要更大的发展或者不想陷入不进则退的怪圈,则需要比成功前更大的努力,定力和自控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成功反而会让你陷入人生更大的危机,陷入进退两难无法破解的困局。如果没有足够的掌控和驾驭成功的能力,不成功或者小成就反而会让你的生活和人生更加的平稳和顺心。因为很多大成功给你带来的不仅是喜悦和满足,同样也会给你带来很多烦恼和忧愁。

最高楼·吾衰矣原文_翻译及赏析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宋代·辛弃疾《最高楼·吾衰矣》 最高楼·吾衰矣

宋代 :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想像 , 生活归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著危机。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创作背景 绍熙五年(1194年),词人任福建安抚使,因其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儿子的阻挠,因此词人写下这首词来训斥儿子。 赏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三句直接驳斥儿子用以阻止词人引退的理由,有针锋相对之势。词人的儿子认为词人此时的官位还不够,积蓄的俸禄还不足以购买丰厚的田产,言下之意希望父亲能继续升官,而词人劈头便说:“吾衰矣。”儿子以富贵为念,词人便以富贵的时机、富贵的忧患来回应。“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五句全是用典,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穆生和陶渊明。西汉楚元王刘交以穆生、白生、申公三位贤士为中大夫、礼贤下士,席上专为不喜饮酒的穆生设醴,其孙刘戊继任为王后忘了设醴。穆生看出楚元王怠慢背后潜伏的危机,毅然辞官。陶渊明曾当任彭泽县令,因为不愿意以五斗米的官俸而低头向乡里的小人,便辞官而去,在农村种地,不求闻达。词人直言要以穆生和陶渊明为师,有及时归隐、远离官场的意思,与儿子希望自己继续留在官场,等待词人以后富贵的想法背道而驰。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两句都在第三字后断开,造成了节奏和语意上的奇峭。作者不仅想到了归隐,而且连归后闲居处的亭、园的名字都想好了。“闲饮酒,醉吟诗”两句概括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两句引用禅语和谚语,说明人生苦短,眼前占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不如看淡。“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三句不仅否认了富贵,而且否认了满足与不满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明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 : 文征明

中秋节 , 月下 , 感伤想像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凤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先秦·屈原《远游》

远游

先秦 : 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

展开阅读全文∨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 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

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楚辞 , 想像抒怀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菸,一泓海水杯中泻。——唐代·李贺《梦天》

梦天

唐代 : 李贺

梦游 , 想像 , 月宫哲理

向往富贵生活的诗句 向往生活的诗句

辛弃疾 最高楼·吾拟乞归 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赋此骂之

《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作者: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赏析: 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祝人新婚,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然而,写词来训儿子,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 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 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实字字都有来历。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须富贵何时出自《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太尉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他贪婪奢侈,多聚珍宝美女,大建府第宅院。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相反,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连觉也睡不安稳,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如与人厮打。他曾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词人袭用其语,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那么,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只有急流勇退,及时辞官归隐。于是,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为中大夫,十分恭敬礼遇。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开宴时,特地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后来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醴酒不设,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再不走,就将获罪遭殃。穆生称病去职后,刘戊日渐淫暴,白生、申公劝谏无效,反被罚作苦役,真个应验了穆生的预言。暂忘句即咏此事。因说穆生,所以,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揣测词人的作意,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此处例须对仗,故不能让穆先生落单,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他的拂衣而去,还包含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成分,于是,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总而言之,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用意十分明显: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朝廷对我既然不太信任,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代价也未免太大。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辟一处花园,建一座亭阁,闲下来作甚?喝老酒。喝醉了作甚?写诗词。优哉游哉,岂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闲饮酒醉,吟诗为短句流水对,只寥寥六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其一老、好相叶,是辅韵,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本调的平仄韵错叶格,有声情摇曳之美,其二,四字俱有典故,佚老见《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盖谓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同逸)。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即今俗话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但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传出,韵味更有深长之妙。 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其奈犬子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值得一提的是,千年二句虽用俚语,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千年田换八百主,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灵树院如敏禅师语。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这些话头,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年老造新舍,鬼来拍手笑。身得暂时坐,死后他人卖。千年换百主,各自循环改。前死后人坐,本主何相(厢)在。一人口插几张匙,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着两匙。用俗话隐括入律,且对仗工稳,尤为难得,词人的水平,真不可测! 这首词,既具备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本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吾衰句用《论语》,是经:须富句、暂忘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是子:亦好用唐诗,是集。一首词中,四部都用遍了。就时代而言,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就文体言,自诗、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炼文意,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在此道上,词人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因此,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色情业,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费欲望,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红烛呼卢,千缗买笑,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不待五世了。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将军郭进的新建府第落成,大开筵席,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下风。进死后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郭进者流,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然而既有先见之明,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置田产,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 最高楼·暮春 薛昂夫 最高楼暮春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赏析】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 《霓裳曲》罢, 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 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 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 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拢慢捻, 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 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 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 为呜咽。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咏物抒怀词。借说琵琶故事,来抒发国家兴亡和个人失意的感叹。上片用三个典故来议论和抒情。自从开元盛世过罢,《霓裳羽衣曲》经历了多少代风清月白,杨贵妃的琵琶弹走了盛唐的繁华,从此国运衰微。最愁苦是自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为听琵琶妙曲,等待出发的高高画船在江边停泊,白居易听琵琶,感受被贬谪的悲凉。王昭君远出塞外,天上黄云覆蔽,马前冰雪堆积,她在马上弹着琵琶诉离愁,去国离家三万里,遥望昭阳宫殿的方向,离群的孤雁隐没了踪迹,琵琶弦善解人意,昭君恨难以尽叙。王昭君手抱琵琶出塞是朝廷的屈辱(历史另作别论),结句恨难说,家事、国事,身前、身后事,真的从何说起呢!下片借思妇弹琵琶表达对辽阳征人的思念,抒发对北国的怀念。北方传递音信的辽阳驿使已经断绝,雕花窗透入了寒气,她轻拢慢捻地弹奏琵琶,泪珠儿盈满双睫。辽阳的陷落引起思妇的哀怨。她弹《梁州》不仅因为它乐曲音调激越,更是因它在北方,这才声音哀彻。最后以回忆唐朝琵琶高手贺老和沉香亭中玄宗和贵妃玩赏的故事作结,供以呜咽宋朝的衰亡。 辛弃疾 玉楼春·戏赋云山 《玉楼春戏赋云山》 作者: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赏析: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江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江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瓢泉。这首词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间写成的。内容如题,乃吟咏云山之作。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象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这段话是为抒发他有藏必亡的虚无观点立论的。后来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曾用其字面,句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以作者的词句同黄氏的诗句相比较,黄氏的持字径从《庄子》语中负之而走的负字而来,稍显得拘泥朴实;而词人的推字,则显得空灵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云所笼罩的景象。可见,用典的巧拙,不在于能否师其字面,而在于能否即景会心,缘事而变化。而四面浮云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盖知字判断的意味太浓,和起句的诘问语气不相搭配,且使本句也显得呆滞;而着一猜字,不仅和起句的诘问语气相吻合,而且还使全韵灵动活泼,声情若掬。歇拍一韵紧承前韵,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词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寻觅常时相对的青山?因为青山是他闲居瓢泉期间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实写照。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虞美人邑中园亭》)你看,词人对青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怪不得他要殷勤寻觅呢。 词的上片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下片则写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两句笔锋一转,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说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如果说下片一韵着重写浮云散而青山见的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的话,那么结拍一韵还不该直接抒写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吗?作者偏不这样,而是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这样写不仅多一层曲折,而且还丰富了词境,说明热爱青山、关心青山是否依旧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词人对他吟咏的对象并未作十分精细的描绘和刻划,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观景物的倾刻变化,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寓意深刻,并非平淡之叹。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形容潜藏危机的诗句

1、富贵是危机。(宋·辛弃疾·《最高楼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2、踏翻暗里危机。(宋·朱敦儒·《朝中措·新来省悟一生痴》)3、莫蹈危机。(宋·李弥逊·《沁园春·敧枕深轩》)4、总蹈危机吞祸胎。(宋·张元干·《沁园春·神水华池》)5、躲尽危机。(宋·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6、那更有危机。(宋·朱熹·《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7、解危机、除非唤取。(宋·刘克庄·《贺新郎·低局从头错》)8、步步危机忙里催。(宋·陈著·《沁园春·旗盖运迁》)9、龙尾危机。(宋·陈人杰·《沁园春·禁鼓蓬蓬》)10、富贵危机。(宋·无名氏·《沁园春·甲子一周》)11、堪笑亡国危机。(元·朱唏颜·《念奴娇·怒涛驾雪》)12、着脚履危机。(元·姬翼·《太常引·幻尘扰扰梦魂飞》)13、更堪末路践危机。(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14、人间著脚尽危机。(宋·陆游·《读史》)15、自古危机无妙手。(宋·陆游·《短歌行》)16、危机竹节滩。(宋·陆游·《秋晚》)17、历尽危机歇尽狂。(宋·陆游·《小园》)18、危机实饱经。(宋·陆游·《夜坐》)

富贵之中有危机阅读答案

文章先说了一个典故:55岁的辛弃疾想辞官,但儿子反对,说家里田产未置,应趁在位捞一把。辛弃疾大怒,作词一首痛骂:多少富贵才算到头?这是大大的危机啊!财多权重不知进退,泥足深陷想当平民百姓都没门。千年来那些广厦良田换了八百个主子,一张嘴里能插进几把勺子?反腐倡廉向纵深推进之际,辛弃疾的一首词《最高楼》,值得党员干部认真研读。词中“富贵是危机”的典故来源于《晋书》,诸葛长民曾官居显要,却连觉都睡不安稳,时常叹息:“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果然难逃厄运。富与贵,人之所欲。但若取之无道,或用之无度,看似花团锦簇的富贵之中,就蕴含着极大的危机。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中,有无数关于财富观的智慧与教训。于个人,物质富有,不等于精神富有。如果精神支柱不够强大,则富贵后知足者寥寥。失去理想信念追求,精神空虚乃至萎靡不振,贪图纸醉金迷生活的大有人在。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过于贪恋权势富贵者往往为物所累、不得善终。由此,即使是高薪高位高学历高智商,也需要来一声怒吼、吃一记棒喝。于家庭,缺乏正确财富观的富贵,则危机重重。按照某种世俗看法,如辛弃疾那样不趁着当官给家人谋好处,是“迂腐”;他的儿子知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识时务”。这种观点,才是真正的大谬。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比尔•盖茨等世界顶级富豪宁愿将巨额财富捐出,而让子女去打工养活自己,正是因为深谙非分之福难长久的道理。不劳之获,不是魔鬼的诱饵,就是人间的陷阱。只有凭借独立的人格和奋斗的精神,才能创造并享用终身的财富。于社会,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特权至上的思想遗毒,以及因此造成的不公与乱象,会让一个兴盛的国家走向没落。贪图享受,就会失去进取精神,失去创新动力,国家就必然走向衰败。荣华富贵能几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样惨痛的教训,古今中外俯拾皆是。(满意请采纳哦!)

返回顶部